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89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具有沿车体中心将一个主框架向前后方向配置的脊骨式的车架结构的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
背景技术
在具有脊骨式的车架结构的机动二轮车中,众所周知利用左右的前罩及上方的顶罩构成的车体罩覆盖主框架的周围(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3-167084号公报在上述现有的车体罩形式中,与覆盖主框架的前罩不同,设于头管前方的前照灯及在其附近覆盖头管前方的前围独立设置。因此,在前罩前端和前照灯或前围之间产生间隙,而在外观上希望消除该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在具有从头管在斜下方向后方延伸的一个主框架、从该主框架的后部侧向后方延伸的后框架、覆盖主框架左右的前罩、以大致水平地配置缸体的状态支承于主框架下部的发动机、转动自如地向头管支承的前叉、支承于该前叉的下端的前轮的机动二轮车中,所述前叉包括在前轮的上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叉托架、从该叉托架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左右叉筒、从叉托架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向上方延伸并支承于所述头管上的转向杆,在该转向杆侧方且叉托架上方设有开放的前罩配设空间,并且,所述左右前罩具有分别通过所述叉托架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上方的所述前罩配设空间而向前方延伸的前部,这些左右前罩的各前部覆盖设于所述头管前方的前照灯的侧方。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头管前方具有支承所述前照灯的前围,该前围经由围罩支架向车体安装,进而将所述左右的前罩前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围的左右。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前罩部的上部安装有仪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从叉托架向下方设置构成前叉的左右叉筒,在叉托架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上方不存在叉筒而形成有开放的前罩配设空间,因此,通过该前罩配设空间使左右前罩的各前部向前方延伸,可覆盖前照灯的左右。因此,消除了前罩的前端部与前照灯之间的间隙,将前罩小型化,并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谋求外观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经由围罩支架将支承前照灯的前围向车体安装,将左右的前罩前部分别安装在该前围的左右,故能够提高前罩前部的刚性以及安装性。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由于在前罩前部的上部安装有仪表,故不将仪表直接向头管等安装,能够以前罩支承仪表,仪表的安装变得容易。


图1是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图1的前部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左右的前罩的安装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左右的前罩的安装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前围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前照灯的支承结构的图。
符号说明1头管、2主框架、6左侧前罩、7右侧前罩、8前照灯、9前罩、10前叉、10a转向杆、11手柄、12叉托架、13叉筒、14前轮、30前照灯框部、33围罩支架、A前罩配设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一实施例。另外,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以机动二轮车的使用状态为基准。
图1是本申请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该机动二轮车采用从头管1沿车体中心向前后方向且斜后下方配置一个主框架2的脊骨式的车架。
在主框架2的后部连续设有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支枢部3。另外,座导轨4从主框架2的中间部左右侧面在左右向斜后上方延伸,在其后部与主框架2向支枢部3的弯曲部附近部分之间连结后支架5,由这些部件构成车架。座导轨4和后支架5构成作为车架的一部分的后框架。
主框架2的周围由被左右分割的左右前罩覆盖。该图为左侧视图,仅能看到左侧前罩6,右侧前罩7(参照图3、图4)看不到。以下,关于该图以及图2的前罩的说明虽仅针对左侧前罩6来进行,但右侧前罩7也是同样的。
左侧前罩6的前部40向头管1的前方延伸,覆盖前照灯8的侧方。前照灯8配置于头管1的前方,并且被前围9支承。左侧前罩6的前部40覆盖该前围9的侧面。左右前罩和前围9构成车体罩。
在头管1上转动自如地支承前叉10的转向杆10a,该转向杆10a由手柄11转向操纵。前叉10由配置于车体中心上的一根转向杆10a、下端被固定安装并向左右方向伸出的叉托架12以及上端安装于该叉托架12的左右并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叉筒13构成,在转向杆10a侧方且叉托架12上方设置开放的前罩配设空间A,同时,在左右叉筒13之间支承前轮14。叉筒13是伸缩式等公知的类型。
在形成于左侧前罩6与右侧前罩之间的后部空间内配置空气滤清器15,其被支承于主框架2上,并且左右侧面的各外侧方被导轨4横切。
从空气滤清器15的下部向前方延伸的连接管16向化油器17连接,化油器17向其下方的发动机18的缸体部18a的进气口连接。发动机18是将缸体部18a向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卧放的水平发动机,可降低主框架2的位置,并且向主框架2的下方配置,通过主框架2的后部及支枢部3支承。
空气滤清器15的壳体后部构成向后方一体延伸的延伸部19,覆盖配置于空气滤清器15后方的燃料罐20的侧方以及下方。延伸部19的后部沿后支架5构成向斜后上方的倾斜面,在此,通过螺栓等向后支架5安装。
燃料罐20配置在由主框架2和座导轨4以及后支架5形成三角形空间内的后部侧,由通过其左右侧方的座导轨4支承。
这些空气滤清器15以及燃料罐20的上方由开闭自如的座21覆盖。座21的前端部经由铰链向设于座导轨4前端部的支架22安装,通过向前方转动而被打开。
在支枢部3上由枢轴23摆动自如地支承后臂24的前端,在后臂24的后端部支承后轮25。另外,在后臂24的后端部与座导轨4的后支架5的连结部附近部分之间悬架后缓冲器26。
图2是车体前部的放大侧面图。在头管8的上方且前围9的后方,利用小螺钉等适当的结合部件28将时速器等仪表27安装在左侧前围6的前端上部。左侧前围6的前部40的上端部利用小螺钉等结合部件或仅通过插入即可结合的公知的紧固件等构成的适当的结合部件部件31而相对支承前围9的前照灯框部30进行安装。
前部40的前照灯8的侧方部通过插入相对前照灯框部30卡合。其详细说明见下文。另外,左侧前罩6的头管1附近部分通过适当的结合部件32向从前照灯1向后方突出的支架1a安装。
左侧前罩6的前部40的下面向前后方向通过形成于叉托架12上方的空间(后述)。前部40由台阶部40a形成为围罩部40b和头管部40c两阶。围罩部40b向车体内侧低一阶而覆盖前围9的侧方。头管部40c比围罩部40b高一阶而向侧方伸出,覆盖头管1的侧方。围罩部40b和头管部40c连续。车体叉托架12位于前轮14的上端部上方且头管1的下方,向左右方向伸出(参照图3)。
前照灯框部30经由围罩支架33(后文详细叙述)向头管1支承。即,利用螺栓34将围罩支架33的左右各上部向前照灯框部30的左右侧部安装,利用螺栓36将该围罩支架33的下部向设于头管1的前面下部的支架35连接。符号39是左右侧前罩6的向头管部40c的侧面安装的指示灯(右侧也同样安装)。
图3是表示左右前罩的安装的分解立体图。前罩被左右分割,由覆盖主框架2左侧的左侧前罩6和覆盖主框架2右侧的右侧前罩7构成,由合成树脂等适当材料分别形成。
左侧前罩6将由侧面看从头管1覆盖到前照灯8的侧方的前部40和覆盖主框架2的后方且座21的前方部分的中间部41以及向座21的前部下方延伸的后部42一体化。
前部40和中间部41连续而向斜后下方延伸。在前部40和中间部41的连结部上部形成台阶部43,中间部41和后部42的连结部构成弯曲部44,由此后部42向斜后上方延伸。
在前部40的上部设置大致水平地向车体右侧延伸的仪表支承部45,在形成于其上面的方孔46中嵌合仪表27的下部。在方孔46的周围,结合部件28(参照图2)的安装孔47隔着方孔46配置形成于对角线上。另外,在仪表支承部45的前端部45a上也形成有安装孔48。
前部40的上下方向宽度与头管1的侧面看的长度大致相同,为从侧方覆盖头管1整体的程度。其中,前部40的下端通过叉托架12的上方。另外,前部40的前端部也为覆盖前照灯框部30的侧面整体程度的宽度。
右侧前罩7的侧面看形状与左侧前罩6相同,具有前部50、中间部51以及后部52。前部50与左侧同样地隔着台阶部50a而两阶地形成围罩部50b和头管部50c。另外,台阶部53以及弯曲部54也与左侧前罩6对应形成。在前部50上形成平面看大致コ形的嵌合框部55,在其内侧形成有收容仪表支承部45的空间56。
在左右前罩中,在中间部41以及中间部51的上部设置向车体中心方向延伸的上面部49及59,这些前端部在车体中心上重合,将结合部71、81重合而利用小螺钉等向从主框架2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支架2a的顶部相互结合。
如图可知,前叉10具有向左右方向伸出的叉托架12,从其左右方向两端部悬吊支承左右叉筒13的各上端部,在叉托架12的左右方向中间部一体转动地安装有转向杆10a的下端。因此,在叉托架1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上方且头管1侧方形成开放的前罩配设空间A,在该前罩配设空间A内配设左右前罩的各前部40及50。
图4是表示将左侧前罩6和右侧前罩7连接时的结合前平面看状态。C是车体中心,与主框架2的轴线重合。C1以及C2是左侧前罩6以及右侧前罩7的对合线,在组装时这些线C1、C2与车体中心C重合。
嵌合框部55的开放端的一部分55a延伸至对合线C2,在此形成有与安装孔47在车体中心侧重合的安装孔57。另外,在嵌合框部55中与仪表支承部45的前端45a重合的位置上,形成有与安装孔48一致的安装孔58。
仪表支承部45的前端45a越过对合线C1而向右侧延伸,与空间56重合而将其堵住,由于在开放端的一部分55a的安装孔57之上重合有安装孔47,故使用结合部件28(图2)向此结合,同时由于在安装孔58之上重合安装孔48,故若使用结合部件29(图2)进行结合,则前部40与前部50一体化。
此时,安装孔47与安装孔58在重合的状态下通过仪表27一侧的结合部件28,由此能够将仪表27、仪表支承部45以及开放端的一部分55a一同结合。
设置从前部40及50的围罩部40b及50b的各内面向车体中心侧一体地突出的勾挂件70、80,其分别如后所述地向前围9插入并卡合。
另外,在弯曲部44以及后部52的各内面上也一体地设置向车体中心方向突出的勾挂件72、82,这些部件向主框架2的侧面卡止。
另外,在中间部41以及51的下端部上也形成向车体中心方向延伸的安装部73、83,其各前端重合而在主框架2的下方相互结合。
另外,在安装部73、83的前方设有向车体中心方向突出的突起74、84,利用向此插入的结合部件32(图2)而向支架1a(图2及图3)卡止。75、76是指示灯的安装座。
图5是前围9的立体图。前围9通过遮阳部90和前照灯框部30而形成正面看大致四边形的前照灯收容空间93,整体由合成树脂等适当材料一体形成。
遮阳部90是覆盖仪表27的前方的、向前方凸状弯曲且构成向斜前下方的斜面的三维曲面部件。前照灯框部30将左右的侧部91和底部92一体化,通过将左右侧部91的上部向遮阳部90连结,而将遮阳部90的下方侧形成框状。
在侧部91的上部形成向侧斜下方及斜前下方的安装面94,利用结合部件31将形成于前部40及50的各前端的安装孔重合结合在设于安装面94的安装孔95上。
在形成于侧部91前方侧的安装孔96上,通过经由保护环(省略图示)而插入设于前部40及50的围罩部40b及50b上的勾挂件70、80(参照图4),由此单触式地卡合,防震地进行支承。在形成于侧部91的后方侧的安装孔97上,利用螺栓34(图2)安装围罩支架33的左右各上部。
底部92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其中央,长孔98向前后方向伸长形成。
图中假想线所示的围罩支架33正面看呈大致U形,整体由管状部件形成,并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侧部33a的各上端部侧构成向前围9的左右各侧部91重合的扁平部33b,将设于此的通孔33c向安装孔97重合而螺栓固定。另外,连结左右侧部33a的各下端部间的交叉部33d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也设置扁平部33e,由形成于扁平部33e上的通孔33f螺栓固定头管1的支架35(参照图2)。
图6表示前照灯8的支承结构。在构成前照灯8的外形的壳体100的上部中央一体地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卡合突起101,将其前端102插入从前围9的遮阳部90的背面一体地向后方突出形成的支架37的卡止孔37a。
在壳体100的底部中央一体地设有螺母103,在此,通过前围9的底部92的长孔98而与调整螺钉38连接。因此,若将调整螺钉38拧松,则卡合突起101的前端102在容许前照灯8摆动的状态下向支架37的卡止孔37a插入,故前照灯8可向前后摆动,可使灯泡104的光轴L向上下方向发生角度改变而进行对准调整。
其次,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构成前叉10的左右叉筒13从叉托架12向下方设置,在叉托架1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上方不存在叉筒13而形成有开放的前罩配设空间A,故通过该前罩配设空间A而使左右前罩6、7的各前部40及50向前方延伸,可覆盖支承前照灯8的前围9的左右。因此,在侧面看的外观上,可消除在左右各前罩的前端部40及50与前照灯8及前围9之间的间隙,将前罩6、7小型化,以简单的结构谋求外观的提高。
另外,经由围罩支架33将支承前照灯8的前围9向设于车体侧的头管1上的支架安装,由此前照灯8以及前围9牢固地向车体侧支承。因此,由于将前罩的前部40及50的各前端部安装在设于前围9上的前照灯框部30的左右,故可谋求左右前罩的前部40及50的刚性提高以及组装性提高。并且,由于可通过勾挂件70、80以及结合部件31简单地结合、分离,故组装、维修变得容易。
另外,在前罩的前部40、50上设置仪表支承部45及嵌合框部55并将其相互结合,将仪表27的底部向仪表支承部45的方孔46嵌合而进行安装,故不将仪表27直接向头管1等安装,即可由左右前罩前部40及50支承仪表27,仪表27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利用仪表27的结合部件28的一部分,将左右前罩的前部40及50以及仪表27一同连结,组装时的操作性提高。
因此,左右前罩6、7通过结合部件31、32以及勾挂件70、72以及80、82等向车体侧简单迅速地安装拆卸,故能够提高组装以及维修的操作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该机动二轮车具有从头管在斜下方向后方延伸的一个主框架、从该主框架的后部侧向后方延伸的后框架、覆盖主框架左右的前罩、以大致水平地配置缸体的状态支承于主框架下部的发动机、转动自如地向头管支承的前叉、支承于该前叉的下端的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包括在前轮的上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叉托架、从该叉托架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左右叉筒、从叉托架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向上方延伸并支承于所述头管上的转向杆,在该转向杆侧方且叉托架上方设有开放的前罩配设空间,并且,所述左右前罩具有分别通过所述叉托架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上方的所述前罩配设空间而向前方延伸的前部,这些左右前罩的各前部覆盖设于所述头管前方的前照灯的侧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管前方具有支承所述前照灯的前围,该前围经由围罩支架向车体安装,进而将所述左右的前罩前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围的左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罩部的上部安装有仪表。
全文摘要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体罩,在脊骨式的车架中,利用覆盖主框架的车体罩覆盖前照灯(8)以及前围(9)的侧方。在脊骨式的主框架(2)的前端设置头管(1)并转动自如地支承转向杆(10a)。在转向杆(10a)的下端一体地设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叉托架(12),在叉托架(12)的左右设置叉筒(13)并支承前轮(14)。利用形成于叉托架(12)上方的开放的前罩配设空间使覆盖主框架(2)左右的前罩(6、7)的前端(40、50)从头管(1)向前方延伸,覆盖支承于头管(1)前方的前照灯(8)以及前围(9)的各侧方。
文档编号B62J99/00GK1911723SQ2006101091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1日
发明者小松昭浩, 久富胜, 新田浩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