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握把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59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握把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的握把,特别是关于一种自行车用的握把总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自行车把手(handlebars)大部分以硬质材料,例如金属,合金或者塑料补强纤维所制成。该等材料缺乏弹性,因此骑乘者在握持上并不舒服,为了解决此问题, 现有技术是在自行车把手末端套固弹性或吸震材料例如塑料或橡胶制成的握把(grips) 或覆套。为了使该等握把可以紧密的套固于自行车把手末端,在制造上通常是将该等握把的内径稍小于自行车把手末端的外径,但,此等结构的缺失是该等握把会因材质的老化或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松脱的现象。再者,该种握把在更换上亦相当麻烦费时。为了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美国第6,421,879专利案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该方案所揭露的握把具有一个套筒供套接在自行车把手末端上,然后再于该套筒表面包覆一以弹性或吸震材料制成的握持套,该套筒的筒身设有一沿轴心延伸的槽沟,末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位于该槽沟的二相对端设有一同轴的螺孔供螺接一螺栓,当该螺栓螺紧时,会将缩小该槽沟的间隙而使该套筒紧固于自行车把手上。美国第6,421,879专利案所揭露的握把虽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其仍未尽理想,因为该握把套筒上的槽沟沿套筒的全部筒身设置,但仅在末端被束紧在自行车把手上,也就是说是以线状束紧方式来产生束紧力量,因此在力量上的分配不平均,如此将使得套筒无法与自行车把手紧密固接,而其结果即是骑乘者稍一用力, 该套筒就会相对于自行车把手旋动而危害骑乘者的安全,特别是在高速的时候。另外,欧洲EP1537014号专利案一揭露有类似于美国第6,421,879专利案所提供的自行车握把,二者相异处在于该欧洲专利案缩短设于套筒槽沟的长度,如此设计虽然可以改善部分美国第6,421,879专利案的缺失,但是束紧力量不平均的现象仍未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一种可提供骑乘者舒服以及安全的握持,更换简易,而且无前述两专利案缺失的自行车握把有待被提出,而这也正是本发明最主要的目的。缘是,本发明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包含有一长筒状衬套,其最好但并不仅限于以半刚性的材质制成,该筒状衬套具有呈开口状的一前端以及一后端,经由该前端套穿于自行车把手上,该后端至少设置一具预定宽度的缺口。一环形挟持件,其用来环套于该衬套的后端,该挟持件实质上具有一内环面供与该衬套表面触接,该内环面设有一段具预定宽度且往其环心径向延伸的突起,用以嵌入该衬套后端的缺口,该挟持件更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向延伸并形成一第一间隙。一束紧件,布置于该夹持件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可以外力调整使其位于一松弛状态或一束紧状态,当其位于该束紧状态时,可于缩小该第一间隙的同时,使该环形挟持件产生一往其环心的径向挟持力,迫使该衬套与自行车把手紧密固接,当其位于松弛状态时,则该挟持力量消失,使该衬套可从自行车把手分离。另外,该握把总成更包含有一由弹性或吸震材质制成的外套筒,其包覆于该衬套表面,供使用者握持。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自行车握把总成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衬套沿图23-3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挟持件沿图M-4方向上的剖视图;以及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图15-5方向上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自行车握把总成10长圆筒状衬套20开口状的前端202后端204凸缘205 第一缺口 206第一间隙207第二缺口 208环形挟持件30内环面302第一突起304第二突起306第一端308第二端309第二间隙310第一螺孔312第二螺孔314束紧件40外套筒50前端502后端504通孔50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各图式,本发明自行车握把总成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号10所示,具有一长圆筒状衬套20,一环形挟持件30,一束紧件40,以及一外套筒50。长圆筒状衬套20于本实施例由硬度较大的塑料材质,例如PP,模塑成型,其具有呈开口状的前端202以及后端204,后端204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以至少设置一具预定宽度的缺口,衬套20的断面成圆形,该缺口宽度所对应的夹角可界于π /6与2/3 π (30 度 120度)之间。于本实施例,后端204设有一凸缘205,而于相邻于凸缘205之处设有相对的第一缺口 206以及第二缺口 208,二者宽度所对应的夹角为2/3 π (120度),如此可具有较平均的挟持力量(请参阅后面的说明)。凸缘205上设有一对应第一缺口 206的第一间隙207,第一间隙207的宽度小于缺口 206、208。环形挟持件30于本实施例以金属制成,环套于衬套20的后端204。环形挟持件 30具有内环面302,内环面302设有往环心径向延伸的第一突起304及第二突起306,各突起的宽度对应于衬套20缺口 206、208的宽度。另外,挟持件30更具有相向延伸的第一端 308以及第二端309。第一端308与第二端309界定第二间隙310,且分别设有同轴的第一螺孔312以及第二螺孔314。组合时,环形挟持件30环套于衬套20的后端204,并且使第一突起304及第二突起306分别嵌入第一缺口 206以及第二缺口 208,如图5所示。束紧件40于本实施例为一螺栓,组合时,使螺栓40贯穿环形挟持件30的第一螺
4孔312以及第二螺孔314,当未旋紧时,其位于松弛状态,当旋紧时,其位于束紧状态,此时环形挟持件30的第二间隙310以及衬套20的第一间隙207将被缩小,而环形挟持件30的内环面302将同时产生一往环心的径向挟持力,迫使衬套20紧密固接于自行车把手上。由于衬套20的缺口 206、208的宽度所对应的夹角于本实施例为2/3 π (120度),二角度的合大于180度,因此会具有平均分布而且适当的挟持力量。外套筒50于本实施例以橡胶材质制成,同时包覆衬套20,环形挟持件30以及螺栓 40,其具有前端502及后端504,于本实施例使外套筒50的外径由前端502往后端504渐次增大。另外,外套筒50在对应于螺栓40的位置上设有通孔506,用以可自外界直接旋动螺栓40。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自行车总成,除了保有现有自行车握把的优点外, 更重要的是其衬套系利用面的束紧方式套覆于自行车把手上,束紧力量较现有技术以线的束紧方式平均,因此,可将衬套会相对于自行车把手旋动的现象减至最低。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长筒状衬套,具有呈开口状的一前端以及一后端,于该后端至少设置一具预定宽度的缺口 ;一环形挟持件,环套于该衬套的后端,该挟持件具有一内环面,该内环面设有一段具预定宽度且往环心径向延伸的突起,用以嵌入该衬套后端的缺口,该挟持件更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系相向延伸并形成一第一间隙;一束紧件,布置于该夹持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可以外力使其位于一松弛状态或一束紧状态之间调整,于当其位于束紧状态时,可于缩小该第一间隙的同时使该环形挟持件产生一往其环心的径向挟持力,迫使该衬套与自行车把手紧密固接,当其位于松弛状态时,该挟持力量消失使该衬套可从自行车把手分离;以及一外套筒,包覆于该衬套表面,供使用者握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长筒状衬套的后端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缺口以及一第二缺口,该环形挟持件的内环面设有分别对应各该缺口的一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突起被该束紧件的第一间隙所分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衬套的断面成圆形,各该缺口的宽度所对应的夹角界于η /6与2/3 π即30度 120度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各该缺口的宽度所对应的夹角为2/3 π即12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衬套后端具有一凸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凸缘具有一对应于该后端缺口的第二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该缺口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环形挟持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有一同轴的螺孔,该束紧件为一螺栓,用以螺接于各该螺孔上,当将该螺栓往顺时针方向旋动时,该环形挟持件从该松弛状态往该束紧状态调整,当将该螺栓往逆时针方向旋动时,该环形挟持件从该束紧状态往该松弛状态调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外套在对应于该螺栓的位置上设有一通孔,用以可自外界直接旋动该螺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握把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的外径自该衬套的前端往其后端渐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握把总成,包含有一衬套,一环形挟持件,一束紧件以及一外套筒。该衬套的后端设有一具预定宽度的缺口。该环形挟持件环套于该衬套后端,其内环面设有一突起,用以嵌入该衬套的缺口,该挟持件更具有相向延伸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二者间形成一间隙。该束紧件布置于该夹持件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可以外力调整使其位于一松弛状态或一束紧状态,当位于该束紧状态时,可缩小该环形挟持件的间隙并使产生一往环心的径向挟持力,迫使该衬套与自行车把手紧密固接,当位于松弛状态时,可使该衬套从自行车把手分离。该外套筒包覆于该衬套表面。
文档编号B62K21/26GK102259681SQ20101018903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
发明者余彩云 申请人:维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