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984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属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普通老式的自行车通常都是由前三角和后三角两大部分组成,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这样的结构既简陋也不能满足现在山地车的高强度冲击要求。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0004]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头管、下管、五通、中管、下叉、勾爪和上叉;上管与上叉的结合处向下弯曲成弧形其尾端焊接于中管上,前端焊接于车头管上;所述的上叉的前部打扁与中管的上半部位和上管的弯点处对接,使上管和上叉组成一条由大渐变到小的直线。[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通过各管件的合理搭配,组成一个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自行车车架。大大的增加了车架的抗冲击能力。且外观简洁、流线感强。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2是上叉结构示意图。[0008]图中:1、车头管,2、下管,3、五通,4、下叉,5、勾爪,6、上叉,7、中管,8、上管。[0009]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一种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头管1、下管2、五通3、中管7、下叉4、勾爪5和上叉6 ;上管8与上叉6的结合处向下弯曲成弧形其尾端焊接于中管7上,前端焊接于车头管I上;所述的上叉6的前部打扁与中管7的上半部位和上管8的弯点处对接,使上管8和上叉6组成一条由大渐变到小的直线,上叉6后半部分管径小于上管8。所述的上管8的前端被压扁后焊接于车头管I上。[0011]上述结构组成四个三角形:第一个三角形由下管2、下叉4、上叉6和上管8组成,其中上管8尾端通过打弯,焊于中管7的上半部位,如图2所示,上叉6上端即分叉前面通过压弯成形,顺畅的搭接在上管的弯点处,使上管和上叉完美的形成一条直线,且上管的前端通过打扁,从侧面看前面大后面小,上叉的尾端缩管,使管件慢慢变小,且上端通过打扁的设计,使上管与上叉在弯点处搭接后形成一条从粗到细变化的一条直线,形成三角形的另一条边。[0012]第二个三角形由下管2、中管7、上管8和上叉6的前端部分组成。[0013]第三个三角形由中管7、下叉4、上叉6的下半部分组成。[0014]第四个三角形由中管7的上半部分、上管8的尾端打弯部分及上叉6的前端部分组成。
权利要求1.一种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头管(I)、下管(2)、五通(3)、中管(7)、上管(8)、下叉(4)、勾爪(5)和上叉(6);其特征在于:上管(8)与上叉(6)的结合处向下弯曲成弧形,其尾端焊接于中管(7)上,前端焊接于车头管(I)上;所述的上叉(6)的前部打扁与中管(7)的上半部位和上管(8)的弯点处对接,使上管(8)和上叉(6)组成一条由大渐变到小的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管(8)的前端被压扁后焊接于车头管(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力强的自行车车架,属自行车领域。包括车头管、下管、五通、中管、下叉、勾爪和上叉;上管与上叉的结合处向下弯曲成弧形其尾端焊接于中管上,前端焊接于车头管上;所述的上叉的前部打扁与中管的上半部位和上管的弯点处对接,使上管和上叉组成一条由大渐变到小的直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通过各管件的合理搭配,组成一个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自行车车架。大大的增加了车架的抗冲击能力。且外观简洁、流线感强。
文档编号B62K3/02GK202953108SQ20122067416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8日
发明者孙晋彬, 龙家齐 申请人:神州电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