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59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的制作方法
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后摇臂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中国台湾第1298680号发明专利揭露一种「摩托车之摇臂支承构造」,该 摇臂支承构造l是枢设在一摩托车的引擎(图未示)的传动箱ioo上,该引擎的传动箱ioo 具有一箱体101,及一枢转地穿设于该箱体101的输出轴102。 该摇臂支承构造1包括一与该输出轴102同轴设置于该箱体101上且呈筒状的第 一枢支轴11、一枢设于该第一枢支轴11上的后摇臂12、一与该第一枢支轴11相反地穿设 该后摇臂12的第二枢支轴13、一枢设于该第一枢支轴11上的滚柱轴承14,及二枢设于该 第二枢支轴13上的滚珠轴承15,该输出轴102是穿设于该第一枢支轴11。
其中,该后摇臂12是以一体成型所制成,具有分别位于该箱体101相反两侧的一 第一支承部121,及一第二支承部122,该滚柱轴承14的内周面是嵌设于该第一枢支轴11 上,而该滚柱轴承14的外周面是压抵于该第一支承部121 ;该等滚珠轴承15的内周面是嵌 设该第二枢支轴13上,而该等滚珠轴承15的外周面是压抵于该第一支承部122。
组装该摇臂支承构造1时,是先将该后摇臂12的第一支承部121套设于该第一枢 支轴11上,以利用该滚柱轴承14枢转;接着支撑该后摇臂12的第二支承部122,同时利用 该第二枢支轴13穿过该第二支承部122,借以将该第二支承部122与该箱体101相结合,使 该第一、二支承部121、122与该输出轴102是位于同一轴线(如图1中假想线所示)上,使 该后摇臂12可以该轴线相对该输出轴102枢转。 —体成型制成的后摇臂12重量十分可观,组装时虽然该第一支承部121是可直接 套设于该第一枢支轴11上,但是,当在要利用该第二枢支轴13穿过该第二支承部122,以结 合该第二支承部122与该箱体101时,则需要额外人力支撑该后摇臂12的第二支承部122, 以利该第二枢支轴13顺利穿设该第二支承部122,而结合该第二支承部122与该箱体101, 组装上较为费时、费力;再者,组装时若有不慎将可能造成后摇臂12的第二支承部122滑 落,轻则造成该第一枢支轴11、第二枢支轴13甚至滚柱轴承14,的损坏,重则将可能砸伤作 业人员,安全堪虑。 因此,如何提升后摇臂12的组装速度以减少组装时间与人力,同时提高组装的安 全性,成为相关业者亟欲改善的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组装速度快且可有效节省人力并提高组装 安全性的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 本发明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是设置于一摩托车引擎的传动箱上,以连接该摩托车 的后轮,使该摩托车的后轮可相对该传动箱摆动,该传动箱具有相互结合的一第一盖体、一 第二盖体,及一可转动地穿设于该第一盖体的传动轴,该传动轴定义有一中心轴线,该后摇
4臂装置包含一与该传动轴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于该第一盖体上的第一摇臂单元,及一与该 传动轴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于该第二盖体上的第二摇臂单元。 该第一摇臂单元包括一与该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于该第一盖体上的轴套、一枢设于
该轴套上的第一悬臂,及一枢接该轴套与该第一悬臂间的第一结合机构,其中,该第一悬臂 具有一枢设于该轴套上的第一悬臂本体,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悬臂本体上的第一贯穿孔,该 第一结合机构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贯穿孔内且内环面嵌设于该轴套上的第一轴承,及一设 置于该第一悬臂本体上并压抵于该第一轴承的定位外盖,该传动轴是穿设于该轴套与该定 位外盖。 该第二摇臂单元包括一与该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于该第二盖体上的轴杆、一套设于
该轴杆上的第二悬臂、一结合该轴杆与该第二悬臂的第二结合机构,及一连接该第一悬臂 与该第二悬臂的连接件,其中,该第二悬臂具有一套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二悬臂本体、一形成 于该第二悬臂本体上的第二贯穿孔,该第二结合机构具有一设于该第一贯穿孔内且内环面 嵌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二轴承、一套设于该轴杆上且压抵于该第二轴承的套筒、一螺设于该 轴杆而迫压于该套筒上的迫紧件,及一盖设于该第二悬臂的贯穿孔的封盖。 本发明的功效是利用可与该中心轴线分别同轴设置于该第一、二盖体上的该第 一、二悬臂单元,配合可个别枢设与该轴套及轴套上的该第一、二悬臂,因此组装时不需额 外的支撑人力,不但组装速度更快且可有效节省人力并提高组装作业的安全性。


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中国台湾第1298680号发明专利所揭露的技术;
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2 ;及
图4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2。2后摇臂装置425第一大孔径部3传动箱426第一小孔径部31第一盖体427第一肩部32第二盖体43第一结合机构33传动轴431第一轴承4第一摇臂单元432定位外盖41轴套433第一内环面411底部434第一外环面412顶制部5第二摇臂单元413嵌设部51轴杆414通孔511凸缘部42第一悬臂512卡抵部421第一悬臂本体513结合部422第一贯穿孔514定位部423第一内侧面515结合段424第一外侧面516螺合段
52第二悬臂531第二轴承521第二悬臂本体532套筒522第二贯穿孔533迫紧件523第二内侧面534封盖524第二外侧面535第二内环面525第二大孔径部536第二外环面526第二小孔径部54连接件527第二肩部6后轮53第二结合机构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2,本发明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2的较佳实施例是设置于一摩托车引擎的 传动箱3上,以连接该摩托车的后轮6,使该摩托车的后轮6可相对该传动箱3摆动。该传 动箱3具有相互结合的一第一盖体31、一第二盖体32,及一可转动地穿设于该第一盖体31 的传动轴33,该传动轴33定义有一中心轴线L,该后摇臂装置2包含一与该传动轴33的中 心轴线L同轴设置于该第一盖体31上的第一摇臂单元4,及一与该传动轴33的中心轴线L 同轴设置于该第二盖体32上的第二摇臂单元5。 该第一摇臂单元4包括一与该中心轴线L同轴设置于该第一盖体31上的轴套41、 一枢设于该轴套41上的第一悬臂42,及一枢接该轴套41与该第一悬臂42间的第一结合机 构43。 参阅图2、3,该轴套41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盖体31上的底部411、一自该底部411 朝相反于该第一盖体31方向延伸的顶制部412、一自该顶制部412朝相反于该第一盖体31 方向延伸的嵌设部413,及一贯穿该底部411、顶制部412及嵌设部413的通孔414,其中,该 顶制部412的直径小于该底部411的直径,而该嵌设部413的直径则小于该顶制部412的直径。 该第一悬臂42具有一枢设于该轴套41上的第一悬臂本体421 ,及一形成于该第一 悬臂本体421上的第一贯穿孔422,其中,该第一悬臂本体421具有一面向该传动箱3的第 一盖体31的第一内侧面423,及一相反于该第一内侧面423的第一外侧面424,而该第一贯 穿孔422则具有一 自该第一外侧面424朝该第一内侧面423方向延伸的第一大孔径部425、 一自该第一内侧面423朝该第一外侧面424方向延伸的第一小孔径部426,及一连接该第一 大孔径部425与该第一小孔径部426的第一肩部427。 该第一结合机构43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贯穿孔422的第一大孔径部425内的第 一轴承431,及一设置于该第一悬臂本体421上的定位外盖432,该第一轴承431的一侧是 同时靠抵于该轴套41的顶制部412及该第一肩部427上,且该第一轴承431具有一嵌设于 该轴套41的嵌设部413上的第一内环面433,及一触抵设于该第一贯穿孔422的第一大孔 径部425上的第一外环面434 ;而该定位外盖432是设置于该第一悬臂本体421的第一外 侧面424上,且穿设于该第一大孔径部425并压抵于该第一轴承431的另一侧上,该传动轴33是穿设于该轴套41与该定位外盖432。 参阅图2、4,该第二摇臂单元5包括一与该中心轴线L同轴设置于该第二盖体32 上的轴杆51、一套设于该轴杆51上的第二悬臂52、一结合该轴杆51与该第二悬臂52的第 二结合机构53,及一连接该第一悬臂42与该第二悬臂52的连接件54。
该轴杆51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盖体32上的凸缘部511、一自该凸缘部511朝相反 于该第二盖体32方向延伸的卡抵部512、一自该卡抵部512朝相反于该第二盖体32方向延 伸的结合部513,及一 自该凸缘部511朝该第二盖体32方向延伸而嵌设于该第二盖体32中 的定位部514,其中,该轴杆51的卡抵部512的直径小于该轴杆51的凸缘部511的直径,而 该轴杆51的结合部513的直径则小于该轴杆51的卡抵部512的直径,且该结合部513具 有一连设于该卡抵部512上的结合段515,及一连设于该结合段515的螺合段516。
该第二悬臂52具有一枢设于轴杆51上的第二悬臂本体521、一形成于该第二悬 臂本体521上的第二贯穿孔522,其中,第二悬臂本体521具有一面向该传动箱3的第二盖 体32的第二内侧面523,及一相反于该第二内侧面523的第二外侧面524,而该第二贯穿孔 522则具有一 自该第二外侧面524朝该第二内侧面523方向延伸的第二大孔径部525、一自 该第二内侧面523朝该第二外侧面524方向延伸的第二小孔径部526,及一连接该第二大孔 径部525与该第二小孔径部526的第二肩部527。该连接件54即是连接该第一、二悬臂本 体421、521。 该第二结合机构53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贯穿孔522的第二大孔径部525内的第 二轴承531、一套设于该轴杆51的结合部513的结合段515上且压抵于该第二轴承531的 套筒532、一螺设于该结合部513的螺合段516而迫压于该套筒532上的迫紧件533,及一盖 设于该第二悬臂52的第二贯穿孔522的第二大孔径部525上的封盖534 ;该第二轴承531 的一侧则是同时靠抵于该轴杆51的卡抵部512及该第二肩部527上,而该套筒532是压抵 于该第二轴承531的另一侧上,且该第二轴承531具有一嵌设于该轴杆51的结合部513的 结合段515上的第二内环面535,及一触抵于该第二大孔径部525上的第二外环面536。
参阅图2、3、4,组装作业时,是将该轴套41与轴杆51分别与该传动轴33的中心轴 线L同轴设置于该第一、二盖体31、32上;接着将该第一轴承431置于该第一贯穿孔422的 第一大孔径部425内,并靠抵于该第一肩部427上,且令该第一轴承431的第一外环面434 触抵设于该第一贯该第一大孔径部425上;然后将该第一悬臂42套设于该轴套41上,使该 第一轴承431的一侧同时靠抵于该轴套41的顶制部412及该第一肩部427上,并使该第一 轴承431的第一内环面433嵌设于该轴套41的嵌设部413上;接下来,将该定位外盖432 锁合于该第一悬臂42的第一外侧面424,并压抵于该第一轴承431的另一侧,利用该第一肩 部427、该轴套41的顶制部412及该定位外盖432达成定位该第一轴承431的效果,亦使该 第一悬臂本体421可利用该第一轴承431以中心轴线L为转动中心相对该轴套41转动。
再来是将该第二轴承531置于该第二贯穿孔522的第二大孔径部525内,并靠抵 于该第二肩部527上,且令第二轴承531的第二外环面536触抵于该第二大孔径部525上; 然后将该第二悬臂52套设于该轴杆51上,使该第二轴承531的一侧同时靠抵于该轴杆51 的卡抵部512及该第二肩部527,并使该第二轴承531的第二内环面535嵌设于该轴杆51 的结合部513的结合段515上;紧接着将该套筒532套设于该轴杆51的结合部513的结合 段515上,再将该迫紧件533螺入该结合部513的螺合段516上以迫紧该套筒532,使该套筒532迫压于该第二轴承531的另一侧,利用该第二肩部527、该轴杆51的卡抵部512及该 套筒532与迫紧件533达成定位该第二轴承531的效果,亦使该第二悬臂本体521可利用 该第二轴承531以中心轴线L为转动中心相对该轴杆51转动;然后,再利用该连接件54连 接该第一、二悬臂本体421、521,使该第一、二悬臂42、52可同时依中心轴线L为转动中心转 动;最后,将封盖534盖设于该第二悬臂52的第二贯穿孔522的第二大孔径部525上,即完 成后摇臂装置2的组装作业。利用个别组装该第一、二摇臂单元4、5,克服组装现有后摇臂 时需要人工支撑的缺点,可以有效增快组装速度快且可有效节省人力并提高组装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2,利用相互分离的第一、二悬臂42、52,配 合该第一、二肩部427、527及该第一、二结合机构43、53,使该第一、二悬臂42、52可以分别 组装,再利用该连接件54连接该第一、二悬臂42、52,使该第一、二悬臂42、52可以同时依该 传动轴33的中心轴线L为转动中心转动,克服一体成型的后摇臂组装时需要人工支撑的缺 点,而且该后摇臂装置2的构成又较为简单,因此,可以有效增快组装速度快且可有效节省 人力并提高组装安全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 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 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8
权利要求
一种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设置于一摩托车引擎的传动箱上以连接该摩托车的后轮,使该摩托车的后轮可相对该传动箱摆动,该传动箱具有相互结合的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及一穿设于该第一盖体的传动轴,该传动轴定义有一中心轴线,该传动轴是可以该中心轴线为转动中心相对该第一盖体转动,该后摇臂装置包含一第一摇臂单元,包括一与该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于该第一盖体上的轴套、一枢设于该轴套上的第一悬臂,及一结合该轴套与该第一悬臂间的第一结合机构,其中,该第一悬臂具有一枢设于该轴套上的第一悬臂本体,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悬臂本体上的第一贯穿孔,该第一结合机构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贯穿孔内且内环面嵌设于该轴套上的第一轴承,及一设置于该第一悬臂本体上并压抵于该第一轴承的定位外盖,该传动轴是穿设于该轴套与该定位外盖;及一第二摇臂单元,包括一与该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于该第二盖体上的轴杆、一套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二悬臂、一结合该轴杆与该第二悬臂的第二结合机构,及一连接该第一悬臂与该第二悬臂的连接件,其中,该第二悬臂具有一套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二悬臂本体、一形成于该第二悬臂本体上的第二贯穿孔,该第二结合机构具有一设于该第二贯穿孔内且内环面嵌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二轴承、一套设于该轴杆上且压抵于该第二轴承的套筒、一螺设于该轴杆而迫压于该套筒上的迫紧件,及一盖设于该第二悬臂的贯穿孔的封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套具有一设置于该第 一盖体上的底部、一自该底部朝相反于该第一盖体方向延伸的顶制部、一自该顶制部朝相 反于该第一盖体方向延伸的嵌设部,及一贯穿该底部、顶制部及嵌设部的通孔,而该轴杆具 有一设置于该第二盖体上的凸缘部、一自该凸缘部朝相反于该第二盖体方向延伸的卡抵 部,及一自该卡抵部朝相反于该第二盖体方向延伸的结合部,其中,该轴套的顶制部的直径 小于该轴套的底部的直径,而该轴套的嵌设部的直径则小于该轴套的顶制部的直径,该轴 杆的卡抵部的直径小于该轴杆的凸缘部的直径,而该轴杆的结合部的直径则小于该轴杆的 卡抵部的直径,该第一轴承是靠抵于该轴套的顶制部上,且该第一轴承的内环面是嵌设于 该轴套的嵌设部,而该第二轴承则是靠抵于该轴杆的卡抵部上,且该第二轴承的内环面是 嵌设于该轴杆的结合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悬臂的第一悬臂本 体具有一面向该传动箱的第一盖体的第一内侧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一内侧面的第一外侧 面,而该第一贯穿孔则具有一自该第一外侧面朝该第一内侧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大孔径部、 一自该第一内侧面朝该第一外侧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小孔径部,及一连接该第一大孔径部与 该第一小孔径部的第一肩部,该第二悬臂的第二悬臂本体具有一面向该传动箱的第二盖体 的第二内侧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二内侧面的第二外侧面,而该第二贯穿孔则具有一自该第 二外侧面朝该第二内侧面方向延伸的第二大孔径部、一自该第二内侧面朝该第二外侧面方 向延伸的第二小孔径部,及一连接该第二大孔径部与该第二小孔径部的第二肩部,其中,该 第一轴承的一侧是同时靠抵于该轴套的顶制部及该第一肩部上,且该第一轴承的外环面则 触抵于该第一大孔径部上,而该第二轴承的一侧则是同时靠抵于该轴杆的卡抵部及该第二 肩部上,且该第二轴承的外环面则是触抵于该第二大孔径部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杆的结合部具有一连 设于该卡抵部上的结合段,及一连设于该结合段的螺合段,其中,该第二结合机构的套筒是位于该结合段,而迫紧件则是螺设于该螺合段上迫紧该套筒以迫压于该第二轴承的另一侧 上,而该第一结合机构的定位外盖是设置于该第一悬臂本体的第一外侧面上,并穿设于该 第一大孔径部而压抵于该第一轴承的另一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杆还具有一自该凸缘 部朝该第二盖体方向延伸而嵌设于该第二盖体中的定位部。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的后摇臂装置,是设置于一摩托车引擎的传动箱上,以连接该摩托车的后轮,使该摩托车的后轮可相对该传动箱摆动,该后摇臂装置包含一与该传动箱的传动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摇臂单元,及一与该传动轴同轴设置的第二摇臂单元。该第一摇臂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传动箱上的轴套,及一枢设于该轴套上的第一悬臂。该第二摇臂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传动箱相对侧的轴杆,及一套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二悬臂。由于该第一、二悬臂是可以该中心轴线分别同轴设置于该传动箱相对侧上,因此组装时不需额外的支撑人力,加快组装速度且可有效节省人力并提高组装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K25/26GK101767625SQ200810190249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喻润湘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