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500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前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减震装置,具体的讲就是指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的结构布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交通工具,它具有小巧灵活快捷的优势、在城市和 乡村受到人们的喜爱。现有的摩托车前减震装置结构一般都是固定设置在上下联板上后与摩 托车的前轮轴相连接,但是这样的结构比较单一,在恶劣路面上或者紧急情况的情况下对摩 托车驾驶者和后座乘客有很大的冲击力。因此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这样的前减震结构 为刚性连接,对于缓解路面的冲击能力比较差;2、由于前减震与上下联板之间为刚性连接 ,当摩托车遇到需要刹车或者路面情况差的情况下,前减震器起作用时压縮方向单一;3、 由于前减震器为刚性连接,在起减震作用时,容易达到压縮极限;在某些情况下还会造成前 减震器本体因为冲撞而发生弯曲变形或者上下联板裂纹或者造成车辆前翻的情况,将驾驶人 员摔飞出去。4、该结构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因此其伸距调节范围小。因此,对于以上这 些问题,希望得到一定的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减震装置,采用二级减震装置,以解 决原状态摩托车的不足,提高摩托车前减震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满足的减震效果以及期望达到 保护摩托车本身的结构不受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包括有手把管 、上联板、下联板、转向轴和第一减震器,所述转向轴与下联板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一端 与下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轮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联板与下联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震 器,第二减震器与上联板和下联板之间为铰接。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下联板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与第二减震器连接的左体、右体以及 与转向轴固定连接的中间体。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中间体通过销轴的形式与左体和右体连接,并且左体和右体相对 于中间体可以转动。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转向轴分别与所述上联板固定连接,与下联板的中间体固定连接。所述上联板和下联板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减震器连接的U字型结构,U字型结构的两侧设置 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改进是将左体和右体设置成一整体,在中间位置设置与转向轴固定连接的中 间体,中间体以销轴的方式设置在左右体上,并且相对左右体可以转动。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与转向轴连接的下联板的中间体的轴心和与第一减震器连接的下 联板的左体和右体的安装孔的中心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本发明这样设置所具有的优点1、前叉系统变刚性连接为柔性连接,提高摩托车的减 震效果,舒适性,特别是路况较差的路面;2、两级减震为前叉提供更长的压縮空间;可以 缓减路面的冲击,避免对减震器和摩托车上下联板造成损伤。3、 一级减震器固定点更靠近 方向柱轴心,转向灵活性提高,前伸距调节范围更广;4、 二级减震产生效应时可使前轮与 地面接触点远离整车质心位置提高安全性(主要防止前翻)。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所举 的实施例。
图l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设计的下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设计的上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图2、图3所示的一种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包括有手把管l、上联板2、下联板4、 转向轴6和第一减震器5,转向轴6与下联板4为铰接,第一减震器5的一端与下联板4的左体和 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摩托车前轮轴固定连接;上联板2与下联板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震 器3,所述第二减震器3的两端分别与上联板2和下联板4为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5和第二减 震器3各有两根,本设计在原来的摩托车前减震的基础上,改变了第一减震器的安装方式, 以及转向轴和下联板的连接方式,然后在上联板和下联板之间设置第二减震器,这样设置的 结构就是当摩托车在运动过程中或者在紧急刹车中可以增加摩托车的缓冲、减压效果,让驾 驶员、乘坐者感觉要舒适得多,还能避免摩托车第一减震器筒体发生变形以及上下联板出现 裂纹的情况,达到延长摩托车部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摩托车下联板4的结构被分成三部分,左体43、右体41、中间体42。中间体 42与转向轴6固定连接,以便传递方向把传递过来的转向力,然后再将力传递给第一减震器 5。中间体42以销轴的形式与左体和右体连接在一起,中间体42可以相对于左体43和右体41旋转。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在于让摩托车一级减震器5在压縮到极限位置时,二级减震器3开 始起作用,让第二减震器与下联板有相对转动,这样,第二减震器才能起减震作用。下联板 4的左体43和右体41设置有与第二减震器连接的U字型的结构,U字型结构的两侧设置有安装 减震器用的螺栓孔。
参考图3,如图所示的上联板2的结构是,在上联板2的中部设置有与转向轴6连通的孔, 其两端设置有安装第二减震器的呈U字型的结构。以方便安装第二减震器的连接座。该上联 板2也改变了与原来减震器的连接方式,以前的结构是上联板设置有孔,可以让第一减震器 5安的一端穿过该孔并紧固。现在的结构是在上联板的两端设置成U字型的形状,然后在U型 的两侧设置通孔,以便安装第二减震器3的螺栓穿过。并且第二减震器3与上联板2的连接处 之间还流有间隙,以便第二减震器3与上联板之间可以转动。
下联板的左体43和右体41还可以设置成一个整体(图中没有画出),在相应位置设置与 转向轴固定连接的中间体,并且中间体与左右体还是销轴方式连接。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用一 中间件(图中没有画出)连接,当所述下联板左体和右体为相互独立的时候,用中间体将左 体和右体连接后,中间体与左右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为了增加左右体之间的一致性,就用 中间件将左体和右体固定起来,让左体和右体成为一个整体,它们只能一起相对中间体可转 动;这样设置有利于对第一、第二减震器的安装。
本发明在保留原来的减震结构之外,另外还增加了第二减震器3,采用两级减震器为摩 托车减震提供更长的压縮空间,由于有第二减震器的存在,在摩托车发生震动时,当第一减 震器压縮到极限时,由于摩托车的惯性,冲击力仍然还存在,此时,下联板就相对中间体产 生旋转,从而压迫第二减震器,继续产生减震作用,由于第一减震器在安装时有一定的倾斜 角度,摩托车前轮带动第一减震器会向前移动,从而能够使前轮与地面接触点远离整车质心 位置,防止摩托车前翻,从而提高摩托车驾驶安全性。
参考图2所示,与转向轴6固定连接的中间体42的轴心与第一减震器5相连的下联板4的左 体和右体的安装孔的轴心基本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使得第一减震器5与转向轴6的距离最近, 从而提高了转向的灵活性,还会给设计者在对前伸距离调节范围设计时有一个更广的设计空 间。
本设计的工作时的情况时这样的下联板的左体43、右体41通过中间体42与转向轴6连 接,在减震器工作时下联板可根据使用工况需要产生转动。第二减震器3分别与上联板2以及 下联板4的左体43、右体41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处为活动连接。第二减震器3有一定预压縮力 ,保证摩托车在一般工况下运行时,第一减震器5只是进行压縮不产生转动,当摩托车遇到极限工况遇到紧急刹车、较大凹凸路面时,第一减震器5压縮到极限状态,由于第一减震 器5与前轮设置有一定倾斜角度,在压縮到极限位置时候,自然产生扭转,带动下联板左右 体相对于中间体转动,从而对第二减震器3产生压縮,对车辆传递过来的冲击力起到一个缓 冲的作用以达到对车辆产生减震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 专业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 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包括有手把管(1)、上联板(2)、下联板(4)、转向轴(6)和第一前减震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与下联板为铰接;所述第一前减震器(5)一端与下联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轮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联板(2)与下联板(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震器(3),所述第二减震器(3)的两端分别与上联板(2)和下联板(4)之间为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 板(4)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与第二减震器(3)连接的左体(43)和右体(41)以及与转向 轴(6)固定连接的中间体(4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体(42)通过销轴的形式与左体(43)和右体(41)连接,并且左体(43)和右体(41)相 对中间体(42)可以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 板(2)和下联板(4)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减震器(3)连接的U字型结构,在U字型结构的 两侧还设置螺栓孔。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联板(4)的左体(43)和右体(41)可以设置成一整体,与转向轴(6)连接的中间体设置 成与左体(43)和右体(41)以销轴的形式铰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转 向轴(6)固定连接的中间体(42)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减震器固定连接的下联板(4)的左体 (43)和右体(41)的安装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包括有手把管、上联板、下联板、转向轴和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一端与下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上联板和下联板活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为1.前叉系统变刚性连接为柔性连接,提高摩托车舒适性,特别是路况较差的路面;2.两级减震为前叉提供更长的压缩空间;3.一级减震器固定点更靠近方向柱轴心,转向灵活性提高,前伸距调节范围更广;4.二级减震产生效应时可使前轮与地面接触点远离整车质心位置,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主要防止前翻)。
文档编号B62K21/08GK101580094SQ20091030230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4日
发明者王晓庆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