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成形部件以及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镶嵌成形部件以及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课题在于,在板状的基体部件上一体地形成包覆部件的镶嵌成形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一边在包覆部件形成使得基体部件的表面局部露出的开口部,一边使得确保品质容易。镶嵌成形部件包括板状的基体部件(26)以及与基体部件(26)一体形成的包覆部件(31),在包覆部件(31)中的基体部件(26)的面垂直方向的一侧,形成使得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1)露出的开口部(32b),在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面垂直方向的另一侧、成为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设有镶嵌成形时支持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的成形时支持部(36)。
【专利说明】
镶嵌成形部件以及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镶嵌成形部件以及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踏板型的摩托车等中,在乘员搁脚的踏板上,设有具有防滑功能的橡胶等的踏板台面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以下技术:用模具成形聚丙烯制的台面面板时,通过将预先切出为所设定形状的聚丙烯片材的台面垫板定位设置在模具内的所设定位置,成形台面垫板和台面面板一体化的一体成形品。在该技术中,台面垫板整个面与台面面板的搁脚部一体形成。
[0003]【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0-153792号公报
[0004]但是,在摩托车等中,踏板台面部件是露出到外部的部件,因此,与乘员个性一致、希望变更合适的踏板台面部件的形状及颜色等的要求很强烈。并且,从外观的喜好性角度看,也希望不是仅仅用橡胶形成踏板台面部件,而是组合板状的其它部件(基体部件)、同时使得该其它部件的表面局部露出到外部那样的踏板台面部件。
[0005]这样的踏板台面部件可以考虑设为如包覆基体部件那样、一体形成橡胶等的包覆部件的镶嵌成形部件。该场合,为了形成使得基体部件露出到包覆部件的开口部,有以下方法:在镶嵌成形时,使得模具的开口形成部与基体部件表面密接,阻止熔融树脂流入形成开口部的区域。这时,需要考虑对基体部件的背面侧的包覆部件的影响,以及抑制因模具的密接力引起的基体部件的翘曲等。
【发明内容】
[0006]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板状的基体部件上一体地形成包覆部件的镶嵌成形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在包覆部件形成使得基体部件的表面局部露出的开口部,且使得确保品质谷易。
[0007]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本发明技术方案I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镶嵌成形部件,包括板状的基体部件(26)以及与上述基体部件(26)—体形成的包覆部件(31),上述镶嵌成形部件(25)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基体部件(26)的面垂直方向的一侧,形成使得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露出的开口部(32b);
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面垂直方向的另一侧、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设有镶嵌成形时支持上述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的成形时支持部(36)。
[0008]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体部件(26)中的被上述包覆部件(31)覆盖表面(26ml)的部位,形成当镶嵌成形时在平面方向对上述基体部件(26)进行定位的定位孔(29)。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体部件(26)中的被上述包覆部件(31)覆盖表面(26ml)的部位,沿着上述包覆部件(31)的图案形状形成基体开口部(27)。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面垂直方向的另一侧、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避开上述成形时支持部(36),形成能将该镶嵌成形部件(25)安装到对方部件(21)的凸部(37)。
[0009]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将模具(40)的固定模
(41)和可动模(42)合模,形成成形空间(CV),在设置于该成形空间(CV)内的板状的基体部件(26)—体形成包覆部件(31),上述镶嵌成形部件(25)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面垂直方向定位工序(S3),使得上述模具的开口形成部(47)与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密接,以便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基体部件(26)的面垂直方向的一侧,形成使得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露出的开口部(32b),同时,在上述基体部件(26)的面垂直方向的另一侧、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支持上述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
合模工序(S4),在使得上述开口形成部(47)与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密接,同时,在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支持上述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的状态下,将上述固定模(41)和上述可动模(42)合模,形成上述成形空间(CV);
成形工序(S5),将包覆部件形成材料(J)注入上述成形空间(CV)内,形成上述包覆部件(31)。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平面方向定位工序(S2),由形成在上述基体部件(26)中的被上述包覆部件
(31)覆盖表面(26ml)的部位的定位孔(29),在平面方向对上述基体部件(26)进行定位。
[0010]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技术方案1、5记载的发明,当踏板台面部件镶嵌成形时,在使得模具的开口形成部与基体部件密接时,开口形成部推压基体部件的力在成形时支持部从基体部件的背侧直接支持。因此,与在避开开口部的位置设置成形时支持部场合相比,确保开口形成部的密接力,抑制溢料发生等,且能抑制板状的基体部件的翘曲等。又,能以最小限度的成形时支持部有效地支持基体部件,减少基体部件背侧的支持痕迹,同时,也能容易地确保成形性。
按照技术方案2、6记载的发明,在基体部件的表面侧由包覆部件31覆盖定位孔,因此,定位孔不露出到镶嵌成形部件的外观,能抑制对镶嵌成形部件外观的影响。
按照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遍及基体部件的表面背面形成包覆部件场合,也能使得包覆部件形成材料的流动良好,同时,在使得包覆部件具有弹性场合,也能抑制包覆部件的触底感,能提尚弹性。
按照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在由包覆部件覆盖基体部件的表面的部位形成基体开口部的构成中,若在该部位的背面侧形成凸部等,则在包覆部件的表面(外观面)易产生缩孔等。另一方面,通过在与表侧隔断的开口部的背侧设置向对方部件安装用的凸部,即使形成上述基体开口部,也能抑制因在基体部件表侧的包覆部件形成上述凸部引起的产生缩孔等,能提尚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的摩托车的左侧面图。
图2是图1的Π箭头方向视图。
图3是上述摩托车的踏板台面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踏板台面部件的表侧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V-V截面图。
图6是图4的V1-VI截面图。
图7是上述踏板台面部件的背侧的俯视图。
图8(a)?(d)是表示上述踏板台面部件的镶嵌成形顺序的说明图。
图9是上述踏板台面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I 一摩托车
21 —脚踏板(对方部件)
25 —踏板台面部件(镶嵌成形部件)
26—基体部件 26ml—表面 26m2一背面
27—基体开口部 29 —定位孔
31—包覆部件 32b —开口部 36 —成形时支持部 37—凸部 40—模具
41一固定模
42—可动模
47—开口形成部 CV—成形空间
52—平面方向定位工序
53—平面垂直方向定位工序
54—合模工序
55—成形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左右等的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设为与以下说明的车辆朝向相同。在用于以下说明的图中合适处,分别显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0013]图1所示的踏板型摩托车(鞍骑型车辆)1包括由操纵把手2转向的前轮3,以及由摆动单元9驱动的后轮4。包含操纵把手2及前轮3的转向系统部件能转向地枢支在车体框架前端的前管(都没有图示)。在车体框架的下部后侧,能上下摆动地枢支摆动单元9的前部下侦U。乘车用的鞍骑座席5支持在车体框架的上部后侧。在操纵把手2和座席5之间,设有车高比较低的跨越部M。在跨越部M的左右两侧,设有载置落座在座席5的乘员的脚的左右踏板6。在左右踏板6之间,设有在上方形成凸的膨出形状、在前后延伸的中央通道CT。
[0014]覆盖摩托车I的车体的罩包括从前方覆盖上述前管周围的前中央罩11,从前外侧方覆盖前管周围的左右前侧罩12,从后方覆盖前管周围、同时形成中央通道CT的前部及左右脚踏板21的前内罩13,与左右前侧罩12的后下方相连的左右踏板前罩14,与左右踏板前罩14的下部后方相连的左右踏板侧罩15,与前内罩13的下部后方相连、形成中央通道CT的后部上面的中央上罩16,与前内罩13的下部后方相连、形成中央通道CT的后部侧面的左右中央侧罩17,以及与中央上罩16及左右中央侧罩17的后方相连、从侧方覆盖车体后部的左右后侧罩18。在左右踏板侧罩15的上方,设有大致水平的左右踏板6。
[0015]同时参照图2,在左右踏板6的前方,通过立起到上方的立壁部22,设有朝前上方倾斜的平面状的左右脚踏板21。左右脚踏板21设为以下形状:从各自的面垂直方向看,成为前后长、前侧头细的形状。在左右脚踏板21,分别安装作为本实施形态的镶嵌成形部件的踏板台面部件25。左右脚踏板21及踏板台面部件25分别具有相对车体左右中心线CL左右对称的结构。
[0016]脚踏板21在图2所示面垂直方向视图中,包括内侧缘21a,外侧缘21b,以及后端缘21c。所述内侧缘21a沿着中央通道CT的下端缘6t,前侧位于左右外侧地斜向延伸,前部朝左右外侧弯曲,所述外侧缘21b沿着左右踏板前罩14的上端缘14t,前侧位于左右内侧地斜向延伸,前部进一步朝左右内侧斜向弯曲,所述后端缘21c经过内侧缘21a、外侧缘21b的后下端之间地左右延伸。
[0017]同时参照图3、图4,踏板台面部件25沿着脚踏板21地形成为平板状。踏板台面部件25在面垂直方向视图中,设为比脚踏板21小一圈的形状。踏板台面部件25包括分别沿着脚踏板21的内侧缘2 Ia、外侧缘21 b、及后端缘21 c形成的部件内侧缘25a、部件外侧缘25b、及部件后端缘25c。
[0018]踏板台面部件25包括平板状的基体部件26和包覆部件31(踏板部件),上述基体部件26是将例如平面状的钢板切断成所设定形状形成,上述包覆部件31用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等的合成橡胶形成,包覆基体部件26周围地一体形成。
[0019]基体部件26从踏板台面部件25的厚度方向(面垂直方向)看,形成为更小一圈的形状。基体部件26包括分别沿着部件内侧缘25a、部件外侧缘25b、及部件后端缘25c形成的基体内侧缘26a、基体外侧缘26b、及基体后端缘26c。
[0020]参照图4,包覆部件31中的表侧包覆部32—体地设在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表侧包覆部32包括表侧内周包覆部33,其在踏板台面部件25的面垂直方向视图中一边使得轨迹宽度变化一边绘制N字形状地延伸。在基体部件26中的被表侧内周包覆部33包覆的部位,形成比表侧内周包覆部33小一圈形状的基体开口部27。
[0021]在基体开口部27,形成多个(例如6个)设为横切绘制上述N字形状的轨迹的合适处的架设部28。在多个架设部28之中的一部分(例如3个),形成扩宽部28a,以便形成比架设部28的宽度大的直径的圆形状。在扩宽部28a,形成定位孔29(locating hole),当踏板台面部件25镶嵌成形时,能在其面方向(平面方向)对没有形成包覆部件31的该基体部件26进行定位。定位孔29形成为使得截面为圆形的定位销45匹配、插入的圆形状。定位孔29及定位销45为了限制基体部件26转动,设有多个。基体部件26也可以具有弯曲或屈曲等的形状。上述“面垂直方向”相当于镶嵌成形时的模具分开方向,“平面方向”相当于与“面垂直方向”正交的方向。
[0022]参照图4?图7,包覆部件31包括一体地形成在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侧的表侧包覆部32,以及一体地形成在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侧的背侧包覆部35。
[0023]表侧包覆部32包括沿着基体部件26的外周缘以一定宽度延伸的表侧外周包覆部34,以及与表侧外周包覆部34的内周侧离开形成的上述表侧内周包覆部33。表侧外周包覆部34及表侧内周包覆部33互相形成面一致、且与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平行的踏脚板面32a(踏脚面,外观面)。避开踏板台面部件25的表侧中的表侧外周包覆部34和表侧内周包覆部33的部位设为使得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露出到外部的开口部32b。
[0024]表侧内周包覆部33包括第一延伸部33a,第二延伸部33b,以及第三延伸部33c。上述第一延伸部33a从基体部件26的前部向后方,在离开基体外侧缘26b的内周侧的位置,与基体外侧缘26b大致平行地延伸,上述第二延伸部33b从第一延伸部33a的后端向前方、且左右内侧方斜向延伸,上述第三延伸部33c从第二延伸部33b的前端向后方,在离开基体内侧缘26a的内周侧的位置,与基体内侧缘26a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三延伸部33c的后部设为越往后侧越扩展的三角形状部33d。在三角形状部33d,形成多个凹槽33e,其倾斜为越往后侧越位于左右方向外侧。
[0025]背侧包覆部35设为全面覆盖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背侧包覆部35形成与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平行的包覆背面35a。背侧包覆部35的外周部和表侧外周包覆部34的外周部在踏板台面部件25的厚度方向(面垂直方向)互相一体化。基体部件26的外周部由包覆部件31的外周部遍及全周覆盖。
[0026]在背侧包覆部35中,在成为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设有成形时支持部36,当镶嵌成形时,能支持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成形时支持部36通过在模具40中的后述第一支持销43的圆柱形的前端部抵接支持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形成。成形时支持部36在面垂直方向视图中构成圆形,使得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露出到踏板台面部件25的背侧。成形时支持部36设在开口部32b的前后各二处,共计四处。
[0027]表侧包覆部32中的使得基体部件26露出的开口部32b通过在镶嵌成形时使得模具40的开口形成部47与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压接而密接,使得熔融树脂J不流入到形成开口部32b的区域形成。这时,为了不使得在开口部32b的周缘产生溢料,需要使得开口形成部47与基体部件26牢固地密接。为了使得开口形成部47与基体部件26牢固地密接,需要从背侧支持基体部件26,但是,这时,因支持基体部件26场所关系,有时使得板状的基体部件26翘曲,或在背侧包覆部35产生各种痕迹。
[0028]对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成为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设有支持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的成形时支持部36。由此,当踏板台面部件25镶嵌成形时,在使得模具40的开口形成部47与基体部件26密接时,开口形成部47推压基体部件26的力也在成形时支持部36从基体部件26的背侧直接得到支持。因此,与在避开开口部32b(开口形成部47)的位置设置成形时支持部36(第一支持销43)场合相比,确保开口形成部47的密接力,抑制溢料发生等,且能抑制板状的基体部件26的翘曲等。又,能以最小限度的成形时支持部36有效地支持基体部件26,减少基体部件26背侧的支持痕迹,同时,也能容易地确保成形性。
[0029]在背侧包覆部35中的开口部32b的背侧、且避开成形时支持部36的部位,形成多个能将踏板台面部件25安装在脚踏板21的凸部37。
参照图5,凸部37包括沿着踏板台面部件25的面垂直方向的圆柱状的基部37a,以及与基部37a的前端部扩径相连的伞部37b。伞部37b形成向着前端侧开放的杯状(中空状),一边弹性变形,使得缩径为脚踏板的卡止孔(没有图示)一边插入卡止。通过上述多个凸部37,踏板台面部件25能安装到脚踏板21。
在背侧包覆部35中的形成凸部37的部位的包覆背面35a,形成使得比凸部37稍稍大直径范围朝基体部件26侧变浅。由此,形成在凸部37的基端的角部的圆角面难以与上述卡止孔的周缘干涉。
[0030]如图8所示,形成踏板台面部件25的模具40(成形模)包括位于图中下侧的固定模41,以及位于图中上侧的可动模42。为了图示方便,将固定模41作为下模表示,可动模42作为上模表示,但是,也可以将其上下逆转,且也可以构成为以与上下方向不同的水平方向等接近离开。
[0031]模具40使得可动模42接近固定模41,将它们设为合模状态,在该状态下,在模具40内部形成成形空间CV。模具40将基体部件26设置在成形空间CV内,在该基体部件26的周围能一体形成包覆部件31。
[0032]例如,在固定模41(下模)立起设置使得前端面(上端面)与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下面)抵接的多个圆柱状的支持销。
同时参照图6,多个支持销区分为第一支持销43和第二支持销44。上述第一支持销43使得前端面43a与基体部件26中的形成包覆部件31的开口部32b的部位的背面26m2抵接,上述第二支持销44使得前端面44a与基体部件26中的被包覆部件31包覆部位的背面26m2抵接,同时,在一致状态下将前端突出部(定位销45)插入形成于基体部件26的定位孔29。
[0033]在上述构成中,参照图8、图9说明制造踏板台面部件25时的工序。
首先,参照图8(a)、图9,当处于可动模42相对固定模41离开的开模状态时,将基体部件26大致水平地搬入到模具40内的所设定位置(基体部件搬入工序SI)。
接着,在各自一致状态下将固定模41的多个第二支持销44的定位销45插入基体部件26的多个定位孔29(平面方向定位工序S2)。由此,得到在基体部件26的水平方向(平面方向)的定位。
[0034]同时参照图6,定位销45设在例如阶梯形状的第二支持销44的前端部(上端部)。第二支持销44在定位销45的基端外周形成能与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抵接的台肩面(前端面44a)。在固定模41中的避开第二支持销44的部位,配置能使得前端面43a与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抵接的第一支持销43。
[0035]参照图8(b)、图9,在平面方向定位工序S2中,在平面方向定位基体部件26的状态下,使得可动模42接近固定模41。在可动模42,设有具有与包覆部件31的开口部32b相同形状的密接部的开口形成部47。使得开口形成部47与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 (上面)抵接、密接,阻止熔融树脂J流入该密接部分,形成包覆部件31的开口部32b。
若如上所述使得可动模42接近固定模41,则用可动模42的开口形成部47和固定模41的第一支持销43夹入基体部件26(面垂直方向定位工序S3)。由此,在基体部件26的上下方向(面垂直方向)得到定位。
[0036]在面垂直方向定位工序S3中,使得开口形成部47以所设定的力与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密接,该力从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侧由第一支持销43直接支持。因此,使得开口形成部47的密接力充分提高,能抑制开口部32b的溢料发生等,同时,能抑制因上述密接力引起的基体部件26的挠曲等。即,开口形成部47和支持销夹着基体部件26对向,因此,能抑制受开口形成部47和支持销夹入的基体部件26的弯曲及剪切应力的发生。
[0037]在本实施形态中,在面垂直方向定位工序S3中,保持第二支持销44的台肩面(前端面44a)与基体部件26的下面(背面26m2)抵接的状态,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台肩面离开基体部件26。第二支持销44的台肩面与基体部件26的下面抵接的部位(扩宽部28a)设为镶嵌成形时支持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的第二成形时支持部36a。
[0038]在平面方向及面垂直方向对基体部件26定位的状态下,固定模41及可动模42以所设定的合模力闭合(合模工序S4) ο由此,在模具40内形成模腔(成形空间CV)。
参照图8(c)、图9,通过例如设在固定模41的流路46将包覆部件形成材料J(熔融树脂)喷出注入到模腔CV内,在基体部件26的周围形成包覆部件31。通过使得该包覆部件形成材料J冷却、凝固,形成一体的踏板台面部件25(成形工序S5)。
参照图8(d)、图9,成形工序S5之后,通过打开模具40,从模具40内取出制品(制品取出工序S6),踏板台面部件25制造完成。
[0039]如上述说明那样,根据上述实施形态中的镶嵌成形部件及其制造方法,镶嵌成形时,使得模具40的开口形成部47与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密接,同时,通过在开口部32b的成为背侧的部位支持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确保开口形成部47的密接力,抑制溢料发生等,且能抑制板状的基体部件26的翘曲等。又,能用最小限度的成形时支持部36有效地支持基体部件26,能减少基体部件26背侧的支持痕迹,同时,也能容易地确保成形性。
这样,在板状的基体部件26—体形成包覆部件31的镶嵌成形部件中,在包覆部件31形成使得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局部露出的开口部32b,成为新颖的外观,且能抑制溢料及翘曲发生等,容易确保质量。
[0040]又,由设在基体部件26中的被包覆部件31覆盖表面26ml的部位的定位孔29,在镶嵌成形时进行基体部件26的平面方向的定位,因此,定位孔29不露出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侧、即踏板台面部件25的外观面侧,能抑制对踏板台面部件25外观的影响。又,与在基体部件26的外周部进行定位的结构相比,能用包覆部件31容易地覆盖基体部件26的外周的周边。
[0041 ]又,在由包覆部件31的表侧内周包覆部33包覆基体部件26中的表面26ml的部位,沿着表侧内周包覆部33的图案形状,形成基体开口部27,因此,在遍及基体部件26的表面背面形成包覆部件31场合,也能使得包覆部件形成材料J的流动良好,同时,在通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包覆部件31等使得包覆部件31具有弹性场合,与没有基体开口部27场合相比,能抑制包覆部件31的触底感,能构成既抑制厚度且弹性高的踏板台面部件25。
[0042]又,在包覆部件31的背侧包覆部35中的开口部32b的背侧,避开成形时支持部36的部位,形成用于将踏板台面部件25安装到脚踏板21的凸部37,因此,即使形成基体开口部27,也能抑制在表侧内周包覆部33因形成凸部37引起的缩孔等,能容易地确保外观品质。
[0043]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包含平面方向定位工序S2,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不包含该平面方向定位工序S2。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第二支持销44为形成前端面44a(台肩面)的阶梯销,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不形成前端面(在面垂直方向不支持基体部件26)。并且,并不限定为适用于踏板型摩托车的踏板台面部件,以适用包含三轮或四轮的各种各样车辆部件为首,也能适用各种镶嵌成形部件。
【主权项】
1.一种镶嵌成形部件,包括板状的基体部件(26)以及与上述基体部件(26)—体形成的包覆部件(31),上述镶嵌成形部件(25)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基体部件(26)的面垂直方向的一侧,形成使得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露出的开口部(32b); 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面垂直方向的另一侧、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设有镶嵌成形时支持上述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的成形时支持部(36)。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镶嵌成形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体部件(26)中的被上述包覆部件(31)覆盖表面(26ml)的部位,形成当镶嵌成形时在平面方向对上述基体部件(26)进行定位的定位孔(2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镶嵌成形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体部件(26)中的被上述包覆部件(31)覆盖表面(26ml)的部位,沿着上述包覆部件(31)的图案形状形成基体开口部(27)。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记载的镶嵌成形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面垂直方向的另一侧、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避开上述成形时支持部(36),形成能将该镶嵌成形部件(25)安装到对方部件(21)的凸部(37)。5.—种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将模具(40)的固定模(41)和可动模(42)合模,形成成形空间(CV),在设置于该成形空间(CV)内的板状的基体部件(26)—体形成包覆部件(31),上述镶嵌成形部件(25)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面垂直方向定位工序(S3),使得上述模具的开口形成部(47)与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密接,以便在上述包覆部件(31)中的上述基体部件(26)的面垂直方向的一侧,形成使得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露出的开口部(32b),同时,在上述基体部件(26)的面垂直方向的另一侧、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支持上述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 合模工序(S4),在使得上述开口形成部(47)与上述基体部件(26)的表面(26ml)密接,同时,在成为上述开口部(32b)的背侧的部位,支持上述基体部件(26)的背面(26m2)的状态下,将上述固定模(41)和上述可动模(42)合模,形成上述成形空间(CV); 成形工序(S5),将包覆部件形成材料(J)注入上述成形空间(CV)内,形成上述包覆部件(31)。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镶嵌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平面方向定位工序(S2),由形成在上述基体部件(26)中的被上述包覆部件(31)覆盖表面(26ml)的部位的定位孔(29),在平面方向对上述基体部件(26)进行定位。
【文档编号】B29C45/14GK106080868SQ201610230566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4日 公开号201610230566.2, CN 106080868 A, CN 106080868A, CN 201610230566, CN-A-106080868, CN106080868 A, CN106080868A, CN201610230566, CN201610230566.2
【发明人】堀内哲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