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与顶盖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三厢车的顶盖后横梁一般采用的是单板弧形结构,既能保证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外板完全贴合,又能保证汽车的轻量化、结构简单等特点。但对于整车的结构相对比较弱,在玻璃安装面和左右侧围搭接位置均只存在单层板受力,降低了整车的刚度、扭转、弯曲。特别是当路面给予整车一个不规则激励时,整车在行驶状态下容易产生敲鼓声、敲击声。并大大的影响整车舒适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整车扭转刚度弱的技术问题,克服因为顶盖后横梁焊接总成单层板的结构强度弱,弯曲扭转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提升性能、最大程度优化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包括有顶盖后横梁,顶盖后横梁为长条形冲压件,并整体呈与车体顶盖外板相适应的弧形,顶盖后横梁横截面呈U形槽结构,位于车体顶盖外板的后端,通过顶盖后横梁的U形槽结构的边沿与顶盖外板通过二层焊焊接到一起,形成一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配重块、凸焊螺柱和装配螺母;所述配重块为长块状冲压件,装于顶盖后横梁的中间,形状和结构均左右对称,并呈与顶盖后横梁对应安装部位相适应的弧形;所述配重块通过在顶盖后横梁上均勻分布的三个凸焊螺柱进行安装,并由装配螺母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上增加一个配重块,配重块与顶盖后横梁形成一个带自重的有效整体,既能很好的增加整车的强度,又能消除因为地面带给整车的激励,消除异响。 并且配重块通过三颗螺柱进行装配,避免了因为点焊所带来的零件变形,装配工艺简单。
图1是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顶盖后横梁1为长条形冲压件,并整体呈与车体顶盖外板2(图中只显示了一半)相适应的弧形,顶盖后横梁横截面呈U形槽结构,位于车体顶盖外板2的后端,与顶盖外板2通过二层焊焊接到一起,形成一个腔体结构,见图3。配重块3位于顶盖后横梁1的正中间,为长块状冲压件,用的是热成型钢板Q235,材料料厚为5. 0毫米,整个零件是单板的弧形结构(与顶盖后横梁1对应安装部位相适应),并且左右对称,用800吨冲压工艺制造来实现,配重块3与顶盖后横梁1的底部贴合。配重块3通过在顶盖后横梁1上均勻分布的三个凸焊螺柱4进行安装,并由装配螺母5进行固定。 安装时,顶盖后横梁1先与凸焊螺柱4采用穿透性焊接的方式连接,凸焊螺柱4穿过顶盖后横梁1的安装过孔,实现零件自身定位螺柱的功能。凸焊螺柱4与顶盖后横梁1 焊接完成以后,让配重块3的三个安装过孔穿过凸焊螺柱4,配重块3上的三个安装过孔都是直径为9毫米的安装过孔,完全保证零件关于整车的左右对称,然后用装配螺母5把顶盖后横梁1和配重块3连接成一个整体。最后顶盖后横梁1与顶盖外板2在后风窗玻璃安装面位置处采用点焊接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包括有顶盖后横梁(1 ),顶盖后横梁(1)为长条形冲压件,并整体呈与车体顶盖外板(2)相适应的弧形,顶盖后横梁(1)横截面呈U形槽结构,位于车体顶盖外板(2 )的后端,通过顶盖后横梁(I)WU形槽结构的边沿与顶盖外板(2 )通过二层焊焊接到一起,形成一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配重块(3)、凸焊螺柱(4)和装配螺母(5);所述配重块(3) 为长块状冲压件,装于顶盖后横梁(1)的中间,形状和结构均左右对称,并呈与顶盖后横梁 (1)对应安装部位相适应的弧形;所述配重块(3)通过在顶盖后横梁(1)上均勻分布的三个凸焊螺柱(4)进行安装,并由装配螺母(5)进行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包括有顶盖后横梁、配重块、凸焊螺柱和装配螺母。所述配重块为长块状冲压件,装于顶盖后横梁的中间,形状和结构均左右对称,并呈与顶盖后横梁对应安装部位相适应的弧形;所述配重块通过在顶盖后横梁上均匀分布的三个凸焊螺柱进行安装,并由装配螺母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上增加一个配重块,与顶盖后横梁形成一个带自重的有效整体,既能很好的增加整车的强度,又能消除因为地面带给整车的激励,消除异响。并且配重块通过螺柱进行装配,避免了因为点焊所带来的零件变形,装配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B62D25/06GK201961385SQ20112002587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林强, 柯留洋, 梁昌明, 罗洪星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