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9934发布日期:2022-05-18 01:5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游乐拖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


背景技术:

2.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是游乐场所用于带动游客对于全地形进行游览及观光的车辆,现有的游乐拖拉机往往在经过颠簸不平的路面时颠簸过大,游客乘坐体验感较差,且现有的拖拉机在遇到泥泞路面时容易发生车轮打滑,严重影响乘客体验及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以解决现有的游乐拖拉机游客体验感差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包括车头、车体、连接部,所述车头通过连接部与车体相连,所述车头通过连接部与车体连接,所述车体包括座位、底板、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座位中间,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外表面设置有轮胎,所述轮胎外表面设置有围绕轮胎中轴线均匀分布的“z”型凸起。
5.优选的,所述座位围绕车体中轴线对称分布。
6.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围绕座位中轴线均匀分布。
7.优选的,还包括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通过支撑杆与车头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表面设置有围绕连接杆左右对称的固定杆,连接杆远离车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上开设有竖直方向同心等径的两个第一通孔。
9.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有与第一套接部相互嵌套的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大小相同的第二通孔,还包括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直径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直径相同。
1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通过在底板和座位中间设置减震弹簧,克服了现有游乐拖拉机颠簸不平的路面时颠簸过大,游客乘坐体验感较差的问题,减小了颠簸幅度,从而增加游客的体验舒适度,通过在轮胎上设置“z”型凸起,克服了现有游乐拖拉机泥泞路面时容易发生车轮打滑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及游客体验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车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00、车头;200、车体;300、连接部;101、遮挡部;102、支撑杆;201、座位;202、
底板;203、减震弹簧;204、车轮;205、轮胎;206、凸块;207、把手;208、乘坐部;209、驱动导轨;301、连接杆;302、固定杆;303、第一套接部;304、第一通孔;305、第二套接部;306、第二通孔;307、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包括车头100、车体200、连接部300,所述车头100通过连接部300与车体200相连,所述车头100通过连接部300与车体200连接,所述车体200包括座位201、底板202、减震弹簧203,所述减震弹簧20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202和所述座位201中间,通过减震弹簧203在游乐拖拉机经过颠簸不平的路面时减小对于乘客的颠簸幅度以增加游乐过程的舒适感,所述底板202固定连接有车轮204,所述车轮204外表面设置有轮胎205,所述轮胎205外表面设置有围绕轮胎205中轴线均匀分布的凸块206,所述凸块206呈“z”字型,从而适应越野情况下多地形的游乐,防止轮胎205陷入泥浆中从而导致游乐拖拉机抛锚。
15.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203围绕座位201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座位201围绕车体200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座位201一端设置有把手207,另一端设置乘坐部208,所述乘坐部208下方设置有驱动导轨209,用于适应不同身高的人,还包括有遮挡部101,所述遮挡部101通过支撑杆102与车头100固定连接,用于对驾驶员进行防嗮,同时有助于驾驶员保持良好的视野,防止太阳光过于强烈的情况下导致驾驶员无法分辨路况从而产生安全影响,所述连接部300包括连接杆301,所述连接杆301侧表面设置有围绕连接杆301左右对称的固定杆302,连接杆301远离车体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套接部303,所述套接部上开设有竖直方向同心等径的两个第一通孔304。
1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连接部300还包括有与第一套接部303相互嵌套的第二套接部305,所述第二套接部305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04大小相同的第二通孔306,还包括有紧固件307,所述紧固件307直径与第一通孔304及第二通孔306直径相同。
17.该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通过在底板和座位中间设置减震弹簧,克服了现有游乐拖拉机颠簸不平的路面时颠簸过大,游客乘坐体验感较差的问题,减小了颠簸幅度,从而增加游客的体验舒适度,通过在轮胎上设置“z”型凸起,克服了现有游乐拖拉机泥泞路面时容易发生车轮打滑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及游客体验感。
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包括车头(100)、车体(200)、连接部(300),所述车头(100)通过连接部(300)与车体(20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00)通过连接部(300)与车体(200)连接,所述车体(200)包括座位(201)、底板(202)、减震弹簧(203),所述减震弹簧(20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202)和所述座位(201)中间,所述底板(202)固定连接有车轮(204),所述车轮(204)外表面设置有轮胎(205),所述轮胎(205)外表面设置有围绕轮胎(205)中轴线均匀分布的凸块(206),所述凸块(206)呈“z”字型;所述连接部(300)包括连接杆(301),所述连接杆(301)侧表面设置有围绕连接杆(301)左右对称的固定杆(302),连接杆(301)远离车体(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套接部(303),所述套接部上开设有竖直方向同心等径的两个第一通孔(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203)围绕座位(201)中轴线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201)围绕车体(200)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座位(201)一端设置有把手(207),另一端设置乘坐部(208),所述乘坐部(208)下方设置有驱动导轨(209),所述连接部(300)还包括有与第一套接部(303)相互嵌套的第二套接部(305),所述第二套接部(305)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04)大小相同的第二通孔(306),还包括有紧固件(307),所述紧固件(307)直径与第一通孔(304)及第二通孔(306)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遮挡部(101),所述遮挡部(101)通过支撑杆(102)与车头(100)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04)上设置有轮毂,所述轮毂与车轮同心,轮毂的直径为车轮直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203)与座位(20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野式全地形游乐拖拉机,包括车头、车体、连接部,车头通过连接部与车体相连,车头通过连接部与车体连接,车体包括座位、底板、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座位中间,底板固定连接有车轮,车轮外表面设置有轮胎,轮胎外表面设置有围绕轮胎中轴线均匀分布的“Z”型凸起,通过在底板和座位中间设置减震弹簧,克服了现有游乐拖拉机颠簸不平的路面时颠簸过大,游客乘坐体验感较差的问题,减小了颠簸幅度,从而增加游客的体验舒适度,通过在轮胎上设置“Z”型凸起,克服了现有游乐拖拉机泥泞路面时容易发生车轮打滑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及游客体验感。提高了安全性及游客体验感。提高了安全性及游客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 李本书 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