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旋缩式便携快速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快速折叠装置。尤其是应用于便于携带、存放的轻便自行车。
长时间以来,人们就是不断探索自行车的折叠技术。但是,由于自行车的主要功能是它的可骑性和相应的速度,而各类车型在车架结构的设计上都局限于整体统一的模式。因此,它对折叠工艺带来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就目前已知所采用的手段不外乎如铰连、插销式等类似的工艺方法。但其缺点是它要求车身可活动的关节增加,外附件较多,其不但结构复杂,还会影响车体的牢固程度。同时也达不到较理想的折叠效果,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折叠便携自行车及其一套旋缩技术装置。它不仅改进了传统车架结构存在的局限性,并运用以收缩代替折叠的工艺,其不但结构简单,还可使收缩达到更紧凑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的方案来实现的前面所述的旋缩技术装置就是在车中轴增设一个外套即可旋中轴复套,复套球面的中央有一道延园周弧长170-180度的空槽、空槽宽度略大于座蹬立管的外径。后轮叉只固定在复套上,后轮支撑,书报架均以后轮叉为立点,上端与座蹬立管上部的活扣相连接,如此组合成后轮部分的三角框架。
车架的前部分是将座蹬立管通过复套空槽仍固定在原内中轴上,座立管下部距中轴10厘米处有一节15厘米长套管,它与前叉手把的转向套管相对应;前叉手把同后座立管都以20度向后倾斜。在前、后的套管上各自固定一付双管成90度连接分别伸向中间的贮管控制箱内。这样即构成了一个双管单梁式的车架前半部分。上述结构的特征是它通过运用复套中轴的可旋功能来改变车架形体;当后轮叉随后轮下旋90-100度时,车架横梁处于水平状态,此时两端口径不同的双管就可以推进中间的贮管控制箱内来达到以收缩代替折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的自行车折叠技术相比由于它改进了传统车体对折叠的局限性并以收缩代替折叠工艺的方案。它不但结构简单、外附件少,而且无折叠痕迹,收缩幅度大,无需工具操作,更容易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车体结构基本示图。
图2是可旋中轴复套透示图。
图3是贮管控制箱锁紧器剖面图。
图中1、前转向套管 2、前伸缩双管 3、后伸缩双管 4、贮管控制箱 5、贮管箱锁紧器 6、座蹬立管 7、座蹬立管下套管 8、固定套 9、内驱动中轴 10、可旋中轴复套 11、后轮叉 12、后支撑 13、书报架 14、后支撑活扣按
图1中作如下程序实施松动后支撑活扣(14)使支撑(12)上端自行脱落,将后轮叉(11)连同后轮顺时针下旋90-100度,后轮叉(11)便同中轴上部的座蹬立管(6)成一条直线,同时书报架(13)也随着下拉伸直,中轴位提高,前后轮缘靠拢,双管横梁呈水平状,再扭松固定套(8)将座蹬立管(6)连同后轮向左内转90度并旋紧固定套(8),前轮手把也相应向右内转过90度,使前后轮并列,车体呈H形;然后松动贮管控制箱(4)两端的锁紧器(5),而横梁前后两端口径不同的伸缩双管(2)和(3)就可推入贮管控制箱(4)内,至此,车身已收缩成轮距20厘米宽的双轮小车。
权利要求1.一种旋缩式便携快速折叠自行车,它是由可旋性复套中轴和伸缩双管车架横梁所组成的车体装置,其特征是在中轴上增设一个外套即可旋中轴复套,并以此为固定点构成车架的后轮部分;车架的前部自前叉手把转向套至中轴座蹬立管是分别由前、后两付双管同中间的贮管控制箱连接的伸缩式双管横梁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缩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可旋中轴复套中央的球面有一道延园周弧长170-180度的空槽,槽的宽度略大于座蹬立管的外径,后轮叉只固定在复套上,后轮支撑,书报架均以后轮叉末端为连接点、并同座蹬立管上部的活扣相连接以构成后轮部分的三角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缩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还在于伸缩式双管横梁的前双管固定在前叉手把转向套上,后双管固定在座蹬立管的套管上,中间同由内导管和两个锁紧器组成的贮管控制箱相连接而构成一体前后成20度倾斜,前后双管和贮管控制箱内导管的口径应是彼此互套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旋缩式便携快速折叠自行车。其车体采取分体结构整体连接技术,它有一套可旋性复套中轴和有伸缩功能的双管式横杠等装置。它是通过中轴复套对后轮车架部分的旋动以变换车体造型,使伸缩式双管横杠由前后倾斜转为水平状,双管式横杠是由前、后两副不同口径的双管和中间的贮管箱组成。只须由两端向中间将管推入,车身即收缩到三分之一的紧凑程度。此种以收缩代替折叠的工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基本具备了代步、携带、存放等功能。
文档编号B62K15/00GK2408025SQ9820961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6日
发明者曹宏道 申请人:曹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