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杆三轮车的拉杆车头和传动轮,拉杆车车头是在普通三轮车车头两个手柄中间的横杆上靠近中间竖柱顶端的两侧各装一个轴承,两个轴承外侧的横杆各装一个向后倾斜的拉杆,拉杆的下端可以系拉线,这样用手臂将两个手柄上下拉动,可以拉动拉杆前后运动,拉杆又拉动拉线,拉线又拉动三轮车后横轴上安装的两个传动轮,传动拉杆三轮车向前行驶。
【专利说明】拉杆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轮车的拉杆车头和传动轮,以及拉杆车头和传动轮相互配合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网查及市面未曾有这种拉杆车头和传动轮相互配合生产出来的拉杆三轮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手臂力量控制的拉杆三轮车的拉杆车头,这种拉杆车头既能拉动传动轮,使拉杆车辆向前行驶,又能控制拉杆车行驶的方向。
[0004]这种拉杆车车头是在普通三轮车车头两个手柄中间的横杆上靠近车头中间竖柱顶端的两侧各装一个轴承,两个轴承外侧的横杆上各装一个下垂的并向后倾斜的拉杆,两根拉杆的下端可以系拉线,两根拉线的另一端是和安装在三轮车后横轴上的两个传动轮的传动杆相连接。车头两根拉杆的外侧是加长的手柄。这样,用手臂将两个手柄上下同时拉动或上下交替拉动,可以拉动拉杆前后运动,拉杆又拉动拉线,拉线又拉动三轮车后横轴上安装的两个传动轮,传动拉杆三轮车向前行驶。如果用手臂将两个手柄左右拉动,可以拉动车头竖柱左右转动,由于竖柱下方是前车轮,所以可以控制拉杆三轮车行驶的方向。由于拉杆车头的手柄较长,所以,拉动拉杆三轮车向前行驶是省力的。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轮。它是将自行车上的飞轮省去圆周上的齿,将其换上一根较长的传动杆,还需在传动轮圆周上安装一个重坠,装重坠是为了将传动杆拉到一定的位置,便于传动,这就是本发明提供的传动轮。由于这种传动轮的传动杆较长,所以传动起来省力。
[0006]拉杆车头和传动轮相配合,可以形成三轮车的拉杆传动方法,利用这种拉杆传动方法,可以设计出多种拉杆三轮车、童车、轮椅。由于拉杆车头的手柄较长,传动轮的传动杆也较长,所设计出的拉杆三轮车是省力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拉杆车车头的侧视示意图。
[0009]图2是拉杆车车头的后视图。
[0010]图3是拉杆传动轮的侧视示意图。
[0011]图4是一种三轮拉杆车的侧视示意图。
[0012]图5是另一种三轮拉杆车的侧视示意图。
[0013]图6是轮盘和传动轮等几个部件的联合结构后视图。
[0014]图1是拉杆车车头侧视示意图。图中I和2分别是手柄。3和4分别是拉杆,上端和手柄分别相连接。5、6、7、8分别都是拉线,这里的拉线是较软的细钢丝绳或其他较软的金属绳。Cl和C2点后边的拉线9、10可以是金属线,也可以换成金属杆,这两段金属线或金属杆9和10的最后面是传动传动杆相连接。11和12分别是两个传动轮,13和14分别是两个传动轮上面的传动杆,这两个传动轮11和12是固定在三轮拉杆车的后横轴的中间部位的。15、16、17、18分别是上下四个滑轮,19是车头的竖柱,20是套筒、里边装有轴承,21是前车轮。
[0015]
[0016]图2是拉杆车车头的后视图,结合图2可以进一步了解拉杆车车头的结构。此图中,I和2是手柄,3和4是拉杆,5和6是轴承,7是车头的竖柱,竖柱的下方是前车轮(未画出)。因5和6处装有轴承,所以手柄I和2可以上下拉动,带动拉杆3和4前后运动,拉杆后面的拉线可以拉动传动轮。手柄I和2不但可以上下拉动,传动拉杆三轮车行驶,而且可以左右转动,控制拉杆三轮车行驶的方向。
[0017]关于传动轮,【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图3是拉杆车传动轮的侧视示意图。图中I是传动杆,这个传动杆的长度应根据车子的大小而定,越长、所用的拉力越小。2是传动圈,可以前后转动。3是传动挡,整个圆周内有钢丝头能挑起的两个对称的“牙齿”3,和自行车飞轮中的结构完全相同。4是内圈,5是内孔,内孔5是套装在三轮车后横轴中间部位的,这就将内圈4固定在了三轮车后横轴的中间部位,也就是将整个传动轮固定在了这里。这里传动轮的固定,必须是正装,和自行车的飞轮安装方法一样。6是重坠,是用铅块或其它重金属块制成固定在传动轮的下沿,其作用是传动杆I在不被拉线拉动时,由于重坠6的重力,使传动杆能够保持直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只介绍两种拉杆车车头和传动轮相配合应用的实施方法。
[0019]图4是一种三轮拉杆车的侧视示意图,此图可以说明拉杆车的传动方式。图中I和2分别是手柄,3和4分别是拉杆,5、6、7、8分别是拉线,Cl点和C2点的后面拉线9和10,既可以是拉线,也可以换成金属杆。11和12是分别安装在后横轴15上的两个传动轮;13和14分别是两个传动轮11和12上面的传动杆;15是安装车轮的后横轴;16是轴承;当然,横轴的这头也必然有一个轴承(未画出),17、18、19、20分别是四个上下滑轮。21是车头的竖柱,22是套筒,和自行车车头一样,里面装有轴承。23、24、25分别是三个车轮。
[0020]这种拉杆车的传动方法是:用两手臂将手柄I和2同时向下压或交替向下压,就会使拉杆3和4向前运动,拉动拉线5、6、7、8将后面的两个传动轮11和12上面的两个传动杆13和14拉的向前爬下,这样传动轮11和12就传动了后横轴15向前转动,后横轴15两头安装的车轮24和25当然就随之向前滚动。当用手臂将手柄I和2拉起时,拉杆3和4就向后运动,拉线也向后运动,由于传动轮11和12的边沿装有重坠,所以在重坠的拉动下,传动轮11和12上面的两个传动杆13和14又重新直立起来。当用手臂将手柄I和2又向下压时,由于拉杆和拉线的拉力,又会将后面传动轮11和12上面的两个传动杆13和14拉的向前爬下,这又传动后横轴15和两个后车轮24和25向前滚动。这样反复同时或交替将手柄压下、拉起、压下、拉起,就传动车子向前行驶。两个手柄不但可以上下运动传动车子向前行驶,而且可以左右转动,控制前车轮的行驶方向。这是第一种拉杆车车头与传动轮配合应用的实施例。
[0021]图5是另一种拉杆车的侧视示意图。图1和图2分别是手柄;3个4分别是拉杆;
5、6、7、8分别是拉线;9是上下两个滑轮;10也是上下两个滑轮;11是轮盘,和自行车轮盘相同,圆周带有“牙齿”,可以套拉链,12是传动轮(如图2),这种传动轮在轮盘11的左边和右边各安装一个,13是重坠,14和15分别是两个传动轮12上面的传动杆;16是拉链,和自行车拉链相同;17是飞轮,和自行车飞轮相同;18是横轴;19是轴承;横轴这边也有一个轴承(未画出),20、21分别都是轴承,22是车头的竖柱;23是套筒,和自行车套筒一样,里边装有轴承,24、25、26分别是三个车轮。
[0022]为了容易理解这种拉杆车的传动方式,须先说明图5中的11(轮盘)和12(传动轮)等几个部件的组合,如图6。图6是这几个部件的横剖视图。图6中,I是横轴,横轴的两头是分别固定在钢制的支撑架上的。横轴的最中间装有轮盘2,这个轮盘2和自行车轮盘是一样的,圆周上有“牙”,是套拉链的。轮盘2的两侧有如图3 —样的传动轮3和4,传动轮3和4的上方各有一个传动杆5和6,7和8分别是两个轴承,这两个轴承都是和传动轮3和4及轮盘2相互连接的。将两个传动杆5和6同时或分别向前拉到,会带动轮盘2向前转动。图6这套装置是图5这种拉杆车的心脏。
[0023]再说图5这种拉杆车的传动方式:用手臂将手柄I和2同时或分别向下压,就会使拉杆3和4向前运动,拉杆3和4向前运动,就将拉线5、6、7、8向前拉动,这样就将两个传动轮(另一个传动轮在轮盘11的右侧,看不见)12上的传动杆14和15拉的向前爬下,带动了轮盘11向前转动,这轮盘11的向前转动又通过拉链16的传动,使装在后横轴18上的飞轮17也向前转动,这飞轮17的向前转动又带动后横轴18向前转动,后横轴18的两端装有车轮25和26,所以这后横轴18的向前转动,必然也带动了两个后车轮25和26的向前滚动。当用手臂将两个手柄I和2向上拉起时,就使拉杆3和4向后运动,也带动了拉线5、
6、7、8的向后运动,两个传动杆14和15由于安装在传动轮12下方的重坠13的拉力,两个传动杆14和15又直立起来。当用手臂将两个手柄I和2同时或分别向下压时,两个传动杆14和15由于拉杆3和4及拉线5、6、7、8的拉动,又向前爬下,又带动轮盘11向前转动,轮盘11的向前转动,又通过拉链16的传动,传动飞轮带动了后横轴18和两个后车轮25和26的向前滚动。这整个过程周而复始的重复运动,也就是将手柄重复的压下、拉起、压下、拉起,就使拉杆车向前行驶。手柄I和2不但能上下拉动,拉动拉杆车向前行驶,而且可以左右转动,控制前车轮的行驶方向。以上就是这种拉杆车车头和传动轮相配合应用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拉杆三轮车的拉杆车头,它由两个手柄、两根拉杆、两个轴承、一个竖柱组成。其特征在于:用手臂将两个手柄同时上下拉动或交替上下拉动,可以拉动拉杆前后运动,拉杆又拉动拉线,拉线又拉动三轮车后横轴上的两个传动轮,传动三轮车向前行驶。用手臂将两个手柄左右拉动,可以拉动车头竖柱左右转动,控制拉杆三轮车的行驶方向。
2.一种传动轮,它由传动杆、传动圈、传动挡、内圈、内孔、重坠组成。其特征在于:传动轮的传动杆较长,而且传动圈上装有重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车车头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拉杆车车头和传动轮相互配合可以形成三轮车的拉杆传动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车车头和传动轮相互配合形成的三轮车拉杆传动的方法,可以设计出多种拉杆三轮车、童车、转椅。
【文档编号】B62M1/16GK103538678SQ201210253361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陈翮 申请人:陈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