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及铰接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3620发布日期:2020-09-11 21:4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及铰接客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及铰接客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产业的迅速发展,铰接式客车以其安全、舒适、载客量大等特点成为当今城市公交发展主流。为解决城市公交运输拥挤问题,铰接客车应用越来越普遍,一些城市陆续开始在公交线路上用铰接客车替代单体汽车。随着铰接客车的大批应用,铰接客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三节铰接客车或四节铰接客车的开发逐渐提上日程。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车厢之间的连接结构通常包括前架总成100、后架总成200、用于连接前架总成100和后架总成200的转盘轴承总成400,转盘轴承总成400和后架总成200两侧还通过液压缸总成500连接。为了实现俯仰自由度,铰接结构可分为前横梁有铰接结构以及前、后横梁处均有铰接结构两种形式。其中前横梁有铰接结构的前后架总成在前架总成100前部还连接有前架球铰总成300;前、后横梁处均有铰接结构的前后架总成在前架总成100前部连接有前架球铰总成300,后架总成200后部连接有后球铰总成600。

对于三节铰接客车或四节铰接客车,第一、第二车厢之间以及第三、第四车厢之间采用带铰接结构的前后架连接,即可提供整车所需俯仰角和扭转角,对于第二、第三车厢之间的连接结构,由于车厢为单轴车厢,则不必须提供俯仰角,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的连接结构成为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以及铰接客车,便于加工和装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用于两节单轴车厢的连接,包括:前架总成和后架总成,用于连接前架总成和后架总成的转盘轴承总成,转盘轴承总成和后架总成两侧还通过液压缸总成连接,前架总成、后架总成与车厢横梁的连接处均无球铰结构。

进一步的,前架总成前端与车厢横梁刚性连接;后架总成后端与车厢横梁刚性连接。

进一步的,提出一种铰接客车,包括第一车厢、第二车厢和第三车厢,其中第一车厢为双轴车厢,第二车厢和第三车厢均为单轴车厢,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之间通过双铰接前后架总成连接,第二车厢和第三车厢之间通过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取消了前后架总成的球铰以及球铰连接支架,保证了单轴车厢连接的刚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降低了模具开发、生产、加工、装配、售后及保养等各阶段成本。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传统的前横梁有铰接结构的前后架总成。

图2是传统的前、后横梁均有铰接结构的前后架总成。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后横梁均无球铰结构的前后架总成。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后架总成应用于铰接客车水平路况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后架总成应用于铰接客车坡道路况的状态。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前架总成;2、后架总成;3、前架球铰总成;4、转盘轴承总成;5、液压缸总成;6、后架球铰总成;10、第一车厢;20、双铰接前后架总成;30、第二车厢;40、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50、第三车厢;100、前架总成(现有技术);200、后架总成(现有技术);300、前架球铰总成(现有技术);400、转盘轴承总成(现有技术);500、液压缸总成(现有技术);600、后架球铰总成(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用于两个单轴车厢的连接,包括:前架总成1和后架总成2,用于连接前架总成1和后架总成2的转盘轴承总成4,转盘轴承总成4和后架总成2两侧还通过液压缸总成5连接,其中前架总成1和后架总成2与车厢横梁的连接处均无球铰结构,前架总成1和后架总成2与前后车厢横梁刚性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铰接客车,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车厢10为双轴车厢,第二车厢30以及第三车厢50为单轴车厢,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30之间通过双铰接前后架总成20连接,第二车厢30和第三车厢50之间通过无球铰前后架总成40连接,通过双铰接前后架总成20提供整车所需俯仰角和扭转角,通过无铰接前后架总成40实现单轴车厢之间的刚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取消了球铰以及球铰连接支架,保证了单轴车厢连接的刚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降低了模具开发、生产、加工、装配、售后及保养等各阶段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40),用于两节单轴车厢的连接,包括:前架总成(1)和后架总成(2),用于连接前架总成(1)和后架总成(2)的转盘轴承总成(4),所述转盘轴承总成(4)和后架总成(2)两侧还通过液压缸总成(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总成(1)、后架总成(2)与车厢横梁的连接处均无球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4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总成(1)前端与车厢横梁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4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总成(2)后端与车厢横梁刚性连接。

4.一种铰接客车,包括第一车厢(10)、第二车厢(30)和第三车厢(50),所述第一车厢(10)为双轴车厢,第二车厢(30)和第三车厢(50)均为单轴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30)之间通过双铰接前后架总成(20)连接,所述第二车厢(30)和第三车厢(50)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40)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及铰接客车,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之间通过双铰接前后架总成连接,第二车厢和第三车厢之间通过两端均无球铰的前后架总成连接,前后架总成的前架总成和后架总成与车厢横梁的连接处均无球铰结构,即保证了单轴车厢连接的刚性,又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陈良;张广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