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436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含前柱、前围部和载荷传递部。前围部包含前围板。载荷传递部包含:前围侧结构部,其固定至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柱侧结构部,其固定至面向柱内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以及中间结构部,其连接至前围侧结构部和柱侧结构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结构部贯穿孔部,且设定在如下部位处:在所述部位处,所述中间结构部将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结构部。
【专利说明】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02-249079号公开了一种如下结构:由泡沫聚氨酯形成的吸能构件设置在从前柱的下部前面至在前围板侧部侧处的下部前面的范围内。在此结构中,当存在前面碰撞时,碰撞载荷从前轮通过吸能构件来传递至多个车身结构件。

【发明内容】

[0003]技术问题
[0004]然而,即使在上述的传统技术的情况下,例如当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micro-wrapcollis1n)等的前面碰撞时,如果前轮向后移动到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接合部,则载荷沿接合部的分离方向起作用。因此,关于抑制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分离,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5]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当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该车身前部结构能够抑制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分离。
[0006]问题解决方案
[0007]依照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包含:前柱,其在车厢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沿车辆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前柱包含在所述前柱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的柱内面板,所述柱内面板包含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侧直立壁部、以及形成为贯穿所述内侧直立壁部的下部的孔部;前围部(dash port1n),其包含构成车厢前壁的前围板,所述前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接合至所述前柱,且所述前围部使所述车厢与位于所述车厢的车辆前侧处的动力单元舱隔开;以及载荷传递部,所述载荷传递部包含前围侧结构部、柱侧结构部和中间结构部,其中所述前围侧结构部固定至所述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所述柱侧结构部固定至所述柱内面板的所述内侧直立壁部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所述中间结构部连接至所述前围侧结构部和所述柱侧结构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结构部贯穿所述孔部,且所述中间结构部设定在如下部位处:在所述部位处,所述中间结构部将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所述前围侧结构部上的载荷传递至所述柱侧结构部。
[0008]依照上述的结构,载荷传递部的前围侧结构部固定至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因此,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如果从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辆前侧推前围部,则朝向车辆后侧的载荷作用在前围部及载荷传递部的前围侧结构部上,且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沿与前柱分开的方向作用在前围部及载荷传递部的前围侧结构部上。
[0009]在此情况下,除前围侧结构部外,载荷传递部设置有柱侧结构部和中间结构部。柱侧结构部固定至柱内面板的内侧直立壁部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中间结构部与前围侧结构部和柱侧结构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贯穿内侧直立壁部中的孔部,且当存在前面碰撞时,所述中间结构部将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结构部。由此,载荷传递部能够作为载荷传递路径的一部分而承受载荷,且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板与前柱之间的接合部上的载荷被相应地减小。
[0010]在依照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载荷传递部由两个构件构成,所述两个构件是包含所述前围侧结构部的前围侧构件、以及包含所述柱侧结构部的柱侧构件,且所述中间结构部设置在所述前围侧构件或所述柱侧构件处,所述柱侧构件的车辆前侧端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并且后凸出部形成在所述前围侧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所述后凸出部朝向所述车辆后侧凸出且相对于所述柱侧构件的车辆前侧端部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
[0011]依照上述的结构,载荷传递部由前围侧构件和柱侧构件这两个构件构成。前围侧构件固定至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而柱侧构件固定至柱内面板的内侧直立壁部。因此,组装特性比载荷传递部由单一构件构成的情况好。另外,柱侧构件的车辆前侧端部延伸至车辆前侧,并且对应地,在前围侧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形成的后凸出部向车辆后侧凸出,且相对于柱侧构件的车辆前侧端部,所述后凸出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因此,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如果前围侧构件连同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一起斜移至车辆后方和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则前围侧构件的后凸出部与柱侧构件的车辆前侧端部接合,且将作用在前围侧构件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构件。
[0012]在依照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所述第二方案中,所述柱侧构件包含所述中间结构部,所述中间结构部包含从所述柱侧结构部的所述车辆前侧端部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朝向所述车辆前侧凸出的前凸出部形成在所述中间结构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并且相对于所述柱侧构件的所述前凸出部,所述前围侧构件的所述后凸出部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
[0013]依照上述的结构,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前围侧构件的后凸出部可在车辆正视图中的以下范围中与柱侧构件的前凸出部接合:在所述范围中,前围侧构件与经由前围部接收碰撞载荷的范围重叠。因此,当存在前面碰撞时,碰撞载荷可从前围侧构件可靠地传递至柱侧构件。由此,即使当载荷传递部由两个构件构成时,也可以可靠地抑制存在前面碰撞时前围板与前柱的分离。
[0014]在依照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所述第三方案中,在车辆侧视图中呈半圆形形状的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后凸出部或所述前凸出部处,所述切口部向凸出方向侧开口,并且在车辆俯视图中呈L状的弯曲部由所述后凸出部和所述前凸出部中的另一个、及与所述后凸出部和所述前凸出部中的所述另一个连接的部分形成,所述弯曲部在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设定在与形成所述切口部的部位相对应的范围内。
[0015]依照上述的结构,尽管当存在前面碰撞时沿碰撞载荷输入方向存在不规则性,且前围侧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倾斜,但是与后凸出部和前凸出部中的另一个连接的部分进入切口部的内侧,所述切口部形成在后凸出部和前凸出部中的一个中。由此,在后凸出部和前凸出部中的所述一个中所形成的切口部的周部可与后凸出部和前凸出部中的所述另一个可靠地接合。
[0016]在依照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所述第三方案中,具有圆形形状的贯穿孔形成在所述后凸出部中,所述贯穿孔沿车辆宽度方向贯穿,并且所述柱侧构件包含所述中间结构部,所述中间结构部贯穿所述贯穿孔。
[0017]依照上述的结构,尽管当存在前面碰撞时沿碰撞载荷输入方向存在不规则性,且前围侧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倾斜,但是在前围侧构件的后凸出部中的贯穿孔的周部可与柱侧构件的前凸出部可靠地接合。
[0018]在依照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载荷传递部由包含所述前围侧结构部、所述中间结构部和所述柱侧结构部的单一构件构成。
[0019]依照上述的结构,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从碰撞载荷首先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那时起,碰撞载荷可从前围侧结构部经由中间结构部传递至柱侧结构部。
[0020]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当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可抑制前围板与前柱的分离。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3]图2是示出沿图1中的线2-2剖切的状态的放大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0024]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前围侧构件、柱侧构件和用于组装的托架的放大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4是示出与图2相同的剖视图中在前面碰撞期间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0026]图5A是示出用于将柱侧构件固定至柱内面板的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7]图5B是示出用于将柱侧构件固定至柱内面板的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8]图6是示出前围侧构件和柱侧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7是示出前围侧构件和柱侧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0031]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0033]使用图1至图4来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这些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箭头“前”(FR)指示车辆前侧,箭头“上”(UP)指示车辆上侧,以及箭头“内”(IN)指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在下面的描述中,在没有特别说明而叙述前、后、上、下、左和右方向的情况下,该前、后、上、下、左和右方向表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后、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上下、以及在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
[0034]图1示出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从前侧斜视汽车(车辆)12的车身左侧的一部分的状态的立体图。在该汽车12中采用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10。图1未示出车身右侧,但是车身前部结构10基本上以左右对称的方式构造。
[0035]如图1所示,前柱20沿车辆竖直方向布置在车厢14的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前柱20设置成从车门槛16的前端部向车辆上侧直立。车门槛16在车辆侧部12A的下部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柱20的上端部接合至车顶纵梁(图中未示出)的前端部。车顶纵梁在车辆侧部12A的上部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中柱(图中未示出)设置成从车门槛16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向车辆上侧直立。中柱的上端部接合至车顶纵梁的长度方向中间部。
[0036]前柱20、车门槛16、车顶纵梁和中柱全部是具有闭合截面结构的车身骨架构件,且构成门开口部18。即,前柱20在门开口部18的前边缘侧处沿车辆竖直方向布置。门开口部18在车厢的外部和内部之间连通,且能够由侧门(图中未示出)开闭。
[0037]图2示出沿图1中的线2-2剖切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剖视图。前柱20设置有柱内面板22和柱外面板24。柱内面板22布置在车厢内侧处且构成前柱20的内板。柱外面板24布置在柱内面板22的车厢外侧处且构成前柱20的外板。
[0038]柱内面板22在车辆俯视图中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开口部朝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定向的套叠式平顶帽(pork pie hat)状。柱内面板22设置有形成在其车辆前侧端部处的前凸缘部22A、及形成在其车辆后侧端部处的后凸缘部22B。相比之下,柱外面板24形成为大致上沿车辆前后方向且沿车辆竖直方向延伸的大体平板状。更具体地,柱外面板24在车辆俯视图中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其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稍微凹陷的形状。柱外面板24设置有形成在其车辆前侧端部处的前凸缘部24A、及形成在其车辆后侧端部处的后凸缘部24B。
[0039]柱内面板22的前凸缘部22A和柱外面板24的前凸缘部24A通过焊接而接合在一起。柱内面板22的后凸缘部22B和柱外面板24的后凸缘部24B通过焊接而接合在一起。由于这些接合,在柱内面板22和柱外面板24之间形成闭合截面20X。闭合截面20X大致沿着车辆竖直方向延伸。侧围外板(图中未不出)的一部分布置在柱外面板2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
[0040]柱内面板22设置有前壁部22C和后壁部22D。前壁部22C从前凸缘部22A的车辆后侧端部弯曲且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后壁部22D从后凸缘部22B的车辆前侧端部弯曲且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前壁部22C和后壁部22D布置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彼此相对,且在车辆俯视图中沿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彼此接近的方向稍微倾斜。前壁部22C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及后壁部22D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由内侧直立壁部22E来沿车辆前后方向连接。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在前柱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沿车辆竖直方向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0041]孔部22H形成为在内侧直立壁部22E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前侧贯穿内侧直立壁部22E。孔部22H设定在与前轮28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对应的车辆竖直方向部位处,即设定在内侧直立壁部22E的下部处。前轮28设置有轮28A和轮胎28B。轮28A包含在其旋转轴线处的竖直圆板部。轮胎28B被保持在轮28A的外周部处。在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中的孔部22H形成为在车辆侧视图中具有半圆形形状(“D”状),其具有在其车辆前侧处的圆弧部。延伸部26布置在内侧直立壁部22E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延伸部26在孔部22H的车辆后侧处附接至内侧直立壁部22E。延伸部26的后部从前柱20的闭合截面20X突出到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和车辆后侧。电子控制单元(ECU,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延伸部26的后部处。
[0042]前围部30布置在左右的前柱20之间。前围部30包含前围板32和前围横向构件34。前围部30使车厢14与布置在车厢14的车辆前侧处的动力单元舱36隔开。前围板32布置在左右的前柱20的内侧直立壁部22E之间,且构成车厢前壁。向车辆后侧突出的侧凸缘部32F形成在前围板32的每一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前围板32的侧凸缘部32F通过点焊来接合至延伸部26及前柱20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更具体地,在相对于孔部22H的车辆后侧处的区域)。
[0043]如图1和图2所示,前围横向构件34布置在前围板32的前面下部处。前围横向构件34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长窄形状。如图1所示,前围横向构件34的排除其两个长度方向端部的区域形成为套叠式平顶帽状,其开口部在车辆侧视图中朝车辆后侧定向。前围横向构件34设置有形成在其车辆上侧端部处的上凸缘部34A及形成在其车辆下侧端部处的下凸缘部34B。前围横向构件34的上凸缘部34A和下凸缘部34B通过点焊等接合至前围板32的前面下部。由此,前围横向构件34与前围板32形成闭合截面30X(见图2)。
[0044]前围横向构件34设置有上壁部34C和下壁部(图中未示出)。上壁部34C从上凸缘部34A的车辆下侧端部弯曲且延伸至车辆前侧。下壁部从下凸缘部34B的车辆上侧端部弯曲且延伸至车辆前侧。上壁部34C和下壁部布置成沿车辆竖直方向彼此相对,且在车辆侧视图中沿朝向车辆前侧彼此接近的方向稍微倾斜。上壁部34C的车辆前侧端部以及下壁部的车辆前侧端部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由前壁部34E连接。前壁部34E沿车辆竖直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0045]前围横向构件34在其两个长度方向端部中的每一个处设置有侧部凸缘部34S。如图2所示,侧部凸缘部34S通过点焊接合至柱内面板22的前壁部22C及内侧直立壁部22E的前端部(即,在相对于孔部22H的车辆前侧处的区域)。贯穿上述的前柱20的内侧直立壁部22E而形成的孔部22H面向由前围板32和前围横向构件34所形成的闭合截面30X的内部空间。
[0046]载荷传递部40设定在延伸通过前围部30的闭合截面30X及前柱20的闭合截面20X两者的范围内。载荷传递部40由前围侧构件42和柱侧构件44这两个构件构成。前围侧构件42构成前围侧结构部40A。柱侧构件44构成柱侧结构部40B和中间结构部40C。图3以分解立体图示出了前围侧构件42和柱侧构件44。
[0047 ]前围侧构件4 2由例如金属制造的板状构件构成。前围侧构件4 2是如下构件:所述构件的形状在车辆俯视图中是L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长。如图2所示,前围侧构件42布置成邻近于前围横向构件34(前围部30)的前壁部34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的表面34R,该表面34R面向车辆后侧。
[0048]前围侧构件42设置有基板部42A,在前围侧构件42组装到前围部30的状态下,该基板部沿前围横向构件34的前壁部34E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基板部42A与前围横向构件34的前壁部34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34R重叠,且基板部42A通过点焊固定至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如图3所示,通孔42H贯穿前围侧构件42的基板部42A而形成。通孔42H为在执行点焊时所用的基准孔。
[0049]如图2和图3所示,后凸出部42B形成在前围侧构件4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后凸出部42B从基板部42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弯曲且向车辆后侧凸出。切口部42C形成在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中。切口部42C被剖切成车辆侧视图中的半圆形,其朝向车辆后侧(即,后凸出部42B的凸出方向侧)开口。
[0050]柱侧构件44例如由金属制造。柱侧构件44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长的构件。柱侧构件44的车辆竖直方向尺寸指定成比前围侧构件42的切口部42C的开口端的车辆竖直方向尺寸小。如图2所示,柱侧构件44设置有基板部44A。基板部44A布置成邻近于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表面22S,该表面22S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基板部44A经由托架46固定至内侧直立壁部22E。基板部44A构成载荷传递部40的柱侧结构部40B。在基板部44A组装到前柱20的状态下,基板部44A沿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和车辆竖直方向上延伸,且布置成以其长度方向沿车辆前后方向。
[0051 ]托架46设置成用于将柱侧构件44固定至柱内面板22。如图3所示,托架46的在车辆正视图中的形状形成为套叠式平顶帽状,其开口部朝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定向,且托架46的长度方向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即,托架46设置有凹槽形成部46X、上凸缘部46A和下凸缘部46B。托架46的开口部朝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定向,且凹槽形成部46X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上凸缘部46A形成在托架46的车辆上侧端部处,而下凸缘部46B形成在托架46的车辆下侧端部处。在图3中,托架46在柱侧构件44被附接的状态下由双点划线图示出。
[0052]凹槽形成部46X设置有上壁部46C和下壁部46D。上壁部46C从上凸缘部46A的车辆下侧端部弯曲且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下壁部46D从下凸缘部46B的车辆上侧端部弯曲且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壁部46C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及下壁部46D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由外侧直立壁部46E连接。外侧直立壁部46E沿车辆竖直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布置成以其长度方向沿车辆前后方向。
[0053]凹槽形成部46X的槽深(S卩,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凹进量)被指定成大体等于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凹槽形成部46X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开口宽度被指定成略大于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的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宽度。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布置在凹槽形成部46X的凹槽内侧处,且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通过弧焊固定至外侧直立壁部46E。上凸缘部46A和下凸缘部46B与表面22S重叠,该表面22S在图2所示的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后部(S卩,在相对于孔部22H的车辆后侧处的区域)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上凸缘部46A和下凸缘部46B通过点焊(图中未示出)固定至内侧直立壁部22E。
[0054]柱侧构件44设置有与基板部44A连接且贯穿孔部22H的前侧结构部44X。柱侧构件44的前侧结构部44X包含从基板部44A的车辆前侧端部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凸出部44B。向车辆前侧凸出的前凸出部44C形成在内凸出部44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前凸出部44C从内凸出部44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弯曲且延伸至车辆前侧。即,在车辆俯视图中具有L状的弯曲部44L由前凸出部44C及与前凸出部44C连接的部分(即,内凸出部44B)来形成。柱侧构件44的车辆前侧端部,S卩,前凸出部44C,相对于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弯曲部44L设定成在车辆竖直方向上与形成后凸出部42B的切口部42C的部位相对应的范围内。
[0055]如图3所示,前凸出部44C构成半圆形突出部44D的一部分。半圆形突出部44D从内凸出部44B的大体矩形杆状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沿车辆竖直方向和车辆前向突出。半圆形突出部44D在车辆侧视图中形成为半圆形形状(“D”状),其在其车辆前侧处具有圆弧部。半圆形突出部44D是可广义地理解为抓钩状部的元件。柱侧构件44的半圆形突出部44D及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构成如下的闩锁结构:在所述闩锁结构中,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半圆形突出部44D和后凸出部42B可彼此接合。半圆形突出部44D被指定成略小于切口部42C。
[0056]如图2所示的柱侧构件44的上述前侧结构部44X构成载荷传递部40的中间结构部40C。前侧结构部44X设定成如下部位:在所述部位处,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前侧结构部44X接收作用在前围侧构件42(前围侧结构部40A)上的载荷,且将该载荷传递至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柱侧结构部40B)。
[0057]-作用和效果-
[0058]现在,描述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下文主要描述当存在碰撞体(障碍物)与汽车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前面碰撞时的作用。微小重叠碰撞、偏移碰撞等可作为这种前面碰撞的实例来提及。术语“微小重叠碰撞”涉及如下的碰撞条件:在所述碰撞条件下,汽车的相对于前侧构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部分与碰撞体碰撞。
[0059]当汽车12具有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前轮28的一部分在碰撞期间通过碰撞载荷而被向后移动至前围板3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和前柱20之间。来自前轮28的载荷朝向车辆后侧作用在前围部30和前柱20上。如图4所图示,载荷fl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作用在前围部30上,且载荷f 2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作用在前柱20上。
[0000]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载荷传递部40的前围侧结构部40A固定至在前围横向构件34 (前围部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处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34R。因此,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如果在前围板32和前柱20之间的接合部处从车辆前侧推前围部30,则朝向车辆后侧的载荷作用在前围部30及载荷传递部40的前围侧结构部40A,并且如图4所图示,载荷f I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作用,该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是从前柱20分开的方向。[0061 ]如图2所示,除前围侧结构部40A之外,载荷传递部40设置有柱侧结构部40B和中间结构部40C。柱侧结构部40B固定至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22S。中间结构部40C与柱侧结构部40B连接且贯穿内侧直立壁部22E的孔部22H。中间结构部40C接收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40A上的载荷,且将载荷传递至柱侧结构部40B。即,载荷传递部40能够作为载荷传递路径的一部分承受载荷,且在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板32和前柱20的接合部上的载荷相应地减小。
[0062]如图4所图示,载荷f2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作用在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上,且柱侧结构部40B固定至表面22S的面向该内侧直立壁部22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那侧。因此,即使载荷f I从前围侧结构部40A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通过中间结构部40C作用至柱侧结构部40B,也会抑制柱侧结构部40B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移。此外,当载荷Π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作用在柱侧结构部40B上时,载荷沿压缩方向作用在托架46与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之间的接合部上。因此,会有效地抑制该接合部的分离。
[0063I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载荷传递部40由前围侧构件42和柱侧构件44这两个构件构成。前围侧构件42固定至前围部30(前围横向构件3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而柱侧构件44固定至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因此,在接合过程中的组装特性比由单一构件构成载荷传递部的情况更加优选。
[0064]柱侧构件44的车辆前侧端部(S卩,前凸出部44C)延伸至车辆前侧。同时,形成在前围侧构件4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的后凸出部42B向车辆后侧凸出,且相对于柱侧构件44的车辆前侧端部(前凸出部44C)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因此,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如果前围侧构件42与前围部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一起朝向车辆后方斜移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则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与柱侧构件44的车辆前侧端部(前凸出部44C)接合,且作用在前围侧构件42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构件44。
[0065]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柱侧构件44的前侧结构部44X(载荷传递部40的中间结构部40C)包含从基板部44A(柱侧结构部40B)的车辆前侧端部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凸出部44Bο向车辆前侧凸出的前凸出部44C设定在内凸出部44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且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相对于柱侧构件44的前凸出部44C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因此,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如图4所图示,在车辆正视图中的与前围侧构件42经由前围部30的前围横向构件34来接收碰撞载荷的范围重叠的范围内,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可与柱侧构件44的前凸出部44C接合。结果,在存在前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被从前围侧构件42可靠地传递至柱侧构件44。因此,即使载荷传递部40由两个构件构成,在存在前面碰撞时,也可以可靠地抑制前围板32和前柱20之间的分离。
[0066]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向车辆后侧开口且在车辆侧视图中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切口部42C形成在如图2所示的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中。柱侧构件44的弯曲部44L设定于在车辆竖直方向上与形成切口部42C的部位相对应的范围内。因此,即使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在碰撞载荷输入方向上存在不规则性且在车辆侧视图中前围侧构件42倾斜,柱侧构件44的弯曲部44L的一部分(内凸出部44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区域)进入前围侧构件42的切口部42C的内侧。因此,前围侧构件42的后凸出部42B的切口部42C的周部(接合部)可与柱侧构件44的前凸出部44C(被接合部)可靠地接合。由此,提高了稳固性。
[0067]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半圆形突出部44D的一部分用作前凸出部44C。因此,根据前围侧构件42在车辆侧视图中的倾斜度,切口部42C的周部(接合部)的一部分可与半圆形突出部44D的上端部、下端部等接合。
[0068]而且,因为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布置在托架46的凹槽形成部46X的内侧处,SP使载荷沿车辆竖直方向作用在柱侧构件44上,也可牢固地维持柱侧构件44的保持状态。
[0069]如上所述,依照根据图2等所图示的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10,可抑制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前围板32和前柱20之间的分离。
[0070]为了补充这些描述,基于前围板32和前柱20之间的点焊的接合部在假如载荷沿分离方向输入的情况要比在假如载荷沿剪切方向输入的情况容易分离。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即使载荷由向后移动的前轮28沿分离方向输入时,也可抑制前围板32与前柱20的分离。因为如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那样指定了载荷传递部40,所以无需为增加前围板32和前柱20之间的点焊点的数量而改变结构或保留空间。
[007?]在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结构中,载荷传递部40的前围侧结构部40A布置成邻近于前围横向构件3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的表面34R,该表面面向车辆后侧。因此,无需使前轮28与前围部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之间的间隙变窄。
[0072]在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结构中,如果存在侧面碰撞,则柱侧构件44根本不会与前围侧构件42干涉。因此,即使规定了载荷传递部40,载荷传递部40也不会用作车身侧部结构而可避免不必要的加强。即,能够避免由于不必要的加强而要求外周结构部的刚性规格改变等的情况。
[0073]=变形例=
[0074]现在描述变形例。
[0075]图5A和图5B示出了用于将柱侧构件44固定至柱内面板22(见图2)的构件的变形例。即,作为上述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变形例,图5A所示的托架50或图5B所示的安装面板52可代替图3所示的托架46来布置。
[0076]图5A中所示的托架50布置成以其长度方向沿车辆前后方向,且在其竖直方向中间部处设置有帽状部50H。帽状部50H在车辆正视图中的形状形成为以开口部朝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定向的套叠式平顶帽状。凹槽形成部50X形成在帽状部50H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处。凹槽形成部50X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开口部朝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定向。凹槽形成部50X具有如下形状: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如图3所示的托架46的凹槽形成部46X相比较,所述形状为左右倒转的。如图5A所示,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布置在凹槽形成部50X的凹槽内侧,且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通过弧焊固定至凹槽形成部50X的内侧直立壁部50E。
[0077]托架50设置有上凸缘部50A和上壁部50C。上凸缘部50A在托架50的车辆上侧端部处沿车辆竖直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上壁部50C将上凸缘部50A的车辆下侧端部与帽状部50H的车辆上侧端部连接。托架50还设置有下凸缘部50B和下壁部50D。下凸缘部50B在托架50的车辆下侧端部处沿车辆竖直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壁部50D将下凸缘部50B的车辆上侧端部与帽状部50H的车辆下侧端部连接。上凸缘部50A和下凸缘部50B与图2所示的在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后部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22S重叠,且上凸缘部50A和下凸缘部50B通过点焊固定至内侧直立壁部22E。
[0078]可选择地,图5B所示的安装面板52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安装面板52的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被指定成比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的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长。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与安装面板52的车辆竖直方向中间部52C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重叠,且基板部44A通过弧焊固定至该表面。安装面板52的上部52A和下部52B与图2所示的在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后部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22S重叠,且通过点焊固定至内侧直立壁部22E。
[0079]在图5A和图5B所图示的变形例中,当存在前面碰撞时,然后当前围侧构件42与柱侧构件44(见图4)接合且载荷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作用在柱侧构件44上时,压缩载荷作用在柱侧构件44与依照图5A中的变形例的托架50之间的接合面上,或作用在柱侧构件44与依照图5B中的变形例的安装面板52之间的接合面上。因此,得以牢固地维持柱侧构件44的保持状态。在图5A所示的变形例中,柱侧构件44的基板部44A布置在凹槽形成部50X的凹槽的内侧。因此,相似于上述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情况,即使沿车辆竖直方向的载荷作用在柱侧构件44上,也得以牢固地维持柱侧构件44的保持状态。
[0080]图6和图7以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构成载荷传递部的两个构件的变形例。即,作为上述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变形例,图6所示的前围侧构件56代替图3所示的前围侧构件42来布置,且图6所示的柱侧构件58代替图3所示的柱侧构件44来布置。进一步地,作为上述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可选变形例,图7所示的前围侧构件62代替图3所示的前围侧构件42来布置,且图7所示的柱侧构件64代替图3所示的柱侧构件44来布置。
[0081]图6所示的前围侧构件56构成依照该变形例的载荷传递部54的前围侧结构部54A。前围侧构件56由金属制造的板状构件构成,且其在车辆俯视图中的形状为L状。前围侧构件56设置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基板部56A以及后凸出部56B,该后凸出部从基板部56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弯曲且向车辆后侧凸出。前围侧构件56布置在与图2所示的依照上述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围侧构件42相似的部位处。相似于上述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板部56A(见图6)通过点焊固定至前围横向构件34(前围部30)的前壁部34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
[0082]在图6所示的后凸出部56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表面朝向车辆后侧来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后凸出部56B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指定成:在后凸出部56B的凸出远侧端部处比在其布置基板部56A的那侧处的近侧端部处大。后凸出部56B的从基板部56A向车辆后侧的凸出长度指定成:比图2所示的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后凸出部42B的从基板部42A向车辆后侧的凸出长度短。
[0083]同时,图6所示的柱侧构件58构成载荷传递部54的柱侧结构部54B和中间结构部54C。柱侧构件58也由金属制造的板状构件构成。柱侧构件58的在车辆俯视图中的形状是大体上与图2所示的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柱侧构件44相同的形状。如图6所示,柱侧构件58的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被指定成与前围侧构件56的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0084]柱侧构件58设置有基板部58A、内凸出部58B和前凸出部58C。基板部58A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基板部44A(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内凸出部58B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内凸出部44B(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且前凸出部58C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凸出部44C(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前侧结构部58X构成在柱侧构件58的车辆前侧处的区域。前侧结构部58X设置有内凸出部58B和前凸出部58C。前侧结构部58X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侧结构部44X(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在前凸出部58C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表面朝向车辆前侧来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前凸出部58C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被指定成:在前凸出部58C的凸出远侧端部处比在其布置内凸出部58B那侧处的近侧端部处大。
[0085]柱侧构件58布置在与图2所示的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柱侧构件44相似的部位处。对于图6所示的柱侧构件58,构成载荷传递部54的柱侧结构部54B的基板部58A经由托架46来固定至图2所示的柱内面板22的内侧竖直壁部22E,这与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图6所示的柱侧构件58的前侧结构部58X构成载荷传递部54的中间结构部54C。前侧结构部58X贯穿柱内面板(与图2所示的柱内面板22基本上相同的柱内面板)中所形成的孔部(该孔部形成在包含图2所示的孔部22H的区域处、使孔部22H在车辆竖直方向上加长,且在车辆侧视图中具有大体矩形形状)。在组装状态下,图6所示的柱侧构件58的前凸出部58C相对于前围侧构件56的后凸出部56B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即,柱侧构件58的前侧结构部58X设定成如下部位:在所述部位处,前侧结构部58X接收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构件56(前围侧结构部54A)上的载荷,且将该载荷传递至基板部58A(柱侧结构部54B)。
[0086]同样依照该变形例,可抑制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前围板与前柱之间的分离。而且,在该变形例中,当存在前面碰撞时可确保前围侧构件56和柱侧构件58之间的接合面积大。因此,可增加由载荷传递部54承受的载荷。
[0087]作为选择变形例的图7所示的前围侧构件62构成依照该变形例的载荷传递部60的前围侧结构部60A。前围侧构件62由金属制造的板状构件构成,且其在车辆俯视图中的形状为L状。前围侧构件62设置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基板部62A以及后凸出部62B,该后凸出部从基板部62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弯曲且向车辆后侧凸出。前围侧构件62布置在与图2所示的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围侧构件42相似的部位处。相似于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板部62A(见图7)通过点焊等固定至前围横向构件34(前围部30)的前壁部34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
[0088]相似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基板部42A(见图3),通孔62H贯穿图7所示的基板部62A来形成。后凸出部62B的从基板部62A向车辆后侧的凸出长度被指定成:比图2所示的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后凸出部42B的从基板部42A向车辆后侧的凸出长度长。具有圆形形状的贯穿孔62C形成在后凸出部62B中。贯穿孔62C沿车辆宽度方向贯穿。
[0089]同时,柱侧构件64构成载荷传递部60的柱侧结构部60B和中间结构部60C。柱侧构件64同样由金属制造的构件来构成。除柱侧构件6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之外,柱侧构件64在车辆俯视图中的形状是与图2所示的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柱侧构件44大体相同的形状。
[0090]柱侧构件64设置有形成为圆杆状的基杆部64A、形成为圆杆状的内凸出部64B、以及前凸出部64C。基杆部64A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基板部44A(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内凸出部64B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内凸出部44B(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并且前凸出部64C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凸出部44C(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前侧结构部64X构成在柱侧构件64的车辆前侧处的区域。前侧结构部64X设置有内凸出部64B和前凸出部64C。前侧结构部64X是与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侧结构部44X(见图2)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前凸出部64C构成如下的突出部64D的一部分:所述突出部从内凸出部64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以放射状突出且形成为截头圆锥状。突出部64D构造成使得其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直径比其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的直径大。
[0091]柱侧构件64布置在与图2所示的依照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柱侧构件44相似的部位处。对于图7所示的柱侧构件64,构成载荷传递部60的柱侧结构部60B的基杆部64A经由托架等固定至图2所示的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这与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本上相同。
[0092]图7所示的柱侧构件64的前侧结构部64X构成载荷传递部60的中间结构部60C。前侧结构部64X贯穿形成在柱内面板(与图2所示的柱内面板22基本上相同的柱内面板)中的孔部(该孔部形成在包含图2所示的孔部22H的区域处,其呈在车辆侧视图中为圆形的形状)。前侧结构部64X也贯穿图7所示的前围侧构件62中的贯穿孔62C。在组装状态下,柱侧构件64的前凸出部64C相对于前围侧构件62的后凸出部62B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即,柱侧构件64的前侧结构部64X设定成如下部位:在所述部位处,前侧结构部64X接收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构件62(前围侧结构部60A)上的载荷,且将该载荷传递至基杆部64A(柱侧结构部60B)。
[0093]同样依照该变形例,可抑制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分离。而且,在该变形例中,尽管当存在前面碰撞时沿碰撞载荷的输入方向存在不规则性且前围侧构件62在车辆侧视图中倾斜,但前围侧构件62的后凸出部62B的贯穿孔62C的周部(接合部)可与柱侧构件64的前凸出部64C(被接合部)可靠地接合(由此,提高了稳固性)。此外,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突出部64D的一部分用作前凸出部64C。因此,根据前围侧构件62在车辆侧视图中的倾斜度,贯穿孔62C的周部(接合部)的一部分可与突出部64D的除前凸出部64C之外的区域接合。
[0094]-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0095]使用图8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图8以俯视剖视图(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图2相对应的剖视图)示出了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70。如图8所示,车身前部结构70与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10的不同在于:设置有代替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载荷传递部40(见图2)的载荷传递构件72。载荷传递构件72构成以单一构件形式的载荷传递部。除了以下描述的方面之外,其他结构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因此,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且不进行描述。
[0096]如图8所示,孔部22K形成为贯穿柱内面板22。孔部22K在内侧直立壁部22E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前面形成。孔部22K设定在与前轮28的竖直方向中间部相对应的车辆竖直方向部位处,即,设定在内侧直立壁部22E的下部处。孔部22K例如在车辆侧视图中形成为大体矩形形状。孔部22K面向由前围板32和前围横向构件34形成的闭合截面30X的内部空间。
[0097]载荷传递构件72设定在延伸通过前围部30的闭合截面30X与前柱20的闭合截面20X这两者的范围内。载荷传递构件72例如由金属制造的板状构件构成。载荷传递构件72是在车辆俯视图中的形状为L状且长度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构件。图8所示的载荷传递构件72的截面形状沿车辆竖直方向延伸。载荷传递构件72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例如被指定成等于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围侧构件42(见图3)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0098]载荷传递构件72设置有前围侧结构部72A。前围侧结构部72A布置成邻近于前围横向构件34(前围部30)的前壁部34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的表面34R,该表面34R面向车辆后侧。螺栓插入孔72H形成为贯穿前围侧结构部72A。螺栓插入孔34H形成为在与前围侧结构部72A的螺栓插入孔72H相对的部位处贯穿前围横向构件34的前壁部34E。焊接螺母74(可广义地理解为“紧固件”的元件)预先在螺栓插入孔72H的外周部处固定至前围侧结构部72A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螺栓76(可广义地理解为“紧固件”的元件)从车辆前侧贯穿焊接螺母74以及螺栓插入孔34H、72H,且螺栓76的轴部76A被拧到焊接螺母74内。
[0099]由此,前围横向构件34的前壁部34E及载荷传递构件72的前围侧结构部72A被夹在且紧固在螺栓76的头部76B与焊接螺母74之间。即,载荷传递构件72的前围侧结构部72A通过螺栓紧固而固定至前围横向构件34的前壁部34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
[0100]载荷传递构件72进一步设置有布置成邻近于表面22S的柱侧结构部72B,该表面22S面向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柱侧结构部72B通过点焊(由标记“X”指示的点)固定至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
[0101]载荷传递构件72进一步设置有连接至前围侧结构部72A与柱侧结构部72B这两者的中间结构部72C。中间结构部72C贯穿孔部22K。中间结构部72C是设定在如下部位处的结构部:在所述部位处,中间结构部72C接收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72A上的载荷,且将该载荷传递至柱侧结构部72B。
[0102]当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通过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结构也可抑制前围板32和前柱20之间的分离。此外,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从碰撞载荷首先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72A上那时起,碰撞载荷可从前围侧结构部72A经由中间结构部72C传递至柱侧结构部72B。
[0103]-第三示范性实施例-
[0104]使用图9来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图9以俯视剖视图(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图2相对应的剖视图)示出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80。如图9所示,车身前部结构80与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10的不同在于:设置有代替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载荷传递部40(见图2)的载荷传递部82。其他结构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因此,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部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且不进行描述。
[0?05]如图9所示,载荷传递部82设定在延伸通过前围部30的闭合截面30X及前柱20的闭合截面20X这两者的范围内。载荷传递部82由柱侧构件86和前围侧构件84这两个构件构成。柱侧构件86构成柱侧结构部82B。前围侧构件84构成前围侧结构部82A和中间结构部82C。
[0106]柱侧构件86由例如金属制造的平板状构件构成。柱侧构件86沿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竖直方向延伸,且布置成以其长度方向沿车辆前后方向。柱侧构件86布置成邻近于柱内面板22的内侧直立壁部22E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22S。柱侧构件86经由托架46固定至内侧直立壁部22E。柱侧构件86组装到托架46的状态与图2所示的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柱侧构件44组装到托架46的状态相似。
[0107]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半圆形部形成在柱侧构件86的车辆前侧端部86D处。半圆形部在车辆侧视图中形成为半圆形形状(“D”状),该半圆形形状(“D”状)沿车辆竖直方向突出且圆弧部位于车辆前侧处。换句话说,半圆形部具有与图3所示的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柱侧构件44的半圆形突出部44D相似的形状。柱侧构件86的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被指定成与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柱侧构件44(见图3)的在车辆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上相同。
[0108]前围侧构件84由例如金属制造的板状构件构成。前围侧构件84是在车辆俯视图中的形状为L状且长度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构件。更具体地,前围侧构件84具有使图2所示的依照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前围侧构件42的基板部42A加长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形状。
[0109]如图9所示,前围侧构件84设置有基板部84A,该基板部布置成邻近于前围横向构件34(前围部30)的前壁部34E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的表面34R,该表面34R面向车辆后侧。基板部84A通过点焊固定至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34Z。即,前围侧构件84的基板部84A构成载荷传递部82的前围侧结构部82A。
[0110]前围侧构件84还设置有与基板部84A连接的外侧结构部84X。外侧结构部84X贯穿孔部22H。后凸出部84B形成在外侧结构部84X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后凸出部84B从该端部弯曲且向车辆后侧凸出。相对于柱侧构件86的车辆前侧端部86D,前围侧构件84的后凸出部84B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
[0111]切口部84C形成在前围侧构件84的后凸出部84B中。切口部84C在车辆侧视图中被剖切成半圆形形状,其朝车辆后侧开口。上述的柱侧构件86的车辆前侧端部86D设定于在车辆竖直方向上与形成前围侧构件84的后凸出部84B的切口部84C的部位相对应的范围内。
[0?12 ]图9所示的上述的前围侧构件84的外侧结构部84X构成载荷传递部82的中间结构部82C,且设定成如下部位:在所述部位处,外侧结构部84X将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基板部84A(前围侧结构部82A)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构件86(柱侧结构部82B)。
[0113]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通过前围侧构件84的后凸出部84B的切口部84C的周部(接合部)与柱侧构件86的车辆前侧端部86D(被接合部)接合,可将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构件84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构件86。因此,可抑制存在如微小重叠碰撞等的前面碰撞时前围板32和前柱20之间的分离。
[0114]-示范性实施例的补充描述_
[0115]在上文示范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如下情况:车身前部结构10、70、80基本上构造为左右对称,且载荷传递部设置在车身的左右两侧处。然而,可应用载荷传递部仅仅设置在车身左侧处的结构、及载荷传递部仅仅设置在车身右侧处的结构。
[0116]作为上文示范性实施例的变形例,前围横向构件可布置在前围板的车辆后侧处,且载荷传递部的前围侧结构部可固定至前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作为替代性的变形例,在前围部没有配备前围横向构件的结构中,载荷传递部的前围侧结构部可固定至前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
[0117]作为上述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变形例,切口部可形成在柱侧构件的前凸出部处,该切口部向车辆前侧(前凸出部的凸出方向那侧)开口且在车辆侧视图中具有半圆形形状,在车辆俯视图中呈L状的弯曲部可由前围侧构件的后凸出部、及与后凸出部连接的部分(平板部)所形成,且该弯曲部可设定于在车辆竖直方向上与形成切口部的部位相对应的范围内。依照该变形例,尽管当存在前面碰撞时沿碰撞载荷的输入方向存在不规则性,且前围侧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倾斜,但是与后凸出部连接的区域(基板部(42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进入形成在前凸出部中的切口部的内侧。由此,形成在前凸出部中的切口部的周部(被接合部)可与后凸出部(接合部)可靠地接合。
[0118]第一方案中叙述的用语“固定至表面”的概念包括如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与表面接触固定的情况,且还包括经由箍(collar)等而不是通过与表面接触来固定至表面的情况。
[0119]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以及上文提到的大量变形例可以适当组合的形式来实施。
[0120]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例。本发明没有由这些描述所限制,而应当清楚的是,在这些描述以外的大量更改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技术范围内来实施。
【主权项】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 前柱,其在车厢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沿车辆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前柱包含在所述前柱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的柱内面板,所述柱内面板包含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侧直立壁部、以及形成为贯穿所述内侧直立壁部的下部的孔部; 前围部,其包含构成车厢前壁的前围板,所述前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接合至所述前柱,且所述前围部使所述车厢与位于所述车厢的车辆前侧处的动力单元舱隔开;以及 载荷传递部,包含: 前围侧结构部,其固定至所述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 柱侧结构部,其固定至所述柱内面板的所述内侧直立壁部的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以及 中间结构部,其连接至所述前围侧结构部和所述柱侧结构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结构部贯穿所述孔部,且所述中间结构部设定在如下部位处:在所述部位处,所述中间结构部将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所述前围侧结构部上的载荷传递至所述柱侧结构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载荷传递部由两个构件构成,所述两个构件是包含所述前围侧结构部的前围侧构件、以及包含所述柱侧结构部的柱侧构件,且所述中间结构部设置在所述前围侧构件或所述柱侧构件处, 所述柱侧构件的车辆前侧端部朝向所述车辆前侧延伸,并且 后凸出部形成在所述前围侧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所述后凸出部朝向所述车辆后侧凸出且相对于所述柱侧构件的车辆前侧端部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柱侧构件包含所述中间结构部,所述中间结构部包含从所述柱侧结构部的所述车辆前侧端部延伸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 朝向所述车辆前侧凸出的前凸出部形成在所述中间结构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并且 相对于所述柱侧构件的所述前凸出部,所述前围侧构件的所述后凸出部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在车辆侧视图中呈半圆形形状的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后凸出部或所述前凸出部处,所述切口部向凸出方向侧开口,并且 在车辆俯视图中呈L状的弯曲部由所述后凸出部和所述前凸出部中的另一个、及与所述后凸出部和所述前凸出部中的所述另一个连接的部分形成,所述弯曲部设定于在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与形成所述切口部的部位相对应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后凸出部处, 所述前凸出部构成如下的半圆形突出部的一部分:所述半圆形突出部在所述车辆侧视图中形成为圆弧部位于车辆前侧处的半圆形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具有圆形形状的贯穿孔形成在所述后凸出部中,所述贯穿孔沿车辆宽度方向贯穿,并且 所述柱侧构件包含所述中间结构部,所述中间结构部贯穿所述贯穿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前凸出部构成以放射状突出且形成为截头圆锥状的突出部的一部分, 所述突出部构造成使得所述突出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直径比所述突出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的直径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载荷传递部由包含所述前围侧结构部、所述中间结构部和所述柱侧结构部的单一构件构成。
【文档编号】B62D25/08GK105966463SQ201610133167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发明人】富泽义仁, 加藤武郎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