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018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及轨道车辆,其中,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车体底部连接;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接系统用于与车下设备连接。本发明可提高轨道车辆的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轨道车辆技术的发展,动车组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现有动车组包括车体,车体底部设有设备接口,设备接口用于连接车下设备。
[0004]由于动车组系统复杂,车下设备繁多,不同的车下设备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各不相同,车体底部的设备接口需要根据不同车下设备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进行设计,影响了车体的设计周期,且车下设备的组装需要等车体组装完成后才能进行,无法实现车体和车下设备组装工序并行,严重影响了动车组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及轨道车辆,以提高轨道车辆的生产效率。
[0006]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包括:
[0007]框架,所述框架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车体底部连接;
[0008]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接系统用于与车下设备连接。
[0009]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车下设备和本发明提供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体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系统与所述车下设备连接。
[0010]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在轨道车辆生产过程中,可先通过连接系统与各车下设备连接,使各车下设备安装在框架上,之后再通过连接件与车体底部连接,从而能够将框架和各车下设备整体安装在车体底部,完成各车下设备与车体的连接。由于车下设备与框架直接连接,不与车体直接连接,因此,在车体设计、加工中,无需根据不同车下设备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设计、加工不同的设备接口,缩短了车体的设计、加工周期,且车下设备与框架的组装工作可与车体的组装工作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轨道车辆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的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的横梁和吊座的侧面视图;
[001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的横梁和吊座的仰视图;
[001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的横梁和吊座的俯视图;
[001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的横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局部机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1:框架;102:连接件;103:连接系统;
[0021]104:纵梁;105:横梁;106:吊座;
[0022]107:燕尾槽;108:滑块主体;109:螺栓;
[0023]110:第一减重孔;111:第二减重孔;201:车体;
[0024]202:车下设备;203:线排;204:管排支架;
[0025]205:裙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包括:框架101,所述框架101设有连接件102,所述连接件102用于与车体201底部连接;连接系统103,所述连接系统103设置在所述框架101上,所述连接系统103用于与车下设备202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在轨道车辆生产过程中,可先通过连接系统103与各车下设备202连接,使各车下设备202安装在框架101上,之后再通过连接件102与车体201底部连接,从而能够将框架101和各车下设备202整体安装在车体201底部,完成各车下设备202与车体201的连接。由于车下设备202与框架101直接连接,不与车体201直接连接,因此,在车体201设计、加工中,无需根据不同车下设备202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设计、加工不同的设备接口,缩短了车体201的设计、加工周期,且车下设备202与框架101的组装工作可与车体201的组装工作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轨道车辆的生产效率。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框架101包括:纵梁104,所述纵梁104为两个,两个所述纵梁104平行且间隔设置;横梁105,沿所述纵梁104的宽度方向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104之间;吊座106,设置在所述横梁105的两端,所述连接件102设置在所述吊座106的顶部。由此,可根据各车下设备202的布设情况,来设定横梁105的数量以及横梁105和纵梁104的相对位置。根据各车下设备202的布设情况,连接系统103可形成在横梁105和/或纵梁104和/或吊座106上,从而方便各车下设备202与框架101的连接。另外,框架101可方便的通过吊座106顶部的连接件102与车体201底部连接。其中,吊座106中部可设有连接孔,吊座106通过连接孔套设并连接在横梁105的两端。
[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系统103包括燕尾槽107和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主体108和螺栓109,所述滑块主体108滑设在所述燕尾槽107内用于沿所述燕尾槽107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螺栓109设置在所述滑块主体108上,所述螺栓109穿设在所述燕尾槽107的开口中并伸出所述开口,所述螺栓109用于与所述车下设备202螺接并能够使所述车下设备202与所述框架101相对定位。可以根据各车下设备202的布设情况通过滑动滑块主体108来调整连接位置,之后通过螺栓109与车下设备202螺接并使车下设备202与所述框架101相对定位,由此使连接系统103连接方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通用性强。其中,当将滑块主体108调整到设定位置后,可将螺栓109穿设在车下设备202的连接孔中,再在螺栓109上套设螺母,之后旋紧螺母,使螺母与滑块主体108配合夹紧燕尾槽107开口的边缘和车下设备202,使车下设备202与框架101相对定位。
[0030]请参考图3-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燕尾槽107设置在所述横梁105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燕尾槽107沿所述横梁105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使横梁105的顶面和底面均可以与车下设备202连接,其中,横梁105顶面的燕尾槽107可实现线排203、管排的组装,横梁105底面的燕尾槽107可实现中小型设备的组装。
[00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梁10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燕尾槽107,位于所述横梁105顶面的两个所述燕尾槽107沿所述横梁105顶面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所述横梁105底面的两个所述燕尾槽107沿所述横梁105底面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使横梁105能够连接更多车下设备202。
[00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梁105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减重孔110,所述第一减重孔110沿所述横梁105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减重孔110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减重孔110与所述横梁105共轴线;所述横梁105的上还开设有第二减重孔111,所述第二减重孔111沿所述横梁105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减重孔111位于所述第一减重孔110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横梁105顶面的所述燕尾槽107和所述横梁105底面的所述燕尾槽107之间。由此,能够在保证横梁105强度的前提下,减轻横梁105的重量。其中,第二减重孔111可为四个,并在第一减重孔110两侧各设置两个第二减重孔111,位于第一减重孔110同一侧的两个第二减重孔111可沿横梁105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利于保证横梁105的强度。
[003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梁105顶面的所述燕尾槽107的通过所述滑块组件与所述纵梁104的底面连接。由此,能够方便的使横梁105和纵梁104连接,并能够方便的调整横梁105和纵梁104的相对位置。
[0034]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燕尾槽107设置在所述纵梁104顶面,所述燕尾槽107沿所述纵梁104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使纵梁104顶面能够与管排或线排203等车下设备202连接。
[003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燕尾槽107设置在所述吊座106的底部,所述燕尾槽107沿所述纵梁104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使吊座106的底部能够与裙板支架205等车下设备202连接。
[0036]请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纵梁104和线排203通过滑块组件与横梁105顶面的燕尾槽107连接,管排支架204—端与线排203连接,管排支架204另一端通过滑块组件和纵梁104的燕尾槽107连接。由此能够在沿纵梁104的长度方向上连接更多的管排支架204,利于提高管排的连接强度。
[003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裙板支架205通过滑块组件与吊座106的燕尾槽107连接。
[003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201、车下设备202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所述连接件102与所述车体201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系统103与所述车下设备202连接。
[0039]在轨道车辆生产过程中,可先通过连接系统103与各车下设备202连接,使各车下设备202安装在框架101上,之后再通过连接件102与车体201底部连接,从而能够将框架101和各车下设备202整体安装在车体201底部,完成各车下设备202与车体201的连接。由于车下设备202与框架101直接连接,不与车体201直接连接,因此,在车体201设计、加工中,无需根据不同车下设备202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设计、加工不同的设备接口,缩短了车体201的设计、加工周期,且车下设备202与框架101的组装工作可与车体201的组装工作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轨道车辆的生产效率。
[00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车体底部连接; 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接系统用于与车下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纵梁,所述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 横梁,沿所述纵梁的宽度方向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之间; 吊座,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吊座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包括燕尾槽和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主体和螺栓,所述滑块主体滑设在所述燕尾槽内用于沿所述燕尾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滑块主体上,所述螺栓穿设在所述燕尾槽的开口中并伸出所述开口,所述螺栓用于与所述车下设备螺接并能够使所述车下设备与所述框架相对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设置在所述横梁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燕尾槽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燕尾槽,位于所述横梁顶面的两个所述燕尾槽沿所述横梁顶面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所述横梁底面的两个所述燕尾槽沿所述横梁底面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一减重孔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减重孔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减重孔与所述横梁共轴线; 所述横梁的上还开设有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二减重孔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减重孔位于所述第一减重孔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横梁顶面的所述燕尾槽和所述横梁底面的所述燕尾槽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顶面的所述燕尾槽的通过所述滑块组件与所述纵梁的底面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设置在所述纵梁顶面,所述燕尾槽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设置在所述吊座的底部,所述燕尾槽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10.—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下设备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车下设备安装系统,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体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系统与所述车下设备连接。
【文档编号】B61C17/00GK106080623SQ20161040505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发明人】田庆涛, 田占伟, 苑丰彪, 李东波, 苏文煜
【申请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