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60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健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以载幼儿的小推车。
现有的童车具有金属质的车架,架的底部装有车轮,有座椅与架连接固定,幼儿的座椅前面有一块固定在车架上的面板,可以放置食品玩具等供孩子食用、玩耍,另外还装有推车的推手。这种童车只能供座,功能单一。另有一种双儿式童车,幼儿可对座,若将车内长度方向的二块板放下则可供二幼儿卧躺。幼儿在上述的童车里,身体只能处于座或躺二种状态,幼儿不能自主的站立,双腿不能在站立的同时作行走式活动;对幼儿活动的主观愿意和体态过于限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幼儿自主地在动态中座、站,在站的同时可作行走式活动,并且可卧躺的童车。这种童车的鞍座可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晃动和转动,幼儿在车内的上述行为可由其主观意愿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实现。
它和现有技术一样也有一个底部装车轮的车架,一块面板、有座椅和推手。但它的车架包括一个外框架和一个内框架,其面板包括一个有底的盘部和无底的圈部,内框架的底部骨干上装有平行的前、后二个辊轮,辊轮外套装皮带盘,内框架与圆圈形的衬圈连接固定,鞍座由吊带悬挂在衬圈上,衬圈内至少装有2个导轮,面板的圈部和衬圈互相抱合成中空的圆圈形轨道。
下面以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透视图。
图2是面板(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衬圈(5)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1所示可见车架包括装车轮(11)的外框架(8)和内框架(9),外框架(B)上装有推手(7),内框架(9)的底部骨干上装平行的前、后二个辊轮(3),其外套皮带盘(10)。内框架(9)固定在衬圈(5)的下边缘,衬圈(5)内在垂线向的壁上有车轴,车轴与衬圈(5)的圈是整体件热压而成,每个车轴各装一个导轮(2),导轮(2)至少为2个,本实施例设计有5个。在每个车轴的相邻近的位置处开有挂孔(12),鞍座(4)即由吊带的钩子钩在挂孔内得以悬挂。面板(1)可为注塑件。面板(1)的圈部和衬圈(5)互相抱合成中空的圆圈形轨道,内框架(9)就是通过导轮(2)得以支承,而且内框架(9)可由导轮(2)的滚动而作圆圈式转动。
内框架(9)上还装有活动座板(6),它如同火车卧铺车厢内的活动座板可以放下、翻起,以供幼儿安座。
另外设计有一个由托座、海棉层、布面构成的睡袋,用以替换鞍座(4),通过吊带、钩、挂孔而得以悬挂,可供幼儿安眠。外框架(8)的外面装罩布,罩布可为布质、塑料布质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幼儿置在车内鞍座(4)上时,由于鞍座(4)为悬挂式的,故鞍座上的幼儿便处于一种动态中。幼儿的脚可踏在皮带盘(10)上,站立起来。幼儿的手可按在衬圈(5)上,而内框架(9)可因导轮(2)的滚动而作圆圈式转动,幼儿又随着内框架(9)的转动而转动。幼儿能够发挥自主意愿或座或站,而座与站又都处于动态之中,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育。也可以将活动座板(6)放下,把幼儿放在座板上让其处于一种静态的座。同时备有睡袋,当孩子困倦时,就取下鞍座(4),挂上睡袋,便可供孩子睡眠。
权利要求1.一种健儿童车,具有底部装车轮(11)的车架,车架上装有面板、座椅和推手(7),其特征是车架包括外框架(8)和内框架(9),面板(1)包括有底的盘部和无底的圈部,内框架(9)的底部骨干上装有平行的前、后二个辊轮(3),其外套有皮带盘(10),内框架(9)与衬圈(5)连接固定,鞍座(4)由吊带悬挂在衬圈(5)上,衬圈(5)内面至少装有2个导轮(2),面板(1)的圈部和衬圈(5)互相抱合成中空的圆圈形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内框架(9)上还安装有活动座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可由一个悬挂式睡袋替换鞍座(4),通过吊带、挂钩在衬圈(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健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外框架(8)的外面装有罩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载儿的小推车。其车架有内、外框架(9)、(8),面板(1)包括盘部和圈部,内框架(9)的底部装有二个平行的辊轮(3),其外套皮带盘(10),内框架(9)与衬圈(5)连接固定,衬圈内面装有异轮(2),鞍座(4)悬挂在衬圈上,面板的圈部和衬圈互相抱合成中空的圆圈形轨道,架(9)上装活动座板(6),架(8)外有罩布,另备有悬挂式睡袋。幼儿可自主地在动态中坐、站、行车式活动,并可卧。
文档编号B62B7/00GK2216491SQ95243369
公开日1996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0日
发明者姚力军, 施云浩 申请人:姚力军, 施云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