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用车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脚踏板骨架为焊接钢管;脚踏板通过撑管总成固定到车架上,是一个悬臂结构,乘员上下车时,容易引起晃动;同时,容易引起撑管总撑根部(与车架固定点位置)的应力集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结构的不足,设计一种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其特征为它是由中间支撑梁、前部连接支架、后部连接结构组成,中间支撑梁通过前部连接结构与车架前横梁固定,中间支撑梁通过后部连接结构与车架纵梁固定。
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后部连接结构由后连接支架、后过渡支架和后支架固定板组成,后连接支架一端与中间支撑梁连接,后连接支架另一端与后支架固定板连接,后支架固定板与车架纵梁固定,中间支撑梁的另一端与前部连接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结构合理,降低零部件的使用应力,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特点;同时,减小承载时踏板总成产生的位移,保证乘员上下车的平稳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其特征为它是由中间支撑梁4、前部连接支架5、后部连接结构组成,中间支撑梁4通过前部连接支架5与车架前横梁7固定,中间支撑梁4通过后部连接结构与车架纵梁6固定。
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后部连接结构由后连接支架3、后过渡支架2和后支架固定板1组成,后连接支架3的一端与中间支撑梁4连接,后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后支架固定板1连接,后支架固定板1与车架纵梁6固定,中间支撑梁4的另一端与前部连接支架5连接。
如图1所示,中间支撑梁4为主体承载结构,通过前部连接支架5与车架前横梁7固定,通过后部连接结构与车架纵梁6固定,形成一个“封闭梁”的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
权利要求1.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其特征为它是由中间支撑梁(4)、前部连接支架(5)、后部连接结构组成,中间支撑梁(4)通过前部连接支架(5)与车架前横梁(7)固定,中间支撑梁(4)通过后部连接结构与车架纵梁(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后部连接结构由后连接支架(3)、后过渡支架(2)和后支架固定板(1)组成,后连接支架(3)的一端与中间支撑梁(4)连接,后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后支架固定板(1)连接,后支架固定板(1)与车架纵梁(6)固定,中间支撑梁(4)的另一端与前部连接支架(5)连接。
专利摘要骨架式脚踏板承载结构,其特征为它是由中间支撑梁、前部连接支架、后部连接结构组成,中间支撑梁通过前部连接结构与车架前横梁固定,中间支撑梁通过后部连接结构与车架纵梁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结构合理,降低零部件的使用应力,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特点;同时,减小承载时踏板总成产生的位移,保证乘员上下车的平稳性。
文档编号B62D25/00GK2902845SQ200620028769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7日
发明者刘敏, 刘玺, 孙万来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