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电助力自行车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11-255177号专利案揭露出一种「电动自行车」,其主要是在马达与后链盘之间安装一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一行星齿轮减速机与马达的出力轴连接,可将马达所输出的动力经减速之后再传递至后链盘,用以驱动后链盘转动。就此专利案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的结构来说,主要具有一行星支架与一行星齿轮,其中的行星支架具有多个凸柱,行星齿轮则具有多个穿孔供所述凸柱穿设,当行星支架受 到马达的驱动而产生偏心转动时,行星支架的所述凸柱将会分别推顶行星齿轮的所述穿孔的孔壁,让行星齿轮随之转动而达到动力输出的目的。然而在前述设计中,行星支架的凸柱与行星齿轮的穿孔之间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磨耗,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两者之间的运转精度变差,进而影响整体结构的正常运作,同时也会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运转精度佳且使用寿命长。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包含有一壳体、一曲柄组、一内齿环、一助力输出单元、一传动单元,以及一减速单元。该曲柄组,具有一曲柄轴及一大齿盘,该曲柄轴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壳体,该大齿盘连接该曲柄轴,能受该曲柄轴的带动而同步转动;该内齿环设于该壳体内;该助力输出单元具有一转子,该转子能转动地套设于该曲柄轴;该传动单元套设于该曲柄轴且具有一第一传动件与一第二传动件,该第一传动件连接该助力输出单元的转子,该第二传动件连接该第一传动件而可与该第一传动件同步转动;以及该减速单元设于该壳体内且套设于该曲柄轴,并具有至少一行星齿轮及一行星支架,该行星齿轮咬合该内齿环且与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形成偏心连接,该行星支架连接该行星齿轮且通过一单向器与该大齿盘连接。当该助力输出单元的转子开始转动时,该传动单元的第一传动件会受到该转子的带动而转动,接着该行星齿轮会受到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的带动而绕着该内齿环转动,接着该行星支架会受到该行星齿轮的驱动而带动该传动套件进行单向转动,以达到助力输出的效果。其中,该大齿盘具有一传动套件,该传动套件的一端伸入该壳体内且通过一单向器与该曲柄轴连接。其中,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具有一凸轮部,该行星齿轮套接于该第二传动件的凸轮部。其中,该减速单元还具有至少二连接件,各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行星齿轮与该行星支架。其中,该行星齿轮的数目为二,该两行星齿轮之间具有180度的相位差。其中,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具有二凸轮部,该两行星齿轮分别套接于该第二传动件的该两凸轮部。其中,该减速单元还具有至少二连接件,各该连接件连接该两行星齿轮与该行星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利用该行星齿轮与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偏心连接来让该行星支架能够达到输出动力的目的,可确保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运转精度,并且能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横向剖视图,主要显示行星齿轮绕着内齿环转动的状态。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中置动力输出机构 20壳体22侧盖30曲柄组32曲柄轴34曲柄36大齿盘362传动套件38单向器40内齿环50助力输出单元52定子54转子60传动单元62第一传动件64第二传动件642凸轮部70减速单元72行星齿轮74行星支架76连接件78单向器80 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请先参阅图I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10,包含有一壳体20、一曲柄组30、一内齿环40、一助力输出单兀50、一传动单兀60,以及一减速单兀70。壳体20是由两侧盖22相互对接而成。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4,曲柄组30具有一曲柄轴32、二曲柄34,以及一大齿盘36。曲柄轴32穿设于壳体20且以其两端与曲柄34连接;大齿盘36具有一传动套件362,传动套件362伸入壳体20内且通过一单向器38与曲柄轴32连接。内齿环40以其外环面固定于壳体20的内壁面。助力输出单元50具有一固定于壳体20内的定子52及一套设于曲柄轴32的转子54。当对定子52通以电流时,即可驱动转子54相对定子52转动。传动单元60具有一第一传动件62及一第二传动件64。第一传动件62套设于曲 柄轴32且连接助力输出单元50的转子54,可受转子54的带动而同步转动;第二传动件64连接于第一传动件62的一端而可与第一传动件62同步转动,并自其外周面径向地向外突伸出相对的二凸轮部642,如图4及图5所示。减速单元70具有二行星齿轮72、一行星支架74,以及多个连接件76。该两行星齿轮72咬合内齿环40且分别通过一轴承80套接于第二传动件64的凸轮部642,使得该两行星齿轮72之间会因为该两凸轮部64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具有180度的相位差;行星支架74套设于曲柄轴32且通过一单向器78与大齿盘36的传动套件362连接;各连接件76穿设于该两行星齿轮72,并以其一端连接其中一行星齿轮72,另一端连接行星支架74。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行星齿轮72的数目只要至少一个即可达到应有的传动功能,在此设置两个的目的是为了可以产生良好的动平衡效果,若在只有一个行星齿轮72的状态下,第二传动件64也只要提供一个凸轮部642让行星齿轮72能够套接即可。经由上述结构可知,当骑乘者开始骑乘时,曲柄轴32会受到该两曲柄34的带动而开始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透过单向器78来驱动大齿盘36的传动套件362进行单向转动,用以带动大齿盘36来达到动力输出的目的。当要输出助力时,先对定子52通电来控制转子54开始转动,在转子54转动的过程中会同步带动传动单元60的第一传动件62及第二传动件64同步转动,接着该两行星齿轮72会同时受到第二传动件64的凸轮部642的推顶而绕着内齿环40转动,如图4至图6所示,接着该两行星齿轮7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再透过各连接件76来驱动行星支架74转动,此时的行星支架74会通过单向器78来驱动大齿盘36的传动套件362进行单向转动,用以带动大齿盘36来达到助力输出的效果。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10利用行星齿轮72与传动单元60的第二传动件64之间的偏心连接来让行星支架74能够达到输出动力的目的,可确保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运转精度,并且能够减少各构件之间的磨耗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壳体; 一曲柄组,具有一曲柄轴及一大齿盘,该曲柄轴能转动地穿设于该壳体,该大齿盘连接该曲柄轴,能受该曲柄轴的带动而同步转动; 一内齿环,设于该壳体内; 一助力输出单元,具有一转子,该转子能转动地套设于该曲柄轴; 一传动单元,套设于该曲柄轴且具有一第一传动件与一第二传动件,该第一传动件连接该助力输出单元的转子,能受该转子的带动而转动,该第二传动件连接该第一传动件而能与该第一传动件同步转动;以及 一减速单元,设于该壳体内且套设于该曲柄轴,并具有至少一行星齿轮及一行星支架,该行星齿轮咬合该内齿环且与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形成偏心连接,使得该行星齿轮能受该第二传动件的带动而绕着该内齿环转动,该行星支架连接该行星齿轮且通过一单向器与该大齿盘连接,使得该行星支架能受该行星齿轮的驱动而带动该大齿盘作单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大齿盘具有一传动套件,该传动套件的一端伸入该壳体内且通过一单向器与该曲柄轴连接,使得该大齿盘能受该曲柄轴之带动而作单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具有一凸轮部,该行星齿轮套接于该第二传动件的凸轮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减速单元还具有至少二连接件,各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行星齿轮与该行星支架。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行星齿轮的数目为二,该两行星齿轮之间具有180度的相位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件具有二凸轮部,该两行星齿轮分别套接于该第二传动件的该两凸轮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减速单元还具有至少二连接件,各该连接件连接该两行星齿轮与该行星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中置动力输出机构,主要包含有一壳体、一穿设于壳体的曲柄轴、一连接曲柄轴的传动套件、一设于壳体内的内齿环、一设于壳体内的助力输出单元、一套设于曲柄轴的传动单元,以及一套设于曲柄轴的减速单元,当开始输出助力时,助力输出单元的转子会带动传动单元转动,接着传动单元会带动减速单元的行星齿轮绕着内齿环进行偏心转动,使得减速单元的行星支架会受到行星齿轮的驱动而通过一单向器来带动传动套件作单向转动,以达到动力输出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M6/55GK202609020SQ20122008369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许源芳 申请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