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69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 新型为一种摩托车车架,尤其指一种适用于积载货物的车种的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为我国常见的交通工具,由于其较佳的机动性,常为国人通勤及短程载送货使用。摩托车主要包括有一车架,引擎、油箱、龙头把手、前后轮、灯具及电装部品等装置皆设置在车架上,因此车架的设计攸关安全性及行驶的稳定性。在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通常用于积载货物的空间仅限于前方踏板区域,如因载货需求,需设置更大的载物空间,通常会在车架后方处进一步设置一载货架,但载货架会使车辆高度相对提高,于积载货物后,车辆的重心会上移,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及操控性,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专用于积载货物的车种的摩托车车架。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摩托车于车架后方设置载货架,将影响行驶时稳定性及操控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系设计提供一种专用于积载货物的车种的摩托车车架,以提供积载货物时较佳的稳定性及操控性。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有一主车架及一积载架;该主车架包括有两间隔的侧车架,该两侧车架上分别设有一立柱;该积载架包括有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及一第三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与该两立柱相连接并朝向主车架的后侧方向延伸;该第二支撑件上分别间隔设有两后避震器固定座,该第二支撑件分别连接该第一支撑件的后侧及两侧车架的一端处,该第二支撑件及第一支撑件间环绕形成一第一空间;该第三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支撑件并朝向主车架的后侧方向延伸,该第三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间环绕形成一第二空间,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三支撑件的上缘共同形成一载置平面,于该载置平面上设置一载物平台,于该载物平台上可拆卸的设置一后座坐垫。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第一支撑件包括有两主杆及一副杆,该两主杆分别以一端连接该两立柱,两主杆的另一端为相对弯折延伸,该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主杆且位于两主杆的一端处;该第二支撑件的中段处连接两主杆另一端的弯折段的一侧外壁面,其两端分别弯折与该两侧车架相接。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第三支撑件包括有一第一支杆及一第二支杆,该第一支杆两端分别连接该两后避震器固定座的一侧外壁,该第二支杆的杆体两端分别弯折连接该第一支杆两端处的底侧壁面。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两侧车架间连接设有一固定架,且位于第一空间的下方处。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第三支撑件的第二支杆以两固定杆连接至固定架。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第三支撑件包括有一第三支杆,该第三支杆以两间隔的杆体连接至第二支杆。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积载架进一步包括有一后把手架,该后把手架围绕于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三支撑件的外侧。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第三支撑件朝向后方延伸连接有一支撑板,该支撑板与该载置平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中该第一支撑件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座;该后把手架系以数个连接杆连接于固定座及支撑板。藉上述技术手段的运用,由于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三支撑件的上缘共同形成一载置平面,于载置平面上设置一载物平台以呈载货物,货物可位于较低的高度,不会影响车辆重心,提供车辆可稳定行驶及具有较佳操控性;当载物平台承载货物并以一绳子缠绕在货物及载物平台上时,绳子可缠绕固定在后把手架上,以辅助固定货物的位置;载物平台上可拆卸的设置一后座坐垫,在没有承载货物时形成后座,并以后把手架供后座乘客扶持;该第一空间及固定架可供安装电瓶,并可直接由第一空间的上方维修、更换电瓶,提供维修上的便利性;该第二空间可提供尾灯组的安装,维修时可于其上方处直接伸入维修,而不需拆开尾灯灯壳,亦具有维修上的便利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有其他元件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载置平台与载物平台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载置平台与载物平台结合后的外观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垫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一主车架10及一积载架20。该主车架10为现有技术的速克达摩托车车架,该主车架10的后侧设有两间隔的侧车架11,该两侧车架11上分别设有一立柱12,该立柱12系一纵向设置的柱体,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于该两侧车架11间设有一固定架13,该固定架13为一水平方向的板体,板体两侧缘分别连接该两侧车架11的内侧壁面。该积载架20包括有一第一支撑件21、一第二支撑件22及一第三支撑件23。该第一支撑件21包括有两主杆210及一副杆211,该两主杆210分别位于两侧车架11的上方,该主杆210的一端朝向下方弯折并以一侧壁面连接该立柱12的一侧壁面,该两主杆210朝向主车架10的后侧方向延伸,两主杆210的另一端为相对弯折延伸,该副杆2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主杆210且位于两主杆210的一端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两主杆210的中段外侧处分别连接设有一固定座212。该第二支撑件22为一杆体,杆体两端相对杆体中段处弯折,第二支撑件22上分别间隔设有两后避震器固定座220,该第二支撑件22位于第一支撑件21的后侧,以杆体中段处连接该两主杆210 另一端的弯折段的外侧壁面,以杆体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侧车架11的一端处,以形成为高刚性的结构,该后避震器固定座220可供与一后避震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二支撑件22、该两主杆210及该副杆211之间环绕形成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位于该固定架13的上方。该第三支撑件23包括有一第一支杆230及一第二支杆231 ;该第一支杆230为一杆体,杆体两端相对杆体中段处弯折,该第一支杆230位于该第二支撑件22的后侧,并以杆体两端分别连接该两后避震器固定座220的一侧外壁;该第二支杆231为一杆体,杆体两端相对杆体中段处弯折,该第二支杆231位于第一支杆230的下方,并以杆体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支杆230两端处的底侧壁面,杆体中段处以两固定杆232连接至固定架13,以形成为高刚性的结构;该第一支杆230及第二支撑件22间环绕形成一第二空间,该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及第三支撑件23的第一支杆230的上缘约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共同形成一载置平面;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三支撑件23的第一支杆230朝向后方延伸连接有一支撑板233,该支撑板233与该载置平面位于同一高度,该第三支撑件23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三支杆234,该第三支杆234以两间隔的杆体连接至第二支杆231。本实用新型于实际组装成车时,该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及第三支撑件23共同形成的载置平面即可提供放置一载物平台25,于承载货物时,货物可位于较低的高度,使车辆重心不会改变,仍可稳定的行驶及维持应有的操控性。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进一步设置一后把手架24,该后把手架24为一长杆体,且杆体围绕于该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第三支撑件23的外侧,该后把手架24系以数个连接杆240连接至第一支撑件21的固定座212及第三支撑件23的支撑板233 ;请配合参阅图5及图6所示,于两立柱12之间连接设置一扣合架14,该扣合架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部,每一固定部上穿设有间隔的两贯孔,于该载置平台上覆盖设置一载物平台25,该载物平台25为一板体且于板体两侧分别穿设有与该扣合架14的贯孔位置相对应的两固定孔,以固定件穿设于相对的固定孔及贯孔间结合固定,使载物平台25固定在积载架20上,提供货物直接置放在载物平台25上;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位于载物平台25前方的两侧车架11上设有一具有置物箱的前座坐垫40,并以载物平台25提供一后座坐垫41可拆卸的设置于其上方,在没有承载货物时形成后座,并以后把手架24供后座乘客扶持,于卸除后座坐垫41后,又可以载物平台25承载货物,并可以一绳子缠绕在货物及载物平台25上,并将绳子缠绕固定在后把手架24上,以辅助固定货物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除了提供载货上的实用性外,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电瓶30可由第一空间处置放于固定架13上,只需将载物平台拆除即可对电瓶30进行维修或更换,而尾灯组31可设置于第二空间中,维修人员可直接徒手由第二空间的上方处伸入对尾灯灯泡进行更换,具有维修上的便利性。主要符号名称列表10主车架11侧车架12立柱13固定架14扣合架20积载架21第一支撑件210主杆211副杆212固定座22第二支撑件220后避震器固定座23第三支撑件230第一支杆231第二支杆232固定杆233支撑板234第三支杆24后把手架240连接杆25载物平台30电瓶31尾灯组40前座坐垫41后座坐垫
权利要求1.ー种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主车架及一积载架; 该主车架包括有两间隔的侧车架,该两侧车架上分别设有一立柱; 该积载架包括有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及一第三支撑件; 该第一支撑件与该两立柱相连接并朝向主车架的后侧方向延伸; 该第二支撑件上分別间隔设有两后避震器固定座,该第二支撑件分别连接该第一支撑件的后侧及两侧车架的一端处,该第二支撑件及第一支撑件间环绕形成一第一空间; 该第三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支撑件并朝向主车架的后侧方向延伸,该第三支撑件及第ニ支撑件间环绕形成一第二空间,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三支撑件的上缘共同形成ー载置平面,于该载置平面上设置ー载物平台,于该载物平台上可拆卸的设置ー后座坐垫。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包括有两主杆及ー副杆,该两主杆分别以一端连接该两立柱,两主杆的另一端为相对弯折延伸,该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主杆且位于两主杆的一端处; 该第二支撑件的中段处连接两主杆另一端的弯折段的ー侧外壁面,其两端分别弯折与该两侧车架相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支撑件包括有一第一支杆及ー第二支杆,该第一支杆两端分别连接该两后避震器固定座的ー侧外壁,该第二支杆的杆体两端分别弯折连接该第一支杆两端处的底侧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两侧车架间连接设有ー固定架,且位于第一空间的下方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干,该第三支撑件的第ニ支杆以两固定杆连接至固定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支撑件包括有一第三支杆,该第三支杆以两间隔的杆体连接至第二支杆。
7.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干,该积载架进ー步包括有一后把手架,该后把手架围绕于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三支撑件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支撑件朝向后方延伸连接有ー支撑板,该支撑板与该载置平面位于同一高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座; 该后把手架以数个连接杆连接于固定座及支撑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载物平台的摩托车车架,其包括有一主车架及一积载架;该主车架包括有两间隔的侧车架;该积载架包括有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及一第三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连接两侧车架并朝向主车架的后侧方向延伸;该第二支撑件分别连接该第一支撑件及两侧车架,该第三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支撑件并朝向主车架的后侧方向延伸;由于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三支撑件的上缘共同形成一载置平面,于载置平面上设置一载物平台以呈载货物或安装后座坐垫,货物可位于较低的高度,车辆可稳定行驶及具有较佳操控性。
文档编号B62J7/04GK202414027SQ2011205575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韦雄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