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婴儿推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107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逆婴儿推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针对于婴儿推车,且更明确地说,针对于具有可逆把手的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已配备有用于在不同方向上推动婴儿推车的可逆把手。在把手处于一个位置中的情况下,可在向前或正常方向上推动婴儿推车。在此方向上,标准幼儿座椅通常面向前方。随后将把手逆转到第二位置,其中把手被定位在幼儿座椅前方以在逆向方向上推动婴儿推车。在逆向位置中,幼儿座椅面向把手且因此面向看护者。 这些婴儿推车的把手常常配置有枢轴点和把手闩。把手通常围绕枢轴点在正常位置与逆向位置之间枢转或旋转。把手闩随后在闭锁时将把手保持在选定位置,而在松开时释放把手。 枢轴点或闩机构经常产生明显的夹紧点,在把手的再定位期间婴儿或看护者可能在所述夹紧点处被夹到。遗憾的是,这些夹紧点可导致在剪力或夹紧点处产生高负荷,因为在看护者仍在调节把手且向把手施加力的同时典型的把手会击中把手枢轴点附近的机械暴露止挡件。 在对这些和其它婴儿推车进行折叠操作期间也存在夹紧点的可能。婴儿推车可能常常从装配或使用中配置释放以折叠成折叠配置以供储存。为此,婴儿推车通常包含位于婴儿推车的每一侧上的折叠闩。折叠闩通常在闭锁时将婴儿推车保持在装配或使用中配置中。释放折叠闩则允许婴儿推车框架在若干框架枢轴点处折叠,所述框架枢轴点的结构通常与把手枢轴点的结构分离。所述单独结构中的每一者也可能同样产生单独的夹紧点。类似于把手闩夹紧点,折叠闩夹紧点常常在婴儿可到达的水平面或当看护者正对两个框架或闩机构组件进行动作以折叠婴儿推车时可产生明显力的位置处暴露。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婴儿推车包含框架;枢轴接头组合件,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界定枢轴轴线;把手,其在所述枢轴接头组合件处耦合到所述框架。所述枢轴组合件经配置以用于使所述把手围绕所述枢轴轴线相对于框架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闩组合件包含突出部,且可在其中闩组合件将把手紧固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闭锁状态与其中把手被释放以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闩导引件界定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突出部沿着其行驶的路径,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突出部保持在释放状态。 在一些情况下,枢轴组合件包含外壳,突出部安置于所述外壳内。在这些和其它情况下,闩导引件可包含凸轮狭槽。 在一些情况下,枢轴组合件可包含闩导引件。 枢轴接头组合件可包含毂,且突出部和闩导引件可封闭在所述毂内。闩组合件则可包含封闭在毂内的第一和第二止挡件以分别界定第一和第二位置。 框架可包含扶手连杆。在一些情况下,闩组合件包含在移动期间沿着且抵靠所述
扶手连杆行进的闩卡扣。替代地或另外地,扶手连杆可包含界定闩导引件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婴儿推车包含框架;枢轴接头组合件,其安装在所
述框架上且包含界定枢轴轴线的毂;以及把手,其在所述枢轴组合件处耦合到所述框架。所
述枢轴组合件经配置以用于使所述把手围绕所述枢轴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与第二
位置之间旋转。闩组合件可在其中闩组合件将把手紧固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闭锁状
态与其中把手被释放以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闩组合件包含封
闭在所述毂内的第一和第二止挡件以分别界定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毂包含其中安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止挡件的外壳。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毂包含凸轮外壳和经配置以会合所述凸轮外壳的凸轮盖。所述凸轮外壳可界定凸轮狭槽,且所述闩组合件可包含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啮合在凸轮狭槽中以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凸轮狭槽导引所述突出部。


在结合附式阅读以下描述后将明了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在图式中相同参考标号识别相同元件,且其中 图1展示处于使用中配置的示范性婴儿推车的透视正视图,其中把手处于正常位置,所述婴儿推车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若干方面构造的枢轴和闩组合件; 图2展示处于使用中配置的图1的婴儿推车和处于正常位置的把手的立面侧视图; 图3展示处于使用中配置的图1的婴儿推车和处于正常位置的把手的立面正视图; 图4展示处于使用中配置的图1的婴儿推车但把手处于逆转位置的透视正视 图5展示处于使用中配置的图1的婴儿推车和处于逆转位置的把手的立面侧视图; 图6展示图1的婴儿推车的示范性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详细透视图,其中把手闩和折叠闩两者均处于闭锁状态,所述婴儿推车处于使用中配置,且所述把手处于正常位置;
图7展示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详细透视图,其中把手闩处于释放状态,折叠闩处于闭锁状态,所述婴儿推车处于使用中配置,且所述把手处于正常位置;
图8展示在把手已从正常位置移动到逆转位置之后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详细透视图; 图9展示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部分透视图以描绘在折叠闩和把手闩的闭锁状
5态中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若干示范性组件的位置,其中折叠闩和把手闩的释放状态以影线展示; 图10展示图9所示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组件的分解部分透视图,其带有枢轴和闩组合件的枢轴或凸轮外壳; 图11展示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剖面透视图,其中把手和折叠闩两者均处于闭锁状态; 图12展示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剖面透视图,其中把手闩处于释放状态且折叠闩处于闭锁状态; 图13A展示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示范性凸轮外壳的透视图,其具有处于用于使用中配置的闭锁位置和正常把手位置的闩突出部或指形物,其中逆转把手位置以影线展示; 图13B展示在折叠闩的闩指形物已移动到释放位置之后图13A的凸轮外壳的透视图; 图14A和14B展示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详细透视图,其中折叠闩分别处于闭锁和释放状态; 图15展示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剖面透视图,其中折叠闩处于释放状态;
图16展示在折叠闩已被释放且在框架从使用中配置朝向折叠配置移动时图6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详细透视图; 图17展示处于折叠配置的图1的婴儿推车的透视正视 图18展示处于折叠配置的图1的婴儿推车的立面侧视图; 图19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用于可调节婴儿推车把手的替代枢轴和闩组合件的示意侧视图,其中扶手连杆充当用于在正常位置与逆转位置(影线)之间的移动的闩导引件; 图20展示图19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示意正视图; 图21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用于可调节婴儿推车把手的另一替代枢轴和闩组合件的示意侧视图,其中扶手连杆充当用于在正常位置与逆转位置(影线)之间的移动的闩导引件; 图22展示图21的枢轴和闩组合件的示意正视图; 图23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可逆把手布置的另一实例的示意侧视图,其中硬位置止挡件定位在枢轴点下方以为把手建立正常和逆转(影线)位置;
图24展示可逆把手布置的另一实例的示意侧视图,所述布置具有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构造的枢轴毂提供的硬位置止挡件以为把手建立正常和逆转(影线)位置; 图25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可逆把手布置的另一实例的示意侧视图,所述布置具有图25的枢轴毂和铰接把手以为把手建立正常和逆转(影线)位置;
图26展示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具有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伸縮推动杆的可逆把手布置的替代婴儿推车的示意侧视图; 图27展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构造的把手闩和闩导引件的可逆把手布置的另一实例的示意侧视 图28展示恰好在闭锁之前图28的把手布置的示范性把手闩的一部分的详细示意图; 图29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另一示范性可逆把手布置的示意侧视图,其中扶手连杆充当用于在正常位置、中间位置(影线)与逆转位置(影线)之间的移动的闩导引件; 图30展示图30的可逆把手布置的示意正视图,用以描绘处于闭锁位置和处于松开位置(影线)的闩导引件;以及 图31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可逆把手布置的另一实例的示意侧视图,其中扶手连杆充当用于在正常位置、中间位置(影线)与逆转位置(影线)之间的移动的闩导引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大体上针对于具有可逆把手以及用于将把手紧固在各种位置中的改进的闩和枢轴布置的婴儿推车。在一些情况下,改进的枢轴布置还可促进将婴儿推车从使用中配置折叠到折叠配置。大体来说,本文描述的闩和枢轴布置提供与婴儿推车的安全使用和操作有关的若干优点。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大体上针对于没有由硬止挡件和在把手或框架移动期间的其它情形形成的暴露薄片、碾压或其它夹紧点的闩和枢轴布置。避免或消除夹紧点可能在可逆把手情形中尤其有用,因为在把手移动期间婴儿可能就座于婴儿推车中。在一些情况下,闩组件处于内部或经封闭以使得硬止挡件也被封闭。在这些和其它情况下,枢轴组合件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组件也可被大致隐藏。用以封闭或容纳闩组合件组件的相同组件也可构成枢轴组合件的组件。举例来说,此些共同或共享组件可包含具有与凸轮盖配对的凸轮外壳的毂。在此些情况下,界定把手的位置的硬止挡件被安置或容纳在毂内位于凸轮外壳与凸轮盖之间。如下文所述,硬止挡件可由指形物(或其它突出部)以及指形物在毂内与之啮合的狭槽提供。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针对于通过确保把手闩在把手位置之间的移动期间保持释放来从把手闩组合件的暴露部分消除硬止挡件。为此,偏置轨道或其它闩导引件可由闩组合件的突出部啮合。在那些情况下,闩导引件大体上防止突出部从释放状态移动到闭锁状态,直到把手被安置在其可由闩组合件紧固的位置中为止。 本发明的另外方面大体上针对于婴儿推车的可折叠特征。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在各种程度上与负责逆转把手的组件集成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折叠闩而使得婴儿推车的折叠或储存配置成为可能。折叠闩和把手闩可共享若干组件以简化婴儿推车的构造,以及以集成方式解决所述闩的夹紧点和其它挑战。 虽然下文描述的婴儿推车配置有可在正常和逆转位置之间移动的把手,但本发明的若干方面不限于仅具有两个把手位置的婴儿推车。类似地,本发明的若干方面不限于仅具有两个框架配置(例如,使用中配置和折叠配置)。而是,下文描述的特征可应用于具有任何数目的把手位置和任何数目的框架配置的婴儿推车。事实上,所揭示的闩和枢轴布置非常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婴儿推车框架和把手。举例来说,所揭示的特征不限于具有伸长的推动杆的婴儿推车把手,尽管在此些情况下夹紧力可能为明显的。出于这些原因和下文陈
7述的其它原因,本文在广义上使用术语"可逆"来包含把手定向中的多种调节。类似地,本
文也在广义上使用术语"折叠"来包含对框架组件的相对位置的多种调节。 虽然结合为就座于婴儿推车中的婴儿消除夹紧点来说尤其有用,但下文描述的闩
和枢轴布置呈现若干其它优点。举例来说,把手与折叠闩组合件以及枢轴组合件之间的组
件集成和共享简化了所揭示的婴儿推车的操作、组装和使用。 现在转向附式,图1和2展示根据本发明的若干方面构造的婴儿推车50。婴儿推车50具有婴儿推车框架组合件52,其具有一对前支腿54和一对后支腿56。每一后支腿56终止于以影线示意性展示的相应后轮57处。两个前轮58(也以影线展示)安置于靠近前支腿54的下端59处,前支腿54可终止于相应的前轮组合件(未图示)处。在此实例中,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的上端经由相应的支腿枢轴接头60 (图1)以枢转方式彼此连接。后支腿56的下端经由横拉条61 (图1)连接。 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以及框架组合件52的其它组件大体上将座椅框架组合件62支撑在地面上方。座椅框架组合件62具有在前支腿54之间延伸的横部件63(图1)以及从横部件63向后延伸的一对侧杆64。座椅框架组合件62的这些和其它组件以及(更一般地说)框架组合件52支撑图1中以影线展示的座椅66。座椅66可包含若干不同组件,包含座椅底部平台、座椅背、座椅侧面或垫以及座椅托盘,以及覆盖此些组件的纺织品,以用于安全地支撑就座于婴儿推车50中的婴儿。这些组件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包含纺织品)可用于紧固座椅66到座椅框架62或婴儿推车框架52的附接。座椅66的这些组件的设计、形状、大小和其它特性可相当大地变化。 框架组合件52和座椅框架组合件62的配置和组件也可与所示实例具有相当大的不同。举例来说,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的形状和其它特性可经修改以适应不同的轮布置和框架设计。前支腿54耦合到座椅框架组合件62的方式也可相当大地变化,且无需包含如展示的一对连接器组合件67。在替代性框架设计和轮布置的情况下,耦合前支腿54的横拉条68也可不存在。 枢轴和闩组合件70定位在座椅框架组合件62的每一侧上,且更一般地说,婴儿推车框架52的每一侧上。座椅框架组合件62的侧杆64以枢转方式耦合到枢轴和闩组合件70中的相应一者。折叠连杆72也以枢转方式耦合到枢轴和闩组合件70,所述折叠连杆72中的每一者将侧杆64中的一者以可调节方式连接到后支腿56中的一者。每一折叠连杆72在其下端以枢转方式耦合到对应的后支腿56。每一折叠连杆72的上部段连接到枢轴和闩组合件70,且将在框架组合件52折叠时驱动后支腿56和前支腿54朝向彼此折叠。
框架组合件52还具有用于推动和操纵婴儿推车50的可调节或可逆把手组合件74。把手组合件74具有一对推动杆76,其从框架组合件52的其它组件向上延伸而到达把手组合件74的把手柄78 (以影线展示)。把手柄78大体上在每一推动杆76的上端之间延伸,且可与其一体式形成。每一推动杆76的下端经由枢轴和闩组合件70中的相应一者以可枢转方式耦合到框架组合件52的其余部分。把手组合件74的推动杆76、把手柄78和其它组件的形状、大小、配置和其它特性可与所示实例不同。 每一枢轴和闩组合件70包含枢轴接头组合件80、折叠闩组合件82和把手闩组合件84。枢轴接头组合件80支撑把手74和其它框架组件围绕示意性指示为以影线展示的销的枢轴轴线P的运动。以此方式,把手74是可逆或以另外方式可调节的,且框架52可围绕同一枢轴轴线P折叠。在此实例中把手74的位置可在正常位置与逆转位置之间调节。图l和2描绘正常把手位置,其中把手74从枢轴接头组合件80向后延伸。下文描述逆转位置和在所述位置之间的移动。把手闩组合件84大体上是针对于将把手74紧固在正常和逆转位置中,但可适于适应任何数目的把手位置。 枢轴接头组合件80在结构上与两个闩组合件82、84的若干组件集成。在此实例中,这些组合件的若干方面是集成的。举例来说,组合件的某些组件驻留在共享的外壳或封闭物中。组合件还共享某些组件。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这些和其它组件大体上是根据本发明的若干方面配置的,且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为了易于说明,折叠闩组合件82和把手闩组合件84在图1和2中大体上通过参考其与枢轴接头组合件74分离的相应组件来指示。
框架组合件52包含闩载体杆86,其支撑枢轴和闩组合件的若干组件。通过使用闩载体杆86,折叠闩组合件82和把手闩组合件84形成框架52的折叠或把手74的定位中所涉及的连接。在此实例中,闩载体杆86从枢轴和闩组合件70向上和向后延伸。如图2中最佳所示,当把手74处于正常位置中时,闩载体杆86和推动杆76安置在共同平面中。每一闩载体杆86从把手74的对应推动杆76向内横向间隔。 框架组合件52包含扶手连杆88,其从闩载体杆86的上端行进到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的上端的连接。以此方式,扶手连杆88充当框架组合件52的在座椅框架组合件62的任一侧上的间隔开的纵向连接器。在此实例中,每一扶手连杆88耦合支腿枢轴接头与闩载体杆86,闩载体杆86又耦合到在婴儿推车50的每一侧上的枢轴组合件80的内侧。扶手连杆88大体上经配置以促进将框架组合件52折叠到储存或折叠配置。为此,扶手连杆88以可枢转方式连接到闩载体杆86且连接到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因此,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在框架52折叠时朝向彼此移动,使得前轮58向后移动,且后轮57向前移动。在此实例中,每一扶手连杆88是具有大体上平坦的上表面和向下延伸的侧面的模制组件,其经配置以形成在使用中与折叠配置之间的移动期间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以及闩载体杆86在其中旋转的通道。扶手连杆88的此示范性横向横截面形状在图1中展示,因为所述扶手连杆88中的一者经分段以显露把手闩组合件84的组件。虽然每一示范性扶手88具有成形为像平拱的横向横截面,但可使用多种其它形状和配置来适应框架组件的枢轴运动。此外,替代的框架组合件可包含多个组件以单独地提供扶手88的扶手和纵向连杆或连接特征。
现在参看图3,展示框架组合件52的正视图以说明若干上述组件的相对定位、对准和平行定向。从框架组合件52的外部侧面开始,把手推动杆76从闩载体杆86向外横向间隔,所述闩载体杆86的上端终止于定位在扶手连杆88的最后面程度的上方和后方的帽90处。推动杆76的间隔以及闩载体杆86和扶手连杆88所位于的平面充分宽以确保在这些组件之间对婴儿或看护者不会产生夹紧点。举例来说,间隔的宽度可大于婴儿手指或成人手指。推动杆76类似地与扶手连杆88、前支腿54和后支腿56间隔开,因为框架52的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与闩载体杆86在共同平面中对准。还如图1和2中所示,把手推动杆76在此实例中与闩载体杆86平行布置。 把手闩组合件84的闩92由推动杆76以可滑动方式承载在每一推动杆76的下端附近但从所述下端向上间隔开。每一闩92向内横向突出,且因此安置于闩载体杆86与推动杆76之间的间隔中。在此实例中,闩92包含经配置以延伸所述间隔的整个宽度的突出部93。因此,扶手连杆88充当在推动杆76在把手再定位期间移动时闩92沿着其且抵靠其
9而行进的轨道或轨。因此,尽管存在闩92的突出部93,但也避免了这些组件之间的夹紧点, 只要闩92连续安置成与扶手连杆88的轨道接触或近似接触。如下文描述,闩92经配置以 接纳并啮合把手闩组合件84的用于正常把手位置的闩翼片94 (以影线展示)。闩翼片94 承载于闩载体杆86的上端上,且经安装以从闩载体杆86朝向推动杆76向外横向突出。为 此,翼片94朝向扶手连杆88(且更一般地说,婴儿推车50)的后方定位。翼片94在本文中 可称为"正常位置翼片"。把手闩组合件84的逆向位置闩翼片96安装在每一扶手连杆88 的用于逆转把手位置的前向端98附近。逆向位置翼片96在图1和2中更清楚地展示,且 在图3中以剖面图展示以显露正常翼片94与突出部93的啮合。 现在转向图4和5,将婴儿推车50展示为把手74处于逆转位置中。为了从正常位 置移动把手,可经由致动器100将每一把手闩92从对应的闩翼片94脱离或释放,所述致动 器100在图1中仅示意性展示,因为其构造可相当大地变化。如下文描述,致动器100可替 代地耦合到折叠闩组合件82。在任何情况下,致动器IOO或其它致动机构经操作以克服如 下文描述的闩组合件82、84的回动弹簧。致动器100的由看护者扶持的部分可定位在框架 组合件52上的任何方便位置处,例如把手柄78。在所示实例中,把手闩92可如下文所述 通过看护者在每一闩92的拉动翼片或其它组件上向上拉动而释放。在脱离或释放把手闩 组合件84后,看护者随后可通过向把手柄78或推动杆76施力而在正常与逆转位置之间移 动把手74。把手74随后经由枢轴接头组合件80围绕枢轴轴线P旋转,直到达到位于组合 件80内的止挡件为止。如下文进一步描述,所述止挡件不是由闩翼片94、96或闩92建立 或提供的。此类内部或非暴露的止挡件防止在把手位置的调节期间形成可能的夹紧点,这 可能在考虑到婴儿的手在扶手连杆88上的接近度时尤其有益。 —旦紧固在逆转位置中,把手74便从枢轴接头组合件80向前和向上延伸。大体 来说,把手74现在经定位以使得看护者可在面对座椅66(图1)时握持把手柄78以在逆向 方向上行走并推动婴儿推车50。在此实例中,把手74的推动杆76经过扶手连杆88的前向 端98附近,进而建立每一闩92与每一翼片96的相应啮合。然而,在其它情况下,可改变把 手74的位置以包含额外或替代的定向,包含其中把手74在更水平的方向上延伸以适应较 矮的看护者的定向。在此些情况下,额外或替代的闩翼片(未图示)可承载或安装在前支 腿54上。更一般地说,任何数目的闩翼片可在各种位置处安装在框架52上以支持任何数 目的把手位置或定向。 在把手74的移动期间,闩载体杆86和扶手连杆88保持静止。以此方式,闩翼片 94保持在适当位置以用于后续调节回到正常把手位置。此外,扶手连杆88与推动杆76之 间的间隔保持相同,使得每一闩92持续沿着扶手连杆88中的对应一者行驶。在闩92和扶 手连杆88仍靠近配合或邻接的情况下,在移动期间不产生夹紧点。 现在参看图6到8,现在更详细描述示范性枢轴接头组合件80和把手闩组合件84 的组件和操作。枢轴接头组合件80包含毂102,其耦合到接纳推动杆76的下端的安装套管 104。在此实例中,安装套管104与毂102的外表面一体式形成或以另外方式附加到毂102 的外表面。毂102具有两片式壳106,其封闭把手闩组合件84和折叠闩组合件82两者的组 件。这些组件的封闭(或其它内部安置)是所揭示婴儿推车的有助于避免如本文所述的夹 紧点的一个方面。在此实例中,壳106包含内部壳体108和外部壳体IIO,其每一者以枢轴 轴线P为中心。内部壳体108和外部壳体110经成形以沿着圆形接口 112对接或会合以封闭闩组件且形成毂102。外部壳体110与安装套管104 —体式形成且可围绕枢轴轴线P与其一起旋转,以支持把手推动杆76在正常位置(图6)与逆转位置(图8)之间的移动。内部壳体108的内表面紧固到闩载体杆86,且在把手再定位期间保持相对于枢轴轴线P静止。如下文所述,此示范性枢轴和闩组合件依赖于内部凸轮(图13A、13B)来控制把手移动,在此情况下外部壳体110充当用于凸轮的盖(本文称为"凸轮盖"),且内部壳体108充当用于凸轮的外壳(本文称为"凸轮外壳")。因此,在此实例中每一枢轴组合件80使凸轮外壳108中的一者定位在相应把手推动杆76和闩载体杆86的下端处。每一凸轮外壳108在框架52的每一侧上附加到闩载体杆86。如下文所述,凸轮盖110随把手推动杆76 —起在正常与逆向位置之间枢转,但凸轮外壳108静止且固定到闩载体杆86。 图6到8展示在驻留在正常把手位置中时、在闩释放操作期间以及在驻留在逆转把手位置中时把手闩组合件84的在毂102外部的组件。在此实例中,每一翼片94、96具有大体螺栓形状的主体114,其终止于由闩92的卡扣118啮合的扩展或旋钮形状的头部116处。卡扣118从以可滑动方式安装在推动杆76上的套管120向内延伸。如图9中最佳所见,卡扣118具有带狭槽122的大体C形主体,其具有位于凹槽126的任一侧上的间隔开的脊124,所述凹槽126经成形以俘获每一翼片94、96的头部116。 把手闩组合件84的操作是基于闩92在位于翼片94、96中的一者上的就座位置和与翼片94、96间隔的升高位置之间的移动。图7描绘与翼片94间隔的闩92,且更具体来说,卡扣118。在闩92与翼片94分离的情况下,把手闩组合件84被释放或松开,且把手推动杆76自由地围绕枢轴轴线P移动。为此,闩92的套管120能够沿着推动杆76在图9中最佳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滑动式轴向移动。可以多种方式驱动闩92,包含例如安置于套管120的横向向外表面上的拇指或手指状翼片128。为了升高卡扣118且释放闩92,看护者在每一翼片128上向上拉动。替代地或另外地,闩92可由看护者所扶持的致动器(例如致动器IOO(图l))驱动。下文结合图10到12中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来描述关于闩接纳器92的致动的进一步细节。 翼片94、96和闩接纳器92的构造、安装、配置、形状、定位和其它特性可与所示实例具有相当大的不同。翼片94无需如图所示经由安装套管129紧固到闩载体杆86。安装套管129也可变化,且可包含例如从闩载体杆86向外横向延伸以支撑翼片94的主体114和头部116的多种组件。此外,与翼片94有关的这些组件无需如图所示一体式形成。
图9描绘把手推动杆76中的一者和凸轮盖110中附加到所述推动杆76的下端131的相应一者。如上文所展示和描述,把手闩92承载于推动杆76上且与凸轮盖110间隔开以允许沿着推动杆76在闭锁位置与松开位置(以影线展示)之间滑动。在此实例中,凸轮盖110具有与安装套管104 —体式形成的碗形或杯形壳132,其接纳推动杆76。将推动杆76插入到安装套管104中使推动杆76的下端131定位在如图所示由杯形壳132界定的空间内。 上部和下部指形物134、 136在凸轮盖110内从推动杆76向内突出。指形物134、136可沿着上部和下部轴向狭槽138、140在推动杆76的下端131中移动。上部狭槽138沿着推动杆76在用于枢轴轴线P(图6到8)的枢轴销孔口 142上方延伸,而下部狭槽140沿着推动杆76在枢轴销孔口 142下方延伸。每一指形物134、 136可沿着推动杆76在由狭槽138U40界定的位置之间轴向行进。在此实例中,下部指形物136是把手闩随动件,而上部指形物134是折叠闩提升器。因此,在闩92在图9所示的闭锁与松开位置之间滑动时,下部指形物136从下部位置行进到较高位置(以影线展示)。指形物134、 136无需如在所示实例中为销形的,而是可成形为从把手突出的经配置以啮合闩组合件82、84的其它组件的任何突出部。下文提供关于上部指形物和折叠闩提升器134的进一步细节。
图10展示折叠闩组合件82和把手闩组合件84的承载在每一推动杆76中或由每一推动杆76承载的若干组件。凸轮盖110与推动杆76分离以显露指形物134、 136在其中行进的狭槽138、140。每一指形物134、136包含经大小设计以在狭槽138U40中移动的销形主体144,以及经配置以啮合凸轮盖110中的凹槽或其它区域(未图示)的縮窄尖端146。指形物134U36还在由凸轮外壳108的内部组件界定的狭槽内行进,所述凸轮外壳108的实例展示于图13A和13B中。在与毂106(图6)的横向向内表面对应的外表面上,凸轮外壳108具有折叠闩接纳器148和支腿拉条150。折叠闩接纳器148包含一对壁152,其从凸轮外壳108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如下文所述,所述对壁152之间的空间经配置以将折叠闩组合件82的折叠闩与折叠连杆72 (参见例如图14A和14B)的末端对准。通道154位于所述对壁152之间以允许折叠闩提升器134作用于折叠闩。支腿拉条150具有弯曲的座156以俘获后支腿56中的一者,且进而在婴儿推车50定向在使用中配置中时增加框架组合件52(图l到4)的结构刚性。 推动杆76具有另一狭槽158,其从推动杆76的下端160向上定位以用于接受以可滑动方式将闩92紧固到推动杆76的螺栓、销或其它扣件161 (图11)。在闩92在闭锁与松开位置之间移动时,扣件161在狭槽158内行进。为此,狭槽158可具有等于把手闩随动件136在其中行进的狭槽140的轴向长度的轴向长度。 图10所示的组件中的其余组件安置在推动杆76内。缆绳162在每一推动杆76内延伸,从例如致动器100(图1)行进到折叠闩梭或滑动件166的上端164。大体来说,折叠闩提升器134从折叠闩梭166突出且由其承载,使得缆绳162的向上运动向上驱动折叠闩提升器134以释放折叠闩组合件82。在此实例中,折叠闩梭166的上端164具有圆顶形连接器168以用于在缆绳162的末端处俘获小块170(图11)。折叠闩梭166具有轴向伸长的主体172,其具有上部段174和下部段176。在此实例中,主体172是模制组件。上部段174和下部段176具有不同的径向宽度且因此会合以形成充当用于偏置弹簧180的就座表面的架子178。上部段174足够窄以允许弹簧180在上部段上方滑动且抵靠架子178而将折叠闩梭166偏置到向下闭锁位置。折叠闩梭166在其下端184处具有导引件182以接纳折叠闩提升器134。在此实例中,导引件182具有大体管状形状,折叠闩提升器134的销形主体144穿过其中。导引件182还具有搭扣特征以经由尖端146的啮合而俘获折叠闩提升器134。折叠闩梭166的上部段174和下部段176的形状可与所示的实例不同,且可包含若干肋和其它特征以促进模制组件的制造。 第二梭(或把手闩梭)186也容纳在每一推动杆76内。每一把手闩梭186围绕对应推动杆76中的相应折叠闩梭166。在此实例中,把手闩梭186为大体上管状的。更一般地说,把手闩梭186和折叠闩梭166大体上经配置以使得折叠闩梭166可在把手闩梭186内伸縮,把手闩梭186又可在推动杆76内伸縮。把手闩梭186可在推动杆76内独立于折叠闩梭166而滑动或移动。闩92经由扣件161(图11)连接到把手闩梭186,使得在一者中跟踪另一者的移动。在此实例中,扣件161包含闩销188(图11)。在一些情况下,把手闩梭186也可耦合到用于致动的单独缆绳(未图示)。然而,在所示实例中,把手闩梭186的移动是通过看护者在翼片126上向上拉动来驱动的。把手闩梭186由偏置弹簧190向下偏置到闭锁位置。 把手闩梭186具有靠近其上端194的第一轴向狭槽192以容纳用于折叠闩的偏置销。以此方式,把手闩梭186可轴向移动以释放把手闩组合件84。把手闩梭186具有靠近其下端198的第二轴向狭槽196以容纳在梭186向上移动时折叠闩提升器136的移动和枢轴销200(图11)的相对移动。而且在下端198处是导引件202,把手闩提升器136被俘获于其中。导引件202可以(但无需)以类似于折叠闩梭166的导引件182的方式配置。在把手闩梭186的上端194处,把手闩梭186中的孔204经设计以接受闩销188 (图11)以耦合把手闩梭186和闩92。 图10还描绘在此实例中偏置弹簧180、 190固定在推动杆76内的方式。推动杆76具有位于狭槽158上方和下方的孔206、208。孔206、208大体上经配置以分别接纳把手闩组合件84和折叠闩组合件82的止挡件210、212 (图11)。每一止挡件210、212无需如图所示为销形或螺栓形的。用于把手闩梭186的弹簧190的上端抵靠止挡件210,而用于折叠闩梭166的弹簧180的上端抵靠止挡件212。 现在参看图11和12,其针对从图1的正视透视图观看的婴儿推车50的右侧展示上述枢轴和闩组合件的剖面图。更具体来说,以截面展示推动杆76、闩载体杆86以及枢轴接头组合件80以显露折叠闩组合件82和把手闩组合件84的内部组件。所述组件的视图是从婴儿推车50(图1)的正面观看,使得在图11中从右到左,推动杆76和凸轮盖110定位在凸轮外壳108的外部,凸轮外壳108又横向安置在闩载体杆86和后支腿56的外部。继续横向向内,折叠连杆72后跟随有侧杆64以及经由枢轴销200将侧杆64耦合到枢轴接头组合件80的连接器或连杆板214。 图11和12的剖面图还描绘折叠闩梭166和把手闩梭186在推动杆76内的伸縮式内部定位。折叠闩梭166也以伸縮方式安置在把手闩梭186内。梭166、186和闩组合件82、84的导引和控制闩的移动和定位的其它组件的内部定位消除或减少了由把手再定位和框架折叠引起的夹紧点的可能。下文结合以下图式进一步描述这些闩导引件的操作图11展示处于闭锁状态的折叠闩组合件82和把手闩组合件84两者;图12展示处于释放状态的把手闩组合件;且图15展示处于释放状态的折叠闩组合件82。 如图11所示,在闩92就座于翼片94上的情况下,把手闩梭186由弹簧190偏置到闭锁状态中的向下位置。在所述位置中,梭186的下端198位于推动杆76的下端160处或附近。梭186向上延伸直到达到闩92为止,其中梭186的上端194位于闩92的卡扣118上方,靠近翼片126。在此状态下,梭186的导引件202和把手闩随动件136在凸轮外壳108中定位在狭槽218的下端216处。枢轴销200大体上安置在把手闩梭186中的狭槽196的中心附近,紧在该处下方定位有折叠闩梭166的下端184。折叠闩导引件182和折叠闩提升器134因此也安置在狭槽196的中心附近,从而为导引件182和提升器134留下空间以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释放操作期间在狭槽196中向上移动。弹簧180向下支承在折叠闩梭166的架子178上以维持闭锁状态。 导引件182、202的配置可与所示实例不同。因此,导引件182、202无需具有经配置以接纳销形指形物的管状或圆柱形形状,如图所示。更一般地说,导引件182、202可以任
13何方式经配置以俘获闩组合件82、84的突出部。导引件182、202的形状和特性因此可变化以协作地且紧固地啮合所述突出部。因为突出部无需为销形的,所以得出导引件182、202的形状可相应地变化。 图12描绘处于释放状态的把手闩组合件84。无论是由于致动器(未图示)还是看护者在翼片126上向上拉动,闩92均向上移动且从翼片94脱离。在此实例中,闩92的卡扣118现在与翼片94间隔开且定位在翼片94上方,如图所示。把手推动杆76现在自由地从正常位置移动到逆转位置。为了导引和控制所述移动,闩92的向上移动经由销188(或扣件161)向上拉动把手闩梭186,从而抵靠止挡件210压縮弹簧190。所述向上移动致使导引件202在推动杆76中的狭槽196内移动到较靠近枢轴销202(即,凸轮外壳108的中心)的位置。因此,把手闩随动件136被在凸轮外壳108中的狭槽218内向上拉动。在此点,把手闩随动件136保持安置于狭槽218内,因为把手推动杆76仍有待朝向逆转位置移动。在此实例中,把手闩随动件136现在定位于狭槽218的上端220处,凸轮闩导引件222开始于该处。凸轮闩导引件222界定一轨道或路径,把手闩随动件136沿着所述轨道或路径行驶以允许推动杆76经由围绕枢轴销200旋转而朝向逆转位置移动。以此方式,凸轮外壳108、导引件202、把手闩随动件136以及凸轮闩导引件222协作以防止把手闩组合件84在把手移动期间向下移动。通过延迟此移动直到把手推动杆76处于闩翼片96(图6)上方的逆转位置为止,避免了闩92所涉及的夹紧点。 结合图13A和13B中所示的示范性凸轮外壳108提供关于把手推动杆76的受控移动的进一步细节。凸轮外壳108与每一推动杆76上的凸轮盖110 (图6)配合且由其覆盖。未展示凸轮盖110、导引件202以及枢轴和闩组合件的其它组件以更好地说明凸轮外壳108的基于凸轮的导引件和狭槽。在此实例中,凸轮外壳108围绕枢轴轴线P以圆柱形方式成形,其具有界定内部框架228的周边226的外部轮缘224,内部框架228又界定两个轨道,一个轨道用于折叠闩提升器134且另一轨道用于把手闩随动件136。内部框架228具有若干径向鳍230和若干同心肋232以提供刚性且支撑轨道。在此实例中,鳍230和肋232中的若干者界定轨道,如图所示和下文所述。 在此实例中用于把手闩随动件136的轨道包含狭槽218、狭槽234以及连续地连接狭槽218和234的凸轮闩导引件222。轨道界定位于枢轴轴线P下方的反转的稍微为U形的路径。狭槽218从枢轴轴线P向下和向前径向延伸,且对应于正常把手位置。狭槽234从枢轴轴线P向下和向后径向延伸,且对应于逆转把手位置。在此实例中闩凸轮导引件222是狭槽236,其邻近于界定枢轴轴线P的肋232而行进,终止于两个狭槽218、234的内端处。更具体来说,狭槽236为大体上弧形的且由弧形内壁238和弧形外壁240界定。如下文所述,凸轮狭槽236和狭槽218、234界定安全地封闭在凸轮外壳108内的用于把手移动的止挡件。狭槽218、234因此可称为"位置狭槽",如在"正常位置狭槽218"或"逆转位置狭槽234"中。 当把手闭锁在正常位置中时,把手闩随动件134就座于狭槽218内,抵靠其闭合的下端218。为了释放把手闩组合件84,将把手闩随动件134沿着正常位置狭槽218升高到两个位置狭槽218、234之间的凸轮狭槽236。 一旦把手闩随动件134越过狭槽218与凸轮狭槽236的外壁240会合的隅角,把手便可从正常位置枢转到逆向位置或反之亦然。弹簧190 (图11)将自动将把手闩随动件134发动到逆向位置狭槽234的闭合端(如影线所示),且把手被紧固在与逆翼片96啮合的闭锁位置中,如图4所示。为了将把手移动回到正 常位置,用户仅需要致动把手致动器(或以另外方式向上移动闩92)且向后拉动把手。在 所述移动期间,把手闩随动件134在位置狭槽234内向上滑动,进入凸轮狭槽236且在其内 滑动,且随后一旦把手达到正常位置便发动到正常位置狭槽218中。 虽然上文将凸轮狭槽236参考作为闩导引件,但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将由凸轮外壳 108界定的整个轨道考虑为闩导引件。在任一情况下,把手闩组合件84的操作由凸轮外壳 108内部的动作控制和导引。此控制在两个把手位置之间尤其重要,因为闩导引件的配置确 保把手闩92在把手移动期间保持在释放位置。以此方式,把手闩92在把手朝向翼片94、96 中的一者移动时不会产生夹紧点。 图13A还描绘凸轮外壳108导引折叠闩提升器134的移动的方式。凸轮外壳108 具有位于枢轴轴线P上方的伸长的折叠闩通道242。折叠闩244具有突出部246,其俘获在 通道242内但可沿着通道242滑动。在把手处于正常位置中的情况下,折叠闩提升器134 定位在折叠闩突出部246下方且邻近于折叠闩突出部246。凸轮外壳108的上述框架界定 位于闩通道242的基座250处的提升器狭槽248,突出部246的唇缘251置放在所述狭槽 上处于闭锁状态。在把手旋转到逆向位置的情况下,闩提升器134定位在狭槽248的闭合 端252处,如影线展示。因此,闩提升器134没有定位在闩突出部246下方。因此,闩提升 器134无法在逆向把手位置中接触或升高折叠闩244。 图13B描绘处于释放状态的折叠闩244的位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经由折叠闩组 合件82的致动从狭槽248向上驱动折叠闩提升器134。折叠闩244又由闩提升器134提升 到其中突出部246的唇缘251与通道242的基座250间隔且安置在基座250上方的位置。 折叠闩244的此移动使折叠闩244与折叠连杆72分离,进而允许在婴儿推车折叠时框架的 相对移动。 图14A和14B中更清楚地展示处于闭锁和释放状态的折叠闩244和折叠连杆72 的定位和分离。在每一折叠连杆72的上段258的顶端256上提供折叠闩接纳器254。折叠 闩244以可滑动方式承载于每一闩载体杆86的下端上。如图14A所示,当折叠闩组合件82 驻留在闭锁状态时,折叠闩244啮合折叠闩接纳器254。在此实例中,将折叠闩接纳器254 配置为折叠连杆72的顶端256中的缺口 260。折叠闩244中的对应缺口 262经配置以在闭 锁状态中协作地啮合缺口 260。 在图15的剖面图中更详细展示折叠闩组合件82的操作。为了折叠婴儿推车框 架,在此实例中把手需要处于正常位置中(参见例如图l),如上文所述。致动所述致动器 100 (图1)以在缆绳162上拉动,缆绳162又抵抗弹簧180经由折叠闩梭166的闩导引件 182对折叠闩提升器134的回动力而向上拉动。将每一折叠闩提升器134向上拉动到松开 位置,其中闩突出部246升高到通道242的顶部,如图所示。因此,沿着闩载体杆86向上推 动每一折叠闩244。 一旦折叠闩244升高且脱离与折叠闩缺口 260(图14B)的啮合或离开 折叠闩缺口 260,把手推动杆76便自由地围绕枢轴轴线P向前旋转。然而,因为把手闩92 仍与正常位置翼片94啮合,且把手闩随动件136仍被俘获在凸轮外壳108的正常位置狭槽 218中,所以向前推动把手推动杆76也向前推动闩载体杆86。此移动又致使折叠连杆72 如图16中所描绘下降,图16展示在框架从使用中配置移动到折叠配置时推动杆76和闩载 体杆86围绕枢轴轴线P旋转。更具体来说,在折叠连杆72的另一端朝向前支腿向前跟随
15后支腿56时每一折叠连杆72的上段258向下旋转,如图17和18所示,图17和18展示处于折叠定向中的婴儿推车。 还如图15所示,每一闩载体杆86内的弹簧264将折叠闩244向下偏置到其中闩啮合折叠连杆72上的折叠闩缺口 260(图14B)的闭锁位置。在折叠闩244啮合的情况下,婴儿推车框架被保持在固定位置中以将婴儿推车保持在使用中配置中。弹簧264抵靠止挡件266以使折叠闩244从释放位置(图15)向下返回到闭锁位置(图11和12)。在此实例中,止挡件266是用以将翼片94紧固到闩载体杆86的安装销。如图17和18中所示,在婴儿推车已折叠时,每一折叠闩244保持在释放位置中。图18还展示在折叠连杆72上折叠闩接纳器254的向下和向后位置。 所揭示的婴儿推车框架、把手和闩组合件提供了优于此类型的现有已知婴儿推车的若干益处。其中之一是凸轮外壳和凸轮盖隐藏且覆盖了把手闩随动件和折叠闩提升器两者。因此,这些可能的夹紧点被覆盖且不被暴露。在现有技术婴儿推车中,各种折叠闩和把手闩机构将极为不同于所揭示实例且将被暴露。 如上文实例中所述,把手闩随把手闩梭一起移动,且因此随闩随动件一起移动。在把手正被再定位时,闩随动件由凸轮狭槽维持在两个把手位置之间的升高位置中。随动件在达到选定的把手位置之前不会发动到位置狭槽中。在把手处于适当位置中之前在翼片与把手闩之间不存在接触。这消除了另一可能的高负荷夹紧点。仅有的负荷是在回动弹簧将把手闩向下发动到翼片上时由回动弹簧施加的负荷。在现有技术婴儿推车中,把手闩通常在从一个把手位置释放后立即返回到闭锁条件。闩因此将在新位置处接触翼片。夹紧或剪切力将可能比在此现有技术布置中大得多,因为用户正在通过拉动或推动把手施加负荷,且以距把手枢轴和闩位置相当大的距离进行此动作。 此外,所揭示的凸轮外壳、弯曲凸轮狭槽以及两个把手位置狭槽产生用于把手的硬止挡件。这些硬止挡件隐藏在凸轮外壳和盖内。把手闩随动件在达到狭槽后将发送到选定位置狭槽中,且将在已发动到狭槽中时充当用于把手的硬止挡件定位器。在现有技术婴儿推车中,把手通常包含用于每一把手位置的暴露硬止挡件。在所揭示的设计中消除了暴露的硬止挡件。 在上文所述的实例中,婴儿推车把手当在使用中位置与逆向位置之间移动时围绕其下端枢转。闩向上定位且与把手枢轴间隔开。从如上文所述的闩位置和闩消除硬止挡件。代替地,在毂内在把手枢轴处提供硬止挡件。在一些情况下,将止挡件形成为销和狭槽,从婴儿推车把手的底部突出的销在使用期间延伸到所述狭槽中。用于折叠婴儿推车框架的折叠闩同样地并入到把手位置闩附近的把手毂和把手推动臂内。枢轴组合件被凸轮外壳大体上覆盖且隐藏,这减少了各种接头的可能夹紧点,如上文所述。 婴儿推车框架配置可与所展示和描述的配置不同。举例来说,折叠闩组合件、把手闩组合件、枢轴组合件和类似物的各种组件的配置和构造可与所示实例不同,且仍按既定起作用。虽然在上文所述的实例中把手闩组合件和折叠闩组合件的组件容纳在共同组件中,但枢轴组合件可将把手闩和折叠闩组合为单个机构。 如上文所述,本文揭示和描述的可逆把手的替代实例是可能的。以下替代实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特征或组件可并入到上述实例中。因此,除了所展示和描述的那些组合之外还可构造若干不同的组合。
在一个实例中,图19和20说明婴儿推车扶手(或扶手连杆)300、可逆把手302 以及把手闩布置的示意图。在此实例中,婴儿推车把手围绕底端304枢转。扶手连杆300 具有横向向外面向表面306,其具有两个间隔开的闩接纳器308 (图20),每一闩接纳器308 具有插座309(图20),其为可逆把手302界定正常使用和逆向原始位置。如图20所示,闩 310可包含弹簧偏置且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插座309中的选定一者中和移动离开其的销 312。销312可手动縮回或通过使用多种其它方法和机构而縮回。销312可在向外方向上 縮回,从而准许婴儿推车把手302在正常使用位置与逆向位置之间移动。在达到所要位置 后,销312发动到适当的插座309(或接纳器308)中。在此实例中闩310可经配置以靠近 地抵靠扶手连杆300的向外面向表面306而行驶,以消除或最小化夹紧和剪切或碾压区域。 以此方式,扶手连杆300充当对上文所述的实例的闩导引件替代物,其提供相同优点。
图21和22说明类似于图17和18中描绘的实施例的可逆把手实施例。在此实例 中,婴儿推车具有弯曲的扶手(或扶手连杆)314,其具有提供把手闩和闩导引件功能的底 部表面316。如图22所示,扶手314的底部表面316包含两个间隔开的闩接纳器或插座318, 分别用于正常使用位置和逆向原始位置中的每一者。把手闩320包含垂直定向或向上突出 的闩销322,其可延伸到插座318中或从插座318縮回。在图19到22所示的实施例的任一 者中,可以机械方式致动闩销以用于将销縮回,或可利用某种类型的远端致动器(未图示) 自动縮回销。或者,可针对每一位置处的縮回和再插入两者完全手动操作包含销的闩机构。 类似地,在任一实施例中,可以如本文所述的多种方式提供原始位置止挡件。或者,可仅以 用于在使用期间将把手保持在所要或选定位置中的闩销来消除原始位置止挡件。
图23是婴儿推车把手324的示意性表示,其中把手枢轴326从婴儿推车把手324 的底端328向上间隔开。在此实例中,硬止挡件330、332可放置于把手枢轴326下方且用 户和婴儿座椅占用者完全无法达到。因此,为处于使用中或逆向把手位置中的每一者的把 手324提供硬止挡件320、332,但止挡件330、332远离而无法接近。远端定位有助于避免 当婴儿推车把手位置正被更改时用户或座椅占用者的手指可能被夹住的剪切或碾压点。常 常可在这些止挡件处在推动杆与止挡件之间施加显著负荷,只要用户施加的杠杆作用通常 是来自远离硬止挡件位置而间隔的把手的顶端即可。在此实例中,把手闩(未图示)可如 先前描述或以其它方式配置,且放置在把手324上的其它地方,无论是在扶手334处或在扶 手334上、在扶手334上方、在扶手334下方、在把手枢轴326处、在把手枢轴326下方,还 是甚至在把手324的底端328(此处提供硬止挡件330、332)处。 图24展示具有远离一个或一个以上把手闩342的定位而定位的前向和逆向硬止 挡件338、340的婴儿推车把手336的另一实例。在此实例中,在把手336的底端处的简单 枢轴毂344包含V形插座338,其界定前向止挡件338和逆向止挡件340,分别用于每一把 手位置。在一些情况下,V形毂338被暴露,但是硬止挡件338、340定位得足够低而使得用 户或婴儿座椅占用者将难以使手指夹在把手336与止挡件338、340之间。在另一实例中, 毂344大部分被封闭。举例来说,旋转装置或盖可在使用期间闭合任何开口 ,因此消除用户 或婴儿座椅占用者使手指夹在把手336中且在把手336与止挡件338、340之间碾压的可 能。在此实例中,可如图24中示意性表示从把手枢轴提供或从把手枢轴向上间隔位于每一 把手位置处的用于婴儿推车把手226的闩装置342。或者,可在毂344处或在毂344中或者 在毂344与座椅扶手346之间的某个位置或类似位置处提供闩342。
在图25所示的另一实例中,可逆把手348以类似于图24中描绘的实施例的方式利用毂350处的硬止挡件,但具有用于提供把手可逆性的替代把手构造。在此实例中,利用四杆联动布置来提供在使用期间具有稳定性和强度的婴儿推车把手348且仍准许把手348的可逆性。如图所示,把手348包含以枢转方式耦合到底部连杆354的一端的下端352。底部连杆354的另一端以枢转方式耦合到婴儿推车的垂直框架元件356。上部连杆358以枢转方式连接于婴儿推车把手348的另一端处或附近。此连接可从把手348的底端向上间隔。上部连杆358的另一端在与下部连杆354的枢转连接上方以枢转方式耦合到垂直框架元件356。 上部连杆358、婴儿推车框架元件356、下部连杆354以及婴儿推车把手348的在两个连杆连接之间的部分界定四杆联动。在此实例中,在婴儿推车框架部分356的底部处提供的毂350可再次经配置以界定用于婴儿推车把手348的底端或替代地如图25中示意性表示的底部连杆354的硬止挡件。四杆联动布置可经配置以准许把手348从正常使用位置移动到图25中以影线描绘的逆向把手位置。联动布置也可经配置以消除或抑制所述布置的各种连杆之间的任何夹紧或剪切点。在需要时可在每一垂直框架部分356与上部连杆358之间的上部枢轴点上提供把手闩(未图示)。或者,可在婴儿推车把手348和框架的扶手连杆(未图示)或其它元件上提供把手闩。此闩可在上部连杆358与把手348之间的枢轴点附近或枢轴点处与婴儿推车把手348相互作用。在替代实例中,婴儿推车把手闩可提供于毂350处或附近,所述毂350可位于下部连杆354与垂直婴儿推车框架部分356的枢转连接处。以这些方式,图25的实例说明在形式和功能上与上文所述的实施例大致上不同的若干特征和组件。 图26描绘在若干方面中与上文所述的实例不同的另一可逆把手布置。所述布置包含固定位置正常使用把手360,其可为婴儿推车框架的永久部分或婴儿推车框架的可移除部分。逆向位置把手362以伸縮方式安装在婴儿推车框架的后支腿364内或安装到后支腿364,且在一个实例中,可以可滑动方式縮回到后支腿364内和从后支腿364延伸。在另一替代实例中,逆向把手362可在不使用时从婴儿推车移除和拆卸。更一般地说,这些布置提供可逆把手的作用而不必如在上文所述的实施例中提供用以准许逆转单个把手的位置的机构或闩系统。尽管如此且如上文陈述,这些布置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可并入到上文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方面包含例如可拆卸性或伸縮式储存。 图27和28说明可逆把手366的又一实例。为了帮助消除或减少夹紧或碾压手指的可能性,可逆把手366上的闩机构368类似于上文所述的那些实例,只要其在把手366移动期间保持在升高的释放位置中。在把手366从正常使用位置枢转到逆向位置或从逆向位置枢转到正常使用位置时,闩368被维持在释放位置,直到达到选定的把手位置为止。与上文所述的实例相比,可以多种替代方式完成此特征。闩机构368可在释放时从机构的座椅或其它配合组件370向上或远离其间隔开,以便为用户或座椅占用者的手指提供充分的空隙。在一个实例中,可如图28中表示在配合闭锁组件之间提供十二 (12)毫米或更大的空隙,使得在把手366移动到适当位置时将不会夹紧或碾压用户或座椅占用者的手指。闩368则可经设计以在达到原始位置后自动地、机械地或手动地下降到适当位置。
图29和30说明闩372的一个实例,其类似于图27中的实例且包含用于在把手374正被移动时将闩372保持在升高或释放位置中的机构。在此实例中,扶手376具有伸长的
18肋378,其安置于外部面向侧面380上且经弯曲以遵循可逆把手374的行进路径。如图29所示,闩机构372可在肋378的任一端处越过肋378且因此下降到闭锁位置或被升高(或升高到释放位置,如影线所示)。在把手374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时,闩机构372上的配合的肋或突出部382沿着扶手连杆376的肋378的顶部行驶,从而将闩372维持在升高位置中。扶手376上的肋378适当地终止于扶手376上的正常使用把手定位位置和逆向使用把手定位位置中的每一者处,使得闩372可在达到这些原始位置中的每一者后下降到闭锁位置中。在替代实施例中,扶手376可包含凹槽或另外合适的轨道,且闩可包含配合的元件,例如在把手在两个把手位置之间移动时在凹槽中行驶的突出部。
图31说明描绘可逆把手384的另一替代实施例,其中在把手384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时闩386维持在释放位置中。在此实例中,闩机构386可经配置以一旦被手动拉动或自动移动到释放位置时便机械地竖起或保持在释放位置中。在把手384在正常使用位置与逆向位置之间枢转时,闩386维持释放位置。闩386可在达到把手384的选定位置时由用户手动下降回到闭锁位置中。可使用弹簧球(即,沃尔特(Valco)球)布置来在把手384移动期间将闩386固持在释放或竖起位置中。或者,可在扶手、闩386或所述两者的组合上或者在把手384上的其它地方(例如,在枢轴毂上)采用一机构或装置,其在把手384移动期间自动将闩386移动到释放位置和/或闭锁位置以及将闩386固持在释放位置中。
在未图示的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可逆把手包含枢轴毂,其中所有机构和装置(包含闩和止挡件)被保持和容纳在所述枢轴毂内。在此实例中,夹紧和/或剪切点因此可封闭和隐藏在毂盖内以防止或抑制在把手的使用或移动期间人的手指被夹住或夹紧。
虽然本文已根据本发明的教示描述了某些婴儿推车,但本发明的涵盖范围不限于此。相反,本发明教示的完全属于许可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在本文中含蓄地揭示。
权利要求
一种婴儿推车,其包括框架;枢轴接头组合件,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界定枢轴轴线;把手,其在所述枢轴接头组合件处耦合到所述框架,所述枢轴组合件经配置以用于使所述把手围绕所述枢轴轴线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闩组合件,其包含突出部且可在其中所述闩组合件将所述把手紧固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的闭锁状态与其中所述把手被释放以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以及闩导引件,其界定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突出部沿着其行驶的路径,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突出部保持处在所述释放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枢轴组合件包含外壳且其中所述突出部 安置于所述外壳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闩导引件包含凸轮狭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枢轴组合件包含所述闩导引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枢轴接头组合件包含毂且其中所述突出 部和所述闩导引件封闭在所述毂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闩组合件包含封闭在所述毂内的第一和 第二止挡件以分别界定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框架包含扶手连杆且其中所述闩组合件 包含在所述移动期间沿着且抵靠所述扶手连杆行进的闩卡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框架包含扶手连杆且其中所述扶手连杆 包含界定所述闩导引件的表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进一步包括折叠闩组合件,所述折叠闩组合件 由所述框架承载且可在其中所述框架被紧固在使用中定向的闭锁状态与用于围绕所述枢 轴轴线朝向所述框架的折叠定向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折叠闩组合件包含指形物,其中所述枢 轴接头组合件包含毂,且其中所述指形物和所述突出部安置于所述毂内。
11. 一种婴儿推车,其包括 框架;枢轴接头组合件,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包含界定枢轴轴线的毂; 把手,其在所述枢轴组合件处耦合到所述框架,所述枢轴组合件经配置以用于使所述把手围绕所述枢轴轴线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闩组合件,其可在其中所述闩组合件将所述把手紧固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的闭锁状态与其中所述把手被释放以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且其中所述闩组合件包含封闭在所述毂内的第一和第二止挡件以分别界定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毂包含其中安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止挡件的外壳。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毂包含凸轮外壳和经配置以会合所述凸轮外壳的凸轮盖。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凸轮外壳界定凸轮狭槽,其中所述闩组合件包含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啮合在所述凸轮狭槽中以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凸轮狭槽导引所述突出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推车,其进一步包括折叠闩组合件,所述折叠闩组合件由所述框架承载且可在其中所述框架被紧固在使用中定向的闭锁状态与用于围绕所述枢轴轴线朝向所述框架的折叠定向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推车,其中所述折叠闩组合件包含安置于所述毂内的指形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婴儿推车,其包含框架;枢轴接头组合件,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以及把手,其在所述枢轴接头组合件处耦合到所述框架。所述把手围绕由所述枢轴接头组合件界定的枢轴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闩组合件包含突出部,且可在其中所述闩组合件将所述把手紧固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的闭锁状态与其中所述把手被释放以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闩导引件界定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突出部沿着其行驶的路径,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突出部保持处在所述释放状态。
文档编号B62B9/20GK101774394SQ20091020966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布兰登·麦科克尔, 帕特里克·W·拉芬, 德文·T·西肖尔茨, 斯蒂芬·阿纳特, 约瑟夫·T·格林茨, 罗伯特·T·派克, 迈克尔·A·多赛 申请人:葛莱儿婴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