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步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399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滑步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滑步车结构,其包括有:一车体架于一端纵向设有一轴杆,且该车体架向另一端延伸有二支臂,并于两支臂处枢设有一后车轮,又该车体架于两支臂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夹合面,一把手架于中段处凹设有一容置槽,并于容置槽两侧设有两互相对称的立杆,又该两立杆末端处枢设有一前车轮,而该把手架的容置槽与车体架的轴杆形成枢接,一坐垫底部连接有一支杆,该坐垫以支杆锁设于车体架的夹合面处,其车体架与把手架皆是以塑料材质通过气体辅助射出成型,令其车体架与把手架内部形成有镂空空间,进而兼具结构强度及轻量化效果,以提高幼童骑乘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滑步车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滑步车结构,尤指一种兼具结构强度与轻量化的滑步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滑步车是在车架的前侧设有前叉,在前叉的顶端以及底端结合龙头以及前轮,又在车架的后端设有后轮,相较于一般的脚踏车,滑步车并无设有踏板、齿盘以及链条等传动的构造;当幼童骑乘滑步车时,是以双脚踏向地面的反作用力驱动滑步车以惯性向前滑动,可让幼童熟悉两轮车的动作,训练幼童的平衡感以及大脑的协调性,让幼童后续骑乘一般的自行车时,能更有平衡感及信心来轻松驾驭,然而详观上述已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归如下:现有的滑步车皆是以木材或铁管材所制成该车架与握把,导至滑步车长久以来存在有车体过量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幼童自行骑乘与牵移,又当滑步车倾倒时,还可能发生车体压伤幼童的危险性,而当车体由塑料射出成型制造时,该车体可由塑料填充至实心状,虽然其结构强度足够,但仍然存在有重量过重的缺点与增加材料成本的问题,若填充为壳状进行组装时,则会有结构强度不足、增多零件数与壳体翘曲度提高的缺点,因此上述结构皆无法兼顾结构强度与轻量化,另外,该龙头因为过度摆动导致夹伤幼童的情况,亦为已知滑步车常见的误伤事故,是以如何提高滑步车的安全性,也是本实用新型所欲改善的技术问题点。
[0003]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步车结构,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成本、结构强度高的优点,同时还可增加安全性。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0006]一车体架,该车体架于一端纵向设有一轴杆,且该车体架向另一端延伸有二支臂,并于两支臂处横向贯穿有一轴孔,且该车体架以轴孔处枢设有一后车轮,又该车体架于两支臂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夹合面,且于夹合面另一面贯穿有一定位孔;
[0007]一把手架,该把手架于中段处凹设有一容置槽,并于容置槽两侧设有两互相对称的立杆,又该把手架于两立杆末端处贯穿有一穿孔,且该把手架以穿孔处枢设有一前车轮,另该把手架于立杆远离前车轮端横向设置有一握把,而该把手架的容置槽与车体架的轴杆形成枢接,让把手架能相对车体架产生转向效果;以及
[0008]一坐垫,该坐垫底部连接有一支杆,且于支杆处开设有一调整槽,又该坐垫以支杆抵触于车体架的夹合面处,并以一螺栓穿设车体架的定位孔与支杆的调整槽,另于螺栓处锁设有一定位块,进而形成螺栓与定位块对支杆的夹合固定,其车体架与把手架皆是以塑料材质通过气体辅助射出成型,令其车体架与把手架内部形成有镂空空间,进而兼具结构强度及轻量化效果,以提高幼童骑乘的安全性。
[0009]其中,该车体架于轴杆处贯穿有一通孔,该把手架的容置槽于朝向握把方向穿设有一上组接孔,并于朝向穿孔方向穿设有一下组接孔,而该轴杆以通孔对准该上、下组接孔,且由一长杆穿设通孔、上组接孔与下组接孔,再以一螺帽锁设于长杆而车体架与把手架的连结。
[0010]其中,该把手架于上组接孔处盖设有一盖体,以形成对长杆的遮敝效果。
[0011]其中,该长杆于下组接孔处套设有一挡泥板,利用长杆形成挡泥板的快速组接。
[0012]其中,该车体架于夹合面的另一面形成有一纵向的波浪表面,以提高车体架的结构强度。
[0013]其中,该车体架于轴杆的轴向两侧皆凸设有一挡条,并由挡条挡止该把手架的容置槽两侧边缘,进而限制把手架的摆动角度,以达到幼童防夹伤的功能。
[0014]其中,该把手架于握把处皆套设有一软套。
[0015]其中,该支杆于调整槽两侧皆设有一凹凸条,且该定位块配合凹凸条而设有凸粒,通过凸粒嵌入凹凸条以提高其结合强度。
[0016]其中,该车体架于邻近轴孔处开设有多个锁孔,并由锁孔形成一辅助轮的锁设。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成本、结构强度高的优点,同时还可增加安全性。
[0018]其他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述如后,其中: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架剖视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架剖视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架摆动角度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坐垫调整高度示意图(一)。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坐垫调整高度示意图(二)。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先请由图1连续至图4所示观之,一种滑步车结构,其包括有:一车体架10、一把手架20及一坐垫30,一车体架10于一端纵向设有一轴杆11,轴杆11处贯穿有一通孔111,该车体架10向另一端延伸有二支臂12,并于两支臂12处横向贯穿有一轴孔121,且该车体架10以轴孔121处枢设有一后车轮13,又该车体架10于两支臂12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夹合面14,且于夹合面14另一面贯穿有一定位孔15,而该车体架10于夹合面14的另一面形成有一纵向的波浪表面16,以提高车体架10的结构强度,一把手架20于中段处凹设有一容置槽21,并于容置槽21两侧设有两互相对称的立杆22,该把手架20于两立杆22末端处贯穿有一穿孔221,且该把手架20以穿孔221处枢设有一前车轮23,又该把手架20于立杆22远离前车轮23端横向设置有一握把24,握把24处皆套设有一软套241,而该把手架20的容置槽21与车体架10的轴杆11形成枢接,让把手架20能相对车体架10产生转向效果,另该车体架10于轴杆11的轴向两侧皆凸设有一挡条112,并由挡条112挡止该把手架20的容置槽21两侧边缘(配合图5所示),进而限制把手架20的摆动角度,以达到幼童防夹伤的功能,其中,该把手架20的容置槽21于朝向握把24方向穿设有一上组接孔211,并于朝向穿孔221方向穿设有一下组接孔212,而该轴杆11以通孔111对准该上、下组接孔211、212,且由一长杆25穿设通孔111、上组接孔211与下组接孔212,再以一螺帽26锁设于长杆25而车体架10与把手架20的连结,又该把手架20于上组接孔211处盖设有一盖体27,以形成对长杆25的遮敝效果,另该长杆25于下组接孔212处套设有一挡泥板28,利用长杆25形成挡泥板28的快速组接,一坐垫30于底部连接有一支杆31,且于支杆31处开设有一调整槽311,该坐垫30以支杆31抵触于车体架10的夹合面14处,并以一螺栓32穿设车体架10的定位孔15与支杆31的调整槽311,另于螺栓32处锁设有一定位块33,进而形成螺栓32与定位块33对支杆31的夹合固定,而该支杆31于调整槽311两侧皆设有一凹凸条312 (如图6所示),且该定位块33配合凹凸条312而设有凸粒331,通过凸粒331嵌入凹凸条312以提高其结合强度,其主要特征在于车体架10与把手架20皆是以塑料材质通过气体辅助射出成型,令其车体架10与把手架20内部形成有镂空空间101、201,进而兼具结构强度及轻量化效果,以提高幼童骑乘的安全性。
[0029]其结构的组合,再请由图1至图6所示观之,该坐垫30以支杆31抵触于车体架10的夹合面14处,并以螺栓32穿过车体架10的定位孔15及支杆31的调整槽311,再于螺栓32处锁设有定位块33,利用定位块33的凸粒331嵌入支杆31的凹凸条312,即能形成坐垫30与车体架10的连结,并让坐垫30不会因为过重而向下滑移,以提高其耐重效果,又该车体架10以轴孔121处枢设后车轮13,将车体架10的轴杆11置入把手架20的容置槽21中,使通孔111正对于该上、下组接孔211、212,再由套设有挡泥板28的长杆25由下组接孔212穿入,并依序穿过通孔111与上组接孔211,再配合螺帽26锁设于长杆25,进而形成把手架20与车体架10的枢设,让把手架20能沿着轴杆11进行转向摆动,再于上组接孔211处套设有盖体27,以及握把24处套设有软套241,最后将前车轮23枢设于两立杆22的穿孔221处,即完成其组合步骤。
[0030]其实际使用的情况,先请由图6、图7配合图1、图2所示,该坐垫30是用于提供幼童乘坐,并手握握把24的软套241处,再以双脚踩地推动而形成前、后车轮23、13的滚动,进而达到滑步车的使用效果,而当需要调整坐垫30高度时,是直接松开螺栓32而使定位块33的凸粒331未嵌入凹凸条312,让支杆31能以调整槽311进行高度调整,再通过螺栓32的锁紧达到快速调整坐垫30高度的目的,再参阅图8所示,该车体架10于邻近轴孔121处开设有多个锁孔122,并由锁孔122形成一辅助轮17的锁设,以提供滑步车防止倾倒的功能,有助于幼童学习骑车的使用效果。
[0031]其实际使用的功效,复请由图2、图3、图4所示观之,本实用新型有鉴于现有的滑步车存在有车体过重的缺点,非常不利于幼童自行骑乘,另还可能被车体压伤的危险性,因此,该车体架10与把手架20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并利用气体辅助射出成型工法进行加工,首先于模具中注射适量的液态塑料,再进一步喷入空气对塑料产生挤压,使塑料均匀的分布于模具内壁处,再经由冷却、排气及脱模步骤,即能获得内部具有镂空空间101、201的车体架10与把手架20,由此能节省塑料、缩短制造周期、减少零件数并减少产品翘曲度,不仅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能克服结构强度不足与重量过重的缺点,使滑步车兼具有轻量化容易骑乘与防止压伤幼童的实用功效。
[00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
【发明内容】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0033]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车体架,该车体架于一端纵向设有一轴杆,且该车体架向另一端延伸有二支臂,并于两支臂处横向贯穿有一轴孔,且该车体架以轴孔处枢设有一后车轮,又该车体架于两支臂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夹合面,且于夹合面另一面贯穿有一定位孔; 一把手架,该把手架于中段处凹设有一容置槽,并于容置槽两侧设有两互相对称的立杆,又该把手架于两立杆末端处贯穿有一穿孔,且该把手架以穿孔处枢设有一前车轮,另该把手架于立杆远离前车轮端横向设置有一握把,而该把手架的容置槽与车体架的轴杆形成枢接,让把手架能相对车体架产生转向效果;以及 一坐垫,该坐垫底部连接有一支杆,且于支杆处开设有一调整槽,又该坐垫以支杆抵触于车体架的夹合面处,并以一螺栓穿设车体架的定位孔与支杆的调整槽,另于螺栓处锁设有一定位块,进而形成螺栓与定位块对支杆的夹合固定,其车体架与把手架皆是以塑料材质通过气体辅助射出成型,令其车体架与把手架内部形成有镂空空间,进而兼具结构强度及轻量化效果,以提高幼童骑乘的安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体架于轴杆处贯穿有一通孔,该把手架的容置槽于朝向握把方向穿设有一上组接孔,并于朝向穿孔方向穿设有一下组接孔,而该轴杆以通孔对准该上、下组接孔,且由一长杆穿设通孔、上组接孔与下组接孔,再以一螺帽锁设于长杆而车体架与把手架的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把手架于上组接孔处盖设有一盖体,以形成对长杆的遮敝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长杆于下组接孔处套设有一挡泥板,利用长杆形成挡泥板的快速组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体架于夹合面的另一面形成有一纵向的波浪表面,以提高车体架的结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体架于轴杆的轴向两侧皆凸设有一挡条,并由挡条挡止该把手架的容置槽两侧边缘,进而限制把手架的摆动角度,以达到幼童防夹伤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把手架于握把处皆套设有一软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杆于调整槽两侧皆设有一凹凸条,且该定位块配合凹凸条而设有凸粒,通过凸粒嵌入凹凸条以提高其结合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体架于邻近轴孔处开设有多个锁孔,并由锁孔形成一辅助轮的锁设。
【文档编号】B62K19/16GK203581271SQ20132064142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刘倍吉 申请人:硕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