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婴儿车用的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婴儿车用的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美国US 2006/0237930 Al专利案所示的已知的婴儿车用避震器1,其 避震用的弹簧11虽可调整预压弹力,但其无省力且方便的调整机构可供调整避震 杆12位于不同的槽部13。此外,该避震杆12的轴向和外力F的方向不平行,以 致避震杆12无法充分发挥避震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用的避震装置,其可针对不同 的外力,充分发挥缓冲的避震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用的避震装置,其可省力且方便 地调整弹性件的预压弹力。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避震装置包含有一壳体、 一主动件、 一被动件、 一弹性 件和一滑块;该壳体包括一通道,该被动件、该弹性件及该滑块位于该通道内;该 滑块相对于该外壳可滑动地组装在该壳体的该通道的一端;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 住该滑块和该被动件;该主动件可运动地组装在该壳体的该通道的另一端,且该主 动件用以改变该被动件相对于该壳体的位置,并用以定位该被动件;借此,当致动 该主动件时,可连动该被动件,以改变该弹性件的变形量。
优选地,该滑块借助一轴件组装于该壳体上,该轴件是提供作为一轮子的转轴。
优选地,该壳体具有一开孔,该轴件穿过该开孔和该滑块。 优选地,该开孔为长条状,该开孔的长轴方向与该弹性件的轴向平行。 优选地,该壳体的内壁包括多个凸块,这些凸块间形成平行且连通于该通道 的导槽,该被动件包括可容置在该导槽内的第一凸肋。优选地,该主动件为一螺杆,该被动件具有螺纹孔且螺合于该螺杆外围;当 转动该螺杆时,该被动件沿着该螺杆的轴向运动,以改变该弹性件的变形量。 优选地,该滑块相对该螺杆可滑动地局部容置在该螺杆内。
优选地,该被动件相对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当该被动件 位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时,该弹性件分别具有一第一变形量及一第二变形量 ,该第一变形量小于该第二变形量。
优选地,该主动件可枢转地枢接于该壳体的上端且具有一致动部,该被动件
具有一楔形块及一凹部,该楔形块具有一接触表面,该凹部邻接该接触表面;当该 致动部接触该接触表面时,该弹性件具有该第一变形量;当该致动部卡合于该凹部 内时,该弹性件具有该第二变形量。
优选地,该被动件具有多个第一斜面,该主动件具有多个第二斜面,这些第 一斜面与这些第二斜面的形状相对应而能够相互贴合。
优选地,当该主动件推动该被动件,使该被动件与该壳体的内壁上的这些凸 块分离时,该被动件可相对于该主动件旋转。
优选地,该壳体的内壁上的这些凸块具有多个第三斜面,该主动件具有可滑 动地容置在该导槽内的第二凸肋;当该被动件相对于该壳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 第一凸肋卡合在该导槽内;当该被动件相对于该壳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斜 面贴合在该第三斜面。
优选地,该被动件局部容置在该主动件内,且该弹性件局部容置在该被动件内。
优选地,该主动件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一肩部及位于外侧的第二肩部,该壳体 具有第三肩部,该弹性件抵接该第一肩部,该第二肩部抵住该第三肩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包括可充分发挥缓冲的避震功能、和可 省力方便地调整弹性件的预压弹力。
熟悉此技术者可在阅读说明书之后,可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及其 它的目的、特点和优点。
下面通过最佳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用的避震装置进行详细 说明,但附图中不一定依照真正的比例绘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附图中的
比例;附图中图1是已知的避震器的组合前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避震装置组合于婴儿车轮子的立体图 ,
图3是图2的避震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剖视图,显示弹性件较长的状态; 图5是图2的剖视图,显示弹性件较短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避震装置组合于婴儿车轮子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避震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6的剖视图,显示弹性件较长的状态; 图9是图6的剖视图,显示弹性件较短的状态;
图IO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避震装置组合于婴儿车轮子的立体图11是图10的避震装置的分解立体图12是图10的剖视图,显示弹性件较长的状态;
图13是图10的剖视图,显示弹性件较短的状态;
图14A是沿着图12的A-A线的剖视图;和
图14B-14G是沿着图14A的B-B线的展幵图,其显示主动件、被动件和壳体 的各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谓的婴儿车包含婴儿推车、高脚椅---等婴儿用器具。 第一较佳实施例
如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用的避震装置2组装在婴儿车(未图示) 的轮子3附近。该避震装置2包含壳体4、容置在壳体4内的被动件5、弹性件21 及滑块6、局部位于壳体4外的主动件7、和连接滑块6及轮子3的轴件22。
该壳体4包括由其壁体所界定的直立通道41、形成在侧壁内面的多个凸块49 (图4)、限定于相邻凸块49间的多直立导槽42、贯穿侧壁的长条状开孔(例如 椭圆孔)43、位于通道41底部的较大的第一开口 44、和位于通道顶部的较小的第 二开口45。优选地,开孔43的长轴方向与弹性件21的轴向平行。
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件7包括相互固定在一起的旋钮71和螺杆72。该螺杆 72包括外径较小的头部721、外径较大且中空的外螺纹部722、横向贯穿头部721 的固定孔723。
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被动件5类似螺帽,其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凸肋51、和位于中心的螺纹孔52。
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滑块6包括外径由大而小的第一区段61、第二区段62及第 三区段63、和贯穿第二区段62的穿孔64。
组装
如图3、 4所示,首先将螺杆72的外螺纹部722螺合在被动件5的螺纹孔52 内,然后在使被动件5的第一凸肋51容置于壳体4的导槽42内的方位下,将该次 组合从壳体4的底部的第一开口44置入通道41内,并待螺杆72的头部721从第 二开口 45突出壳体4时,将插销(未绘示)插入旋钮71和螺杆72的固定孔723 内,将旋钮71和螺杆72结合在一起成为主动件7。
再将弹性件21和滑块6依序置入通道41内,并使滑块6的第三区段63位于 螺杆72的外螺纹部722内、且滑块6的第二区段62位于弹性件21内,然后以轴 件22穿过壳体4的开孔43和滑块6的穿孔64,便完成避震装置2的组装。
如图2、 3所示,当欲将避震装置2组装于婴儿车时,只需将轴件22依序穿 过轮子3的中心、壳体4的开孔43、和滑块6的穿孔64即可。
调整
如图4、 5所示,当转动主动件7的旋钮71时,螺杆72跟着转动。因为被动 件5的第一凸肋51位于壳体4的导槽42内,所以被动件5不能相对于壳体4旋转 ,而借助外螺纹部722和螺纹孔52的啮合,使被动件5沿着螺杆72的轴向上下移 动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完毕的被动件5定位在螺杆72上。
如图4所示,被动件5在较高的位置,弹性件21的长度较长(亦即变形量较 小),预压的弹力较小。相反地,如图5所示,被动件5在较低的位置,弹性件 21的长度较短(亦即变形量较大),预压的弹力较大。
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动件7和被动件5之间采用螺纹啮合,所以借助转动主 动件7,可以无级式地调整被动件5定位在主动件7上的位置,亦即可以无级式地 调整弹性件21的预压弹力。
第二较佳实施例
如图6、 7所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避震装置2包含壳体4、容置在壳体4内 的被动件5、弹性件21及滑块6、组装于壳体4外的主动件7、和连接滑块6及轮 子3的轴件22。
该壳体4包括由其壁体所界定的直立通道41、形成在侧壁内面的多个凸块49 (图8)、限定于相邻凸块49间的多直立导槽42、贯穿侧壁的长条状开孔(例如椭圆孔)43、位于通道41底部的圆形第一开口 44、和位于通道41顶部的大致矩 形第二开口45。优选地,开孔43的长轴方向与弹性件21的轴向平行。
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主动件7为一踏板件,其包括板部73、致动部74、和形成 在致动部74上的枢接孔75。
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被动件5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凸肋51、侧向突出的楔形块 53、和位于中心的凹部54。楔形块53具有一接触表面53a,凹部54邻接接触表面 53a。
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滑块6包括较大外径的第一区段61、较小外径的第二区段 62、和贯穿第一区段61的穿孔64。 组装
如图7、 8所示,首先以销(未绘示)穿过壳体4上端和主动件7的枢接孔75 ,将主动件7枢接在壳体4的矩形第二开口45处。
再将被动件5、弹性件21、和滑块6依序置入通道41内,并使被动件5的第 一凸肋51位于壳体4的导槽42内、且滑块6的第二区段62位于弹性件21内,然 后以轴件22穿过壳体4的开孔43和滑块6的穿孔64,便完成避震装置2的组装
如图6、 7所示,当欲将避震装置2组装于婴儿车时,只需将轴件22依序穿 过轮子3的中心、壳体4的开孔43、和滑块6的穿孔64即可。 调整
如图8所示,当使用者未踩踏主动件7的板部73时,主动件7的致动部74 位在被动件5的凹部54外侧,被动件5在较高的位置,弹性件的长度较长,预压 的弹力较小。当踩踏图8所示的板部73的左端时,致动部74沿着被动件5的楔形 块53的接触表面53a向上滑动,且被动件5在第一凸肋51和导槽42的引导中向 下滑动,直到致动部74卡合在凹部54内,而成图9所示的状态。此时被动件5 在较低的位置,弹性件21的长度较短,预压的弹力较大。
当再度踩踏图9所示的板部73的右端使致动部74脱离凹部54时,借助弹性 件21的恢复力,使被动件5和主动件7回复到如图8所示预压弹力较小的状态。
第二较佳实施例借助枢转主动件7,使其致动部74在被动件5的接触表面53a 上滑动,可简单地进行两段式调整弹性件21的预压弹力。
第三较佳实施例
如图IO、 ll所示,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避震装置2包含壳体4、容置在壳体4内的被动件5、弹性件21、滑块6及承座23、局部位于壳体4外面的主动件7、和 连接滑块6及轮子3的轴件22。
该壳体4包括内径不同的两段式直立通道41、形成在较小内径的上段通道41 的侧壁内面且等间隔配置的多个凸块49 (图14B-14G)、限定于相邻凸块49间的 多直立导槽42 (图14B-14G)、和形成在上下段通道41交接处且排列成锯齿状的 多第三斜面47 (图14B-14G)、贯穿侧壁的开孔(例如椭圆孔)43、位于通道41 底部的较大第一开口 44、位于通道41顶部的较小第二开口 45、和形成在第二开口 45处的第三肩部48。
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主动件7包括相互连接的按钮77和中空杆件78。该中空杆 件78具有较小外径的第二引导段781、较大外径的第二啮合段782、位于第二引导 段781和第二啮合段782之间外侧的第二肩部783、形成在第二啮合段782外侧的 多个第二凸肋784、和形成在第二啮合段782下端面且排列成锯齿状的多个第二斜 面785。
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中空被动件5包括具有较小内径及外径的第一引导段55、 较大内径及外径的第一啮合段56、位于第一引导段55和第一啮合段56之间位于 内侧的第一肩部57、形成在第一啮合段56外侧的多个第一凸肋51、和形成在第一 啮合段56上端面且排列成锯齿状的多个第一斜面58。
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滑块6包括较大外径的第一区段61、较小外径的第二区段 62、和贯穿第一区段61的穿孔64。
组装
如图11、 12所示,首先将杆件78从壳体4下端的第一开口 44插入通道41 内,并使杆件78的第二引导段781从第二开口45突出壳体4,然后将按钮77安 装在第二引导段781上端而形成主动件7。其次,将被动件5、弹性件21、滑块6 和承座23依序放入壳体4的通道41内,然后以轴件22穿过壳体4的开孔43和滑 块6的穿孔64,再以栓24插入壳体4和承座23,以便完成避震装置2的组装。
如图10、 ll所示,当欲将避震装置2组装于婴儿车时,只需将轴件22依序 穿过轮子3的中心、壳体4的开孔43、和滑块6的穿孔64即可。
调整
如图12、 14A、 14B所示,当未踩踏或按压主动件7的按钮77时,弹性件21 的下端套在滑块6的第二区段62的外围且抵在滑块6的第一区段61的上端,弹性 件21的上端容置在被动件5的第一啮合段56内且抵在第一肩部57,被动件5的第一引导段55容置在杆件78的第二啮合段782内,被动件5的第一斜面58 (见 图14C)的右端较高部份贴合杆件78的第二斜面785 (见图14C)的左端较低部 份,杆件78的第二肩部783抵住壳体4的第三肩部48。此外,因为被动件5的第 一凸肋51和杆件78的第二凸肋784都容置在壳体4的导槽42内,所以主动件7 和被动件5都无法相对于壳体4旋转。此时被动件5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弹性件 21的长度较长,预压的弹力较小。
当在图12、 14B所示的状态向下踩踏主动件7的按钮77时,则进入图14C 所示的状态。亦即,杆件78的第二凸肋784和被动件5的第一凸肋51配合壳体4 的导槽42,引导杆件78和被动件5下降并压縮弹性件21。当被动件5下降至其第 一凸肋51脱离导槽42的最下端、且第一凸肋51上的第一斜面58的最高点比壳体 4的第三斜面47的最低点还低时,因为被动件5的第一凸肋51不再受到上段通道 41内壁的限制,再加上弹性件21向上的恢复力传递至第一斜面58和第二斜面785 贴合处,在该处产生一横向的分力,该横向分力将推动被动件5相对于主动件7 及壳体4旋转(如图14C的横向箭头所指的右方向)至如图14D所示的状态。此 时被动件5保持在如图13、 14D所示较低的位置,弹性件的长度较短,预压的弹 力较大。然后停止对图14D中的主动件7施力,弹性件21向上的恢复力使被动件 5的第一凸肋51上的第一斜面58沿着壳体4的第三斜面47往右上方滑动至图14E 所示的位置,使被动件5与壳体的内壁上的凸块49卡合完成定位。
当欲再度调整成较小的预压弹力时,须再度踩踏主动件7的按钮77。如图14F 所示,当杆件78的第二凸肋784上的第二斜面785随同按钮77向下移动,而使被 动件5的第一斜面58的最高点比壳体4的第三斜面47的最低点还低时,因为被动 件5的第一凸肋51并不在壳体4的导槽42内,再加上弹性件21向上的恢复力传 递至第一斜面58和第二斜面785贴合处,在该处产生的横向分力推动被动件5相 对于主动件7及壳体4旋转(如图14F的箭头所指的右方向)至如图14G所示的 状态。
当图14F中的主动件7往上移动,弹性件21向上的恢复力使被动件5的第一 凸肋51上的第一斜面58沿着壳体4的第三斜面47往右上方滑动至图14B所示的 位置,使第一凸肋51回位到导槽42内。
换言之,被动件5及杆件78装于壳体4时,由于第一凸肋51及第二凸肋784 位于导槽42内而被限制不能转动。当踩踏按钮77时,被动件5在驱动力的作用下 沿导槽42向下运动,且当第一凸肋51到达第三斜面47的最低点时脱离导槽42的限制,被动件5在第一斜面58与第二斜面785的作用下可转动一定角度,在弹 性件21的作用下引导杆件78向上复位,被动件5旋转至第三斜面47的最高点( 两导槽间的最高点),被动件5的斜面58回位到壳体4的第三斜面47并与之贴合 。再踩踏按钮77时,被动件5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导槽42向下运动,当第一凸肋 51到达第三斜面47的最低点时脱离导槽42的限制,被动件5在斜面58与第二斜 面785的作用下可转动一定角度(第一凸肋51对齐第二凸肋784),在弹性件21 的作用下引导杆件78向上回位,被动件5也随之向上回位。
第三较佳实施例借助踩踏主动件7的同一按钮77,使主动件7上下运动而被 动件5旋转运动,可简单地进行两段式调整弹性件21的预压弹力。
其它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按钮77和杆件78可一体成形、或直接省略按钮77而使杆件78 的上端成封闭状且突出壳体4的第二开口 4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避震装置2,利用可定位的被动组件5调整弹性件21的 变形量,可以针对不同体重的婴幼儿调整避震装置2的预压力,达到较佳的避震效 果。此外,由于安装滑块6的开孔43的长轴方向与弹性件21的轴向平行,使弹性 件21可以直接吸收路面的冲击,达到最佳的避震效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 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避震装置包含有一壳体、一主动件、一被动件、一弹性件和一滑块;该壳体包括一通道,该被动件、该弹性件及该滑块位于该通道内;该滑块相对于该外壳可滑动地组装在该壳体之该通道的一端;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该滑块和该被动件;该主动件可运动地组装在该壳体之该通道的另一端,且该主动件用以改变该被动件相对于该壳体之位置,并用以定位该被动件;借此,当致动该主动件时,可连动该被动件,以改变该弹性件的变形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借助一轴件组装于该壳 体上,该轴件是提供作为一轮子的转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开孔,该轴件穿 过该开孔和该滑块。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孔为长条状,该开孔的长 轴方向与该弹性件的轴向平行。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内壁包括多个凸块, 这些凸块间形成平行且连通于该通道的导槽,该被动件包括可容置在该导槽内的第 一凸肋。
6.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件为一螺杆,该被 动件具有螺纹孔且螺合于该螺杆外围;当转动该螺杆时,该被动件沿着该螺杆的轴向运动,以改变该弹性件的变形量。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块相对该螺杆可滑动地局 部容置在该螺杆内。
8.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被动件相对于该壳体具 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当该被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时,该弹性 件分别具有一第一变形量及一第二变形量,该第一变形量小于该第二变形量。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件可枢转地枢接于该壳 体的上端且具有一致动部,该被动件具有一楔形块及一凹部,该楔形块具有一接触表面,该凹部邻接该接触表面;当该致动部接触该接触表面时,该弹性件具有该第一变形量 ,当该致动部卡合于该凹部内时,该弹性件具有该第二变形量。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被动件具有多个第一斜面 ,该主动件具有多个第二斜面,这些第一斜面与这些第二斜面的形状相对应而能够 相互贴合。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主动件推动该被动件, 使该被动件与该壳体的内壁上的这些凸块分离时,该被动件可相对于该主动件旋转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内壁上的这些凸块 具有多个第三斜面,该主动件具有可滑动地容置在该导槽内的第二凸肋;当该被动 件相对于该壳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凸肋卡合在该导槽内;当该被动件相对 于该壳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斜面贴合在该第三斜面。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被动件局部容置在该主动 件内,且该弹性件局部容置在该被动件内。
14.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件具有位于内侧 的第一肩部及位于外侧的第二肩部,该壳体具有第三肩部,该弹性件抵接该第一肩 部,该第二肩部抵住该第三肩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避震装置无法充分发挥避震功能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婴儿车用的避震装置,其包括具有通道的壳体、安装在通道上端的主动件、依序容置在通道内的被动件、弹性件、及滑块、和将滑块可滑动地组装在该通道下端的轴件。当致动该主动件时,可连动该被动件,以改变该弹性件的变形量。本实用新型能使避震器充分发挥缓冲的功能,且可省力方便地调整弹性件的预压弹力。
文档编号B62B9/00GK201240413SQ20082013071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易泽华, 陈舜民 申请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