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前围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15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前围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其中索状元件沿着将发动机舱和车厢隔开的前围板延伸,并且与该索状元件不同的部件通过支架固定到该前围板。
背景技术
例举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连接到汽车电池的线束作为该索状元件的例子。该线束从发动机舱延伸到车辆后方侧,在靠近前围板的前表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弯曲并且沿着该前表面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进一步向下弯曲,并且向车辆后方侧弯曲而延伸到车辆后方侧。传统上,靠近前围板的前表面的线束由具有L形截面的支架支撑,并且被具有U形截面的保护器覆盖。 _4] 现有技术文献_5]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30196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_7]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类型的汽车的前围板结构中,上述L形支架或者保护器通常具有比前围板低的刚性,因此当汽车碰撞时,该线束有时与该支架和保护器一起卡在前围板和发动机之间,并因此损坏。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其能够在碰撞时防止沿着前围板延伸的索状元件损坏,并能够提高耐用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具有索状元件,其沿着将发动机舱和车厢隔开的前围板延伸;以及与所述索状元件不同的部件,其通过支架固定到所述前围板,其中所述索状元件固定到所述支架,并且所述索状元件和所述部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到所述前围板,所述支架具有相对于固定到所述前围板的固定部位于发动机侧的相对表面,并且所述索状元件设置在比所述相对表面靠车辆后方侧,并且固定到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前围板的被固定部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所述支架的刚性,使得当所述支架的所述相对表面被所述发动机向车辆后方侧挤压时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被固定部的变形提前于所述支架的变形。利用该配置,由于固定到所述支架的固定部上的所述前围板的被固定部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所述支架的刚性,使得当所述支架被所述发动机向车辆后方侧挤压时所述前围板的被固定部的变形提前于所述支架的变形,所以当汽车碰撞时可以保持所述支架的形状,以确保所述索状元件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索状元件卡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前围板之间,并且可以防止所述索状元件损坏。此外,由于所述索状元件通过用于将与所述索状元件不同的部件固定到所述前围板的支架固定到所述前围板,所以不需要提供用于将所述索状元件固定到所述前围板的专用支架,从而可以减少零件的数目,并且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所述支架包括多个固定部作为所述固定部,所述多个固定部在所述前围板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分开,所述索状元件和所述部件位于所述多个固定部之间,并且在所述前围板中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固定部相对应的彼此分开的多个被固定部作为所述被固定部。利用该配置,可以增加所述支架的固定强度,可以抑制在汽车碰撞中所述支架弯曲变形等,并且即使在碰撞之后,所述支架和所述索状元件也可以因此保持为确保间隙与汽车碰撞之前相等的状态。在所述索状元件没有固定到所述支架的情况下,为避免干扰其它零件,考虑到所述索状元件的位置偏差而需要采用获得较大间隙的设计尺寸,但是在本 发明中通过将所述索状元件固定到所述支架,可以减小所述支架和所述索状元件之间的设计间隙,从而可以减少所述支架的尺寸、成本和重量。此外,可以提高外围零件的布局自由度。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面,所述支架具有从所述前围板侧向所述发动机侧突出的两个侧壁,并且所述支架被形成为帽子形状的截面,在该截面中所述两个侧壁的顶端通过所述相对表面相连,并且所述索状元件固定到所述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利用该配置,所述支架可以具有对抗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力的坚固结构,并且由于所述索状元件固定到具有上述坚固结构的所述支架的侧壁,所以即使在汽车碰撞之后,也可以确保所述索状元件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索状元件卡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前围板之间,并且可以防止由此导致的所述索状元件损坏。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面,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被固定部及其周围部分形成在一张板上。在两个以上的面板层叠的情况下,考虑到强度提高和与对应部件配合的偏差,这些面板的表面不会严格重叠,在此情况下,在这些面板之间产生间隙,并且两个表面上的电极不能简单地在焊接位置对准,所以焊接需要在选择电极位置的同时进行,因此难以进行自动焊接。然而,在上述配置中,由于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被固定部以单个板形成,所以当用于装配所述支架的螺栓被焊接且固定时,可以通过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焊接,从而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可以防止沿着前围板延伸的索状元件损坏,并且可以提高该索状元件的耐用性。


图I是通过去除发动机舱露出前围板的状态下汽车的透视图。图2(a)是前围板的前视图;图2(b)是示出用于将水泵固定到车体的支架和用于提供电力以驱动行驶用的电动机的线束的配置的视图。
图3是沿着图2 (b)的A-A取得的截面图。图4 (a)是与碰撞之前沿着图2 (b)的A_A取得的截面相对应的视图;图4 (b)是与碰撞之后沿着图2(b)的A-A取得的截面相对应的视图。图5是水泵支架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3中所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的两个高压线束4(对应于索状元件)沿着将汽车的发动机舱和车厢隔开的前围板3延伸。线束4的一个端部连接到安装在该汽车的后部的电池,并且从该电池延伸的线束4在地板通道附近从车辆后方侧Rr穿过前围板3并且向上延伸。线束4进一步延伸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侧(左端部侧),并且线束4的另一端部连接到行驶用的电动机。沿着竖直方向的线束部分4A的竖直中部被树脂制成的第一线束罩5覆盖,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线束部分4B的靠近沿着竖直方向的线束部分4A的一侧被树脂制成的第二线束罩6覆盖。如图3中所示,第二线束罩6被水泵支架20围绕并且固定到水泵支架20。如图3中所示,第二线束罩6包括竖直截面为U形的车辆前方侧Fr敞开的罩体8和可装卸于罩体8的开口周缘部的盖材9。第二线束罩6围绕这两个线束4。由于这两个线束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所以在竖直截面中罩体8的上侧侧壁10和下侧侧壁11的长度长于罩体8的后壁12的长度,并且被设定为后壁12的长度的大约两倍。如图4中所示,从罩体8的下侧侧壁11向下延伸的延伸件9A由盖材9形成。另外,如图2(b)中所示,水泵支架20位于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线束部分4B的靠近沿着竖直方向的线束部分4A的一侧下方,并且水泵19 (对应于与索状元件不同的部件)通过水泵支架20固定到前围板3。水泵19加压供应对车厢内供暖的水(用于冷却发动机的水)。如图3和图5中所示,正如从车辆宽度方向上看到的,在从前围板3侧向发动机E侧突出的截面中水泵支架20被形成为帽子形状,并且通过弯曲上侧侧壁28和下侧侧壁29的基端部而获得的装配件28A和29A (对应于固定部)中分别形成螺栓插入孔S。水泵支架20被设定为具有比前围板3大的板厚度。如图5中所示,通过将作为与上侧侧壁28分开的构件的L形构件60接合到上侧侧壁28来设置上侧侧壁28的装配件28A。更具体来说,第一延伸部61从侧壁28的基端部向上侧侧壁28的宽度外侧延伸,并且L形构件60的一个件60A焊接到第一延伸部61的延伸端部的上表面,从而形成上侧侧壁28的装配件28A。第二延伸部62从第一延伸部61的纵向中部向车辆前方侧Fr延伸,并且在第二延伸部62中形成有三角形配合孔21。在L形构件60的两个宽度端部形成有凸缘60F。因此,L形构件60的刚性和强度提高。可以代替凸缘60F形成卷边。此外,在上侧侧壁28、下侧侧壁29和连接这两个壁的顶壁65的两个宽度端部也可以形成凸缘。
因此,上侧侧壁28、下侧侧壁29和顶壁65的刚性和强度可以提高。结果,可以在行驶期间使水泵19的振动难以通过前围板3传送到车厢,并且可以防止乘客感到不适。如图3中所示,固定到前围板3的一对双头螺栓B穿过螺栓插入孔S插入,并且螺帽旋在该双头螺栓B上,以将装配件28A和29A固定到前围板3。水泵19穿过水泵支架20的下半部分插入。围绕两个线束4的第二线束罩6被水泵支架20的上半部分围绕,并且在第二线束罩6的罩体8的上侧侧壁10上形成的截面为L形的配合部16的配合爪与水泵支架20的上侧侧壁28中的配合孔21(见图5)配合,从而使线束4固定到水泵支架20。也就是说,线束4固定到水泵支架20的上侧侧壁28。如上所述,线束4固定到水泵支架20,并且线束4和水泵19通过水泵支架20固定到前围板3。发动机E设置在水泵19的车辆前方侧Fr,并且线束4设置在比水泵支架20的与发动机E相对的相对表面20M靠车辆后方侧Rr。水泵支架20的相对表面20M基本上沿着竖直方向,并且与相对表面20M相对的发动机E的后表面31基本上延着竖直方向。·
从车辆前后方向观看时,线束4和水泵19位于水泵支架20的装配件28A和29A之间,从而装配件28A和29A位置彼此分开,并且上侧装配件28A位于线束4上方,下侧装配件29A位于线束4下方。前围板3的被固定部3K设置有多个(等于装配件28A和29A的数目),水泵支架20的装配件28A和29A固定到所述多个被固定部3K,并且所述多个被固定部3K对应于所述多个装配件28A和29A,位置彼此分开(见图3)。此外,水泵支架20周围的包括被固定部3K的前围板部分形成在一张板上。因此,在该前围板部分中不存在加固材料等。固定到水泵支架20的装配件28A和29A上的前围板3的被固定部3K(双头螺栓B的基端部周围的前围板部分)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水泵支架20的刚性,使得当水泵支架20被发动机E向车辆后方侧Rr挤压时,前围板3的被固定部3K的变形提前于水泵支架20的变形。利用该结构,当汽车在行驶期间与前方物体碰撞时,线束4的前侧被具有高强度的水泵支架20保护,同时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发动机E被该物体挤压从而向后移动。也就是说,当汽车碰撞时,可以保持水泵支架20的形状以确保线束4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防止线束4卡在发动机E和前围板3之间,并且可以防止线束4损坏。此外,由于通过用于将作为与线束4不同的部件的水泵19固定到前围板3的水泵支架20将线束4 (和与线束4不同的部件一起)固定到前围板3,所以不必提供用于将线束固定到前围板的专用支架,从而可以减少零件数目,并且可以减少维修成本。也就是说,通常,线束4通过专用支架、焊接螺栓和紧固螺帽等固定,以减小车辆组装中的偏差(每辆车中线束4的组装状态有偏差),而在本发明的结构中线束4固定到水泵支架20,可以减少零件的数目,并且可以减少制造成本。水泵支架20和线束4之间的设计间隙可以减小,并且可以减小水泵支架20的尺寸、成本和重量。还可以提高外围零件的布局自由度。此外,由于双头螺栓B所焊接到的前围板3的区域由单个金属板构成,所以双头螺栓B可以由机器人自动焊接,从而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由于在从前围板3侧向发动机E突出的截面中水泵支架20被形成为帽子形状,所以水泵支架20具有对抗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力的坚固结构。由于线束4固定到具有上述坚固结构的水泵支架20的上侧侧壁28,所以即使在汽车碰撞之后也可以确保线束4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防止线束4卡在发动机E和前围板3之间,并且可以防止线束4损坏。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用于固定线束4的支架可以不必是用于固定水泵19的支架,并且可以采用设置在发动机舱I中的任何支架,例如,罐的支架等。此外,该索状元件可以是柔性管,例如燃料管。此外,如图6中所示,线束4可以不被水泵支架20完全覆盖,并且还可以采用邻近水泵支架20 (在水泵支架20上方)设置线束4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水泵支架20上方的截面为L形的支架71的一个件70和水泵支架20的装配件28A通过双头螺栓B固定到前围板3,并且线束4被截面为L形的支架71支撑。水泵支架20的车辆后方侧Rr的表面20M (相对表面)的位置比线束罩6的车辆后方侧Rr的表面更靠近发动机E。利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可以提高线束4的组装操作的可操作性。附图标记说明3前围板3K被固定部4索状元件(线束)19不同的部件(水泵)20支架(水泵支架)20M相对表面28支架的侧壁(上侧侧壁)28A、29A固定部(支架的装配件)E发动机Rr车辆后方侧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包括将发动机舱和车厢隔开的前围板;沿着所述前围板延伸的索状元件;以及与所述索状元件不同的部件,所述部件通过支架固定到所述前围板, 其中所述索状元件固定到所述支架,并且所述索状元件和所述部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到所述前围板, 所述支架具有相对于固定到所述前围板的固定部位于发动机侧的相对表面,并且所述索状元件设置在比所述相对表面靠车辆后方侧,并且 固定到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前围板的被固定部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所述支架的刚性,使得当所述支架的所述相对表面被所述发动机向车辆后方侧挤压时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被固定部的变形提前于所述支架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多个固定部作为所述固定部,所述多个固定部在所述前围板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分开,所述索状元件和所述部件位于所述多个固定部之间,并且在所述前围板中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固定部相对应的彼此分开的多个被固定部作为所述被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其中所述支架具有从所述前围板侧向所述发动机侧突出的两个侧壁,并且所述支架被形成为帽子形状的截面,在该截面中所述两个侧壁的顶端通过所述相对表面相连,并且所述索状元件固定到所述侧壁中的一个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前围板结构,其中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被固定部及其周围部分形成在一张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前围板结构,索状元件(4)沿着前围板(3)延伸,与索状元件(4)不同的部件(19)通过支架(20)固定到前围板(3),索状元件(4)固定到支架(20),索状元件(4)和部件(19)通过支架(20)固定到前围板(3),索状元件(4)设置在比支架的与发动机(E)相对的相对表面(20M)靠车辆后方侧(Rr),并且固定到支架(20)的固定部(28A、29A)上的前围板(3)的被固定部(3K)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支架(20)的刚性。因此,当支架(20)被发动机(E)向车辆后方侧(Rr)挤压时,前围板(3)的被固定部(3K)的变形提前于支架(20)的变形。
文档编号B62D25/08GK102905958SQ2011800246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蓬原裕树, 近藤和定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