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在后制动臂(10)的下端以左右并排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圆柱销(7)和第二圆柱销(8),所述后制动臂(10)下端供第一圆柱销(7)及第二圆柱销(8)安装的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圆柱销(7)与后制动拉索(6)的后端连接,第二圆柱销(8)与后制动拉杆(13)的后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前后联合制动,又能够实现单独后制动,并且前后联合制动与单独后制动操作互不干涉,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纵便捷、可靠性好等特点。
【专利说明】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摩托车上的前后联动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摩托车上的制动系统一般采用前后轮能同时制动,并且后轮可以单独制动。如中国专利ZL200520009588.3于2006年8月9日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在制动手把上安装能够转动的平衡块,该平衡块的两端分别与前制动拉索和后制动拉索连接,前制动拉索的另一端与前制动臂连接,后制动拉索的另一端与后制动臂连接,且后制动臂还通过拉杆与后制动踏板连接。以上结构在前后制动的时候,后制动拉索与拉杆会相互带动而存在干涉,可靠性较差。为此,该专利的第三方案中在后制动拉索与拉杆之间增设并联结构,该并联结构由盒式连接座套和内部的杠杆组成,由于连接座套要进行前后移动,且行程较大,这样一方面相关机构结构复杂,整体体积庞大,在平叉上难以布置,改造成本高,另一方面,并联结构在运动的时候存在分力,会影响操纵的便捷性,并且制动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干涉的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包括后制动踏板
(12)、后制动拉杆(13)、后制动臂(10)以及能同时带动前制动拉索(5)和后制动拉索(6)的制动手把(3),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后制动臂(10)的下端以左右并排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圆柱销(7)和第二圆柱销(8),所述后制动臂(10)下端供第一圆柱销(7)及第二圆柱销(8)安装的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圆柱销(7)与后制动拉索(6)的后端连接,第二圆柱销(8)与后制动拉杆(13)的后端连接。
[000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制动拉索拉动第一圆柱销使后制动臂动作的时候,第二圆柱销受对应条形孔的让位保持不动;同理,后制动拉杆拉动第二圆柱销使后制动臂动作的时候,第一圆柱销受对应条形孔的让位保持不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制动臂下端设置两个条形孔来装配圆柱销,有效解决了前后制动操作发生干涉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后制动可由制动手把和后制动踏板分别进行操作,不仅操纵既便捷又可靠,而且能够确保制动的效果。
[0006]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后制动臂(10)由两个左右对称布置并固定在一起的拉臂构成,这两个拉臂与第一圆柱销(7)和第二圆柱销(8)—一对应,所述拉臂具有两块拉板,两块拉板的上段相固定,其中一块拉板的下端连续弯折后,与另一块拉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叉口,所对应的圆柱销位于该叉口内,圆柱销的两端分别装在两块拉板下端开设的条形孔中。
[0007]为了防止圆柱销发生左右偏移,以进一步提高制动的可靠性,所述第一圆柱销(7)的中部与后制动拉索(6)的后端连接,弟二圆柱销(8)的中部与后制动拉杆(13)的后端连接。
[0008]在所述制动手把(3)靠近根部的位置设有平衡块(2),该平衡块(2)的中部与制动手把(3)相铰接,平衡块(2)的一端与前制动拉索(5)的后端连接,平衡块(2)的另一端与后制动拉索(6)的前端连接。平衡块进行受力自动调节,使操纵制动手把的时候,前后制动拉索均衡联动同时受力,从而确保了前后制动的可靠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后制动拉索(6)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通过传力板(9)连接,该传力板(9)铰接于平叉(14)上。
[0010]为了方便加工制作及装配,所述传力板(9)为三角形,该定位座(9)的顶角与平叉(14)铰接,传力板(9)的一个底角与后制动拉索(6)前段的后端铰接,另一个底角与后制动拉索(6)后段的前端铰接。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前后联合制动,又能够实现单独后制动,并且前后联合制动与单独后制动操作互不干涉,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纵便捷、可靠性好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平衡块与前后制动拉索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4为两个圆柱销在后制动臂上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图3、图4所示,在摩托车的握把4上装有固定座1,握把4优选为右握把,当然,作为等同的替换,握把4也可以为左握把。在所述握把4的前侧设有制动手把3,该制动手把3的根部与固定座I相铰接。所述制动手把3靠近根部的位置设有平衡块2,该平衡块2的中部通过台阶螺栓与制动手把3相铰接。平衡块2的一端与前制动拉索5的后端相连接,平衡块2的另一端与后制动拉索6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制动拉索5的前端与前制动臂15连接。
[0019]如图1、图3、图4所示,摩托车后制动器的后制动臂10由两个左右对称布置并固定在一起的拉臂构成,并且两个拉臂的下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拉臂具有左右两块拉板,两块拉板的上段相固定,其中一块拉板的下端连续弯折后,与另一块拉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叉口,两个拉臂下端的叉口中均布置有圆柱销,其中一个为第一圆柱销7,另一个为第二圆柱销8,各圆柱销的左右两端分别装入所对应两块拉板下端开设的条形孔中。所述第一圆柱销7的中部与后制动拉索6的后端连接, 弟二圆柱销8的中部与后制动拉杆13的后端连接,后制动拉杆13的前端通过摆臂11与后制动踏板12连接。
[0020]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前后联合制动的:
[0021]操纵制动手把3,制动手把3带动平衡块2向后运动,产生拉力并分解成两个分力,平衡块2可以绕其中部的台阶螺栓转动,对分解的两个分力进行受力平衡调节。平衡块2的一个分力拉动前制动拉索5,使前制动拉索5带动前制动臂15动作,以实现前制动;与此同时,平衡块2的另一个分力拉动后制动拉索6,使后制动拉索6通过第一圆柱销7带动后制动臂10,实现后制动。在第一圆柱销7使后制动臂10动作的时候,第二圆柱销8受对应条形孔的让位保持不动。
[0022]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单独后制动的:
[0023]踩下后制动踏板12,后制动踏板12通过摆臂11带动后制动拉杆13向前运动,后制动拉杆13通过第二圆柱销8带动后制动臂10,实现后制动。在第二圆柱销8使后制动臂10动作的时候,第一圆柱销7受对应条形孔的让位保持不动。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2并参照图1、图3、图4,本实施例中,后制动拉索6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设置有传力板9,该传力板9为三角形,该传力板9的顶角与平叉14铰接,定位座9的一个底角与后制动拉索6前段的后端铰接,另一个底角与后制动拉索6后段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定位座9与平叉14之间还可以设置扭簧,该扭簧的一个支脚与传力板9抵接,另一个支脚与平叉14抵接。扭簧起帮助后制动臂复位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26]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将后制动拉杆更换为软轴、拉索或其它类似的机构,或者将制动拉索更换为软轴、拉杆或其它类似的机构,或者用其它结构来同时带动前后制动拉索等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如后联动制动系统,包括后制动踏板(12)、后制动拉杆(13)、后制动臂(10)以及能同时带动前制动拉索(5)和后制动拉索(6)的制动手把(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制动臂(10)的下端以左右并排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圆柱销(7)和第二圆柱销(8),所述后制动臂(10)下端供第一圆柱销(7)及第二圆柱销(8)安装的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圆柱销(7)与后制动拉索(6)的后端连接,弟二圆柱销(8)与后制动拉杆(13)的后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臂(10)由两个左右对称布置并固定在一起的拉臂构成,这两个拉臂与第一圆柱销(7)和第二圆柱销(8)—一对应 ,所述拉臂具有两块拉板,两块拉板的上段相固定,其中一块拉板的下端连续弯折后,与另一块拉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叉口,所对应的圆柱销位于该叉口内,圆柱销的两端分别装在两块拉板下端开设的条形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销(7)的中部与后制动拉索(6)的后端连接,弟二圆柱销(8)的中部与后制动拉杆(13)的后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手把(3)靠近根部的位置设有平衡块(2),该平衡块(2)的中部与制动手把(3)相铰接,平衡块(2)的一端与前制动拉索(5)的后端连接,平衡块(2)的另一端与后制动拉索(6)的前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拉索(6)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通过传动板(9)连接,该传动板(9)铰接于平叉(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9)为三角形,该传动板(9)的顶角与平叉(14)铰接,传动板(9)的一个底角与后制动拉索(6)前段的后端铰接,另一个底角与后制动拉索(6 )后段的前端铰接。
【文档编号】B62L3/08GK203486081SQ20132057830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伍毅, 杨成, 曾发成 申请人: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