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通信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车。
背景技术:
通信车的车厢分为操作室和会议区。会议区包括侧拉厢和中央地板,侧拉厢的地 板在收拢时插入在中央地板下面,中央地板固定在车辆底盘上。在使用时需展开侧拉厢,以 扩大会议区的空间,容纳多人开会。但是现有的通信车的侧拉厢在展开状态时,中央地板与侧拉厢地板之间存在一个 高度差,这样会议区就存在一个台阶,影响会议区整体效果,同时容易绊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车,解决当侧拉厢在处于展开状态时中央 地板与侧拉厢地板之间存在一个高度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车,包括侧拉厢和中央地板,所述中央地板与车辆底盘之间设置有升降 系统,所述侧拉厢展开后,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板下降至与侧拉厢地板持平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由直线轴承和导向轴组成的导向装置。优选地,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限位开关,当中央地板或侧拉厢到达预设位置后,压 合限位开关,停止本路运行,同时打开下一步限位开关。优选地,所述限位开关设置有备份。优选地,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应急制动按钮,对升降系统实施紧急制动。优选地,所述升降系统的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或电动螺旋升降装置。优选地,侧拉厢的扩展和中央地板的升降设置有手动操作备份。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为通信车的中央地板与车辆底盘之 间设置的升降系统,使当侧拉厢处于展开状态时,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板下降至与侧拉厢 地板相持平的位置,解决了会议区使用时中央地板与侧拉厢地板存在高度差的问题,提高 了会议区的整体效果,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车会议区初始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车会议区从初始状态到工作状态的操作流 程3[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车会议区中央地板上升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车会议区侧拉厢展开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车会议区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通信车的侧拉厢的地板在收拢时是插入在中央地板下面的,中央地板固定 在车辆地盘上,不能够活动。因此当侧拉厢在处于展开状态时,中央地板与侧拉厢地板之间 存在一个高度差,这样会议区就存在一个台阶,影响会议区整体效果,同时容易绊脚,存在 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车,包括侧拉厢、中央地板, 所述中央地板与车辆底盘之间设置有升降系统,所述侧拉厢展开后,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 板下降至与侧拉厢地板持平的位置。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车在传统的通信车的中央地板与车辆底盘之间设置有 升降系统,如图1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车会议区初始状态示意图所示,在车辆 行驶状态,侧拉厢104收拢,侧拉厢地板102插入中央地板103下,中央地板103搁放在两 侧侧拉厢地板上,中央地板103和车辆底盘101之间设置有升降系统105,此状态为通信车 会议区工作的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车会议区从初始状态到工作状态的操作 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板上升到预设位置。如图3提供的通信车会议区 中央地板上升后的示意图所示,通信车通过升降系统105控制中央地板103上升到预设位 置,此时中央地板底面水平高度高于侧拉厢地板地面的水平高度,中央地板脱离侧拉厢地 板。步骤S202,侧拉厢地板扩展至预设位置。如图4提供的通信车会议区两侧侧拉厢 展开后的示意图所示,侧拉厢104通过传统的拉厢扩展机构扩展至预设位置,拉厢扩展机 构通过双头输出的直流电机驱动蜗轮蜗杆机构,进而带动齿轮齿条机构来实现侧拉厢体的 扩展,此时中央地板103和侧拉厢地板102之间存在高度差H。步骤S203,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板下降到与侧拉厢地板持平的位置。如图5提供 的通信车会议区工作状态的示意图所示,通信车通过升降系统105控制中央地板103下降 到与侧拉厢地板102持平为止,此时中央地板和侧拉厢地板之间不存在高度差,会议区为 最终的工作状态。通信车会议区从工作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操作过程与上述展开过程相逆,即先 通过升降系统使中央地板上升到预设位置,此时中央地板底面水平高度高于侧拉厢地板顶 面的水平高度,然后侧拉厢扩展机构控制侧拉厢收拢,使两侧侧拉厢地板插入中央地板下 部,最后通过升降系统使中央地板下降至搁放到两侧侧拉厢地板上的位置。[0029]其中,升降系统可以通过液压升降装置来实现升降功能,也可以通过两个电动螺 旋升降机构实现升降功能。使用电动螺旋升降机构时可以通过直流电机驱动来实现两个电 动螺旋升降机构的同步工作,从而带动中央地板同步平稳的升降。同时,为保障升降装置出 现故障时升降系统的正常操作,还可以对升降系统设置手动操作备份,即当出现故障时,可 以通过手动操作实现中央地板的升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中央地板的面积较大,升降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晃动,为了保证 中央地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升降系统可以通过直线轴承和导向轴组成的垂直导向装 置来实现升降过程中的导向,减弱中央地板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这种 导向装置可以保持中央地板的左右晃动量小于10mm。进一步地,可以在侧拉厢和中央地板的预设位置设置限位开关,当中央地板或侧 拉厢到达指定位置后,会压合限位开关,停止本路运行,同时打开下一步限位开关,从而实 现整个通信车的侧拉厢展开,中央地板升降,侧拉厢收合等过程的自动运行。为了保证自动 运行的可靠性还可以进一步的对限位开关做可靠的备份。此外还可以设置应急制动按钮, 当出现故障时按下应急按钮可以实施紧急制动。此外,还可借助正压系统的密封方式对通信车进行密封来提高会议区效果。具体 实现为左右侧拉厢与车体的密封,通过车体边框的双重密封胶条来实现;中央地板与左 右侧拉厢的密封,采用单层密封胶条实现;中央地板与车体间的密封,则通过对车底架的 完全密封来实现,即可以用铝将底架完全密封,将升降机构、侧拉厢扩展机构等与外界隔离 开。整个系统的密封为两种状态完全收拢状态,通过左右侧拉厢与车体的密封、中央地板 与车体的密封来实现;完全展开状态,通过左右侧拉厢与车体的密封、中央地板与左右侧拉 厢、升降地板与车体的密封来实现。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为通信车的中央地板与车辆底盘之间 设置的升降系统,使当侧拉厢处于展开状态时,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板下降至与侧拉厢地 板相持平的位置,解决了会议区使用时中央地板与侧拉厢地板存在高度差的问题,提高了 会议区的整体效果,消除了安全隐患。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 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 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 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 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 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 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通信车,包括侧拉厢和中央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地板与车辆底盘之间设置有升降系统,所述侧拉厢展开后,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板下降至与侧拉厢地板持平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由直线轴承和导 向轴组成的导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限位开关,当中央 地板或侧拉厢到达预设位置后,压合限位开关,停止本路运行,同时打开下一步限位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开关设置有备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应急制动按钮,对 升降系统实施紧急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的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 装置或电动螺旋升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其特征在于,侧拉厢的扩展和中央地板的升降设置 有手动操作备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车,包括侧拉厢和中央地板,所述中央地板与车辆底盘之间设置有升降系统,所述侧拉厢展开后,升降系统控制中央地板下降至与侧拉厢地板持平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车解决了传统通信车会议区使用时中央地板与侧拉厢地板存在高度差的问题,提高了会议区的整体效果,消除了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62D25/20GK201580453SQ20092035084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勾涛, 杨洪 申请人: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