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育儿器具及遮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床、育儿椅子、童车、汽车用儿童座椅等育儿器具,特别涉及覆盖育儿器具中儿童收容空间的上方的遮蓬。
背景技术:
在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主编的商品说明“2004年版阿普丽佳的育儿书幸福婴儿的书”中,刊登了各种育儿器具。例如,在第99~136页刊登有汽车用儿童座椅,在第137~172页中刊登有童车,在第173~198页刊登有婴幼儿襁褓背带,在第198~214页刊登有儿童用床和椅子。在这些育儿器具中,关于在户外使用的童车,安装有遮阳用的遮蓬。
安装于童车的遮蓬主要具有保护坐在座椅中的儿童免受强烈阳光照射的功能。遮蓬具有多根遮蓬骨架、以及在该遮蓬骨架上延伸的篷布。具有这样遮蓬的童车被大量供给到市场上。其中,为了确保座椅内的通风,还有在篷布上装有通风窗的童车。
在炎热且湿气较大的日子里,通过打开通风窗,可给座椅内带来凉爽感。此外,在寒冷和风大的日子里,需要关闭通风窗。因此,对于具有以往的带通风窗的遮蓬的场合,设置有覆盖窗口的柔软的布制等的罩部件。
设置于遮蓬的窗口,具有用以进行如上述的通风的目的,以及用以可透视座椅内的儿童的样子的目的。在一般场合下,后者在篷布上设置开口,且在该开口安装有透明薄膜。由于阳光通过透明薄膜进入到座椅内,所以为了使该透明薄膜的窗口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关闭,而采取了设置覆盖窗口的柔软布制等的罩部件的措施。
JP特开2002-18755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遮蓬的童车。为了能够对应阳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化,该公报公开的遮蓬具有遮阳部件,该遮阳部件可选择性地被设置在突出于遮蓬的前方的位置、和收容于遮蓬的内侧的位置。
JP特开2002-187554号公报所公开的遮蓬中,通过遮阳部件来对应从遮蓬前方入射的阳光的变化,但没有特别针对遮蓬侧方的环境变化实施措施。
就户外使用的童车而言,主要基于遮阳和防风尘的观点,大多都装有遮蓬。对此,就室内使用的育儿器具而言,由于无需考虑日光或风,所以儿童收容空间的上部可完全敞开。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认为即使是室内使用的育儿器具,也有必要覆盖儿童收容空间的上部。其理由如下所述。
第一个理由与眼睛尚未充分发育的婴儿有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眼睛尚未充分发育,存在白天室内的亮度强烈刺激婴儿眼睛的危险。同样,室内的照明器具的照明光也有可能对于婴儿眼睛过于强烈。基于此种观点,即使是室内使用的婴儿器具,为了保护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不受光线刺激,也有必要覆盖儿童收容空间的上部。
第二个理由出发于调整婴儿的睡眠环境的观点。近些年,婴幼儿睡眠环境变得非常恶劣。这完全是由于母亲熬夜等所致。有时母亲开灯到深夜,看电视,而旁边就睡着婴儿。在照明光照亮的气氛中,婴儿无法获得充分的睡眠。基于此观点,即使是室内使用的育儿器具中,为了使婴儿获得充分的睡眠,也有必要覆盖儿童收容空间的上部。
第三个理由与婴儿的睡眠和觉醒的节奏有关。婴儿以一定的周期有规则地重复睡眠和觉醒。该节奏被称为生理节奏,且被认为是由体温变化所导致的。如果人的体温节奏正常运转的话,则体温在下午4~7时达到最高,随着夜晚来到,逐渐下降,在早上的上午4~7时达到最低,并出现再次上升的趋势。如果考虑对婴儿的有规则的生物节奏的话,即使在睡眠时,也有必要确实地区分白天和夜晚。具体来讲,重要的是在婴儿夜晚睡觉时,将育儿器具的儿童收容空间设为最暗,而在白天睡觉时,不要将育儿器具的儿童收容空间设得过暗。基于此种观点,即使是室内使用的育儿器具中,为了确保有规律的生物节奏,有必要覆盖儿童收容空间的上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促进婴儿健全发育的育儿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育儿器具的儿童收容空间的亮度的遮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灵活地对应于遮蓬侧方的环境变化的育儿器具的遮蓬。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的育儿器具,包括形成儿童收容空间的主体、以及以覆盖儿童收容空间上方的方式安装于主体的遮蓬。遮蓬包括在儿童收容空间的上方展开的覆盖部。覆盖部包括分别具有透过光的亮度调节功能的多个亮度调节区域。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由于遮蓬的覆盖部具有多个亮度调节区域,所以通过调节透过各亮度调节区域的光的亮度,可多档次地调节儿童收容空间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亮度调节区域被左右分开设置。如果是此种构成的话,则可对应育儿器具的左右的外部环境,灵活地调节透过光的亮度。为了更加灵活地进行对应,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亮度调节区域被前后左右地分开设置。
优选为,各亮度调节区域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片、以及重叠于内侧片之上的外侧片。外侧片被可开闭地设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侧片是网眼布。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侧片由遮蔽紫外线透过的材料制成。
并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遮蓬包括安装于主体的支撑部件;其下端与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遮蓬骨架;以及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后方、且其下端部与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遮蓬骨架。覆盖部包括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前方的前方部;位于第一遮蓬骨架和第一遮蓬骨架之间的中央部;以及位于比第二遮蓬骨架更靠后方的后方部。覆盖部的前方部、中央部和后方部分别具有多个亮度调节区域。
更具体地讲,覆盖部的前方部、中央部和后方部分别包括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中间区域;以及位于该中间区域的两侧部、且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侧部区域。优选为,上述遮蓬进一步包括第三遮蓬骨架,该第三遮蓬骨架与覆盖部的后方部的下端边缘连接,且其前端部与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连接。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涉及的育儿器具的遮蓬的特征在于,可分别独立地调整左右侧面的开口状态。
作为造用本发明的育儿器具的一个例子,当考虑童车时,该童车的遮蓬的原有功能是遮挡阳光。另一方面,遮蓬的存在阻碍座椅的通气性。在此,本发明中,通过独立地调整左右侧面的开口状态,可实现遮挡来自左右任意一个方向的阳光,此外,可根据需要适度地调整通气性。例如,在遮蔽来自遮蓬左侧方的阳光且确保座椅的通气性时,关闭遮蓬左侧面的开口,敞开右侧面的开口。此外,当没有来自左右侧方的阳光入射且需要良好的通气性时,敞开左右侧面的开口。并且,当保护座椅内的儿童不受风及尘埃侵扰时,关闭左右侧面的开口。
此外,作为遮蓬的功能,还希望具备调节座椅内的亮度的功能。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讲,晴天的户外的亮度有可能太晃眼。此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左右的侧面的开口状态,来调整座椅内的亮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育儿器具的遮蓬,包括遮蓬主体;与遮蓬主体的前缘连接且覆盖座椅的前方的前罩部件;与前罩部件的左右的侧缘连接且覆盖座椅的左右侧面的左右的侧面罩部件。左右的侧面罩部件以重叠于前罩部件之上的方式折叠。此外,前罩部件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层合体以重叠于遮蓬主体的上面之上的方式折叠。
根据上述构成的遮蓬,可实现以下四种形态。
(1)座椅的前方和左右侧面全部敞开的状态。
(2)关闭座椅的前方,且敞开左右侧面的状态。
(3)关闭座椅的前方和左侧面,且敞开右侧面的状态。
(4)关闭座椅的前方和右侧面,且敞开左侧面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遮蓬主体在其上面部分具有开口窗,前罩部件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层合体,以覆盖开口窗的方式折叠。对作为育儿器具的一个例子的童车进行移动操作的母亲等,如果可用眼睛观察到座椅内的婴儿的样子的话即可放心。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通过敞开遮蓬主体的上面部分的开口窗,母亲等可以观察到座椅内的婴幼儿的样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遮蓬主体的开口窗张设有网眼布。由于网眼布具有缓和亮度的功能,所以可细致地调整座椅内的亮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开口窗具有以遮蓬主体的前缘侧为底边的三角形的形状。与此相对应,前罩部件及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层合体,具有以遮蓬主体的前缘侧为底边的三角形的形状,且以覆盖开口窗的方式被折叠。该实施方式在设计上优良。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育儿器具的遮蓬,包括在左右侧面分别具有开口窗的遮蓬主体;覆盖左侧面的开口窗的左侧面罩部件;覆盖右侧面的开口窗的右侧面罩部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可实现以下三种形态。
(1)敞开左右的侧面的开口窗的状态。
(2)关闭左侧面的开口窗,且敞开右侧面的开口窗的状态。
(3)关闭右侧面的开口窗,且敞开左侧面的开口窗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左右侧面的开口窗分别张设有网眼布。通过张设网眼布,可细致地调整座椅内的亮度。
本发明又一其他方面涉及的遮蓬,包括第一遮蓬骨架,其具有倒U字形状,且其两端由育儿器具主体支撑;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前方的区域的第一篷布;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后方的区域的第二篷布。第一篷布包括第一下层布;以及可开闭地重叠于该第一下层布之上的第一上层布。第一上层布包括可开闭地覆盖第一下层布的左侧部区域的第一左侧部上层布;以及可开闭地覆盖第一下层布的右侧部区域的第一右侧部上层布。第二篷布包括第二下层布;以及可开闭地重叠于该第二下层布之上的第二上层布。第二上层布包括可开闭地覆盖第二下层布的左侧部区域的第二左侧部上层布;以及可开闭地覆盖第二下层布的右侧部区域的第二右侧部上层布。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通过调节第一左侧部上层布、第一右侧部上层布、第二左侧部上层布和第二右侧部上层布,可分阶段地调整儿童收容空间的亮度。从而,通过儿童收容空间的亮度调整,可促进婴儿的健康发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遮蓬包括第二遮蓬骨架,其具有倒U字形状,从而支撑第二篷布的后缘,且其两端由育儿器具主体支撑;第三篷布,其位于比第二遮蓬骨架更靠后方的区域。第三篷布包括第三下层布;以及可开闭地重叠于该第三下层布之上的第三上层布。第三上层布包括可开闭地覆盖第三下层布的左侧部区域的第三左侧部上层布;以及可开闭地覆盖第三下层布的右侧部区域的第三右侧部上层布。
遮蓬还可进一步具有第三遮蓬骨架,该第三遮蓬骨架具有倒U字形状,从而支撑第三篷布的后缘,且其两端由育儿器具主体支撑。此时,优选为,遮蓬包括可转动地支撑第一遮蓬骨架、第二遮蓬骨架和第三遮蓬骨架的基础支柱。该基础支柱与育儿器具主体可拆卸地连接。
关于篷布的材质,例如各下层布由网眼布形成,各上层布由遮光效果良好的布料形成。
优选为,第一下层布可向上卷起。向上卷起第一下层布时,可大大敞开儿童收容空间的前方。
图1是从侧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童车的遮蓬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童车的遮蓬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向前方垂下由前罩部件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形成的层合体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向前方垂下前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展开前罩部件和左侧面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展开前罩部件和右侧面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7是展开前罩部件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状态的图解图。
图8是表示从图7所示状态折叠右侧面罩部件的状态的图解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童车的遮蓬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所示的遮蓬中,展开前罩部件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状态的图解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童车的遮蓬的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遮蓬中,折叠左侧面罩部件并使开口窗露出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床的遮蓬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床的遮蓬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床的遮蓬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床的遮蓬的后视图。
图17是表示第一遮蓬骨架、第二遮蓬骨架和第三遮蓬骨架的基端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蓬的使用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6是表示遮蓬的其他形态的图解图。
图27是表示打开图26所示的遮蓬的上层布的状态的图解图。
图28是表示遮蓬的又一其他形态的图解侧视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遮蓬的覆盖部的图解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适用了本发明的育儿器具,包括形成儿童收容空间的主体;以覆盖儿童收容空间的上方的方式安装于主体的遮蓬。遮蓬包括在儿童收容空间的上方展开的覆盖部,该覆盖部包括分别具有透过光的亮度调节功能的多个亮度调节区域。
育儿器具中,包括儿童床、育儿椅子、童车、汽车用儿童座椅等,图1~图12中表示作为育儿器具的一个例子的童车,图13~图27中表示作为育儿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室内用儿童床,图28和图29中表示作为育儿器具的一个例子的童车的遮蓬。以下,对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图8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童车的遮蓬1。遮蓬1可分别独立地调整左右侧面的开口状态。更具体地讲,遮蓬1包括遮蓬主体2;与遮蓬主体2的前缘连接且覆盖座椅的前方的前罩部件4(参照图4);与前罩部件4的左右的侧缘连接且覆盖座椅的左右侧面的左侧面罩部件5(参照图5)和右侧面罩部件6(参照图6)。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以重叠于前罩部件4之上的方式折叠(参照图3)。此外,前罩部件4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的层合体3以重叠于遮蓬主体2的上面上的方式折叠(参照图1和图2)。
遮蓬主体2在其上面部分具有开口窗7,并在该开口窗7张设有网眼布(参照图3~图6)。张设有网眼布的开口窗7具有以遮蓬主体2的前缘侧为底边的三角形的形状,前罩部件4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的层合体3具有以遮蓬主体2的前缘侧为底边的三角形的形状,且以覆盖开口窗7的方式被折叠。
图7是将遮蓬主体2的开口窗7、前罩部件4、左侧面罩部件5和右侧面罩部件6展开的状态的图解图,图8是以重叠于前罩部件4之上的方式折叠右侧面罩部件6的状态的图解图。如图所示,前罩部件4包括相对遮蓬主体2的开口窗7基本对称的三角形的布料4a;以及位于其两侧的小三角形的网眼布4b。左侧面罩部件5包括与前罩部件4的网眼布4b连接的小三角形的网眼布5b;以及连接于其旁边的小三角形的布料5a。右侧面罩部件6包括与前罩部件4的网眼布4b连接的小三角形的网眼布6b;以及连接于其旁边的小三角形的布料6a。
如上所述,在遮蓬主体2的开口窗7处张设网眼布,并且,前罩部件4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局部地具有网眼布,由此可细致地调整座椅的亮度和通气性。
如图8所示,在折叠右侧面罩部件6时,使前罩部件4的一侧的网眼布4b重叠于布料4a之上,且使右侧面罩部件6的网眼布6b重叠于前罩部件4的网眼布4b之上,并使右侧面罩部件6的布料6a重叠于网眼布6b之上。左侧面罩部件5的折叠动作也是同样。
为了稳定地维持各罩部件和各部的折叠状态的形态,优选在折叠时相面对的部位设置搭扣带等的接合单元。
下面,对图1~图6所示的形态进行简单说明。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中,以覆盖遮蓬本体2的开口窗7的方式设置层合体3。由于座椅的前方和左右侧面被敞开,所以可确保充分的通气性。
图3表示向前方垂下层合体3且敞开遮蓬主体2的开口窗7的状态。为了稳定地保持该状态,也可通过搭扣带等的接合单元连接童车的前防护部件8与前罩部件4。在图3所示的状态中,由于遮蓬主体2的上面的开口窗7被敞开,所以移动操作童车的母亲等可通过该开口窗7观察到儿童的样子。此外,即使阳光从上部射入时,由于该阳光通过张设于开口窗7的网眼布,所以光的强度被缓和。此外,由于除了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前罩部件4的网眼布4b也被折叠,并重叠于前罩部件4的布料之上,所以可大大敞开座椅的左右侧面。
图4表示横向打开前罩部件4的网眼布4b,且使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重叠于前罩部件4之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也敞开了座椅的左右侧面。例如,当阳光从前方入射时,可采用该遮蓬形态。
图5表示将前罩部件4和左侧面罩部件5设为展开状态,且使右侧面罩部件6重叠于前罩部件4之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座椅的右侧面被敞开。例如,当阳光从座椅的左侧方入射时,可采用该遮蓬形态。
图6表示将前罩部件4和右侧面罩部件6设为展开状态,且使左侧面罩部件5重叠于前罩部件4之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座椅的左侧面被敞开。例如,当阳光从座椅的右侧方入射时,可采用该遮蓬形态。
图9和图10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童车的遮蓬10。遮蓬10包括遮蓬主体11,其具有在上面张设了网眼布的开口窗12;层合体13,其以覆盖开口窗12的方式被设置。如图所示,开口窗12和层合体13具有四角形的形状。
如图10所示,层合体13包括一边与遮蓬主体11连接的四角形的前罩部件14;一边与前罩部件14连接的四角形的左侧面罩部件15;一边与前罩部件14连接的四角形的右侧面罩部件16。
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对应于周围的环境的变化,灵活地改变遮蓬的形态。
图11和图12表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童车的遮蓬20。圆顶形状的遮蓬20包括在左右侧面分别具有开口窗22的遮蓬主体21;覆盖左侧面的开口窗22的左侧面罩部件23;以及覆盖右侧面的开口窗的右侧面罩部件。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面的开口窗22张设有网眼布。此外,左侧面罩部件23的两侧边与遮蓬主体24通过拉链24可拆卸地连接。同样,右侧面罩部件的两侧边与遮蓬主体24通过拉链可拆卸地连接。
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中,左侧面罩部件23覆盖遮蓬主体21的左侧面的开口窗22,右侧面罩部件覆盖遮蓬主体的右侧面的开口窗。该形态例如在保护座椅内的婴幼儿不受风和尘埃的侵袭时,或使座椅内变暗时采用。
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中,左侧面罩部件23以重叠于遮蓬主体21的上面的方式被折叠,左侧面的开口窗22被敞开。虽然在图中无法确认,但是右侧面罩部件处于覆盖遮蓬主体的右侧面的开口窗的状态。该形态例如在遮挡从右侧方入射的阳光的同时,维持座椅内一定程度的通气性时采用。另外,与图11所示的形态比较,由于张设了网眼布的一侧的侧面开口22露出,所以座椅变得略微明亮。
虽未图示,但也可采取以重叠于遮蓬主体21的上面的方式折叠右侧面罩部件,并敞开右侧面的开口窗的形态。在该形态中,遮蓬主体21的左侧面的开口窗22处于由左侧面罩部件23覆盖的状态。该形态例如在遮挡从左侧方入射的阳光的同时,维持座椅内一定程度的通气性时采用。
图13~图16表示作为育儿器具的其他例子的室内用儿童床200。儿童床200可转换为床状的形态及椅子状的形态。儿童床200的儿童收容空间的上部由遮蓬100覆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遮蓬100具有无间隙地覆盖儿童收容空间的形状。
具体而言,遮蓬100包括第一遮蓬骨架101,其具有倒U字形状,且其两端由儿童床200支撑;第一篷布110,其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101更靠前方的区域;第二篷布120,其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后方的区域;第二遮蓬骨架102,其具有倒U字形状,从而支撑第二篷布120的后缘,且其两端由儿童床200支撑;第三蓬布130,其位于比第二遮蓬骨架102更靠后方的区域;第三遮蓬骨架103,其具有倒U字形状,从而支撑第三蓬布130的后缘,且其两端由儿童床200支撑。
图7表示第一遮蓬骨架101、第二遮蓬骨架102和第三遮蓬骨架103的基端部附近的结构。第一、第二和第三遮蓬骨架101、102、103的基端部,通过轴105可转动地支撑于基础支柱104。基础支柱104可拆卸地收纳于在儿童床200上固定的筒体201。为了可任意调节相邻的遮蓬骨架之间的展开角度,优选使各遮蓬骨架可在任意角度的位置上进行固定。
位于最前方的第一篷布110包括由细眼的网眼布形成的第一下层布111;以及可开闭地重叠于第一下层布111之上的第一上层布112a、112b。第一上层布包括可开闭地覆盖第一下层布111的左侧部区域的第一左侧部上层布112a;以及可开闭地覆盖第一下层布111的右侧部区域的第一右侧部上层布112b。第一左右侧部上层布112a、112b例如由遮光效果良好的布料形成。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层布111的前方区域不被上层布112a、112b覆盖。
如图18所示,第一下层布111可被向上卷起并保持。在该图18所示的状态中,儿童收容空间的前方被完全敞开。
位于第一遮蓬骨架101与第二遮蓬骨架102之间的第二篷布120,包括张设了网眼布制第二下层布121的窗口(参照图20和图21);以及可开闭地覆盖该窗口的第二上层布122。第二上层布122例如由遮光效果良好的布料形成。
第二上层布122包括第二左侧部上层布122a,其可开闭地覆盖第二下层布121的左侧部区域;第二右侧部上层布122b,其可开闭地覆盖第二下层布121的右侧部区域。第二左侧部上层布122a与第二右侧部上层布122b通过拉链123被可分离地连接。第二上层布122例如通过搭扣带可拆卸地与由第二下层布121构成的窗口的周围接合。
位于第二遮蓬骨架102与第三遮蓬骨架103之间的第三篷布130包括张设了网眼布制的第三下层布131的窗口(参照图24和图25);以及可开闭地覆盖该窗口的第三上层布132。第三上层布132例如由遮光效果良好的布料形成。
第三上层布132包括第三左侧部上层布132a,其可开闭地覆盖第三下层布131的左侧部区域;第三右侧部上层布132b,其可开闭地覆盖第三下层布131的右侧部区域。第三左侧部上层布132a与第三右侧部上层布132b通过拉链133被可分离地连接。第三上层布132例如通过搭扣带可拆卸地与由第三下层布131构成的窗口的周围接合。
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可如下所述分阶段地调节儿童收容空间的亮度。
在图13~图16所示的状态中,由于遮光效果良好的各上层布112a、112b、122a、122b、132a、132b分别覆盖下层布111、121、131,所以儿童收容空间变得最暗。在该状态下,由于儿童收容空间的前方区域未被第一上层布112覆盖,所以母亲可以通过网眼布制的下层布111观察到床200内的孩子。
在图18所示的状态中,仅将位于前方的网眼布制的下层布111向上卷起并保持。在此状态下,由于儿童收容空间的前方区域被完全敞开,所以与图13所示的完全关闭的状态相比,儿童收容空间变得明亮。
在图19所示的状态中,仅将第一右侧部上层布112b向上卷起,且使第一下层布111的右侧部区域露出。该状态的儿童收容空间与图13所示的完全关闭的状态相比略微明亮。
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中,向右侧方卷起第二左侧部上层布122a并使第二下层布121的左侧部区域露出。该状态的儿童收容空间与图13所示的完全关闭的状态相比略微明亮。
在图21所示的状态中,打开第二上层布120的拉链123并分离第二左侧部上层布122a与第二右侧部上层布122b。并且,向左侧方卷起第二左侧部上层布122a并使第二下层布121的中央区域露出。该状态的儿童收容空间与图13所示的完全关闭的状态相比略微明亮。
在图22所示的状态中,从图21所示的状态,向右侧方卷起第二右侧部上层布122b。
在图23所示的状态中,通过分别向中央侧折返第二左侧部上层布122a和第二右侧部上层布122b,而使第二下层布121的左右的侧部区域露出。
在图24所示的状态中,通过分别向中央侧折返第三左侧部上层布132a和第三右侧部上层布132b,而使第三下层布131的左右的侧部区域露出。
在图25所示的状态中,打开第三上层布的拉链133,并分离第三左侧部上层布132a和第三右侧部上层布132b。并且,通过分别向左右的侧方折返第三左侧部上层布132b和第三右侧部上层布132a,而使第三下层布131的中央区域露出。
如上所述,通过适宜地调节第一左侧部上层布112a、第一右侧部上层布112b、第二左侧部上层布122a、第二右侧部上层布122b、第三左侧部上层布132a和第三右侧部上层布132b的开闭状态,可以分阶段地调节儿童床200的儿童收容空间的亮度。
此外,为了维持遮蓬100的立体形状,至少需要一根遮蓬骨架,但也可省略第二遮蓬骨架102和第三遮蓬骨架103。此时,遮蓬仅具有第一遮蓬骨架101、以及位于其前后的第一及第二篷布110、120。
图26是表示遮蓬的其他形态的图解图。以重叠于半圆形的下层布301上的方式,设置有四分之一圆形状的左侧上层布302和右侧上层布303。下层布301由网眼布形成。
带子304从左侧上层布302的大致中央处穿过。该带子304的前端与左侧上层布302的下端缘连接。同样,带子305从右侧上层布303的大致中央处穿过。该带子305的前端与右侧上层布303的下端缘连接。
图26表示由左右的上层布302、303覆盖下层布301整面的状态。如果从该状态,向上方拉伸带子304和305的话,则左右的上层布302和303的下端缘被向上方拉起,最终如图27所示,左右的上层布302和303被折叠成蝴蝶结状的形态并露出下层布301。如此将上层布302和303折叠成蝴蝶结状的结构可引起设计上的兴趣。
图28和图29是表示遮蓬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解图。在图28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作为覆盖部的篷布406。此外,图29是作为覆盖部的篷布406的图解俯视图。
如图28所示,遮蓬400包括支撑部件401,其可拆装地安装于童车等育儿器具主体;倒U字形状的第一遮蓬骨架403,其下端部通过连接轴402可转动地与支撑部件401连接;倒U字形状的第二遮蓬骨架404,其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403更靠后方,且其下端部通过连接轴402可转动地与支撑部件401连接;倒U字形状的第三遮蓬骨架405,其位于比第二遮蓬骨架404更靠后方,且其前端部通过连接轴402可转动地连接。在各遮蓬骨架403、404、405与支撑部件401的抵接部分,例如,以包围连接轴402的方式形成有棘轮卡合部。从而,各遮蓬骨架403、404、405可在任意的角度位置上进行固定。
作为遮蓬400的覆盖部的篷布406,包括前方部410,其位于比第一遮蓬骨架403更靠前方;中央部411,其位于第一遮蓬骨架403与第二遮蓬骨架404之间;后方部412,其位于比第二遮蓬骨架404更靠后方。篷布406的前端缘例如与育儿器具的座椅的前方部分连接。此外,如果设篷布406的后端缘与育儿器具的座椅的后方部分连接的话,也可以省略第三遮蓬骨架405。
优选为,覆盖部406的前方部410、中央部411和后方部412分别具有多个亮度调节区域。具体而言,如图29的图解俯视图所示,覆盖部406的前方部410、中央部411和后方部412分别包括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中间区域410a、411a、412a;位于该中间区域410a、411a、412a的两侧部,且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侧部区域410b、411b、412b。根据此结构,由于可将遮蓬400的覆盖部406分割成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九个区域,所以可任意且最适宜地调节儿童收容空间的亮度。
此外,作为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将各区域的覆盖部设为双层布,设下层布为网眼布,设上层布为具有遮蔽紫外线透过功能的材料。
上述各实施方式可适用于室内使用的儿童床、设置于车内的汽车用儿童座椅、户外使用的童车等育儿器具。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在与本发明相同或均等的范围内,均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作为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育儿器具或遮蓬加以有效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其形成儿童收容空间;遮蓬,其安装于上述主体,从而覆盖上述儿童收容空间的上方,上述遮蓬包括在上述儿童收容空间的上方展开的覆盖部,上述覆盖部包括分别具有透过光的亮度调节功能的多个亮度调节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亮度调节区域被左右分开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亮度调节区域被前后左右分开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亮度调节区域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片;重叠于上述内侧片之上的外侧片,上述外侧片被可开关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片为网眼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片由遮蔽紫外线透过的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蓬包括支撑部件,其安装于上述主体;第一遮蓬骨架,其下端部与上述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遮蓬骨架,其位于比上述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后方,且其下端部与上述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连接,上述覆盖部包括前方部,其位于比上述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前方;中央部,其位于上述第一遮蓬骨架和上述第二遮蓬骨架之间;后方部,其位于比上述第二遮蓬骨架更靠后方;上述覆盖部的前方部、中央部以及后方部分别具有多个亮度调节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覆盖部的前方部、中央部和后方部分别包括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中间区域;位于该中间区域的两侧部且具有亮度调节功能的侧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蓬进一步包括第三遮蓬骨架,该第三遮蓬骨架与上述覆盖部的后方部的下端缘连接,且其前端部与上述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连接。
10.一种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可分别独立地调整左右侧面的开口状态。
11.一种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具有遮蓬主体;前罩部件,其与上述遮蓬主体的前缘连接,且覆盖座椅的前方;左右的侧面罩部件,其与上述前罩部件的左右的侧缘连接,且覆盖座椅的左右侧面,上述左右的侧面罩部件以重叠于上述前罩部件之上的方式折叠,上述前罩部件和上述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层合体,以重叠于上述遮蓬主体的上面之上的方式折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蓬主体在其上面部分具有开口窗,上述前罩部件和上述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层合体,以覆盖上述开口窗的方式折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口窗张设有网眼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窗具有以上述遮蓬主体的前缘侧为底边的三角形的形状;上述前罩部件和上述左右的侧面罩部件的层合体,具有以上述遮蓬主体的前缘侧为底边的三角形的形状,且以覆盖上述开口窗的方式折叠。
15.一种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包括遮蓬主体,其在左右侧面分别具有开口窗;左侧面罩部件,其覆盖上述左侧面的开口窗;右侧面罩部件,其覆盖上述右侧面的开口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育儿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侧面的开口窗,分别张设有网眼布。
17.一种育儿器具的遮蓬,覆盖育儿器具的儿童收容空间的上方,该育儿器具的遮蓬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遮蓬骨架,其具有倒U字形状,且其两端由育儿器具主体支撑;第一蓬布,其位于比上述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前方的区域;第二蓬布,其位于比上述第一遮蓬骨架更靠后方的区域,上述第一蓬布包括第一下层布;可开闭地重叠于该第一下层布之上的第一上层布,上述第一上层布包括可开闭地覆盖在上述笫一下层布的左侧部区域的第一左侧部上层布;可开闭地覆盖在上述第一下层布的右侧部区域的第一右侧部上层布,上述第二蓬布包括第二下层布;可开闭地重叠于该第二下层布之上的第二上层布,上述第二上层布包括可开闭地覆盖上述第二下层布的左侧部区域的第二左侧部上层布;可开闭地覆盖上述第二下层布的右侧部区域的第二右侧部上层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遮蓬骨架,其具有倒U字形状,从而支撑上述第二篷布的后缘,且其两端由育儿器具主体支撑;第三蓬布,其位于比上述第二遮蓬骨架更靠后方的区域,上述第三蓬布包括第三下层布;可开闭地重叠于该第三下层布之上的第三上层布,上述第三上层布包括可开闭地覆盖上述第三下层布的左侧部区域的第三左侧部上层布;可开闭地覆盖上述第三下层布的右侧部区域的第三右侧部上层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遮蓬骨架,该第三遮蓬骨架具有倒U字形状,从而支撑上述第三篷布的后缘,且其两端由育儿器具主体支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具有基础支柱,该基础支柱可转动地支撑上述第一遮蓬骨架、第二遮蓬骨架以及第三遮蓬骨架,上述基础支柱可拆卸地与育儿器具主体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下层布由网眼布形成,上述各上层布由遮光效果良好的布料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育儿器具的遮蓬,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层布可向上卷起。
全文摘要
遮蓬(1)可分别独立地调整左右侧面的开口状态。遮蓬(1)具有遮蓬主体(2);与遮蓬主体(2)的前缘连接且覆盖座椅前方的前罩部件(4);与前罩部件(4)的左右的侧缘连接且覆盖座椅的左右的侧面的左侧面罩部件(5)和右侧面罩部件(6)。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以重叠于前罩部件(4)之上的方式折叠。此外,前罩部件(4)和左右的侧面罩部件(5、6)的层合体(3),以重叠于遮蓬主体(2)的上面之上的方式折叠。
文档编号B62B9/14GK1980585SQ20058002228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葛西健造, 芭芭拉·史托奇, 铃木幸代, 高阶文子 申请人: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