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和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73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和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 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后轮的摆臂和附接于摆臂 的后缓冲件。本发明还大体上涉及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 种用于具有一对上臂和下臂的平行连杆结构的摆臂的附接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即后缓冲件布设在车体的上 部而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公报平1-34830);以及 后缓冲件布置成沿车体的上下方向延伸(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特开No.2004-352209)。在上述日本专利公报平1-34830所述的摩托车的后轮悬架中,后缓 冲件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因此,可以减少由后缓冲机构占用的空间, 并确保后缓冲件的行程以提高对冲击的吸收。但是,需要使得来自路面 的冲击的作用方向沿前后方向水平的连接部件。另外,由于后缓冲件布 置在车体的上部处,因此存在应降低车辆重心的问题。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No.2004-352209所述的摩托车的后轮悬架中, 后缓冲件相对于车体垂直布置。因此问题在于,该布置在希望增大后缓 冲件的行程时受限。还已知这样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即通过使装配于支撑 轴的调整环轴向运动来调整车体框架与摆臂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而改 善摆臂的组装性能(参见日本专利No.2564078)。在日本专利No.2564078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中,仅由 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单个摆臂,但是根本没有考虑具有两个臂的平行连杆结构的摆臂附接结构。对于单个摆臂,仅需要简单地调整车体框架与单个摆臂之间限定的 车宽方向间隙即可。但是,对于平行连杆结构的摆臂,需要能够在调整 两个臂在车宽方向的相对位置的同时,调整车体框架与两个臂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考虑到摆臂的组装性能,期望可以从车体的横向侧调整所 述间隙。发明内容为解决与日本专利公报平1-34830和日本专利特开No.2004-352209有关的问题而作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 托车的后轮悬架,其通过降低车辆重心而可以充分确保后缓冲件的行程 并可以改善车辆的行驶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后 轮悬架包括由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的摆臂;用于吸收作用在后轮上 的冲击的后缓冲件;以及用于从动力单元向所述后轮传送驱动力的动力 传送部,所述摆臂包括上臂,该上臂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 部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和下臂,该下臂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 送部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所述后缓冲件的上端支撑部的轴心由所述上 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所述 上臂和所述车体框架的一支撑部的轴心的前方,并且所述后缓冲件的下 端支撑部的轴心由所述下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 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所述下臂和所述车体框架的一支撑部的轴心的后 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上臂一体形成有缓冲件附接部,用于 可摆动地支撑所述后缓冲件的上端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上臂包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上臂和 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上臂,所述下臂包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下臂和布 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下臂,并且所述后缓冲件布置在所述左上臂、右上臂 和所述左下臂、右下臂的沿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后缓冲件包括阻尼力调整机构,该阻 尼力调整机构的阻尼力调整部在所述后缓冲件的下方设置成面对车辆的 前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左下臂和所述右下臂中的一个形成为 向下弯曲形状,另一个形成为向上弯曲形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摆臂包括上臂,该上臂将所述车体 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和下臂,该下臂将所述车 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所述后缓冲件的上端支撑部的轴心由所述上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 于可摆动地支撑所述上臂和所述车体框架的支撑部的轴心的前方,并且 所述后缓冲件的下端支撑部的轴心由所述下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 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所述下臂和所述车体框架的支 撑部的轴心的后方。由此,可以充分地确保后缓冲件的行程。另外,由 于后缓冲件可以布置在车体的下部处,因此可以降低车辆重心,从而改 善车辆的行驶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上臂一体形成有缓冲件附接部,用于 可摆动地支撑所述后缓冲件的上端部。因此,后缓冲件随着摆臂的摆动 而摆动以吸收作用在后轮上的冲击,从而改善车辆的行驶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上臂包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上臂和 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上臂,所述下臂包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下臂和布 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下臂,并且所述后缓冲件布置在所述左上臂、右上臂 和所述左下臂、右下臂的沿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由此,后缓冲件 可以平衡方式吸收作用在后轮上的冲击,从而改善车辆的行驶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后缓冲件包括阻尼力调整机构,该阻 尼力调整机构的阻尼力调整部在所述后缓冲件的下方设置成面对车辆的 前部。因此,可以在不受摆臂影响的情况下调整后缓冲件的阻尼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左下臂和所述右下臂中的一个形成为 向下弯曲形状,另一个形成为向上弯曲形状。因此,可以防止在下臂处 出现应力集中,从而改善后轮悬架的耐用性。为了解决与日本专利No.2564078相关的问题而作出本发明。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即使摆臂为 平行连杆结构,该摆臂附接结构也可有效地调整车体框架与摆臂之间的 车宽方向间隙,并可改善摆臂的组装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包括车体框架;由所述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的摆臂;以及用于从动力单元向后轮传送驱动力的动力传送部;所述摆臂包括上臂,该上臂通过第一支撑轴由所述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并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和下臂,该下臂通过第二支撑轴由所述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并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两轴向侧分别布置有调整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上臂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个轴向侧布置有另一调整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 车体框架与下臂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各所述调整机构均包括调整螺栓,该调 整螺栓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适于接收待插入的所述第一支撑轴或所述第二支撑轴的插入孔,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所述车体框架上的内 螺纹部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以及锁定螺母,该锁定螺母与所述调整螺 栓的所述外螺纹部螺纹接合以将所述调整螺栓固定到所述车体框架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车体框架包括支撑所述动力单元的 主框架;座框架,该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沿车体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 部向后延伸;以及侧框架,该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 伸;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轴布置在由所述主框架、所述座框架和所述侧框 架限定的三角形区域内。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摆臂包括上臂,该上臂通过第一支 撑轴由所述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并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 部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和下臂,该下臂通过第二支撑轴由所述车体框 架可摆动地支撑,并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下部可摆动地 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两轴向侧分别布置有调整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上臂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个轴向侧布置有另一调整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车体框架与下臂之间的 车宽方向间隙。通过位于下臂侧部上的调整机构来调整车体框架与下臂 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之后,可在通过位于上臂侧部上的调整机构使上 臂的车宽方向位置与下臂的位置对准的同时,调整车体框架与上臂之间 的车宽方向间隙。由此,即使摆臂具有平行连杆结构,也可以有效地调 整车体框架与摆臂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从而改善摆臂的组装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各所述调整机构均包括调整螺栓,该调 整螺栓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适于接收待插入的所述第一支撑轴或所述第二支撑轴的插入孔,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所述车体框架上的内 螺纹部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以及锁定螺母,该锁定螺母与所述调整螺 栓的所述外螺纹部螺纹接合以将所述调整螺栓固定到所述车体框架上。 由此,可以容易地调整摆臂的车宽方向位置以及车体框架与摆臂之间的 车宽方向间隙,从而改善摆臂的组装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车体框架包括支撑所述动力单元的 主框架;座框架,该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沿车体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 部向后延伸;以及侧框架,该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另外,从所述车体的侧面看时,所述第一支撑轴布置在由所述主框 架、所述座框架和所述侧框架限定的三角形区域内。由此,可以在不与 框架等干涉的情况下,容易且有效地进行摆臂的附接和间隙调整。由于 第一支撑轴布置在车体中央附近,因此可以减小车体的总长度,并改善 车辆的重量平衡以提高行驶性能。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这些附图仅以例示方式给出,因此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的摩托车的主要部 分的侧视图;图2是图l所示的后轮悬架的立体图; -图3包括用于辅助说明上臂的视图,图3 (a)是上臂的平面图,图3 (b)是上臂的侧视图,图3 (c)是沿图3 (a)的线A-A剖取的放大剖 视图;图4包括用于辅助说明下臂的视图,图4(a)是下臂的平面图,图4 (b)是下臂的侧视图,图4 (c)是沿图4 (a)的线B-B剖取的放大剖 视图;图5是用于辅助说明处于正常状态的后轮悬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6是用于辅助说明处于减震状态的后轮悬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的摩托车的主 要部分的侧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后轮悬架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7的线C-C剖取的剖视图;图IO是放大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用于辅助说明上臂与各驱动齿轮 箱和后轮支撑板之间、以及下臂与各驱动齿轮箱和后轮支撑板之间的连 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的 实施方式。应注意的是,应基于参考符号的方向来观看附图。图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的摩托车的主要部 分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后轮悬架的立体图。图3包括用于辅助 说明上臂的视图。图3 (a)是上臂的平面图,图3 (b)是上臂的侧视图, 图3 (c)是沿图3 (a)的线A-A剖取的放大剖视图。图4包括用于辅助 说明下臂的视图。图4 (a)是下臂的平面图,图4 (b)是下臂的侧视图, 图4 (c)是沿图4 (a)的线B-B剖取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用于辅助说 明处于正常状态的后轮悬架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6是 用于辅助说明处于减震状态的后轮悬架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放夭侧视图。图7是釆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的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后轮悬架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7 的线C-C剖取的剖视图。图IO是放大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用于辅助说 明上臂与各驱动齿轮箱和后轮支撑板之间、以及下臂与各驱动齿轮箱和 后轮支撑板之间的连接部分。在以下描述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侧和下侧是基于驾驶者所面对的 方向。另外,分别用"Fr"、 "Rr"、 "L"、 "R"、 "U"和"D"表示前、后、 左、右、上、下。第一实施方式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摩托车10 包括车体框架20。动力单元11从下方附接于车体框架20,并包括内燃 机和变速箱。后轮悬架30由车体框架20的下部可摆动地支撑。后轮12 由后轮悬架30的后端可旋转地支撑。车体框架20包括一对主框架21、横向部件22、子框架23、座框架 24和侧框架25。主框架21从未示出的头管向后向下延伸。横向部件22 连接主框架21的沿车宽方向的中间部。子框架23接合到主框架21的上 部并接合到横向部件22的上表面。座框架24在其前端部处接合到子框 架23并向后延伸。侧框架25包括与主框架21的弯曲部相连的前端部, 以及与座框架24的后端部接合的后端部。参照图2,后轮悬架30包括由主框架21可摆动地支撑的摆臂40。 后缓冲件50吸收作用在后轮12上的冲击。动力传送部31从动力单元11 向后轮12传送驱动力。动力传送部31通过驱动轴13与设置在动力单元11后端处的输出轴 lla相连。另外,动力传送部31包括均与摆臂40相连的驱动齿轮箱32 和后轮支撑板33。输入轴34被驱动齿轮箱32可旋转地支撑并连接到驱 动轴13。后轴35被驱动齿轮箱32和后轮支撑板33可旋转地支撑,并附 接有后轮12。锥齿轮机构(未示出)结合在驱动齿轮箱32中,以将从驱 动轴13向输入轴34输入的驱动力传送给后轴35。通过该结构,动力单 元11的驱动力通过输出轴lla、驱动轴13、输入轴34和锥齿轮机构传送给后轴35,以驱动后轮12旋转。摆臂40包括上臂41和下臂42。上臂41使主框架21与动力传送部 31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下臂42使主框架21与动力传送部31的下部可 摆动地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上臂41包括筒形枢管60、左上臂61、右上臂 62、分叉连接板63、横向部件64和缓冲件附接部65、 65。枢管60通过 第一支撑轴43可摆动地连接到主框架21。左上臂61布置在车体的左侧 以从枢管60的左端部向后延伸。右上臂62布置在车体的右侧以从枢管 60的右端部向后延伸。连接板63形成在左上臂61和右上臂62的后端部 处,从而通过使用连接螺栓44将驱动齿轮箱32和后轮支撑板33可摆动 地连接。横向部件64将左上臂61和右上臂62的车宽方向上的中间部相 连。缓冲件附接部65、 65 —体形成为从枢管60的中央部向下延伸,并 可摆动地支撑后缓冲件50的上端部。枢管60在内部设置有针状滚柱轴 承60a、球轴承60b、 60b、卡圈部件60c、 60d、 60e、以及插设在第一支 撑轴43与枢管60之间的密封部件60f、 60f。连接板63均形成有适于接 收待插入的连接螺栓44的插入孔63a、以及适于紧固连接螺栓44的内螺 纹部63b。缓冲件附接部65均形成有适于接收稍后将描述的待插入的附 接螺栓56的插入孔65a。在上臂41的前端,枢管60通过第一支撑轴43被主框架21的中间 部可摆动地支撑。形成在驱动齿轮箱32上部处的上连接臂32a通过连接 螺栓44可摆动地连接到左上臂61的连接板63。形成在后轮支撑板33上 部处的上连接臂33a通过连接螺栓44可摆动地连接到右上臂62的连接 板63。卡圈部件和衬套部件(未示出)插设在连接螺栓44与各上连接臂 32a、 33a之间。如图1和图4所示,下臂42包括筒形枢管70、左下臂71、右下臂 72、分叉连接板73、横向部件74和缓冲件支架75、 75。枢管70通过第 二支撑轴45可摆动地连接到主框架21。左下臂71布置在车体的左侧以 从枢管70的左端部向后延伸。右下臂72布置在车体的右侧以从枢管70 的右端部向后延伸。连接板73形成在左下臂71和右下臂72的后端部处,从而通过使用连接螺栓46将驱动齿轮箱32和后轮支撑板33可摆动地连 接。横向部件74将左下臂71和右下臂72的车宽方向上的中间部相连。 缓冲件支架75、 75 —体形成在横向部件74的大致中央部的上表面上, 以可摆动地支撑后缓冲件50的下端部。枢管70在内部设置有针状滚柱 轴承70a、球轴承70b、 70b、卡圈部件70c、 70d、 70e、以及插设在第二 支撑轴45与枢管70之间的密封部件70f、 70f。连接板73均形成有适于 接收待插入的连接螺栓46的插入孔73a、以及适于紧固连接螺栓46的内 螺纹部73b。缓冲件支架75均形成有适于接收稍后将描述的待插入的附 接螺栓57的插入孔75a。如图4所示,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左下臂71形成为向上弯曲形状, 右下臂72形成为向下弯曲形状。在下臂42的前端,枢管70通过第二支撑轴45被主框架21的下端 部可摆动地支撑。形成在驱动齿轮箱32下部处的下连接臂32b通过连接 螺栓46被左下臂71的连接板73可摆动地支撑。形成在后轮支撑板33 下部处的下连接臂33b通过连接螺栓46可摆动地连接到右下臂72的连 接板73。随便提及,卡圈部件和衬套部件(未示出)插设在连接螺栓46 与各下连接臂32b、 33b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后缓冲件50包括减振筒51。活塞杆52插入减 振筒51中。悬簧53插设在减振筒51与活塞杆52之间。作为后缓冲件 50的上端部的上连接部54设置在减振筒51的上端部处。作为后缓冲件 50的下端部的下连接部55设置在活塞杆52的下端部处。后缓冲件50的上连接部54通过附接螺栓56可摆动地连接到上臂 41的缓冲件附接部65。如图5所示,从侧面看时,枢管60的轴心Pl布 置在连接板63的插入孔63a的轴心P2上方。缓冲件附接部65的枢转轴 心P3相对于车辆布置在枢管60的轴心Pl前方。连接后缓冲件50的上 连接部54的附接螺栓56通过上臂41的缓冲件附接部65可摆动地支撑 在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将上臂41和主框架21连接的 第一支撑轴43前方预定距离Z处。后缓冲件50的下连接部55通过附接螺栓57可摆动地连接到下臂42的缓冲件支架75。如图5所示,枢管70的轴心P4布置在连接板73 的插入孔73a的轴心P5上方。缓冲件支架75的枢转轴心P6相对于车辆 布置在枢管70的轴心P4后方。上连接部54可摆动地连接到上臂41的缓冲件附接部65,下连接部 55可摆动地连接到下臂42的缓冲件支架75;因此,后缓冲件50布置在 左上臂61、右上臂62和左下臂71、右下臂72沿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位 置。参照图2和图5,后缓冲件50包括阻尼力调整机构80。阻尼力调整 机构80的阻尼力调整部81在后缓冲件50的下连接部55处设置成面对 车辆的前部。因此,由于可以在不受下臂42影响的情况下调整阻尼力调 整机构80,因此可以在不从摆臂40移除后缓冲件50的情况下调整后缓 冲件50的阻尼力。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6来描述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后轮悬架30的操 作。随便提及,从图5和图6中省略了车体框架的一部分、动力单元、 驱动轴和后轮。参照图5和图6,当在当前实施方式的后轮悬架30中由于来自路面 的冲击等使得动力传送部31与后轮一起向上运动时,上臂41和下臂42 分别围绕第一支撑轴43和第二支撑轴45摆动。此时,随着上臂41的摆 动,缓冲件附接部65围绕第一支撑轴43沿着圆弧向后运动。另外,随 着下臂42的摆动,缓冲件支架75围绕第二支撑轴45沿着圆弧向右上方 运动。由此,后缓冲件50沿着活塞杆52的轴向被挤压而膨胀和收縮, 从而由后缓冲件50衰减和吸收作用在后轮12上的冲击。如上所述,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的后轮悬架30,摆臂40 包括上臂41,该上臂将车体框架20与动力传送部31的上部可摆动地连 接。下臂42将车体框架20与动力传送部31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后缓 冲件50的上端支撑部的轴心由上臂41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 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上臂41和车体框架20的支撑部的轴心 的前方。另外,后缓冲件50的下支撑部的轴心由下臂42可摆动地支撑 在一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下臂42和车林框架20的支撑部的轴心的后方。由此,可以充分地确保后缓冲件50的行程。由于后缓冲件50可以布置在车体的下部处,因此车辆10的重心可以降低, 从而改善车辆10的行驶性能。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的后轮悬架30,上臂41与可摆动地 支撑后缓冲件50上端部的缓冲件附接部65 —体形成。由此,后缓冲件 50随摆臂40的摆动而摆动以平稳地吸收作用在后轮12上的冲击,从而 改善车辆10的行驶性能。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的后轮悬架30,上臂41包括布置在 车体左侧的左上臂61和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上臂62。下臂42包括布置 在车体左侧的左下臂71和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下臂72。后缓冲件50布 置在左上臂61、右上臂62和左下臂71、右下臂72沿车宽方向的大致中 央位置。由此,后缓冲件50平稳地吸收作用在后轮12上的冲击,从而 可改善车辆10的行驶性能。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的后轮悬架30,后缓冲件50包括阻 尼力调整机构80,并且阻尼力调整机构80的阻尼力调整部81在后缓冲 件50下方设置成面对车辆的前部。由此,可以在不受摆臂40的下臂42 影响的情况下调整后缓冲件50的阻尼力。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的后轮悬架30,左下臂71形成为向 下弯曲形状,右下臂72形成为向上弯曲形状。因此,可以防止在下臂42 处出现应力集中,从而提高后轮悬架30的耐用性。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 情况下以各种方式进行适当地修改。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驱动轴驱动的摩托 车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情况,可以应用于具有链驱动的 摩托车。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7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摩托车10 包括车体框架20。动力单元11从下方附接于车体框架20,并、包括内燃 机和变速箱。后轮悬架30由车体框架20的下部可摆动地支撑:后轮12由后轮悬架30的后端可旋转地支撑。车体框架20包括一对主框架21、横向部件22、子框架23、座框架 24和侧框架25。主框架21从未示出的头管向后向下延伸。横向部件22 连接主框架21沿车宽方向的中间部。子框架23接合到主框架21的上部 并接合到横向部件22的上表面。座框架24在其前端部处接合到子框架 23并向后延伸。侧框架25包括与主框架21的弯曲部相连的前端部,以 及与座框架24的后端部接合的后端部。参照图8,后轮悬架30包括由主框架21可摆动地支撑的摆臂40。 后缓冲件50吸收作用在后轮12上的冲击。动力传送部31从动力单元11 向后轮12传送驱动力。动力传送部31通过驱动轴13与设置在动力单元11后端处的输出轴 lla相连。另外,动力传送部31包括均与摆臂40相连的驱动齿轮箱32 和后轮支撑板33。输入轴34被驱动齿轮箱32可旋转地支撑并连接到驱 动轴13。后轴35被驱动齿轮箱32和后轮支撑板33可旋转地支撑,并附 接有后轮12。锥齿轮机构(未示出)结合在驱动齿轮箱32中,以将从驱 动轴13向输入轴34输入的驱动力传送给后轴35。通过该结构,动力单 元11的驱动力通过输出轴lla、驱动轴13、输入轴34和锥齿轮机构传送 给后轴35,以驱动后轮12旋转。摆臂40包括上臂41和下臂42。上臂41通过第一支撑轴43由主框 架21可摆动地支撑,并将主框架21与动力传送部31的上部可摆动地连 接。下臂42通过第二支撑轴45由主框架21可摆动地支撑,并将主框架 21与动力传送部31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如图7和图3所示,上臂41包括筒形枢管60、左上臂61、右上臂 62、分叉连接板63、横向部件64和缓冲件附接部65、 65。枢管60通过 第一支撑轴43可摆动地连接到主框架21。左上臂61布置在车体的左侧 而从枢管60的左端部向后延伸。右上臂62布置在车体的右侧而从枢管 60的右端部向后延伸。连接板63形成在左上臂61和右上臂62的后端部 处,从而通过使用连接螺栓44将驱动齿轮箱32和后轮支撑板3!可摆动 地连接。横向部件64将左上臂61和右上臂62的车宽方向上的中间部相连。缓冲件附接部65、 65 —体形成为从枢管60的中央部向下延伸,并 可摆动地支撑后缓冲件50的上端部。枢管60在内部设置有针状滚柱轴 承60a、球轴承60b、 60b、卡圈部件60c、 60d、 60e、以及插设在第一支 撑轴43与枢管60之间的密封部件60f、 60f。连接板63均形成有适于接 收待插入的连接螺栓44的插入孔63a、以及适于紧固连接螺栓44的内螺 纹部63b。缓冲件附接部65均形成有适于接收稍后将描述的待插入的附 接螺栓56的插入孔65a。在上臂41中,枢管60通过第一支撑轴43被主框架21的中间部可 摆动地支撑。形成在驱动齿轮箱32上部处的上连接臂32a通过连接螺栓 44可摆动地连接到左上臂61的连接板63。形成在后轮支撑板33上部处 的上连接臂33a通过连接螺栓44可摆动地连接到右上臂62的连接板63。 参照图IO,上连接臂32a (33a)在其筒形部内设置有卡圈部件90、 90、 球轴承91、 9K以及插设在连接螺栓44与上连接臂32a (33a)之间的 密封部件92、 92。如图7和图4所示,下臂42包括筒形枢管70、左下臂71、右下臂 72、分叉连接板73、横向部件74和缓冲件支架75、 75。枢管70通过第 二支撑轴45可摆动地连接到主框架21。左下臂71布置在车体的左侧而 从枢管70的左端部向后延伸。右下臂72布置在车体的右侧而从枢管70 的右端部向后延伸。连接板73形成在左下臂71和右下臂72的后端部处, 从而通过使用连接螺栓46将驱动齿轮箱32和后轮支撑板33可摆动地连 接。横向部件74将左下臂71和右下臂72的车宽方向上的中间部相连。 缓冲件支架75、 75 —体形成在横向部件74的大致中央部的上表面上, 以可摆动地支撑后缓冲件50的下端部。枢管70在内部设置有针状滚柱 轴承70a、球轴承70b、 70b、卡圈部件70c、 70d、 70e、以及插设在第二 支撑轴45与枢管70之间的密封部件70f、 70f。连接板73均形成有适于 接收待插入的连接螺栓46的插入孔73a、以及适于紧固连接螺栓46的内 螺纹部73b。缓冲件支架75均形成有适于接收稍后将描述的待插入的附 接螺栓57的插入孔75a。 、在下臂42的前端,枢管70通过第二支撑轴45被主框架21的下端部可摆动地支撑。形成在驱动齿轮箱32下部处的下连接臂32b通过连接 螺栓46被左下臂71的连接板73可摆动地支撑。形成在后轮支撑板33 下部处的下连接臂33b通过连接螺栓46可摆动地连接到右下臂72的连 接板73。参照图10,下连接臂32b (33b)在其筒形部内设置有卡圈部件 90、卯、球轴承91、 91、以及插设在连接螺栓44与下连接臂32b (33b) 之间的密封部件92、 92。如图7所示,后缓冲件50包括减振筒51。活塞杆52插入减振筒51 中。悬簧53插设在减振筒51与活塞杆52之间。上连接部54设置在减 振筒51的上端部处,以与上臂41的缓冲件附接部65相连。下连接部55 设置在活塞杆52的下端部处,以与下臂42的缓冲件支架75相连。通过 经由附接螺栓56将上连接部54与上臂41的缓冲件附接部65可摆动地 连接并且经由附接螺栓57将下连接部55与下臂42的缓冲件支架75可 摆动地连接,将后缓冲件50可摆动地组装到摆臂40上。参照图9,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在包含于上臂41中的枢管60的两 轴向端(第一支撑轴43的两轴向端)的每一个与主框架21之间布置有 一个调整机构80。在下臂42的枢管70的右端部(第二支撑轴45的一个 轴向侧)与主框架21之间布置有另一个调整机构80。上述调整机构80 具有相同的结构。可以调整主框架21、上臂41和下臂42之间的车宽方 向间隙。从车体侧面看时,第一支撑轴43布置在由主框架21、座框架 24和侧框架25限定的三角形区域S内。调整机构80包括调整螺栓81和锁定螺母82。调整螺栓81是柱形 部件,并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适于接收待插入的各第一支撑轴43和第二 支撑轴45的插入孔83,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主框架21上的内 螺纹部21a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84。通过使外螺纹部84与主框架21的 内螺纹部21a螺纹接合,而将调整螺栓81组装到主框架21上。调整螺 栓81自身转动而可沿轴向运动。锁定螺母82与外螺纹部84螺纹接合, 以在可选位置将调整螺栓81固定到主框架21上。下面将参照图9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l勾的附 接过程。首先,使调整螺栓81的外螺纹部84与右侧主框架21的下侧内螺纹 部21a螺纹接合。然后,将下臂42的枢管70布置在所述一对主框架21 之间,从车体的右侧将第二支撑轴45插入调整螺栓81的插入孔83,并 顺序插入枢管70内的卡圈部件70c、球轴承70b、 70b、卡圈部件70d、 卡圈部件70e,然后插入形成在左侧主框架21中的枢轴孔21b。使螺母 85与第二支撑轴45的左端部螺纹接合。转动调整螺栓81,使得调整螺栓81的端面推动卡圈部件70c、球轴 承70b、 70b、卡圈部件70d和卡圈部件70e,从而使下臂42运动到使得 卡圈部件70e与左侧主框架21接触的位置以在车宽方向定位下臂42,并 且还调整下臂42与所述一对主架21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 之后,通过锁定螺母82将调整螺栓81紧固到右侧主框架21,并通过螺 母85将第二支撑轴45的左端部紧固到左侧主框架21。然后使调整螺栓81与所述一对主框架21的上侧内螺纹部21a中的 每一个螺纹接合。然后,将上臂41的枢管60布置在所述一对主框架21 之间,从车体的右侧将第一支撑轴43插入调整螺栓81的插入孔83,顺 序插入枢管60内的卡圈部件60c、球轴承60b、 60b、卡圈部件60d、卡 圈部件60e,然后插入与调整螺栓81的插入孔83螺纹接合的左侧主框架 21。螺母85与第一支撑轴43的左端部螺纹接合。转动两个即左右调整螺栓81、 81,使得调整螺栓81、 81的端面推 动卡圈部件60c、球轴承60b、 60b、卡圈部件60d和卡圈部件60e。以这 种方式,使得上臂41的车宽方向位置与下臂42的位置对准,从而不会 导致上臂41与下臂42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出现位置偏移。另外,调整所 述一对主框架21中的每一个与上臂41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之后,通 过锁定螺母82、 82分别将调整螺栓81、 81紧固到所述一对主框架21上, 并通过螺母85将第一支撑轴43的左端部紧固到左侧主框架21。如上所述,根据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摆 臂40包括上臂41,该上臂通过第一支撑轴43由车体框架20可摆动地支 撑,并将车体框架20与动力传送部31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下臂42通 过第二支撑轴45由车体框架20可摆动地支撑,并将车体框^20'与动力传送部31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调整机构80布置在第一支撑轴43的两 轴向端从而能够调整车体框架20与上臂41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另外, 调整机构80布置在第二支撑轴45的所述一个轴向侧从而能够调整车体 框架20与下臂42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通过位于下臂42上的调整机构 80来调整车体框架20与下臂42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之后,可在通过 位于上臂41侧部上的调整机构80、 80使上臂41的车宽方向位置与下臂 42的位置对准的同时,调整车体框架20与上臂41之间的车宽方向的间 隙。由此,即使摆臂40具有平行连杆结构,也可以有效地调整车体框架 20与摆臂40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从而改善摆臂40的组装性能。根据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调整机构80包 括调整螺栓81,该调整螺栓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适于接收待插入的第一 支撑轴43或第二支撑轴45的插入孔83,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 车体框架20上的内螺纹部21a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84。锁定螺母82与 形成在车体框架20上的内螺纹部21a螺纹接合,以将调整螺栓81固定 在车体框架20上。由此,可以容易地调整摆臂40的车宽方向位置以及 车体框架20与摆臂40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从而改善摆臂40的组装性 能。根据基于当前实施方式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车体框架20包括支撑动力单元11的主框架21;从主框架21的沿车体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后延伸的座框架24。侧框架25从主框架21的后端部向后 上方延伸。此外,从车体侧面看时,第一支撑轴43布置在由主框架2K 座框架24和侧框架25限定的三角形区域S内。由此,可以在不与框架 等干涉的情况下,容易且有效地进行摆臂40的附接和间隙调整。由于第 一支撑轴43布置在车体中央附近,因此可以减小车体的总长度,并改善 车辆的重量平衡以提高行驶性能。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 情况下以各种方式进行适当地修改。例如,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布置在第二支撑轴45的一个轴向侧上的 调整机构80布置在第二支撑轴45的右端部上。但是,本发明并不艰于此。调整机构80可以布置在第二支撑轴45的左端部上。这样描述了本发明,明显的是可以按照多种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改动。 这些改动不应视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些对于本领域技术 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都理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该非临时申请要求于2007年3月22日提交的专利申请 No.2007-074868和2007-074869的优先权。上述各申请整体通过引用结 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该后轮悬架包括由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的摆臂;用于吸收作用在后轮上的冲击的后缓冲件;以及用于从动力单元向所述后轮传送驱动力的动力传送部,所述摆臂包括上臂,该上臂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和下臂,该下臂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其中,所述后缓冲件的上端支撑部的轴心由所述上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所述上臂和所述车体框架的一支撑部的轴心的前方,并且所述后缓冲件的下端支撑部的轴心由所述下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所述下臂和所述车体框架的一支撑部的轴心的后方。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上臂一 体形成有缓冲件附接部,用于可摆动地支撑所述后缓冲件的上端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上臂包 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上臂和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上臂,所述下臂包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下臂和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下 臂,并且所述后缓冲件布置在所述左上臂、右上臂和所述左下臂、右下臂的 沿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上臂包 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上臂和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上臂,所述下臂包括布置在车体左侧的左下臂和布置在车体右侧的右下 臂,并且所述后缓冲件布置在所述左上臂、右上臂和所述左下臂、右下臂的 沿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后缓冲 件包括阻尼力调整机构,该阻尼力调整机构的阻尼力调整部在所述后缓 冲件的下方设置成面对车辆的前部。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后缓冲 件包括阻尼力调整机构,该阻尼力调整机构的阻尼力调整部在所述后缓 冲件的下方设置成面对车辆的前部。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左下臂 和所述右下臂中的一个形成为向下弯曲形状,另一个形成为向上弯曲形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左下臂 和所述右下臂中的一个形成为向下弯曲形状,另一个形成为向上弯曲形 状。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左下臂 和所述右下臂中的一个形成为向下弯曲形状,另一个形成为向上弯曲形 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其中所述左下 臂和所述右下臂中的一个形成为向下弯曲形状,另一个形成为向上弯曲 形状。
11、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该摆臂附接结构包括 车体框架;由所述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的摆臂;以及用于从动力单元向后轮传送驱动力的动力传送部;所述摆臂包括上臂,该上臂通过第一支撑轴由所述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 并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和下臂,该下臂通过第二支撑轴由所述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 并将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动力传送部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两轴向侧分别布置有调整机构以能够调 整所述车体框架与所述上臂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个轴向侧布置有另一调整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车体框架与下臂之 间的车宽方向间隙。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其中各所 述调整机构均包括调整螺栓,该调整螺栓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适于接收待插入的所述 第一支撑轴或所述第二支撑轴的插入孔,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 所述车体框架上的内螺纹部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以及锁定螺母,该锁定螺母与所述调整螺栓的所述外螺纹部螺纹接合以 将所述调整螺栓固定到所述车体框架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所述车体 框架包括支撑所述动力单元的主框架;座框架,该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沿车体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 后延伸;以及侧框架,该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 其中,从所述车体的侧面看时,所述第一支撑轴布置在由所述主框 架、所述座框架和所述侧框架限定的三角形区域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所述车体 框架包括支撑所述动力单元的主框架;座框架,该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沿车体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 后延伸;以及侧框架,该侧框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 其中,从所述车体的侧面看时,所述第一支撑轴布置在由所述主框 架、所述座框架和所述侧框架限定的三角形区域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摩托车的后轮悬架和用于摩托车的摆臂附接结构。该后轮悬架通过降低车辆重心而可以充分地确保后缓冲件的行程并可改善车辆的行驶性能。摆臂包括上臂,该上臂将车体框架与动力传送部的上部可摆动地连接。下臂将车体框架与动力传送部的下部可摆动地连接。后缓冲件的上端支撑部的轴心由上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置位于支撑部的轴心前方。后缓冲件的下端支撑部的轴心由下臂可摆动地支撑在一位置处,该位置相对于车辆位于可摆动地支撑下臂和车体框架的支撑部的轴心后方。
文档编号B62K25/26GK101269687SQ20081008118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2日
发明者五十岚真, 早川公视, 津田刚, 高村俊明, 高柳真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