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行车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动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是由车轮、车架、车座、车把、动力装置和刹车装置等部件组成。其动力装置如图1所示,第一曲柄14和第二曲柄1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另一端连接脚蹬16,车架15中下部设置有五通管11,五通管11的侧面的两个端面分别位于自行的相对侧面并装设轴碗18和17。五通管11内部转轴的第一连接端111依次穿过曲柄链轮13的圆心,连接第二曲柄12,第二连接端112连接第一曲柄14。第一曲柄14和第二曲柄12固定有脚蹬的一端的方向相反,旋转时同步转动。上述自行车动力装置的缺点在于,当第一曲柄14和第二曲柄12旋转到与重力方向一致时,蹬踏脚蹬16时最费力。如果车速过快,则通常曲柄14和曲柄12通过旋转的惯性移过“死点”,如果车速过慢,则骑车人需要向曲柄的脚蹬施加更大的力,才能使曲柄移过 “死点”,非常费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动力装置,消除自行车曲柄带动链轮转动时产生的死点位置,达到省力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曲柄和内部安装有轴碗和转轴的五通管,还包括第三曲柄;轴承链轮,轴承链轮包括至少一个外壁设置有齿的外齿轮和外缘连接外齿轮内缘的轴承;固定在轴承链轮上的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一径向朝向轴承链轮,转动时使第一限位架沿其径向往复滑动的第二曲柄;一径向朝向轴承链轮,转动时使第二限位架沿其径向往复滑动的第三曲柄;所述转轴的第一连接端贯穿轴承链轮,偏离轴承链轮圆心连接第二曲柄,第一曲柄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连接端,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在车架的两侧同步转动;第三曲柄与第二曲柄在车架的同侧异步转动。优选的,所述轴承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状,并且所述圆环状轴承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板。优选的,所述第二曲柄和第三曲柄径向朝向轴承链轮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条型槽, 第一限位架一端连接轴承链轮的外齿轮侧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曲柄的条型槽内;第二限位架一端连接轴承链轮的外齿轮侧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曲柄的条型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架位于条型槽内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轴承,所述第二限位架位于条型槽内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轴承。
优选的,所述条型槽的宽度略大于限位轴承的直径。本发明提供的自行车动力装置,五通管内安装转轴,第一曲柄一端连接转轴的第二连接端、第二曲柄一端连接转轴的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与第一曲柄设置有脚蹬一端的方向相同,转动时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同步转动;第三曲柄设置在第二曲柄一侧,活动连接第二曲柄的连接端,并且围绕连接端自由旋转;轴承链轮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第一限位架一端连接轴承链轮,另一端与第二曲柄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架一端连接轴承链轮,另一端与第三曲柄活动连接,在第一曲柄和第三曲柄上设置脚蹬。自行车在行驶时,第二曲柄和第三曲柄带动轴承链轮转动,当第一曲柄的脚蹬的受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时,第三曲柄的脚蹬的受力方向与重力方向不同,第三曲柄通过第二限位架带动轴承链轮旋转,轴承链轮通过第一限位架带动第二曲柄转动,第二曲柄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曲柄旋转,从而使第一曲柄滑过死点位置;当第三曲柄的脚蹬的受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时,第一曲柄的脚蹬的受力方向与重力方向不同,第一曲柄带动第二曲柄同步转动,第二曲柄通过第一限位架带动轴承链轮转动,同时,固定在轴承链轮上的第二限位架带动第三曲柄转动, 从而使第三曲柄滑过死点位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图1是现有自行车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自行车动力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自行车动力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3所示自行车动力装置中的轴承链轮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3所示自行车动力装置中限位架与第二曲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3所示自行车动力装置中限位架与第二曲柄另一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曲柄和第三曲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述自行车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车架15的中下部设置有五通管11,五通管11上安装固定板四,五通管11内安装有轴碗18、17,转轴的第一连接端111穿过轴碗17、第二连接端112穿过轴碗18,延伸出两个轴碗的端面;外齿轮25的内缘连接轴承M的外缘M2,轴承M内缘241设置有连接板32,外齿轮25和轴承M组成轴承链轮;螺丝30穿过连接板32将轴承链轮固定在固定板四上;转轴的第一连接端111 以轴承链轮的垂直平分线为基准线,偏向自行车的后车轮方向穿过轴承链轮连接第二曲柄 12,第二曲柄12与转轴的第一连接端111连接。第三曲柄23安装在第二曲柄12的一侧,第三曲柄23活动连接转轴的第一连接端111,可以围绕转轴的第一连接端自由转动;或者,如图7所示,第二曲柄12端部设置有管状连接端71,第三曲柄23活动连接管状连接端71。第一限位架沈和第二限位架27分别设置在外齿轮25的外侧面同一直径线上,第二曲柄12与第一限位架沈滑动连接,第三曲柄23与第二限位架27滑动连接,当第二曲柄 12和第三曲柄23转动时,第一限位架沈沿第二曲柄12朝向轴承链轮的侧面的径向往复运动,第二限位架27沿第三曲柄23朝向轴承链轮的侧面的径向往复运动。第一曲柄14 一端与转轴的第二连接端11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脚蹬,第二曲柄12的一端与转轴的第一连接端1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曲柄14设置有脚蹬的一端方向相同。自行车行驶时, 第一曲柄14和第二曲柄12在车架15的两侧同步转动。在图2和图3所示方案中,第二曲柄12与第一限位架沈的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 第一限位架沈一端连接轴承链轮的外齿轮侧面,第二曲柄12朝向外齿轮25的一面沿曲柄径向设置有条型槽53,第一限位架沈的另一端位于条型槽53内,为了减小第一限位架沈与条型槽53的摩擦力,第一限位架沈位于条型槽53内的一端安装有轴承52。当自行车行驶时,限位轴承52在条型槽53内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小条型槽53与限位轴承52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二曲柄12与第一限位架相对运动,所述条型槽53的槽壁内侧面之间的宽度大于限位轴承52的直径。第三曲柄23和第二限位架的连接关系与第二曲柄 12和第一限位架沈的连接关系相同,本文不一一阐述。在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限位架包括第一轴承67、第二轴承 68和第三轴承64,第一轴承67和第二轴承68分别装设在第一限位架的两个支柱61、62端部,支柱61、62固定在板63,第三轴承64外圈设置在外齿轮25上,连接端65 —端连接板 63,另一端连接第三轴承64内圈,第二曲柄12底部设置挡板61,挡板61设置在第一轴承 67和第二轴承68之间的夹缝内。当外齿轮转动时,第二曲柄12的挡板61在第一轴承67 和第二轴承68之间的夹缝内做伸缩运动,第一限位架65与第二曲柄做相对转动。第二限位架与第一限位架结构相同,本文不一一阐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曲柄和内部安装有轴碗和转轴的五通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曲柄;轴承链轮,轴承链轮包括至少一个外壁设置有齿的外齿轮和外缘连接外齿轮内缘的轴承;固定在轴承链轮上的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一径向朝向轴承链轮,转动时使第一限位架沿其径向往复滑动的第二曲柄; 一径向朝向轴承链轮,转动时使第二限位架沿其径向往复滑动的第三曲柄; 所述转轴的第一连接端贯穿轴承链轮,偏离轴承链轮圆心连接第二曲柄,第一曲柄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连接端,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在车架的两侧同步转动;第三曲柄与第二曲柄在车架的同侧异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状, 并且所述圆环状轴承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行车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柄和第三曲柄径向朝向轴承链轮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条型槽,第一限位架一端连接轴承链轮的外齿轮侧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曲柄的条型槽内;第二限位架一端连接轴承链轮的外齿轮侧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曲柄的条型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行车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架位于条型槽内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轴承,所述第二限位架位于条型槽内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行车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型槽的宽度略大于限位轴承的直径。
全文摘要
一种自行车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曲柄和内部安装有轴碗和转轴的五通管,还包括第三曲柄、轴承链轮,轴承链轮包括至少一个外壁设置有齿的外齿轮和外缘连接外齿轮内缘的轴承;固定在轴承链轮上的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一径向朝向轴承链轮,转动时使第一限位架沿其径向往复滑动的第二曲柄;一径向朝向轴承链轮,转动时使第二限位架沿其径向往复滑动的第三曲柄;所述转轴的第一连接端贯穿轴承内部,偏离轴承链轮的圆心与第二曲柄连接,第一曲柄与所述转轴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在车架的两侧同步转动;第三曲柄与第二曲柄在车架的同侧异步转动。本发明提供的自行车动力装置,消除自行车曲柄带动链轮转动时产生的死点位置,达到省力的效果。
文档编号B62M3/00GK102310917SQ201010213829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徐立新 申请人:徐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