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256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自行车,尤其涉及前后均设置避震结构的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自行车。
当电动或者电动结合脚踏的自行车以大于1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使在砖铺路或不平的泥路等路面上时,车体就会产生剧烈震动,给车体造成损伤,给人带来不适感。为了扩大电动或电动加脚踏的自行车的应用范围,须应对电动或电动加脚踏的自行车设置有效的避震结构。
由检索知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包括避震车架、前轮、后轮、避震前叉、方向把、脚踏、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等。现行极大部分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其前部的避震设计是将前叉的左、右腿管都分成上、下管两段,成导杆、导套方式的轴向滑动配合,上、下管段之间设置弹簧缓冲减震;而其后部的避震设计形式较多,目前流行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现行整车的后部避震方式较多地是在鞍座与车架管之间采用弹性的自行车避震鞍管结构,这种方式基本上可以缓和后轮跳动对人体的震击,结构又简单,但不可以隔离后轮跳动对车架中前部的传递,从而不能有效地保护车架上的电池、电池盒和一些电子元器件等。
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后避震方式是将车架主要分成前架、后架、后避震器三部分。前架的前端是安装合件及避震前叉的前管,其后上部是连接鞍座的车架管,底部是安装中轴、链轮、脚踏的中接头,在车架管口的后下方设置避震器上支座,在这上支座的前下方设置另一铰支套,后架借助一销轴通过后架的前端销孔及这铰支套与前架成铰支连接,后架后端通过后轴连接后轮,后架的中上部或中前部设置避震器下支座,后避震器的两端分别通过上、下支座与前、后架成铰支连接,上述的这三个铰支点的连线构成了一个避震三角形,后避震器所在的边是这避震三角形的伸缩边,电池、电池盒等免震器件都安装在前架上。这一种后避震方式对人体的避震效果比上一种方式要好一些,又可以隔离后轮跳动对前架的传递,有效地保护了前架上的电池、电池盒和一些电子元器件等。但是靠近伸缩边的两个内角在避震三角形未被压缩时都是小于100°,避震效果还是没有充分发挥;另外,由于中接头不在后架上或不与后架前端销孔重合,车链必然随后轮跳动而时紧时松,为此须增设张紧机构,增加了制造成本。
也有将山地避震车的避震方式用于电动或电动加脚踏的自行车,这种方式也把车架主要分成前架、后架、后避震器三部分。前架的前端是安装合件及避震前叉的前管,其后上部是插接鞍管的车架管,中部设置一避震前支座,底部设置一铰支套,后架借助一销轴通过后架前端销孔及这铰支套与前架成铰支连接;后架一般由平叉、立叉、后立管、平叉接片、中接头等构成一个三角形,其后下角通过后轴连接后轮,前下角处是中接头,中接头附近是后架前端销孔,后架上顶角前方固接一避震后支座,后避震器的两端分别通过前、后支座与前、后架成铰支连接,上述这三个铰支点的连线构成了一个避震三角形,后避震器所在的边是这避震三角形的伸缩边,电池、电池盒等免震器件都安装在前架上。这一种后避震方式对人体的避震效果与上一方式相似,也可以隔离后轮跳动对前架的传递,较为有效地保护前架上的电池、电池盒和一些电子元器件等。但是,靠近伸缩边的两个内角在避震三角形未被压缩时,都是小于100°,其避震效果也还是没有充分发挥另外,由于避震前支座位于前架中部,不利于电池等的安置,对骑行者从前方上、下车也很不方便。
中国专利公报于1996年2月21日审定公告了一项专利申请号为95210354的“脚踏、电动减振自行车”专利,它包括车体、车轮、脚踏、电机,其中前叉组件包括上、下套管及减振弹簧,其后避震特征在于平叉铰支在车架底部的支承安装脚踏及中轴的支架上,后叉组件连接在座位后方且固连在车体上的支板与平叉尾部的支板之间,后叉组件包括上、下套管及减振弹簧。这种后避震结构方式也有三个铰支点车架底部的支架与平叉前端的铰支点、后叉组件上端与座位后方车体上的支板的铰支点和后叉组件下端与平叉尾部的支板的铰支点,这三个铰支点的连线构成了一个避震三角形,后叉组件所在的边是该避震三角形的伸缩边,这种设计保持了普通自行车的构架型式,结构紧凑,电池等零部件易于安装,整车造型较为简练、美观。但是这种结构方式,避震三角形未压缩时靠近伸缩边的两个内角事实上均小于90°,其避震效果也还是没有充分发挥,且后衣架也不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力适当、整体弹性刚度较小、对前架上的附件及人体的避震效果理想的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这种避震结构方式可安装通常的泥板、后衣架等,车链不用张紧机构,骑行者可以方便地从前方上、下车。
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包含避震车架、前轮、后轮、避震前叉、方向把、脚踏、电机、控制系统、电池,所述避震车架主要由前架、后架、后避震器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相互铰支连接,三个铰支点的连线构成一个避震三角形,后避震器所在的边是这个避震三角形的伸缩边。所述前架的前端是安装合件及避震前叉的前管,后上部是插接鞍管的车架管口,在车架管口的后下方设置避震器上支座,电池、电池盒等免震器件都安装在前架上,前架的后底部固接一铰支套,后架借助一销轴通过后架的前端销孔及这铰支套与前架成铰支连接,后架后端通过后轴连接后轮,泥板、后衣架均安装在后架上,后架的中上偏前部设置避震器下支座,其特点是避震三角形未被压缩时靠近伸缩边的一个内角大于100°,所述前架成U型或V型或没有上管的其它形状,后架上的后轮连接点、与后避震器铰连的下支点以及与前架铰连的点成三角形分布,中接头设置在后架上并位于其前下角附近,后避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前架的车架管口的后下方的后避震器上支点、后架的中上偏前部的后避震器下支点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方案是其后架由平叉、立叉、后立管、后接片、中接头等构成三角架形,中接头位于三角架形的前下角,中接头的前方附近设置前端销孔,三角架形的后下角处连接后轮,三角架形的上顶角前方附近设置避震器下支座,避震三角形未被压缩时靠近伸缩边的一个内角约为120°。所述后避震器可由一个或两个避震器组成;中接头可与前、后架的连接点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后部避震的避震三角形,未压缩时靠近伸缩边的一个内角大于100°,压缩量最大时避震三角形的弹性刚度很小而弹力最大,避震效果理想;前架成U型或V型或没有上管的其它形状,电池、控制器等免震件很好安置,骑行者从前方上、下车也很方便;中接头与后轮一起设置在后架上,车链不随后轮跳动时紧时松而增设张紧机构后架由平叉、立叉、后立管、后接片、中接头等构成的三角架形,很方便安装通常的泥板、后衣架等。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请参阅附图,该实施例中省略了对避震前叉、方向把、前轮、控制系统、电池等公知技术的描述。由图见,本实施例中车架主要由前架、后架和后避震器三部份组成。U形管3、前管8、鞍管夹13、前铰支片4及避震器上支座12构成了车架的前架,因前架为U型,骑行者的腿很容易从前方上、下车,电池和控制器等也很容易安置;平叉15、后立管9、立叉14、后接片17、后铰支片7、中接头2及避震器下支座10构成了成三角架形的车架后架,在这后架上可较为容易地安置泥板16、后衣架18;带轮毂电机20及车飞的后轮19安装在后架的后下角,安装链轮、脚踏的中轴6置于中接头2的内孔中,车链1把链轮和车飞联系起来,构成了脚踏的链传动系统,整个链传动系统都装在后架上,车链不随后轮跳动而时紧时松,不必增设张紧机构;销轴5通过前、后铰支片4、7把前、后架铰支连接起来,避震器11的两端分别与上支座12和下支座10成铰支连接,上述这三个铰支点的连线构成的一个避震三角形,后避震器所在的边是这避震三角形的伸缩边,避震器11的预压缩力可以根据骑行者的体重作适当调整,避震三角形未被压缩时靠近伸缩边的一个内角约118.48°,压缩量最大时,避震三角形的弹性刚度接近零而弹力最大,所以避震效果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包含避震车架、前轮、后轮、避震前叉、方向把、脚踏、电机、控制系统、电池,所述避震车架主要由前架、后架、后避震器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相互铰支连接,三个铰支点的连线构成一个避震三角形,后避震器所在的边是这个避震三角形的伸缩边,其特征在于避震三角形未被压缩时,靠近伸缩边的一个内角大于100°,所述前架成U型、V型或其它无上管型,后架上的后轮连接点、与后避震器铰连的下支点以及与前架铰连的点成三角形分布,中接头设置在后架上并位于其前下角附近,后避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前架的车架管口的后下方的后避震器上支点、后架的中上偏前部的后避震器下支点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可由平叉、立叉、后立管、后接片、中接头构成三角架形,中接头位于三角架形的前下角,中接头的前方附近设置前端销孔,三角架形的后下角处连接后轮,三角架形的上顶角前方附近设置避震器下支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后避震器可以由一个或一对避震器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避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接头还可以与前、后架的连接点相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或者电动加脚踏的自行车,主要是将车架分成前架、后架、后避震器三个相互铰支连接的部分,三个铰支点的连线构成一个避震三角形,其特征在于其前架成U型、V型或其它无上管型,避震三角形未被压缩时,靠近伸缩边的一个内角大于100°,后架成三角形分布,中接头设置在后架上并位于其前下角附近。该结构可在使压缩量最大时避震三角形的弹性刚度最小而弹力最大,所以避震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B62K11/02GK2441722SQ0021862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31日
发明者郭维新, 沈涛 申请人:江苏海四达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