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属于汽车车身减振降噪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即用于支撑车身与车架之间的悬置结构,通过车身悬置装置支承在车架上,车架对悬置块产生轴向的切割力。为了能满足一定的刚度性能、结构的要求用于改善整车的隔振效果,车身悬置装置的设计越来越重要。现有的车身悬置由于对 于不同型号汽车对悬置块刚度的要求不同,悬置的性能和结构也不易于调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用于缓解来自于车身与车架之间的冲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置底座,缓冲块及悬置套管,悬置底座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耳板,耳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悬置底座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套管的横截面为圆形,该悬置套管由上部、中部、下部组成,上部的上底面、上部与中部的接触面、中部与下部的接触面、下部的下底面的直径依次减小,该悬置套管内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缓冲块由上下连接的第一橡胶块与第二橡胶块组成,第一橡胶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槽,第二橡胶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槽,该缓冲块内设有可同轴插入悬置套管的内腔;悬置底座内设有可嵌入缓冲块的管腔,悬置套管设于缓冲块内,缓冲块设于悬置底座内。所述悬置套管的上部为圆台体,中部为球台体,下部为圆柱体。所述第二螺栓孔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的直径为40mm,下段的直径为20mm。所述第一橡胶块与所述第二橡胶块之间的连接部分为圆柱形内缩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缓冲块先将悬置套管包裹,再被悬置底座包裹与嵌入,悬置套管、悬置底座通过螺栓分别与车架、车身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备良好的隔振性能,垂直方向较柔软,有较大的侧向刚性,大大改进了轴向XY方向和径向悬置刚度的比例关系,再次进行刚度调节时则更易于实现分块改进;而悬置底座的嵌入式外加内部套管的阶梯设计改善了悬置的限位方式,可保持支承车身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耐久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主视图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图I侧视图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图I中悬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6为图5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I中悬置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俯视图;图11为图8的仰视图;图12为图I中悬置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如图1-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包括悬置底座1,缓冲块2及悬置套管3,悬置套管3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耳板11,耳板11上开有第一螺栓孔12,悬置套管3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悬置套管3的横截面为圆形,该悬置套管3由上部31、中部32、下部33组成,上部31的上底面、上部31与中部32的接触面、中部32与下部33的接触面、下部的下底面的直径依次减小,上部31为圆台体,中部32为球台体,下部33为圆柱体。该悬置套管3内开有同轴的第二螺栓孔34,第二螺栓孔34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的直径为40mm,下段的直径为20mm。缓冲块2由上下连接的第一橡胶块21与第二橡胶块22组成,第一橡胶块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槽23,第二橡胶块2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槽23,第一橡胶块21与第二橡胶块2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为圆柱形内缩结构,第一橡胶块21与第二橡胶块22呈十字形交错分布,采用这种设计是为了悬置径向刚度的合理布局。该缓冲块2内设有可同轴插入悬置套管3的内腔24。悬置底座I内设有可嵌入缓冲块2的管腔13。装配时,先将悬置套管3插入缓冲块2内的内腔24,再将缓冲块2经硫化后嵌入悬置底座I内,成为一个整体。悬置套管3的上端与车架通过插入第二螺栓孔34的螺栓连接,悬置底座I的两侧通过插入第一螺栓孔12的螺栓与车身连接。安装好后,车身承受来自于车架向下的剪切力,该悬置装置缓冲了车架对车身的冲击力,改善了悬置装置的受力性能,结构简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整车的隔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包括悬置底座(I),缓冲块(2)及悬置套管(3),悬置底座(I)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耳板(11),耳板(11)上设有第一螺栓孔(12),悬置底座(I)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套管(3)的横截面为圆形,该悬置套管(3)由上部(31)、中部(32)、下部(33)组成,上部(31)的上底面、上部(31)与中部(32)的接触面、中部(32)与下部(33)的接触面、下部的下底面的直径依次减小,该悬置套管(3)内设有第二螺栓孔(34);所述缓冲块(2)由上下连接的第一橡胶块(21)与第二橡胶块(22)组成,第一橡胶块(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槽(23),第二橡胶块(2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槽(23),该缓冲块(2)内设有可同轴插入悬置套管(3)的内腔(24);悬置底座(I)内设有可嵌入缓冲块(2)的管腔(13),悬置套管(3)设于缓冲块(2)内,缓冲块(2)设于悬置底座(I)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套管(3)的上部(31)为圆台体,中部(32)为球台体,下部(33)为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孔(34)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的直径为40mm,下段的直径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块(21)与所述第二橡胶块(22)之间的连接部分为圆柱形内缩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承载式车身悬置装置,包括悬置底座,缓冲块及悬置套管,所述悬置套管由上部、中部、下部组成,上部的上底面、上部与中部的接触面、中部与下部的接触面、下部的下底面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缓冲块由上下连接的第一橡胶块与第二橡胶块组成,该缓冲块内设有可同轴插入悬置套管的内腔;悬置底座内设有可嵌入缓冲块的管腔,悬置套管设于缓冲块内,缓冲块设于悬置底座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缓冲块先将悬置套管包裹,再被悬置底座包裹与嵌入,悬置套管、悬置底座通过螺栓分别与车架、车身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备良好的隔振性能,垂直方向较柔软,有较大的侧向刚性,可保持支承车身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耐久性。
文档编号B62D24/02GK202765100SQ2012203946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刘臣才, 束永平, 程冬冬, 冯娜 申请人:东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