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64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骑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关于被安装在骑乘型车辆的车把周围的车体外罩(前罩)的构造,已被记载 在日本特开2003-72627号公报中。在该公报中,公开了以下内容采用三个外罩部件构成 安装车把的头管周围的车体外罩,将这三个外罩一起紧固。专利文献1 日 本特开2003-72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公报中,具体来讲,一起紧固覆盖头管前方的挡风罩前侧部件、被配置在前 轮后方的内罩、以及覆盖头管后方的挡风罩后侧部件这三个外罩部件。在该结构中,在外罩 向外方移动的力发生作用的情况下,力集中在螺丝等紧固部分,因此,必须增强紧固部分的 刚性等。此外,由于使各个外罩相接合的边缘部露出,因此,为了增强其美观性,必须更加准 确地使外罩的边缘彼此相接合,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在车体架的前部具有转向轴被插通其中的头管。该骑乘型 车辆包括当从侧面观察骑乘型车辆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头管的前方的第一外罩;与该 第一外罩相邻、当从侧面观察骑乘型车辆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头管的下方的第三外 罩。该骑乘型车辆还包括当从正面观察骑乘型车辆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车体架的侧方 的第二外罩。第二外罩包括覆盖车辆侧方的罩面;从罩面向骑乘型车辆的内方弯曲并从 外方(外侧)与第一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相接合的第一弯曲边缘部;和从罩面向骑乘型车 辆的内方弯曲并从外方与第三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相接合的第二弯曲边缘部。该骑乘型车 辆具有第一外罩或者第三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向骑乘型车辆的前方突出、侧方被第二外罩 的罩面覆盖的凸部。根据该骑乘型车辆,由在罩面上配备第一弯曲边缘部与第二弯曲边缘部的第二外 罩从外方支承第一外罩与第三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因此,能够用整个第二外罩阻止使第 一外罩与第三外罩向外方移动的作用力。因此,与过去相比,能够提高外罩的刚性。而且,第二外罩从外方覆盖第一外罩与第三外罩的边缘部,即覆盖使各外罩相接 合的部分。因此,仅组装第二外罩,接合面就变得不再显眼。因此,与过去相比,能够提高外 观,而且,能够很容易地组装外罩。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罩体(cowl)的左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方(左侧)的侧面罩体(sidecowl)的侧视图。
图5是从内侧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方(左侧)的侧面罩 体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罩与侧罩的边缘部相接合的部位的图。图7A是图4的A-A剖面向视图。图7B是图4的B-B剖面向视图。图7C是图4的C-C剖面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在附图中,在具有相同 作用的部件、部位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前”、“后”、“左”、“右”、“上”、“下”依照在驾驶者采用通常的骑车姿势骑车的状态下该驾驶 者所看到的方向。根据需要,前方(前侧)用Fr表示,后方(后侧)用Rr表示。各个附图 以在标记的方向观察为前提进行图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骑乘型车辆1000是踏板型机动二轮车,在车体架 200上安装有树脂制的车体外罩400。车体架200包括头管201、主管202、下管203以及车 座架205。在本实施方式中,头管201、主管202、下管203以及车座架205被分别焊接。为 了确保刚性,在车体架200上安装有车架横梁,其图示被省略。车体外罩400、车座110的图 示被省略,但是,发动机、散热器、燃料箱等骑乘型车辆1000的各种部件通过车架横梁和各 种托架等被安装在车体架200的规定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头管201被设置在车体架200的前部,在该头管201 中插通有转向轴210。如图1所示,在转向轴210的上部安装有车把241,在其下部安装有前 叉242。在前叉242上安装有前轮25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覆盖前轮250的上方(上侧) 的方式安装有前挡泥板251。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000如图2所示,作为头管201周 围的车体外罩安装有罩体600。下面,说明该罩体600。如图2 图4所示,该罩体600包括前罩601 (第一外罩)、侧罩602 (第二外罩, 参照图2以及图4)、内挡泥板604(第三外罩)、挡风罩605 (第四外罩)、底罩606 (第四外 罩)。图3表示从该罩体600上取下侧罩602后的状态。作为第一外罩的前罩601如图3所示,当从骑乘型车辆1000的侧面观察时,至少 一部分被配置在头管201的前方。作为第三外罩的内挡泥板604,与前罩601 (第一外罩)相邻,当从骑乘型车辆 1000的侧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头管201的下方(下侧)。作为第二外罩的侧罩602,当从骑乘型车辆1000的正面观察时(图示省略)时,至 少一部分被配置在车体架200 (参照图1)的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 侧罩602被配置在构成车体架200的一部分的头管201的侧方。如图2以及图4所示,侧罩602 (第二外罩)包括外罩面620、第一弯曲边缘部621、 第二弯曲边缘部624、第三弯曲边缘部625、626。外罩面620是覆盖车辆侧方的面。第一 弯曲边缘部621从外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前罩601 (第一外 罩)侧方的边缘部611 (参照图3)相接合。第二弯曲边缘部624从外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内挡泥板604 (第三外罩)侧方的边缘部641相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有前罩601 (第一外罩)侧方的边缘部 611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方突出的凸部650。该凸部650的侧方被侧罩602 (第二外罩) 的外罩面620覆盖。根据该骑乘型车辆1000,前罩601 (第一外罩)、内挡泥板604 (第三外罩)以及侧 罩602(第二外罩)的接合面从骑乘型车辆1000的外观上看并不明显,各个接合面的美观 性良好。 特别是使前罩601 (第一外罩)与内挡泥板604 (第三外罩)的外罩彼此接合的部 分被侧罩602 (第二外罩)从外方覆盖。即,由于前罩601 (第一外罩)与内挡泥板604(第 三外罩)的边缘部611、641被侧罩602 (第二外罩)覆盖,因此,仅组装侧罩602 (第二外 罩),接合面就变得不明显。因此,与过去相比,能够改善外观,并且能够很容易地组装各个 外罩 601,602,604ο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有前罩601 (第一外罩)侧方的边缘部 611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方突出的凸部650。该凸部650的侧方被侧罩602 (第二外罩) 的外罩面620覆盖。只要采用这样的构造,凸部650的刚性就会提高,而且,该凸部650的 外观得到改善。根据该骑乘型车辆1000,利用在外罩面620上具有第一弯曲边缘部621与第二弯 曲边缘部624的侧罩602 (第二外罩)从外方支承前罩601 (第一外罩)与内挡泥板604 (第 三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因此,在作用了使前罩601(第一外罩)与内挡泥板604(第三 外罩)向外方移动的力的情况下,能够用整个侧罩602(第二外罩)阻止该力。因此,与过 去相比,能够提高外罩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弯曲边缘部621和第二弯曲边缘部624连续形成。因此,侧 罩602的刚性以及罩体600的刚性得以提高。特别是与前罩601 (第一外罩)和内挡泥板
604(第三外罩)的边缘部611、641相接合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和第二弯曲边缘部624连 续形成。因此,使前罩601(第一外罩)与内挡泥板604(第三外罩)接合的部分的刚性提
尚ο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四外罩的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被配置在前罩601 (第 一外罩)或者内挡泥板604(第三外罩)的后方。如图2以及图4所示,侧罩602(第二外 罩)具备第三弯曲边缘部625、626。第三弯曲边缘部625、626从外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 1000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挡风罩605(第四外罩)以及底罩606 (第四外罩)侧方的边缘 部651、661相接合。这样,侧罩602的刚性以及罩体600的刚性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和第三弯曲边缘部625连续形 成。S卩,与前罩601 (第一外罩)相接合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和与挡风罩605 (第四外罩) 的边缘部651相接合的第三弯曲边缘部625连续。因此,将前罩601(第一外罩)与挡风罩
605(第四外罩)接合的部分的刚性提高。侧罩602的第二弯曲边缘部624和第三弯曲边缘部626连续形成。S卩,与内挡泥 板604(第二外罩)相接合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4和与底罩606(第四外罩)的边缘部661 相接合的第三弯曲边缘部626连续。因此,将内挡泥板604(第二外罩)与底罩606(第四 外罩)接合的部分的刚性提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弯曲边缘部621、第二弯曲边缘部624以及第三 弯曲边缘部625、626连续形成。侧罩602的各个弯曲边缘部621、624、625、626连续形成, 由此,侧罩602的刚性以及罩体600的刚性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侧罩602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与凸部650的上侧 部重叠地接合。这样,罩体600的刚性、美观性都得以提高。特别是凸部650的刚性、美观性 得以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以及图6所示,侧罩602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不仅与 凸部650也与前罩601 (第一外罩)的上表面重叠地接合。根据这种构造,骑乘型车辆1000 的美观性得以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凸部650,例示了前罩601 (第一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611 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方突出的方式,但是,凸部650也可以是内挡泥板604 (第三外罩) 的侧方的边缘部641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方突出的方式(图示省略)。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000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罩601如图3所示,在头管201的前方被配设在骑乘型车辆 1000的前表面。侧罩602如图2所示,被分别安装在前罩601的车宽方向两侧的边缘部 611,被配设在骑乘型车辆1000的车宽方向的侧面。内挡泥板604被分别安装在配设于车 宽方向两侧的侧罩602的前方的边缘部624。挡风罩605被分别安装在配设于车宽方向两 侧的侧罩602(第二外罩)的后方的边缘部625 (第三弯曲边缘部)。底罩606被配设在骑 乘型车辆1000的下部,被安装在挡风罩605的下方边缘部(图示省略)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罩体600在设于头管201的托架(图示省略)上 组装前罩601与挡风罩605。内挡泥板604如图2及图3所示,它被安装在上述侧罩602的 前方的边缘部624 (第二弯曲边缘部)、前罩601的下方的边缘部614、以及底罩606的前方 上部的边缘部664。在本实施方式中,内挡泥板604具有除去前轮250所卷起的泥的功能。 挡风罩605被配设在驾驶者的腿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前罩601上安 装车头灯120,在侧罩602上安装前闪烁灯130(方向指示灯)。在前罩601、内挡泥板604以及挡风罩605的各个边缘部611、641、651嵌合图4以 及图5所示的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侧罩602的下部的边缘部626被嵌合在底 罩606的边缘部661。S卩,侧罩602被安装在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 606 上。在被安装在骑乘型车辆1000上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 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边缘部611、641、651、661分别位于骑乘型车辆1000的侧方。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从侧罩602的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 的内方弯曲。该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从外方与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 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侧方的边缘部611、641、651、661相接合。这样,侧罩602就被安 装在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上。因此,能够很容易地组装各个罩 601、602、604、625、626。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从覆盖骑乘型 车辆1000的车宽方向的侧面配设的侧罩602的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内方弯曲。 如图2及图3所示,该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以从外方覆盖前罩601、内挡泥板604 以及挡风罩605的各个边缘部611、641、651的方式进行接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侧罩602的边缘部626从覆盖骑乘型车辆1000的车宽方向的侧面配设的侧罩602 的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内方弯曲。侧罩602的边缘部626以从外方覆盖底罩606 的边缘部661的方式进行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沿着前罩601、内挡泥板 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各个边缘部611、641、651、661的外侧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与前罩601的边缘部611相接合的 部位和与内挡泥板604的边缘部641相接合的部位连续形成。侧罩602的边缘部624、626,与内挡泥板604的边缘部641相接合的部位和与底罩 606的边缘部661相接合的部位连续形成。侧罩602的边缘部626、625,与底罩606的边缘部661相接合的部位和与挡风罩 605的边缘部651相接合的部位连续形成。侧罩602的边缘部625、621与挡风罩605的边缘部651相接合的部位、以及与前 罩601的边缘部611相接合的部位连续形成。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如图7A 图7C所示,其边缘部621、624、 625,626分别从罩面620弯曲。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上述方式弯曲的侧罩602的边缘 部621、624、625、626在整个边缘连续形成。该侧罩602的弯曲的边缘部621、624、625、626 在整个边缘连续形成,因此,侧罩602整体的刚性高。如图3所示,可以在组装了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状 态下,组装侧罩602。此时,可以如图2所示,将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与前罩 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的各个边缘部611、641、651、661相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第一弯曲边缘部、第二弯曲边缘部) 从罩面620沿着前罩601的边缘部611与内挡泥板604的边缘部641的外侧弯曲。该弯曲 的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 (第一弯曲边缘部、第二弯曲边缘部)接合在前罩601的边缘 部611以及内挡泥板604的边缘部641的外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罩601与内挡泥板604 的边缘部的端面被侧罩602覆盖,并且,前罩601与侧罩602的接合面以及内挡泥板604与 侧罩602的接合面分别朝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车宽方向内方,并不向外露出。因此,从骑 乘型车辆1000的外观上来看,这些部件的接合面不易看到,各个接合面的美观性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组装了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以及 底罩606的状态下,接合侧罩602。此时,侧罩602从车宽方向的外方覆盖前罩601、内挡泥 板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各个边缘部611、641、651、661。这样,前罩601、内挡泥 板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各个边缘部611、641、651、661并不露出。因此,例如,即 使在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各个边缘部611、641、651、661上 有断层或者错位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断层或者错位也不会露出,在外观上不会影响它的美 观性。这样的断层或者错位例如是因制造误差或者组装误差而产生的。在本实施方式中, 即使在该边缘部611、641、651、661上有断层或者错位,在外观上也不会影响美观性,因此, 可以容许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以及底罩606的制造误差和组装误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从罩面620弯曲的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如图2 以及图5所示,与前罩601的边缘部611相接合的部位和与内挡泥板604的边缘部641相 接合的部位连续。在此情况下,在该连续的部位671,侧罩602在罩面620与边缘部621以及边缘部624相接合的部位接合连续的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这样,罩体600的刚性 提高。因此,能够防止跌倒时等罩体600发生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的边缘部625从罩面620沿着挡风罩605的边缘部651 的外侧弯曲,被接合在挡风罩605的边缘部651的外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挡风罩605 的边缘部651的端面被侧罩602覆盖,并且,挡风罩605与侧罩602的接合面分别朝向骑乘 型车辆1000的车宽方向内方,并不向外露出。因此,从骑乘型车辆1000的外观上来看,这 些部件的接合面不易看到,各个接合面的美观性得到改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5所示,如上所述,从罩面620弯曲的侧罩602的 边缘部624、626(第二弯曲边缘部与第四弯曲边缘部),与内挡泥板604的边缘部641相接 合的部位和与底罩606的边缘部661接合的部位连续形成。在此情况下,在该连续的部位 672,侧罩602具有罩面620与边缘部624以及边缘部625这三个面立体连续的形状。因此, 该形状的部位672的刚性增强,侧罩602的刚性以及罩体600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防止 跌到时等侧罩602和罩体600发生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5所示,从罩面620弯曲的侧罩602的边缘部626、 625,与底罩606的边缘部661相接合的部位和与挡风罩605的边缘部651相接合的部位连 续形成。在此情况下,在该边缘部626、625连续形成的部位673,侧罩602具有罩面620与 边缘部626以及边缘部625这三个面立体连续的形状。因此,该形状的部位673的刚性增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5所示,从罩面620弯曲的侧罩602的边缘部625、 621,与挡风罩605的边缘部651相接合的部位和与前罩601的边缘部611相接合的部位连 续形成。在此情况下,在该连续的部位674,侧罩602具有罩面620与边缘部625以及边缘 部621这三个面立体连续的形状。因此,该形状的部位674的刚性增强,侧罩602的刚性以 及罩体600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防止跌倒时等侧罩602和罩体600发生破损。S卩,对于该骑乘型车辆1000,在前罩601、内挡泥板604、挡风罩605、底罩606的各 个接合部671 674,侧罩602的刚性以及罩体600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防止跌倒时等 侧罩602和罩体600发生破损。此外,上述接合部671 674分别从侧方被侧罩602覆盖, 因此,从骑乘型车辆1000的外观来看,不易被看到,美观性增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与上述其它的 部件601、604、605、606的接合部671 674分别连续。利用各个部位671 674,使侧罩 602和罩体600的刚性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些部位671 674,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全 部连续形成,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仅连续形成各个欲提高刚性的部位,不必全部连续形 成。并非局限于这些部位671 674,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的上述第一弯曲边缘 部621、第二弯曲边缘部624以及第三弯曲边缘部625、626连续形成。如上所述,侧罩602 的各个弯曲边缘部621、624、625、626连续形成,由此侧罩602的刚性以及罩体600的刚性提尚。虽然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全部连续形成,但也可以根据需要,仅使 各个欲提高刚性的部位连续形成,不必全部连续形成。例如,在组装时,为了便于组装,或者为了减少罩体600的各个部件的组装误差,有时也要使侧罩602具有需要的挠性。在此情 况下,为了确保需要的挠性,也可以在侧罩602的边缘部621、624、625、626的适当位置设置 切口。例如,可以将该切口设置在组装在罩体600上时对罩体的刚性影响小的部位、或者从 骑乘型车辆1000的外观来看并不显眼的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侧罩602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与凸部650的上侧 部重叠地接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6所示,侧罩602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 不仅与凸部650、也与前罩601 (第一外罩)的上表面重叠地接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 图4所示,在罩体600的侧部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 凸部650 (袋状突起)。该凸部650是立体的形状,在其它部位的形状也都通过树脂成形而 形成的情况下,起模就会变得复杂。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凸部650由前罩601和侧罩 602形成。在该凸部650上,侧罩602的边缘部621与前罩601的边缘部611的上表面重叠 地接合。如果是这样的构造,在该凸部650中,部件被很好地被分开,在其它部位的形状也 都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前罩601与侧罩602上产生突出的部位,起模容 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管201周围的车体外罩600中,在头管201的前方,分成被配设 在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表面的第一外罩601、以及被配设在骑乘型车辆1000的车宽方向的 侧面的第二外罩60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外罩602的侧罩602如图7A 图7C所示,罩面620向 外方膨胀而弯曲。侧罩602的各个边缘部621、624、625、626分别从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 1000的内方弯曲。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外罩602的侧罩602如图7A 图7C所示, 罩面620向外方膨胀而弯曲,并且,周边部从此处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弯曲。该侧罩602采用 不同于前罩601的部件构成。因此,例如,将起模方向设为车宽方向,由此能够减少模具镶 块或者可动型等复杂的起模机构,采用比较简单的金属模就能成形该形状。特别是在本实 施方式中,在罩体600的侧部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凸部650。该凸部650是由侧罩602与前 罩601以内部具有空间的状态突出的袋状突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的各个边缘部 621、624、625、626分别从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内方弯曲。该侧罩602的一个边缘 部(第一弯曲边缘部621)从外方与前罩601 (第一外罩)侧方的边缘部611相接合。在此 情况下,通过具有比较简单构造的金属模就能成形侧罩602与前罩601。采用这种构造,即 使是具备这样的凸部650的罩体600,也能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制造成本。被配设在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面的车体外罩在设计上也是独具匠心,为了体现 这种多样化的设计,希望提高该部位的车体外罩形状的自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车体外 罩包括在头管的前方被配设在骑乘型车辆的前表面的作为第一外罩的前罩601 ;被安装 在第一外罩的车宽方向的边缘部,并且被配设在骑乘型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侧面的作为第二 外罩的侧罩602 ;以及被安装在第二外罩的前方的边缘部的作为第三外罩的挡风罩605。在 该各罩601、602、605分别采用成形模成形的情况下,起模方向的自由度也大,形状的自由 度也高。这样,在被配设在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表面的车体外罩中,能够体现更加多样化 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前罩601的与侧罩602的边缘部621接合的部位611 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在该前罩601的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部位611的上表面覆盖侧罩602的边缘部6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雨天行驶时,流经前罩601的雨水可能会滞留在该部位 611的上表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部位611的上表面与侧罩602的边缘部621接合 的部位存在微小的缝隙S1,根据该缝隙S1的毛细管现象,该雨水浸入该部位611的上表面 与侧罩602的边缘部621接合的缝隙S1中。而且,浸入该缝隙S1的水沿着侧罩602的背 面流下,然后被排出至罩体600的外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罩602可以如图3所示,在组装前罩601与内挡泥板604以及 挡风罩605后,与这些外罩601、604、605嵌合而安装。罩体600如图3所示,不必拆下前罩 601与内挡泥板604以及挡风罩605,就能很容易地取下侧罩602。因此,罩体600内的维护 等操作(例如,更换头灯灯泡等)也很容易。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头管周围的罩体(车体外 罩),本发明的车体外罩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骑乘型车辆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此外,车体外罩的具体形状也 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车体外罩的构造能够适用于各种骑乘型车辆。例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第一外罩的前罩601、作为第二外罩的侧罩602、以及作为 第三外罩的内罩604,但是,本发明的第一外罩、第二外罩、第三外罩并非局限于具有作为前 罩601、侧罩602、内挡泥板604的功能的部件。
权利要求
一种骑乘型车辆,是在车体架的前部具有插通有转向轴的头管的骑乘型车辆,包括当从侧面观察所述骑乘型车辆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头管的前方的第一外罩;与所述第一外罩相邻的、当从侧面观察所述骑乘型车辆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头管的下方的第三外罩;当从正面观察所述骑乘型车辆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车体架的侧方的第二外罩;和所述第一外罩或者所述第三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向所述骑乘型车辆的前方突出而形成的、侧方被所述第二外罩的罩面覆盖的凸部,所述第二外罩包括覆盖车辆侧方的罩面;从所述罩面向所述骑乘型车辆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所述第一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相接合的第一弯曲边缘部;和从所述罩面向所述骑乘型车辆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所述第三外罩的侧方的边缘部相接合的第二弯曲边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边缘部和所述第二弯曲边缘部连续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外罩或者所述第三外罩的后方的第四外罩,所述第二外罩具有从所述罩面向所述骑乘型车辆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所述第四外罩 的侧方的边缘部相接合的第三弯曲边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边缘部和所述第三弯曲边缘部连续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曲边缘部和所述第三弯曲边缘部连续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边缘部、第二弯曲边缘部以及所述第三弯曲边缘部连续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边缘部与第一外罩的上表面重叠地进行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边缘部与所述凸部的上侧部重叠地进行接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型车辆。包括从侧面观察骑乘型车辆(1000)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头管(201)的前方的第一外罩(601)。骑乘型车辆(1000)还包括与该第一外罩(601)相邻、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头管(201)的下方的第三外罩(604)。而且,还包括当从正面观察骑乘型车辆(1000)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头管(201)的侧方的第二外罩(602)。该第二外罩(602)包括覆盖车辆侧方的罩面(620);从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第一外罩(601)的侧方的边缘部(611)相接合的第一弯曲边缘部(621);和从罩面(620)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内方弯曲、从外方与第三外罩(604)的侧方的边缘部(641)相接合的第二弯曲边缘部(624)。而且,该骑乘型车辆(1000)还包括第一外罩(601)或者第三外罩(604)的侧方的边缘部(611或者641)向骑乘型车辆(1000)的前方突出而形成的、侧方被第二外罩(602)的罩面(620)覆盖的凸部(650)。
文档编号B62J17/06GK101868401SQ20098010070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8日
发明者大薗元, 赤尾拓也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