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隐藏式机车把手及电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01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遥控隐藏式机车把手及电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控隐藏式机车把手及电源锁,特别是一种可增进使用上的安全性又操作方便的机车把手及电源锁。
机车的把手及电源锁是机车防盗的基本锁具,经查,目前常见的机车把手锁及电源锁均安装于靠近机车把手(龙头)的下方,而且,由于均采用钥匙开关启或上锁,它的钥匙孔裸露在外,因此窃贼可清楚看到把手锁及电源锁的位置,容易以万能钥匙或铁丝伸入钥匙孔内,在短时间内将锁具盗开,将机车整台窃走,这是造成机车失窃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而且,常见的机车把手锁及电源锁,当骑车人不骑时,需借助钥匙分别上锁,需要乘骑时再切换开锁;尤其是把手锁在设计上为达到上锁目的,需要将机车把手(龙头)偏斜一个角度,才能将锁闩插入前叉架上的孔内,给开锁、上锁带来不便,由于这个原因,降低了骑车人将把手锁及电源锁上锁的意愿,特别是暂短停车的情况下,从而给窃贼带来可乘之机,总之,出现机车失窃率高的现象,实际上与把手锁及电源锁使用上不便有很大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进使用上安全性、操作方便及可防止破坏的遥控隐藏式机车把手锁、电源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结构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实施例。
图中说明1.基板,2.小马达,21.电源线,22.电源线,23.心轴,231.主动小齿轮,3.正反向控制器,4.齿轮组,41.第一转轴,411.大齿轮,412.小齿轮,42.第二转轴,421.大齿轮,422.螺旋杆,43.第三转轴,431.大齿轮,432.小齿轮,44.第四转轴,441.大齿轮,442.小齿轮,45.第五转轴,451.大齿轮,452.嵌块,46.弧形座板,461.螺栓,462.垫管,5.固定壳座,51.容置室,52.穿槽,53.旋转曲杆,531.套筒,432.T型卡块,54.导位块,541.导槽,542.凹槽,55.凸块,551.螺丝孔,56.固定耳,561.穿孔,57.螺栓,6.电源开关,61.控制旋钮,62.挡唇,621.通孔,63.螺栓,64.插头,641.导片,65.插头,651.导片,7.锁闩杆,71.槽孔,72.弹簧条,73.推杆,731.梢孔,732.环边,74.滑槽,75.插梢,76.弹簧,77.帽盖,8.控制组,81.螺纹导杆,811.L型框架,812.L型框架,813.棘齿,82.滑块,821.限位座,83.滑块,831.限位座,84.极限开关,841.块换片,85.极限开关,851.切换片,9.遮盖,。10.前叉架,101.锁孔。
请见
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1,位于基板两侧的小马达2、正反向控制器3、齿轮组4、固定壳座5、电源开关6、锁闩杆7及控制组8。其中,小马达2为双向马达,它的电源线21、22接至正反向控制器3(系规格化电子IC元件,它的输入端接机车蓄电池,其内部结构及接线不作详述),控制器可控制小马达的心轴2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小马达2的心轴穿过基板1,从基板另一侧伸出,在其伸出端上固定一主动小齿231;主动小齿轮231与齿轮组4第一转轴41上的大齿轮411相啮合(请见图5),使小马达2带动第一转轴41反向旋转,在第一转轴41上固定一小齿轮412;小齿轮412分别与齿轮组4的第二转轴42及第三转轴43上的大齿轮421、431相啮合,使第二转轴42及第三转轴43同时被驱带旋转,而且第二转轴42及第三转轴43与小马达2同向旋转;在第二转轴42上固定一螺旋杆422;在第三转轴43上固设一小齿轮432,小齿轮432与第四转轴44上的大齿轮441相啮合,使第四转轴被驱带旋转,它的转向与小马达2的心轴23成相反方向;在第四转轴44上固定一小齿轮422,小齿轮422与一固定在第五转轴45上的大齿轮451相啮合,使第五转轴被驱带旋转,第五转轴45穿过基板1,其穿出端上设一长方形嵌块452,嵌块452穿入固定壳座5内;各转轴41、42、43、44、45的齿轮伸出端都是末端穿过弧形座板46,弧形座板46借助螺栓461与垫管462固定在基板1的外侧,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转轴41、42、43、44的另一端穿设在基板1上,使得各转轴41、42、43、44、45架设在基板1与弧形座板46间而灵活转动。
固定壳座5为整体成型,它固定在小马达的旁边,它的内部隔出一个导块容置室51及一个锁闩杆穿槽52(请见图3、图4),在导块容置室51内设置一旋转曲杆53及一垂直导位块54,旋转曲杆53的一端设一套筒531,套筒与第五转轴45上的嵌块452相嵌合,使第五转轴带动旋转曲杆53旋转;旋转曲杆53的中段做成偏心,旋转曲杆另一端连接一T型卡块532,卡块与机车电源开关6中心的控制旋钮61相嵌合,通过旋转曲杆53带动控制旋钮61,以切换电源开关6成接通或断电。导位块54的中心处开一长条状导槽541,可使旋转曲杆53的中段穿过,以及当旋转曲杆53被第五转轴45带动旋转时,使导位块54在导块容置室51内前后移位。在导位块54靠锁闩杆穿槽52的那一侧开一凹槽542,该凹槽位于锁闩杆穿槽52的后侧,使穿过锁闩杆穿槽52的锁闩杆7的末端抵靠凹槽内。在固定壳座5顶边和底边分别连接一半圆形凸块55,凸块内均有一螺丝孔551,可供与电源开关组合时使用;固定壳座5的侧面连接有两个固定耳56,两固定耳均有一穿孔561,孔内穿螺栓后固定于机车前叉架的旁边。
电源开关6为常用结构,它的侧边设有两个挡唇62,挡唇上均有通孔621,孔内穿螺栓63,并分别旋入固定壳座5顶边及底边的螺丝孔551内,将电源开关6与固定壳座5相螺合,又可将固定壳座5旁边的开口覆盖;电源开关6连接出两个插头64、65,其中插头64内有几道导片641,可分别与机车的蓄电池及各电路相接,以提供各电路(灯、喇叭等)所需的电源;插头65内有一个导片651,可与机车火星塞相接,以提供车辆发动及行驶中火星塞点火使用。
锁闩杆7是一圆形杆,它的末端中心开一槽孔71,孔内放入弹性较大的弹簧条72以及推杆73的前端,在槽孔71周边的杆壁上,开有上下两滑槽74,在推杆73的前端开一贯穿的梢孔731,梢孔内穿一插梢75,将推杆73的前端定位于槽孔71内,并将弹簧条72顶压;推杆的末端伸出至锁闩杆穿槽52的后侧,而且它的伸出端穿入导位块54上的凹槽542内,可使推杆73随导位块54前后位移,当导位块54被旋转曲杆53驱带前移时,推杆被导位块54往前推送,以顶压弹簧条72,利用弹簧条72的弹性使锁闩杆7向前伸出,供机车把手(龙头)上锁用。在推杆73的周边连接一具有较大直径的环边732,而且,环边732的外径略小于锁闩杆穿槽52的内径,可以伸入穿槽52内。另外,锁闩杆7的外围套一弹簧76,弹簧76穿入锁闩杆穿槽52的内部;在锁闩杆穿槽52前端的内缘与锁闩杆7的外缘间套固一帽盖77,弹簧可顶压在帽盖77的后端与推杆73上的环边732的前端面之间,使得当导位块54前移时,将其紧密压缩,在导位块54后退时,可借弹簧76的伸张弹力,将推杆73向后抵压,使推杆73的末端确实位于导位块54的凹槽内,不致脱离。
控制组8(见图5)位于齿轮组的下方,它由一螺纹导杆81、两滑块82、83及两极限开关84、85组成。其中,螺纹导杆81的两端分别穿在L型框架811、812上,它的一端有棘齿813,该棘齿端与齿轮组4第二转轴42上的螺旋杆422相啮合,使第二转轴可驱带螺纹导杆81反向旋转;滑块82、83分别旋合在螺纹导杆的近中央位置以及带有棘齿的那一端,在两滑块82、83的外缘均锁固一限位座821、831,该两限位座821、831的内侧面均贴靠在基板1的表面,使得当螺纹导杆81受传带旋转时,滑块82、83并未随着旋转,而是按螺纹的旋向前后移位;两极限开关84、85均装在基板上,且分别位于螺纹导杆81的中央和一端,它们之间用一导线相连接,它们各用另一导线接正反向控制器3,使得其中一滑块82、83顶压到任一极限开关3切断小马达2的电源,各元件即停止工作,而且,这时的锁闩杆7一定是前伸至最前端或退至后端,而成上锁或开锁。另外,在齿轮组4及控制组8的外侧,有一遮盖9,可将齿轮组4及控制组8封闭,以防止水液或灰尘沾附,确保相互间的传带作用。
见图6,图中,本实用新型系借助螺栓57穿过固定壳座5旁边的两个固定耳56上的穿孔561,而固定在机车前叉架10的旁边,使它位于机车前端面板的内部,而无法由外部予以破坏或盗开;而且锁闩杆7是朝前叉架10的侧面伸出,并在前叉架10相对于锁闩杆7的高度位置开一锁孔101,锁孔101与锁闩杆7之间,偏斜一个角度,使得需要将前叉架10偏转一个固定角度,才能使锁闩杆7的前端伸入到锁孔101内,而成为上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它是利用摇控器接通正反向控制器的电源,并控制小马达2的心轴23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当小马达2的心轴23成逆时针旋转时,它可以经齿轮组驱带,使第二转轴42及第五转轴45均成逆时针转动,且分别带动螺旋杆422及旋转曲杆53转动,再由螺旋杆422带动螺纹导杆81旋转,并将两滑块82、83往前旋送,这时,旋转曲杆53持续转动而将电源开关6中心的控制旋钮61逆时针切换,以切断电源开关的电源,并将导位块54向前推送,以推顶锁闩杆7伸出,直到滑块83抵压于极限开关85的切换片851,将正反向控制器3及小马达2的电源切断,锁闩杆7即伸出至最长的位置,以完成把手及电源上锁动作。反之,当利用摇控器控制小马达2的心轴23成顺时针旋转时,锁闩杆7随导位块54向后缩入,旋转曲杆53可将电源开关6中心的控制旋钮61顺时针切换,而接通电源开关6的电源,直到滑块82抵压于极限开关84的切换片841,使正反向控制器3及小马达2的电源切断,锁闩杆即缩小至最短的位置,以完成把手及电源开锁动作。
本实用新型在上锁时,可直接借助摇控器接通正反向控制器3及小马达2,使锁闩杆7前伸,而当未将机车把手(龙头)偏斜一角度,使锁闩杆7与车前叉架10上锁孔101连成一线时,锁闩杆7无法持续伸出,此时导位块54继续前移,使推杆73得克服弹簧条72的弹力,其前端得更伸入锁闩杆7中心的槽孔71内,并给锁闩杆7一极强的向外顶压弹力,待机车把手(龙头)稍一摇动,使锁闩杆7与前叉架10上的锁孔101成一线时,锁闩7的前端即迅速顶伸到锁孔101内,而完成机车把手上锁的目的,从而达到方便上锁,且可避免机车被窃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可适用于汽车方向盘锁及电源锁。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因它安装在机车面板的内部,不具有钥匙孔,可完全防止窃贼破坏或盗开,从而增近其使用上的安全性;又本实用新型不需利用钥匙,可借助摇控器直接控制上锁或开锁,而且上锁或开锁时,不需偏斜前叉架,并可同时开启或锁上把手(龙头)及电源开关,因此,使用很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已具备其使用价值,又较常用的以钥匙开启及上锁的把手及电源锁具有提高物品使用价值的效果,而其整体构造所组合成的空间形态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显属创新。
权利要求1.一种遥控隐藏式机车把手及电源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板、小马达、正反向控制器、齿轮组、固定壳座、电源开关、锁闩杆,所述的小马达是一个双向马达,它的电源线接至正反向控制器,马达的心轴上固定一主动小齿轮,主动小齿轮与齿轮组中第一转轴上的大齿轮相啮合,齿轮组有五个转轴,这些转轴相互啮合传带;齿轮组的第五转轴穿过基板,并伸至固定壳座内,在穿入固定壳座的转轴端上设一嵌块,嵌块与一旋转曲杆的一端相嵌合,使旋转曲杆受第五转轴带动旋转;旋转曲杆的中段做成偏心,它的外部套一导位块,导位块位于固定壳座内,导位块的前端面上设一凹槽,旋转曲杆的另一端接一T型卡块,卡块与电源开关中心的控制旋钮相嵌合,该电源开关固定在固定壳座的旁边;锁闩杆由固定壳座前端的穿槽穿入,锁闩杆的中心开有槽孔,槽孔内放一弹簧条,弹簧条的末端设一推杆,在槽孔周边的杆壁上,开有上、下两滑槽,在推杆的前端开一梢孔,孔内插入插梢,插梢的两端顶在滑槽的末端,使推杆的前端定位于槽孔内,而它的末端伸入导位块上的凹槽内,在销闩杆的外围套一弹簧,弹簧的两端顶压在一帽盖与推杆上的环边之间,帽盖是套在固定壳座前端穿槽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隐藏式机车把手及电源锁,其特征在于齿轮组第二转轴上设一螺旋杆,螺旋杆与控制组上螺纹导杆的棘齿端相啮合,螺纹导杆上旋合有两滑块,滑块的外缘均锁固一限位座,两个限位座的内侧面均贴靠在基板的表面,使滑块随螺纹导杆旋转,而前后位移;在螺纹导杆的中央及一端,分别固定一极限开关,这二个开关接至正反向控制器,使滑块顶触到任一极限开关的切换片时,可以切断正反向控制器的电源,并使小马达的心轴停止旋转,这时锁闩杆正好前伸至上锁位置或缩入至闭锁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遥控隐藏式机车把手及电源锁,它包括基板、小马达、正反向控制器、齿轮组、固定壳座、电源开关、锁闩杆以及控制组,通过遥控正反向控制器,来控制小马达的心轴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再经齿轮组传送,驱动一设于固定壳座内的旋转曲杆转动,用以切换与旋转曲杆相嵌合的电源开关成断路或接通,以及驱使一穿设于旋转曲杆上的导位块在固定壳座内前后移位,以推顶锁闩杆向后缩入或向前伸出,用以控制机车把手成开启或上锁,本锁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2H5/00GK2143576SQ92231688
公开日1993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日
发明者李添全 申请人:李添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