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80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工具B62K大类,关于踏杆摆动式发力的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
二、技术背景为把传统自行车等人力车的驱动效率提高1/2而进行改进的驱动机构发明专利ZL99101685·8人力车双L形踏杆驱动的四杆机构和发明申请专利200410064356·8人力车单边摆动式外限位踏杆驱动机构,200410064355·3人力车双边摆动式自限位踏杆驱动机构中,都采用了踏杆摆动式发力的驱动方式,且踏杆旋心设在中后轴之间和摆动式踏杆都是通过固连组件上的轴或孔固定在车体下平叉上,而实现机构的正常工作,并提出了固连组件在车体上焊接固定和安装固定两种固定方案,前者因焊接原因仅适于制造新车,故应用受限,而安装固定方案则适用于所有自行车、人力车的制造和改造,其推广和应用前景广阔,本发明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就是对上述专利以安装式实施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和主要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方便的安装在自行车等人力车和电动自行车上,能为各种摆动式工作的踏杆,提供支承和保持正确工作位置的一种实用解决方案,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
本发明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本发明提出了两种以车体下平叉①、前斜梁②、后斜梁③为安装基准的安装式固连组件,既以下平叉和前斜梁为安装基准的“前拉式”固连组件和以下平叉和后斜梁为安装基准的“后拉式”固连组件,固连组件由主体承载定位部件和辅助夹压部件两部分组成,主体部件由平叉座、拉杆、斜梁底座三者焊接而成,其中平叉座由踏杆轴或套与平叉底座以焊接或整体铸、锻为一体,并由平叉底座和斜梁底座上与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通过辅助夹压部件,以三种不同的底座形式并以自锁的螺纹夹紧和凸轮夹紧两种夹紧方式,固定在平叉管和前后斜梁管上,从而组成“前拉式”和“后拉式”两种形式的安装式固连组件,其辅助夹压部件包括各种叉头、压板、方肖、园柱肖、螺栓、螺母、凸轮等,并在双孔平压板外的其它压板上,均设有与其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
(二)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各种摆动式踏杆驱动的人力车驱动机构中,摆动式踏杆通过固连组件上的踏杆轴或踏杆套固定在下平叉上,为保证机构正常工作,要求固连组件必须保证位于其上的轴或套有正确的工作位置,这包括其旋心与中轴轴心的距离A,旋心与下平叉管中心线的距离B,轴或套的轴向定位基准面与中轴管两外端面的距离C、C′等达到设计值(见图1、2),同时要求固连组件在车体上安装方便、重量较轻和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以承受踏杆工作中的各种负荷,而不产生位置变化和较大变形。
本发明提出了两种以车体下平叉①、前斜梁②、后斜梁③为安装基准的安装式固连组件,既以下平叉和前斜梁为安装基准的“前拉式”固连组件和以下平叉和后斜梁为安装基准的“后拉式”固连组件,固连组件由主体承载定位部件和辅助夹压部件两部分组成,主体部件由平叉座、拉杆、斜梁底座三者焊接或整体铸锻为一体,并由平叉底座和斜梁底座上与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通过辅助夹压部件,以三种不同的底座形式,以自锁的螺纹夹紧和凸轮夹紧两种夹紧方式,固定在平叉管和前后斜梁管上,从而组成“前拉式”和“后拉式”两种形式的安装式固连组件,其辅助夹压部件包括各种叉头、压板、方肖、园柱肖和螺栓、螺母、凸轮等,并在双孔平压板外的其它压板上,均设有与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
本发明含有平叉座1、拉杆2、斜梁底座3、双孔压板4、螺母5、U形螺栓6、双头螺栓7、螺纹孔压板8、六角螺栓9、方肖10、窄压板11、U形叉头12、凵形叉头13、园柱肖14、直线型园偏心凸轮15、园弧型园偏心凸轮16、双孔平压板17等,而其中之平叉座1由踏杆轴或套1A、平叉底座1B二者构成。
本发明的安装式固连组件在车体上的定位,是由其主体承载定位部件两端的平叉座1和斜梁底座3上,所设有的与平叉管和斜梁管半径相同的凹弧面分别与安装基准管的外壁同时吻合接触所实现,这样由上述二座体和拉杆组成的主体部件与平叉管和斜梁管组成封闭的空间限位三角形,如果能保证座体与其安装管的吻合接触,则位于该三角形的平叉座上之踏杆轴或套1A的位置也将是唯一的,既它不仅限制了座体沿其安装管的移动,同时限制了座体以其安装管为中心的旋转,这时踏杆轴或套在车体上的位置由图1、2中的尺寸A、B、C、C′为设计值所保证。从上述可见保证固连组件在车体上准确定位的关键是保证固连组件的主体部件上的园弧面与安装管外壁的吻合接触,这就要求对主体部件和安装管实行牢固而可靠的夹紧和固定,按平叉底座和斜梁底座是否自行夹紧在安装管上,可分为底座的自行夹固和底座的外部夹固两种不同方式。自体夹固是利用设在底座上跨过安装管的双拉孔板或双螺杆及设在其开口端上的夹压零件,实现座体夹固,而外部夹固是外设跨过安装管和座体的夹压部位的U型或凵形叉头及设在其开口端上的夹压零件,实现座体夹固。鉴于各种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尺寸差异较大,而不同种类的摆动式踏杆驱动机构上的踏杆,又有各自不同的受力方式,为满足上述不同车体结构和使用条件的要求,本发明将按两种底座,既平叉底座和斜梁底座不同的结构形式类型,提出不同的座体通过底座夹固在各安装基准管上的夹固方案本发明的平叉底座和斜梁底座均可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它们分别是半园套底座,板式底座和U形底座。半园套底座的特征是内壁园弧半径与安装管相同,板式底座的特征是板的底面有与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半凹园弧,U形底座的特征是内壁园弧面半径与安装管相同,外伸的双板上有园孔或方孔,且双孔板开口间距大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
由半园套底座在套中部的园弧两侧,向园弧开口端与两件双头螺栓的一端焊接,可组成焊接式螺栓半园套底座及由它和双孔压板、螺栓组成的半园套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1(见图1前后斜梁底座3,及图2之后斜梁底座3)。
而由板式底座可以组成三种形式的底座孔板底座、螺纹孔底座和耳板底座,孔板底座的特征是对称于凹面园弧的两侧在板的两外端设孔(两端共设四个孔),孔距大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与孔的直径之和。由孔板底座和双孔压板、六角螺栓、螺母可组成孔板底座的六角螺栓螺母夹固方案2(见图2之b图FF剖视)也可由它和焊接式双螺栓压板与螺母或安装式双螺栓压板与螺母组成孔板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3(见图2之a图CC和DD剖视),(其中的安装式双螺栓压板是由两件双头螺栓以一端与双螺纹孔压板固定所组成)孔板式底座还可与U形螺栓、螺母组成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4(见图1之COD剖视左下图,图2之COD剖视下图)。
螺纹孔底座的特征是对称于凹面园弧的两侧,在板的两端设螺纹孔并与板平面垂直,孔距大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与孔的直径之和。由螺纹孔底座与双孔压板和六角螺栓,可组成螺纹孔底座的六角螺栓夹固方案5,(见图2之AOB剖视上图)和与双头螺栓、双孔压板及螺母组成的螺纹孔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6(见图1之COD剖视之右下图)。
耳板式底座的特征是两外伸耳板长度大于位于其上的叉头长度,其宽度小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由耳板式底座与双孔平压板U形螺栓和螺母,可组成耳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7,本方案的具体结构在图2中因位置受限和较简单未予示出,它可由图1中COD剖视左下位的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夹固方案4,直接变化而得到把图中下部的孔板底座改为耳板底座,把上部踏杆轴改为双孔平压板既可。耳板式底座也可与U形叉头、方肖和六角螺栓组成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8(见图2之AOB剖视下图),耳板底座也可与凵形叉头、园柱肖、窄压板和六角螺栓组成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9(见图2之AA剖视),耳板底座也可与U形叉头、园柱肖、直线边园偏心凸轮组成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0(见图3之C图),耳板底座还可与凵形叉头、园柱肖和直线边园偏心凸轮、窄压板组成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1(见图3之b图AA剖视),耳板底座还可与凵形叉头、园柱肖和园弧园偏心凸轮组成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12(见图3之b图BB剖视)。
U形底座按其双外伸板上所设孔的不同,有园孔板的U形底座和有方孔的方孔板的U形底座两种,由方孔板U形底座、方肖、窄压板和六角螺栓可组成方孔板U形底座的六角螺栓夹固方案13(见图1之AOB剖视下图),而由园孔板U形底座可组成两种凸轮夹固方案其一为它与窄压板、园柱肖和直线边园偏心凸轮组成的园孔板U形底座的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4(见图3之a图左侧位图)。其二是它与园柱肖和园弧边园偏心凸轮所组成的园孔板U形底座的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15(见图3之a图右侧图),下面是上述各种夹固方案汇总,其后括号内注″自″的表示该方案为自行夹固方案,未加括号的均为外部夹固方案,括号内注″凸″的均为凸轮夹固,未注的均为螺纹夹固,汇总如下1、半园套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自)2、孔板底座的六角螺栓螺母夹固方案3、孔板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4、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5、螺纹孔底座的六角螺栓夹固方案(自)6、螺纹孔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自)7、耳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
8、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9、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10、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凸)11、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凸)12、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凸)13、方孔板U型底座的六角螺栓夹固方案(自)14、园孔板U型底座的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自)(凸)15、园孔板U型底座的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自)(凸)在上述15种不同底座形式的夹固方案中,自体夹固方案为6种,外部夹固方案为9种,其中凸轮夹固为5种,螺纹夹固为10种。半园套底座夹固1种,孔板底座夹固3种,螺纹孔底座夹固2种,耳板底座夹固6种,U形底座夹固3种。
本发明上述的以座体底座在其安装管上固定的实施方案适用于绝大多数安装管为园管和园扁管,而当安装管为园锥管和园锥扁管时,则需在固连组件与该安装基准管的结合部位之间,加设上、下两半的内孔为园锥面,外园为同心园柱面的调位垫片,其内锥面与安装管外锥面一致,而外园柱面则成为固连组件新的安装基准,该位上的固连组件凹面园弧半径则与其尺寸相同,并把上、下垫片与车体原安装管加压吻合接触后,以焊接和粘接方式固定在园锥管或园锥扁管上,从而解决了本发明方案用于安装基准为园锥管和园锥扁管的特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2、3中,踏杆轴或套1A的旋心均设在下平叉上部,当旋心需设在平叉下部时,只需把图1、2中的平叉座及夹压部件组合,断开拉杆,上、下翻转,左右互换和保证设计尺寸,并与加长的拉杆在踏杆轴或孔套的尾端焊连接即可。当本发明用在有封闭链盒的车架时,踏杆轴或套的中心线与平叉管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平叉底座与踏杆轴或套呈近似垂直设置(见图4)其中图a采用孔板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的方案3,图b采用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4。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从而使本发明适用于踏杆轴或套的旋心,在中后轴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设置时的需要。
本发明附图如下附图1座体自体夹固的轴式固连组件示意图(图中U形螺栓为外部夹固)附图2平叉座外部夹固斜梁底座自体夹固的孔式固连组件示意图附图3平叉座的凸轮夹固示意图附图4采用封闭式链盒的平叉座设置及夹固示意图


本发明共有四份附图,各图中的安装基准管用双点划线表示,其中平叉管代号为①前斜梁为②,后斜梁为③。图2、4中平叉管为园扁管,图1、3中平叉管为园管,而斜梁管前、后均为园管。
(一)图1和图2说明图1和图2是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规定位于主视图前面安装管上的零部件用阿拉件数字表示,位于后面安装管上的零部件在数字的左上部加撇表示,但相同零件不做标记,图中EF线为过中轴心的水平线,出于方便的原因图中把下平叉的中心线也设为水平线,并设其PQ和P′Q′平行,(见图2之A向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平叉管中心线QP和P′Q′并不平行,而是前小后大,在图1和2的剖视图AOB和COD中,为反映这种情况对平叉座间尺寸的影响,仍按实际情况绘制,并以L小和L大分别表示平叉前部和后部的不同位置时,其中心线间的距离变化,在图1和图2中,主视图左侧示出的是“前拉式”固连组件,右侧示出的是“后拉式”固连组件,从“前拉式”固连组件的AOB剖视图中,可见其是由两个平叉座,一个前斜梁底座和一个拉杆组成的主件及辅件等构成的一组固连组件,而“后拉式”固连组件的COD剖视可见其分别是由左右平叉座、左右拉杆、左右后斜梁底座,所组成的两组固连组件,并且图1示出的是轴式固连组件,图2示出的是孔式固连组件,并以d和D分别表示踏杆轴和孔与摆动式踏杆的安装配合直径,(见图1之AOB剖视、图2之A向视图)其上可设或不设螺纹。
在二图中踏杆轴和踏杆套在车体上的位置由A、B、C、C′表示A-踏杆轴或孔套的旋心与中轴管中心的距离B-踏杆轴或孔套的旋心与下平叉中线间距离C、C′-踏杆轴或孔套的轴向定位基面与中轴管两端面的距离图1和图2中的固连组件的第一个共同点是斜梁底座的夹固均采用了半园套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1,其中图1之前后斜梁底座和图2之后斜梁底座,均为双头螺栓以一端与半园套底座焊接,由螺母5夹固。而图2之前斜梁底座则是由六角螺栓旋入底座螺纹孔的夹固方式,上述二者比较而言,前者重量较轻,但外观较差,后者重量较重,但外观较好,另外,在图1、2构成“前拉式”固连组件的前斜梁底座3和双孔压板4在斜梁管上的位置正相反,图1中底座在外,压板在内,而图2中却底座在内,压板在外,两种设置各有所长和所短,图1的设置安装定位方便,不刮磨衣裤,但紧螺母困难,图2设置则相反。
图1、2中固连组件第二个共同点是“后拉式”固连组件的平叉座夹固,都采用了在平叉管两侧设置螺栓和螺母的夹固方案,其中图1之COD剖视左侧的平叉座是用一条长U形螺栓6,跨过平叉管和平叉底座1B与踏杆轴1A上的孔后,在轴的上部削角平面上,用螺母5紧固的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4,而该剖视右侧的平叉座则是采用双头螺栓一端旋入座体螺纹孔固定后,在双孔压板平面上,用螺母夹固的螺纹孔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6。(注此处的左右位平叉座结构及夹固方式的不同,并非是实际使用情况,只是为了节省图面和不增加附图数量,而把两种不同的平叉座夹固方案人为的合在一个视图上,仅表示两种不同结构的夹固方案)而图2之COD剖视及A向视图中,可见其平叉座是由两条短U形螺栓6,跨过平叉管和平叉座1上的4个孔后,由螺母5进行夹固的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4,方案1和4与其它的螺纹夹固方案比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易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在可能条件下,“前拉式”固连底座也应尽可能采用。
图1、2中固连组件的第三个共同点是“前拉式”固连组件的平叉座夹固方案,都采用了具有双孔板特征的叉形零件,所组成的自体夹固的U形平叉底座和外部夹固的U形,凵形叉头,和由它们组成的平叉座夹固方案,所以采用这种双孔板特征的结构形式,其目的是为减小平叉座和夹压部件在平叉管上所占位置的宽度,使它们与车轮保证足够的工作间隙,这是由于平叉管前部的间距较窄(L小),如仍采用在前述“后拉式”固连组件所采用的在平叉管两侧设置螺栓螺母的夹固方案,可能会因其六角头或六角螺帽占位较大,造成其工作间隙太小,甚至与车轮发生干涉,从图1的AOB剖视及E部放大图可见。其为方孔板U形底座的六角螺栓夹固方案13,图中1为平叉座,1A,1A′为左右踏杆轴、1B为平叉底座,9为六角螺栓,10为方肖,11为窄压板,从图可见方肖10两端定位槽的槽宽为a,槽深为b,且孔板壁厚小于或等a,这种设置保证了可靠的夹紧。从图2的AOB剖视可见,其为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8,其方肖设置与方案2相同,图中12为U形叉头,而图2的AA剖视可见,其为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9,图中1为平叉座,9为六角螺栓,11为窄压板,13为凵形叉头,14为园柱肖。正如前述如果允许,“前拉式”平叉座应尽可能采用方案4。
图1和图2中固连组件的第四个共同点是它们在车体上的定位,都是由平叉座1和斜梁底座3上,与平叉管和斜梁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分别与其安装管的外壁同时吻合接触所实现,从而保证了固连组件在车体上的准确定位。(见各剖视图)图1和图2中固连组件的第五个共同点是它们均采用可自锁的由螺栓,螺母组成的螺纹夹紧,从而保证了固连底座在车体上夹固的可靠和稳定,和保证了摆动式踏杆驱动机构的正常工作。
图1和图2的实施方案,除前述已提到的图1为轴式固连组件,图2为孔式固连组件外,还有一个不同点是图1的平叉座较短两端无耳,与平叉管的结合长度较短,且为单位自体夹固,其结构强度较弱,适用于平叉强度充足时,而图2的平叉座较长,两端有耳,与平叉管结合长度较长,并为双位外部夹固,结构强度较强,适用于平叉强度不足时使用。
(二)图3实施的说明本发明之图3是平叉座在平叉管上,采用凸轮夹固的实施方案,其中a图左侧是自体夹固的园孔板U形底座的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4。a图右侧是自体夹固的园孔板U形底座的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15。
b图左侧是外部夹固的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1。b图右侧是外部夹固的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12。
c图是外部夹固的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0。
在各分图中1为平叉座,11为窄压板,12为U形叉头,13为凵形叉头,14为园柱肖,15为直线形园偏心凸轮,16为园弧形园偏心凸轮,从各分图中可见凸轮15、16通过园柱肖14固定在双孔板上,通过凸轮上的短园柄,用插入的套管或缩短园柄长度并在外端中心设螺纹孔,用旋入螺纹孔的手柄旋转凸轮进行夹固,其中图a、图b的左端采用的是直线型园偏心凸轮,其右端采用的是园弧型园偏心凸轮,前者需通过弧压板11进行夹紧,而后者则由凸轮外园弧与管壁吻合接触实现夹固。图c采用的是直线型园偏心凸轮,通过平叉座外端的耳板平面直接夹固。
(三)图4的实施说明图4是当车体采用封闭链盒时,平叉座的设置及夹固示意图,由于采用封闭式链盒时,链盒与平叉管仅在管的上、下部位有不大的空隙,平叉座无法在平叉的上、下位设置,而只能在平叉管侧面设置,本图就是在此特殊情况下的平叉座的两种设置方案。其a图为孔板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3,图中1为平叉座,4为双孔压板,7为双头螺栓,5为螺母,两条双头螺栓焊在弧压板弧面两侧,由外端螺母实行夹紧,而b图采用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4,平叉底座与踏杆轴成近于垂直设置,踏杆轴中心线与平叉管中心线在一个平面上,图中拉杆没有示出,事实上拉杆是从上位的斜梁底座与踏杆轴1A在大端直径位置施焊连接的,从而保证固连底座的正确定位和可靠工作。
下面是固连底座设置的一般规律1、踏杆轴或套旋心与前、后斜梁距离较近的为安装管,并使旋心设于平叉上部2、首选自体夹固的夹固方案3、首选螺纹夹紧的夹紧方式4、螺纹夹紧中首选方案1、4、75、安装管强度不足时首选耳板底座组成的平叉座本发明两种固连底座设置方案和部分夹固方案,已在前述三项踏杆摆动式驱动机构的发明和发明申请专利项目试验的28车型上成功应用,使采用上述驱动机构的自行车达到平均车速20公里/小时,最高车速24公里/小时,实现了功率提高1/2和车速提高1/5及在中后轴传动比相同时省力1/3的设计目标值,达到了与焊接式固连组件相同的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为把传统自行车等人力车的驱动效率提高1/2而进行改进的驱动机构发明专利ZL99101685·8人力车双L形踏杆驱动的四杆机构和发明申请专利200410064356·8人力车单边摆动式外限位踏杆驱动机构,200410064355·3人力车双边摆动式自限位踏杆驱动机构中,都采用了踏杆摆动式发力的驱动方式,且踏杆旋心设在中后轴之间和摆动式踏杆都是通过固连组件上的轴或孔固定在车体下平叉上,而实现机构的正常工作,并提出了固连组件在车体上焊接固定和安装固定两种固定方案,本发明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就是对上述专利以安装式实施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它含有平叉座(1)、拉杆(2)、斜梁底座(3)、双孔压板(4)、螺母(5)、U形螺栓(6)、双头螺栓(7)、螺纹孔压板(8)、六角螺栓(9)、方肖(10)、窄压板(11)、U形叉头(12)、ㄩ形叉头(13)、园柱肖(14)、直线型园偏心凸轮(15)、园弧型园偏心凸轮(16)、双孔平压板(17)等,而其中之平叉座(1)由踏杆轴或套(1A)、平叉底座(1B)二者构成,本发明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其特征是,本发明提出了两种以车体下平叉(①)、前斜梁(②)、后斜梁(③)为安装基准的安装式固连组件,既以下平叉和前斜梁为安装基准的“前拉式”固连组件和以下平叉和后斜梁为安装基准的“后拉式”固连组件,固连组件由主体承载定位部件和辅助夹压部件两部分组成,主体部件由平叉座、拉杆、斜梁底座三者焊接而成,其中平叉座由踏杆轴或套与平叉底座以焊接或整体铸、锻为一体,并由平叉底座和斜梁底座上与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通过辅助夹压部件,以三种不同的底座形式并以自锁的螺纹夹紧和凸轮夹紧两种夹紧方式,固定在平叉管和前后斜梁管上,从而组成“前拉式”和“后拉式”两种形式的安装式固连组件,其辅助夹压部件包括各种叉头、压板、方肖、园柱肖、螺栓、螺母、凸轮等,并在双孔平压板外的其它压板上,均设有与其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安装式固连组件在车体上的定位,是由其主体承载定位部件两端的平叉座(1)和斜梁底座(3)上,所设有的与平叉管和斜梁管半径相同的凹园弧面分别与安装基准管的外壁同时吻合接触所实现,而固连组件在车体上定位的标准是位于其上的轴或套其旋心与中轴轴心的距离A,旋心与下平叉管中心线的距离B,轴或套的轴向定位基准面与中轴管两外端面的距离C、C′等达到设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平叉底座和斜梁底座均可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它们分别是半园套底座,板式底座和U形底座,半园套底座的特征是内壁园弧半径与安装管相同,板式底座的特征是板的底面有与安装管半径相同的半凹园弧,U形底座的特征是内壁园弧面半径与安装管相同,外伸的双板上有园孔或方孔,且双孔板开口间距大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由半园套底座可组成半园套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1,而由板式底座可以组成三种形式的底座孔板底座、螺纹孔底座和耳板底座,孔板底座的特征是对称于凹面园弧的两侧在板的两外端设孔,孔距大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与孔的直径之和,由孔板底座可组成孔板底座的六角螺栓螺母夹固方案2、孔板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3、孔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4,螺纹孔底座的特征是对称于凹面园弧的两侧,在板的两端设螺纹孔并与板平面垂直,孔距大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与孔的直径之和,由螺纹孔底座可组成螺纹孔底座的六角螺栓夹固方案5、螺纹孔底座的螺栓螺母夹固方案6,耳板式底座的特征是两外伸耳板长度大于位于其上的叉头长度,其宽度小于安装管直径或宽度,由耳板式底座可组成耳板底座的U形螺栓螺母夹固方案7、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8、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六角螺栓夹固方案9、耳板底座的U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0、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1、耳板底座的凵形叉头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12,U形底座按其双外伸板上所设孔的不同,有园孔板的U形底座和有方孔板的U形底座两种,可组成方孔板U形底座的六角螺栓夹固方案13、园孔板U形底座的直线边凸轮夹固方案14、园孔板U形底座的园弧边凸轮夹固方案15。
全文摘要
人力车安装式固连组件及在车体上的固定,是为了把传统自行车等人力车的驱动效率提高1/2而进行改进的驱动机构发明专利ZL99101685·8人力车双L形踏杆驱动的四杆机构和发明申请专利200410064356·8人力车单边摆动式外限位踏杆驱动机构,200410064355·3人力车双边摆动式自限位踏杆驱动机构中,各种摆动式工作的踏杆,提供安装式支承和保持正确工作位置的一种实用解决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两种以车体下平叉①、前斜梁②、后斜梁③为安装基准的安装式固连组件,并以三种不同的底座形式和自锁的螺纹夹紧和凸轮夹紧方式,固定在平叉管和前后斜梁管上,使采用上述驱动机构的自行车实现了功率提高1/2和车速提高1/5及在中后轴传动比相同时省力1/3的设计目标值。
文档编号B62M1/24GK1654268SQ20051005463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8日
发明者金洪烈 申请人:金洪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