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车增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传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车增力器。
目前的自行车在爬坡等需要增力的场合,往往要通过减速来达到目的。这方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通常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变速装置。这种变速装置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链轮和一拨链机构,在需要增力时,通过将链条拨到直径之比较小的链轮上来实现减速增力的效果。但是,这种变速装置的构件数量较多,需要操纵拨链机构来实现减速,尤其是通过减速来实现增力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增力方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行车增力器,借助该增力器,不必通过减速就能达到增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增力器,包括两个脚踏轴和一连接于传动件的曲柄轴,还包括一固定在车架上的安装架;分别固定于安装架两侧的两个偏心导轨,偏心导轨的中心在曲柄轴之前;连接于脚踏轴的曲柄套,曲柄套连接有设置在偏心导轨中的曲柄套导轮;可伸缩地套设在曲柄套中的曲柄杆,曲柄杆连接于曲柄轴。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增力器通过加长动力臂、减小阻力臂来实现增力的效果。该增力器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不必通过减速就能达到增力的目的。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一安装有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增力器的自行车的示意图;图2是自行车增力器的剖视图;以及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剖取的剖视图。
如
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增力器主要包括脚踏轴1、曲柄套导轮2、曲柄套3、偏心导轨4、排珠5、曲柄轴6,曲柄杆7和安装架11。
安装架11固定在车架上,两个偏心导轨4分别在三个固定点9固定于安装架11,例如在安装架的左侧(图2)固定于9a、9b和9c,在安装架的右侧固定于9a、9b和9d。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为了在右侧避开链轮12。实际上,偏心导轨4的固定点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只要能固定牢靠即可。
这里采用的术语“偏心导轨”是指其中心8向前偏离于原脚踏轨迹线10之中心的导轨。原脚踏轨迹线的中心就是曲柄轴6。
脚踏轴1连接于曲柄套3,曲柄套3通过排珠5套设在曲柄杆7上(图3),从而形成一个可伸缩的曲柄结构。曲柄杆7连接于曲柄轴6,并以曲柄轴6为支点作圆周运动。曲柄套3连接有一曲柄套导轮2,该曲柄套导轮设置在偏心导轨4中。
在通过脚踏轴1来踩踏自行车时,曲柄套3和曲柄杆7一起以曲柄轴6为支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轴6将动力传递至链轮12,进而通过链传动而使车轮运动。在踩踏过程中,曲柄套导轮2在偏心导轨4中滚动,带动曲柄套3也沿偏心导轨4的轨迹运动。由于曲柄套3和曲柄杆7可相对地伸长和缩短,因而使力臂的长度(即曲柄套3加曲柄杆7的长度)不断地变化。由自行车工作的特性可知,当曲柄套3和曲柄杆7在前半周运动时,形成动力臂,而当曲柄套3和曲柄杆7在后半周运动时,形成阻力臂。由于偏心导轨4的中心8向前偏离,因而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在
图1所示的情况下动力臂最大。于是,借助这种动力臂大、阻力臂小的传动装置,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增力。
应注意的是,文中所用的术语“自行车”并不限于通常所说的两轮自行车,实质上可以涵盖任何通过人力踩踏的交通运输工具,例如三轮车。
虽然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应该理解,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应该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各种等同的变型或改动。例如虽然在曲柄套3和曲柄杆7之间采用排珠5是一种可减小摩擦的理想形式,但如果采用适当的低摩擦材料来制造曲柄套和曲柄杆,或者在两者之间采取其它的润滑形式(例如油脂润滑),也可以不用排珠5;如果需要,偏心导轨4可以是椭圆形的或其它任何曲线形状;可以采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的方式来代替链传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增力器,包括两个脚踏轴(1)和一连接于传动件(12)的曲柄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车架上的安装架(11);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两侧的两个偏心导轨(4),所述偏心导轨的中心(8)在所述曲柄轴之前;连接于所述脚踏轴的曲柄套(3),所述曲柄套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偏心导轨中的曲柄套导轮(2);可伸缩地套设在所述曲柄套中的曲柄杆(7),所述曲柄杆连接于所述曲柄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增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杆(7)通过排珠(5)套设在曲柄套(3)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增力器,包括两个脚踏轴和一连接于传动件的曲柄轴还包括:一固定在车架上的安装架;分别固定于安装架两侧的两个偏心导轨,偏心导轨的中心在曲柄轴之前;连接于脚踏轴的曲柄套,曲柄套连接有设置在偏心导轨中的曲柄套导轮;可伸缩地套设在曲柄套中的曲柄杆,曲柄杆连接于曲柄轴。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增力器通过加长动力臂、减小阻力臂来实现增力的效果。该增力器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不必通过减速就能达到增力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M3/00GK2478917SQ01239340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6日
发明者陈金元 申请人:陈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