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加强梁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仪表板加强梁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板加强梁以及车辆,该仪表板加强梁包括用于安装仪表板的横向主梁、位于所述横向主梁下方的横向副梁、第一立梁和第二立梁,所述第一立梁与所述第二立梁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主梁和所述横向副梁上,并且所述第一立梁和所述第二立梁均具有从所述横向副梁向下延伸的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延伸部分,所述横向主梁包括固定对接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立梁和所述第二立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梁与所述第二主梁的对接处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前围侵入量过大时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之间断开,从而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以增强对接处的强度,而能够对碰撞过程中的撞击能量进行有效吸收,以提升整车的碰撞性能以及NVH性能。
【专利说明】仪表板加强梁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仪表板加强梁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仪表板加强梁B —般采用三维弯管工艺(参见图1),其具有成本高,加工精度不易保证,整车的安装精度不能有效保证的缺点。而且,为了提高模态要求,对加强梁的管径要求很高,通常需要采用大管径的加强梁,致使整车的整备质量增加。然而,国外先进厂商生产的仪表板加强梁,其整体构架均由镁铝合金制造,相比现有的加强梁,整备质量大大减轻,但随之而来的生产成本却成倍增加。另外,考虑到镁铝合金无法与钣金件进行有效焊接,故采用螺接固定,而相比焊接固定,螺接固定会大大减小加强梁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使得加强梁不能够对碰撞过程中的撞击力进行有效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仪表板加强梁,其能够对碰撞过程中的撞击能量进行有效吸收,以提升整车的碰撞性能以及NVH性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仪表板加强梁,该仪表板加强梁包括用于安装仪表板的横向主梁、位于所述横向主梁下方的横向副梁、第一立梁和第二立梁,所述第一立梁与所述第二立梁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主梁和所述横向副梁上,并且所述第一立梁和所述第二立梁均具有从所述横向副梁向下延伸的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延伸部分,所述横向主梁包括固定对接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立梁和所述第二立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梁与所述第二主梁的对接处的两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梁通过第一溃缩件与所述横向副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溃缩件的强度小于所述横向副梁的强度且小于所述第一立梁的强度;所述第二立梁通过第二溃缩件与所述横向副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溃缩件的强度小于所述横向副梁的强度且小于所述第二立梁的强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溃缩件和所述第二溃缩件均为中空壳状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梁通过包裹于所述第一立梁的上端的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横向主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梁通过包裹于所述第二立梁的上端的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横向主梁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和所述横向副梁均为直杆状管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梁用于安装仪表板,所述第一主梁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主梁的外径,在对接处所述第二主梁插入所述第一主梁内并与所述第一主梁焊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梁的与所述第二主梁对接的部分开设有槽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板加强梁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横向副梁固定连接的且用于连接车身的前围横梁的前围连接座。
[0013]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板加强梁还包括用于与车身的左A柱连接的第一 A柱连接板以及用于与车身的右A柱连接的第二 A柱连接板,所述横向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A柱连接板和所述第二 A柱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副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A柱连接板和所述第二 A柱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具有以下优势:
[0015]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主梁、横向副梁、第一立梁和第二立梁形成一个封闭式的“井”字形结构,且第一立梁和第二立梁分别位于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的对接处的两侧,避免前围侵入量过大时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之间断开,从而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以增强对接处的强度,而能够对碰撞过程中的撞击能量进行有效吸收,以提升整车的碰撞性能以及NVH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加工精度高,整车安装精度能有效保证。另外,由于稳定的支撑结构增加了加强梁的强度,而能够在保证加强梁强度的基础上,相应地使横向主梁变细,从而减小整车的整备质量。
[00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仪表板加强梁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加工精度高,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8]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以及上述的仪表板加强梁,所述仪表板加强梁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0019]所述车辆与上述仪表板加强梁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现有技术的仪表板加强梁的结构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的结构图;
[0024]图3为图2中横向主梁的结构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横向主梁,101-第一主梁,102-第二主梁,103-对接处,2_前围连接座,3_横向副梁,4-第一连接支架,5-第二连接支架,6-第一立梁,7-第二立梁,8-第一溃缩件,9-第二溃缩件,10-第一 A柱连接板,11-第二 A柱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车辆的整车结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板加强梁,该仪表板加强梁包括用于安装仪表板的横向主梁1、位于横向主梁I下方的横向副梁3、第一立梁6和第二立梁7,第一立梁6与第二立梁7均固定连接于横向主梁I和横向副梁3上,并且第一立梁6和第二立梁7均具有从横向副梁3向下延伸的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延伸部分,横向主梁I包括固定对接的第一主梁101和第二主梁102,第一立梁6和第二立梁7分别位于第一主梁101与第二主梁102的对接处103的两侧。
[0031]如图2所示,横向主梁1、横向副梁3、第一立梁6和第二立梁7形成一个封闭式的“井”字形结构,且第一立梁6和第二立梁7分别位于第一主梁101与第二主梁102的对接处103的两侧,避免前围侵入量过大时第一主梁101与第二主梁102之间断开,从而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以增强对接处103的强度,而能够对碰撞过程中的撞击力进行有效吸收,以提升整车的碰撞性能以及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1n、Harshness))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加工精度高,整车安装精度能有效保证。另外,由于稳定的支撑结构增加了加强梁的强度,而能够在保证加强梁强度的基础上,相应地使横向主梁I变细,从而减小整车的整备质量。
[003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与车身的配合安装,第一立梁6与第二立梁7的延伸部分设置为相互靠近,以让出驾驶室下方的腿部放置空间。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立梁6通过第一溃缩件8与横向副梁3固定连接,第一溃缩件8的强度小于横向副梁3的强度且小于第一立梁6的强度;第二立梁7通过第二溃缩件9与横向副梁3固定连接,第二溃缩件9的强度小于横向副梁3的强度且小于第二立梁7的强度。其中,第一溃缩件8和第二溃缩件9均为中空壳状结构。冲击到横向副梁3上的碰撞能量在传递过程中,被第一溃缩件8和第二溃缩件9吸收和缓冲,减少前围侵入量,以对人体下肢进行保护,使驾驶室的安全保障明显提高。
[0033]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立梁6通过包裹于第一立梁6的上端的第一连接支架4与横向主梁I固定连接,第二立梁7通过包裹于第一立梁6的上端的第二连接支架5与横向主梁I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支架4和第二连接支架5的包裹固定,使得第一立梁6、第二立梁7与横向主梁I形成较高刚性的连接,对整车的扭转刚度及自身弯曲刚度都提升较大。
[0034]其中,第一主梁101、第二主梁102和横向副梁3均为直杆状管件。并且,第一主梁101位于车身左侧且用于安装仪表板,第一主梁101的外径大于第二主梁102的外径,在对接处103第二主梁102插入第一主梁101内并与第一主梁101焊接。由于左舵车型中底盘转向管柱安装于仪表板加强梁左侧位置,要求模态值较高,且左舵车碰撞过程中对驾驶侧性能要求较高,故第一主梁101采用粗管设计,相反副驾驶侧对于性能及法规要求低于驾驶侧,再者考虑整车的整备质量,对比将第二主梁102设计为细管,设计中充分表达设计侧重点,保证整车模态要求,减轻整车的整备质量,且第一主梁101与第二主梁102为直管焊接,直管加工工艺成熟、易实现,更加容易保证安装点的精度。
[0035]进一步地,考虑到第二主梁102插入第一主梁101后,只针对第一主梁101的端部进行焊接会降低焊接的品质和强度,而使第一主梁101的与第二主梁102对接的部分开设有槽口。如图3所示,槽口的形状为U型,槽口能够增加焊道数量,以能够增强对接处103的焊接强度。
[0036]另外,仪表板加强梁还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梁101和横向副梁3固定连接的且用于连接车身的前围横梁的前围连接座2。并且,仪表板加强梁还包括用于与车身的左A柱连接的第一 A柱连接板10以及用于与车身的右A柱连接的第二 A柱连接板11,横向主梁I的两端分别与第一 A柱连接板10和第二 A柱连接板11固定连接,横向副梁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 A柱连接板10和第二 A柱连接板11固定连接。通过前围连接座2、第一 A柱连接板10和第二 A柱连接板11加强仪表板加强梁与车身之间连接刚度,使驾驶室的安全保障明显提尚O
[003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以及上述的仪表板加强梁,仪表板加强梁与车身固定连接。为提高转向管柱处的模态要求,并解决方向盘异响、抖动等诸多问题,故在仪表板加强梁与车身连接过程中侧重驾驶侧的安装,以达到转向管柱处性能要求。通过第一 A柱连接板10、第二 A柱连接板11与左/右A柱固定连接(进而与发动机舱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立梁6的下端、第二立梁7的下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并通过前围连接座2与车身的前围横梁固定连接,使得整个仪表板加强梁与整车形成环形的传力通道,对整车的碰撞能量分散起到较好的作用,大大降低前围侵入量,以保证驾驶员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加强梁包括用于安装仪表板的横向主梁(I)、位于所述横向主梁(I)下方的横向副梁(3)、第一立梁(6)和第二立梁(7),所述第一立梁(6)与所述第二立梁(7)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主梁⑴和所述横向副梁(3)上,并且所述第一立梁(6)和所述第二立梁(7)均具有从所述横向副梁(3)向下延伸的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延伸部分,所述横向主梁(I)包括固定对接的第一主梁(101)和第二主梁(102),所述第一立梁(6)和所述第二立梁(7)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梁(101)与所述第二主梁(102)的对接处(103)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梁(6)通过第一溃缩件(8)与所述横向副梁(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溃缩件(8)的强度小于所述横向副梁(3)的强度且小于所述第一立梁(6)的强度;所述第二立梁(7)通过第二溃缩件(9)与所述横向副梁(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溃缩件(9)的强度小于所述横向副梁(3)的强度且小于所述第二立梁(7)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溃缩件(8)和所述第二溃缩件(9)均为中空壳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梁(6)通过包裹于所述第一立梁(6)的上端的第一连接支架(4)与所述横向主梁(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梁(7)通过包裹于所述第二立梁(7)的上端的第二连接支架(5)与所述横向主梁(I)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101)、所述第二主梁(102)和所述横向副梁(3)均为直杆状管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101)用于安装仪表板,所述第一主梁(10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主梁(102)的外径,在对接处(103)所述第二主梁(102)插入所述第一主梁(101)内并与所述第一主梁(101)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101)的与所述第二主梁(102)对接的部分开设有槽口。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加强梁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梁(101)和所述横向副梁(3)固定连接的且用于连接车身的前围横梁的前围连接座(2)。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加强梁还包括用于与车身的左A柱连接的第一 A柱连接板(10)以及用于与车身的右A柱连接的第二 A柱连接板(11),所述横向主梁(I)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A柱连接板(10)和所述第二 A柱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副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A柱连接板(10)和所述第二 A柱连接板(11)固定连接。10.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身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仪表板加强梁,所述仪表板加强梁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2D25-14GK204279654SQ201420734236
【发明者】郑晓飞, 袁东, 晋显飞, 米立平, 宫瑞伟, 刘斌, 雷坤, 阚春波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