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垂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8241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转向垂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垂臂。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转向垂臂是汽车转向系统中重要的传力部件,如果转向垂臂发生松动,轻者影响转向可靠性,重者会出现转向失控,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汽车的性能及驾驶员的安全。目前,现有的汽车转向垂臂大都是采用40Cr或40MnB材料的锻造毛坯,其外形结构粗大且重量笨重,设计不尽合理,难以实现准确的转向控制,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汽车转向垂臂做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可以实现准确转向控制的汽车转向垂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转向垂臂,包括垂臂本体及一体成型于垂臂本体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垂臂本体大头端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垂臂本体小头端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相连接的内锥齿孔,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直拉杆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垂臂本体整体呈弯曲弧度,其中部向一侧弯折后形成有折弯部,该折弯部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高度差,该高度差间距d为20mm。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将垂臂本体整体设计成弯曲弧度,并在其中部设置折弯部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高度差,采用此种设计使汽车转向垂臂在汽车转向时能够实现准确的转向控制。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 一垂臂本体;11 一折弯部;2 —第一连接部;21 —内锥齿孔;3 —第二连接部;31 —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0]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垂臂,包括垂臂本体I及一体成型于垂臂本体I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垂臂本体I大头端的第一连接部2和位于垂臂本体I小头端的第二连接部3,在第一连接部2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相连接的内锥齿孔21,在第二连接部3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直拉杆相连接的连接孔31。
[0011]所述垂臂本体I整体呈弯曲弧度,其中部向一侧弯折后形成有折弯部11,该折弯部11使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之间形成高度差,该高度差间距d为20mm。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将垂臂本体I整体设计成弯曲弧度,并在其中部设置折弯部11使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之间形成高度差,采用此种设计使汽车转向垂臂在汽车转向时能够实现准确的转向控制。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转向垂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垂臂本体及一体成型于垂臂本体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垂臂本体大头端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垂臂本体小头端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相连接的内锥齿孔,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直拉杆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垂臂本体整体呈弯曲弧度,其中部向一侧弯折后形成有折弯部,该折弯部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高度差,该高度差间距d为2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垂臂,包括垂臂本体及一体成型于垂臂本体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垂臂本体大头端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垂臂本体小头端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相连接的内锥齿孔,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可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直拉杆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垂臂本体整体呈弯曲弧度,其中部向一侧弯折后形成有折弯部,该折弯部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高度差,该高度差间距d为20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将垂臂本体整体设计成弯曲弧度,并在其中部设置折弯部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高度差,采用此种设计使汽车转向垂臂在汽车转向时能够实现准确的转向控制。
【IPC分类】B62D7-00
【公开号】CN204567752
【申请号】CN201420638682
【发明人】窦瑞, 史小勇, 徐政文, 袁哲, 郑嘉琪
【申请人】襄阳新东特锻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