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自行车专用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58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助力自行车专用鞍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鞍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专用鞍座。
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瓶需要定时充电以补充能量,因此安装位置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拆卸、安装方便。现有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电瓶都采用前置式,即由车架前斜梁支撑电瓶,它满足了拆卸、安装方便的要求,但整车结构布局欠合理,不仅表现在结构不紧凑,更重要的是整车前后重量失衡,前重后轻的结果使必需的搬抬较吃力。如果电瓶位置采用后置式,即车架中斜梁的后侧安装电瓶,不仅整车结构紧凑,而且整车重量平衡,停放车辆时的搬、抬动作较协调方便而不吃力。然而后置式电瓶受现有固定式鞍座的限制不能拆装而不能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后置式电瓶结构设计的可向前翻转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专用鞍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座管顶端固定有U型的撑座,可卧置于撑座中的U形内夹其前端侧壁与撑座侧壁轴连接,内夹两侧壁对称设置与鞍座骨架的防滑方孔盘的方孔相对接的方形轴孔,内夹两侧壁还固定有通轴,并支撑可摆动的一端是翻转手柄、另一端是锁勾的角状板,撑座底面设有与锁勾相锁合的锁台,撑座与角状板之间挂装有作用于锁勾的防脱勾拉簧。
所说的方形轴孔设在内夹后端,两孔之间固定有撑管,孔周边的侧壁是设有防滑凹沟的与鞍座骨架的防滑方孔盘相接合的圆形凸台;所说的内夹,其前端的上侧设有与撑座相衔接的翻转的限位突起;所说的内夹两侧壁所固定的通轴,套装有角状板的定位轴套;所说的撑座两侧壁设有与内夹侧壁相接触的止动乳突。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结构简单合理,翻转和复位操作非常容易,使后置电瓶成为可能。采用本鞍座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结构紧凑、重量平衡,搬、抬用力协调而不吃力。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 实施例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2
图1局部A向视图图中所示的鞍座骨架5及座面12、防滑方孔盘7、扣板9等与现有鞍座相应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座管1端部焊接固定U形撑座2,可卧置撑座中的同样为U形的内夹3其前端侧壁与撑座前端侧壁之间由通轴相连接。内夹后端两侧壁对称设置与鞍座骨架的防滑方孔盘7的方孔相对接的方形轴孔,两方形轴孔间焊接有撑管16,以加强内夹强度。为连接紧密,方形轴孔周边的侧壁设有与防滑方孔盘7相称的带防滑凹沟的圆形凸台6。
内夹3两侧壁所固定的撑轴10支撑有可摆动的角状板,该板从内夹底面孔槽伸出的一端是锁勾4,另一端是位于鞍座后端的翻转手柄8,撑座底面固定有锁台15,角状板与撑座之间挂装作用于锁勾的防脱勾拉簧11。内夹在该拉簧作用下相对撑座作逆时针翻转,其后端上侧设有与撑座相衔接的翻转限位突起13。撑座2两侧壁还设有与内夹侧壁相接触的止动乳突14,防止撑座中的内夹摆动。
图2可看出,内夹两侧壁所固定的通轴10,在角状板两侧套装有定位轴套17,防止角状板在通轴上移动。
本专用鞍座向前翻转及复位过程是,向上搬动翻转手柄8,角状板的锁勾4与锁台15脱离,内夹3及其所固定的鞍座在拉簧11作用下向前翻转并由限位突起限制其翻转角度,其情形如附图所示。
顺时针推逆已前翻的鞍座至锁勾锁台锁合,鞍座即复位,此时,U型内夹的底面与撑座底面相接合,两侧壁与止动乳突14相接触,使鞍座非常稳定的支撑于撑座中。
权利要求1.电动助力自行车专用鞍座,由座管、座面、座簧、鞍座骨架,防滑方孔盘,扣板及方形螺栓所组成,其特征是座管顶端固定有U型的撑座,可卧置于撑座中的U形内夹其前端侧壁与撑座侧壁轴连接,内夹两侧壁对称设置与鞍座骨架的防滑方孔盘的方孔相对接的方形轴孔,内夹两侧还固定有通轴,并支撑可摆动的一端是翻转手柄,另一端是锁勾的角状板,撑座底面设有与锁勾相锁合的锁台,撑座与角状板之间挂装有作用于锁勾的防脱勾拉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鞍座,其特征是所说的方形轴孔设在内夹后端,两孔之间固定有撑管,孔周边的侧壁是设有防滑凹沟的与鞍座骨架的防滑方孔盘相接合的圆形凸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鞍座,其特征是;所说的内夹,其前端的上侧设有与撑座相衔接的翻转的限位突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鞍座,其特征是所说的撑座两侧壁设有与内夹侧壁相接触的止动乳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前翻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专用鞍座,座管顶端固定有U形撑座,与其前端轴连接的U形内夹设有安装固定鞍座骨架的方形轴孔,内夹还设有轴支撑的角状板,该板一端是与撑座底面的锁台相锁合的锁勾,另一端是翻转手柄,内夹与撑座之间还挂装有作用于锁勾的防脱勾拉簧,本实用新型具有鞍座翻转结构简单合理,翻转和复位操作简便,使后置电瓶的结构设计成为可能的显著优点。采用本鞍座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结构紧凑,重量平衡,搬、抬用力协调而不吃力。
文档编号B62J1/00GK2401429SQ9925418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8日
发明者王善聪 申请人:王善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