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03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气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气推进装置,该喷气推进装置形成一压力泵,通过管内的压力值大于管外的压力,气体以喷流的方式向外喷出,而产生反作用推力,或是用于充气之用。 同时,本发明的技术使推进器的动力系统保持在水线之上,以降低水密的要求,减少故障发生率,并降低因密封的高度要求而产生的高成本。且以内部具有螺旋凸片的滚筒代替螺旋桨叶片,可达到不伤害人体、海底生物或礁石的环保及安全效果。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申请人所申请的先前技术,即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1296599号的喷射流体推进器(美国专利号码US7497657B》介绍了一种通过管内壁的螺旋或直线导流凸片或导流凹槽,以增加流体的磨擦力,使得原来呈散开疏松的流体,在受到加压/旋转/挤压时, 可扭结成集束状,并形成管内压力,该集束状流体可产生推进力,使得载具得以推进。由于大多数的推进器的动力系统均是在水线以下,因此往往因为水密技术不良, 使得推进器的动力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维修不易。本发明技术使推进器的动力系统保持在水线之上,以降低水密的要求,减少故障发生率,并降低因密封的高度要求而产生的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大多数的推进器的动力系统均是在水线以下,因此往往因为水密技术不良,使得推进器的动力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维修不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包含一载具;一动力装置,具有马达及电力供给装置;一喷气推进装置,该喷气推进装置立于水面之上,其前端设有进气口,其尾端朝水面之处与衔接管连接,用以衔接喷流装置,且该喷气推进装置是用于向喷流装置喷出气体, 以产生反作用推力;一载具与动力连接装置,用以连接该载具及该喷气推进装置。上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喷气推进装置包含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喷流装置具有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且其筒内壁与螺旋导流凸片相连接;一喷流装置,该喷流装置通过一衔接管与前述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相连接, 并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上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动力装置 传动轴、一固定支架、一切流装置、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使得滚筒的前方可形成一流体加压区,此加压后的流体可以让切流装置容易切流、一导流弯片设于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的前侧边缘,用于侧边切流以减少侧风或扰流的发生,亦让下压流体更易聚集加压、一切流装置凸起在滚筒的前缘处,将滚筒前端的加压流体导入滚筒内、一流体入口、一旋涡压力管、一滚筒传动轴、一万向接头。上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喷流装置包含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其上端与锁接头或与前述喷流管相连接,具有一前进喷流口,及一倒车喷流口,用来控制流体往前或是往后喷流的运动,使得载具得以顺利向前行或后退倒行、一锁接头,用来连接前端的喷流管并与下端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便于组装维护更新喷流装置、一喷流管、一衔接管、一喷流出口装置位于喷流装置的尾端、一扇形喷流板,用以扩大推力的面积。上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进一步包含一控制方向装置,通过方向控制杆及倒车控制杆等控制,用以操作载具前进、后退或转弯等行驶方向;一使用安全装置,该使用安全装置具有一插棒与前述喷气推进装置相连接,一旦插棒与该喷气推进装置不相连接时,该喷气推进装置的动力装置就会自动停止运转。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包含一载具;一动力装置,具有马达及电力供给装置;一喷气推进装置,该喷气推进装置立于水面之上,其前端设有进气口,其尾端朝水面之处与衔接管连接,用以衔接喷流装置,且该喷气推进装置用于向喷流装置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上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喷气推进装置包含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喷流装置具有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且其筒内壁则与螺旋导流凸片相连接;一喷流装置,该喷流装置通过一衔接管与前述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相连接, 并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上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动力装置 传动轴、一固定支架、一切流装置、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使得滚筒的前方可形成一流体加压区,此加压后的流体可以让切流装置容易切流、一导流弯片设于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的前侧边缘,用于侧边切流以减少侧风扰流的发生,同时让下压流体聚集加压、一切流装置凸起在滚筒的前缘处,将滚筒前端的加压流体导入滚筒内、一流体入口、一旋涡压力管、一滚筒传动轴、一万向接头。上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喷流装置包含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其上端与锁接头或与前述喷流管相连接,具有一前进喷流口,及一倒车喷流口,用来控制流体往前或是往后喷流的运动,使得载具得以顺利向前行或后退倒行、一锁接头,用来连接前端的喷流管并与下端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便于组装维护更新喷流装置、一喷流管、一衔接管、一喷流出口装置位于喷流装置的尾端、一扇形喷流板,用以扩大推力的面积。上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进一步包含一控制方向装置,通过方向控制杆及倒车控制杆等控制,用以操作载具的前进、后退或转弯等行驶方向;一使用安全装置,该使用安全装置具有一插棒与前述喷气推进装置相连接,一旦插棒与该喷气推进装置不相连接时,该喷气推进装置的动力装置就会自动停止运转。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气推进装置,包含一动力装置,具有马达及电力供给装置;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喷流装置具有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且其筒内壁与螺旋导流凸片相连接;一喷流装置,该喷流装置通过一衔接管与前述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相连接, 并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上述的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动力装置 传动轴、一固定支架、一切流装置、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使得滚筒的前方可形成一流体加压区,此加压后的流体可以让切流装置容易切流、一导流弯片设于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的前侧边缘,用于侧边切流以减少侧风扰流的发生,亦让下压流体聚集加压、一切流装置凸起在滚筒的前缘处,将滚筒前端的加压流体导入滚筒内、一流体入口、一旋涡压力管、一滚筒传动轴、一万向接头。上述的喷气推进装置,其中该喷流装置包含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其上端与锁接头或与前述喷流管相连接,具有一前进喷流口,及一倒车喷流口,用来控制流体往前或是往后喷流的运动,使得载具得以顺利向前行或后退倒行、一锁接头,用来连接前端的喷流管并与下端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便于组装维护更新喷流装置、一喷流管、一衔接管、一喷流出口装置位于喷流装置的尾端、一扇形喷流板,用以扩大推力的面积。上述的喷气推进装置,进一步包含一控制方向装置,通过方向控制杆及倒车控制杆等的控制,用以操作载具的前进、 后退或转弯等行驶方向;一使用安全装置,该使用安全装置具有一插棒与前述喷气推进装置相连接,一旦插棒与该喷气推进装置不相连接时,该喷气推进装置的动力装置就会自动停止运转。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一)让本发明的喷气推进装置成为一压力泵,通过管内的压力值大于管外的压力,气体会以喷流的方式向外喷出,而产生反作用推力,或是用于充气之用。二)使推进器的动力系统保持在水线之上,以降低水密的要求,减少故障发生率, 并降低因密封的高度要求而产生的高成本。三)以内部具有螺旋凸片的滚筒代替螺旋桨叶片,可达到不伤害人体、海底生物或礁石的环保及安全效果。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与水上载具。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喷流出口装置。
图6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与水上载具110—充气式载具装置120-—舵125-—水翼板130-—方向控制杆132-—控制方向装置134-—速度控制器136-—倒车控制杆138-—滑轮140-—控制线150-—使用安全装置152-—安全控制装置154-—安全插棒器156-—套腕圈158-—连接带160-—安全插棒座162-—插棒170—载具搭配装置172-—支架板174—载具与动力连接装置176—左右摆动连接装置178-—U型卡槽板180—上下抬起连接装置182-—卡榫杆184—锁紧固定器186-—旋转片188-—螺丝190-—夹盘200-—喷气推进装置210—滚筒式喷射流体集束装置215-—动力装置 传动轴216-—滤网217-—隔板218-—外壳220-—滚筒222—螺旋导流凸片225-—固定支架
226-—轴承228-—流体流向230-—流体入口232—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3-—导流弯片234-—流体加压区235-—切流装置236-—转动方向240-—滚筒传动轴245-—中空管246-—旋涡压力管248—流体卷集柱体(旋涡水注)250—产生螺旋集束流体推力265—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70—衔接管装置272-—衔接管280—特殊功能喷头装置300—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5-—载具310-—动力装置315-—控制器320-—驱动器325—马达330-—万向接头335-—封水轴承340-—电池模块345-—电线350-—充电器355-—插头400—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5-—喷流装置415-—锁接头420-—喷流管422-—喷流口425-—前进喷流口430-—倒车喷流口435-—喷流转盘440-—回转弹簧装置445-—前进流向
450-—倒车流向
500-—喷流出口装置
510-—扇形喷流板
515-—导流片
520-—反作用推力
605-—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
610-—驾驶者
620-—迷你水上摩托车体
622-—双浮体
624-—中间浮体
625-—置物箱
630-—座垫
635-—靠垫
640-—护垫
645-—方向控制握把
650-—手把
655---环扣
660-—可调式脚踏板
665---可调式脚踏板座
670-—导流板
675-—导流条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与水上载具。在此实施例中, 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与水上载具100至少包含一充气式载具装置110、可控制充气式载具装置110的行进方向的方向控制杆130、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在本发明中所指的水上载具,亦适用于其它非充气式的载具305。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充气式载具装置110是通过一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 300 (请参考图幻来产生推力,本发明使用电动马达325,但若是水上载具305需要较大的动力时,亦可改用各种不同款式的内燃机引擎、涡轮引擎等,以符合实际使用上的动能、推力要求。在此实施例中,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请参考图幻,其动力来源为本发明的动力装置310(请参考图幻,采用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设计,并在滚筒220的前端处加装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让滚筒220的前方可形成一流体加压区234,此加压后的流体可以让切流装置235更易切流;在滚筒220的前缘处有一凸起的切流装置235,本切流装置235可以将滚筒220前端的加压流体,顺着滚筒220的转动方向将加压流体以转动、 挖勺、强灌等的方式将加压流体导入滚筒220内;在滚筒220内有至少一个螺旋导流凸片 222。当滚筒220在滚动时,将会利用滚筒220内的螺旋导流凸片222的切流与不等螺距的间距会产生一压力流体(空气或水)运动模式,再加上滚筒220的前宽后窄设计,滚筒220经不断且连续的转动后,在滚筒220内的螺旋导流凸片222会将筒内的流体翻转,同时在切流时亦会产生加压流体不断由前向后的发生挤压现象,于是在滚筒220管内的中空管245 处(中间及尾端)开始产生压力,因而逐渐形成一旋涡压力管对6。所以当滚筒内的流体压力值逐渐大于滚筒220外部的压力时,在滚筒220的尾端就会产生一流体卷集柱体248 (即产生螺旋状集束流体推力250)向外喷出,因而产生一反作用推力520。此种推力足以推动本发明的充气式载具装置110或非充气式载具装置。当产生螺旋状集束流体推力250时, 由于其呈现喷射状或柱状射出,因此也可形成一强力的喷气或水柱,此种的反作用推力520 产生方式可来自于本发明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或是具有此功能的非本发明的产品皆可。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与水上载具100其操作、使用与连接方式如下在充气式载具装置110的适当位置上设一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以产生一定的动能与推力来让充气式载具装置110得以往前或往后行进,而方向控制杆130则是与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相互连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通过本方向控制杆130 的控制,让转动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左右自然的摆动,进而达到可以随意转向的目的。另外,有关其相关的组件及功能、操作、连接等,请详细参考图2至图8。请参考图2,其显示了本发明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前有一流体加压区234,此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当滚筒传动轴240上的滚筒220在转动时,会让滚筒220前的流体入口 230处,因有前方的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及一导流弯片233等的转动及切流运动的关系,而产生一下压流体。所以当滚筒传动轴240不断的在转动时,同时也会不断地产生新的下压流体,再加上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的前侧边缘的导流弯片233的侧边切流动作,可以减少侧风、扰流的发生,亦会让下压流体逐渐形成一向内聚集的加压现象,并产生一强而有力的柱状加压流体模式。此区所产生的柱状加压流体主要是供给滚筒220前的切流装置235使用,当滚筒传动轴240 上的滚筒220在低、中速转动时,它可以让切流装置235的勺状体,将外部的下压流体很轻易的切进滚筒220内,让切流装置235可以将流体不断的向筒内强灌,因而易让管内的流体随时得以保持由前往后行进的流动状态,而不至会变成管内无流体流入的空转现象,进而发生无推进动力(失速)的情况。所以当滚筒传动轴240在低、中速转动时,它具有辅助性的流体加压功效,让流体更易进入滚筒220上的切流装置235内。若当滚筒传动轴240在中、高速运转时,若无流体加压区234的设计,则滚筒220上的切流装置235的勺状体,会因高速转动的关系易让切流装置235前的流体汽化,所以容易产生空蚀现象,进而导致滚筒 220内无法让流体进入,当然就无法产生推力。因此当滚筒传动轴240在中、高速运转时,它更需要流体加压区234的设计,因为它所产生的加压流体,可以防止让切流装置235前的流体汽化,让流体容易进入滚筒220上的切流装置235内,所以就不会产生空蚀现象,也不怕滚筒220内无法让流体进入,当然就会保有一定的推力。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前的流体加压区234内至少有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它与滚筒传动轴240相连接,与滚筒220均是在同一轴心上,在其前端处有一固定支架225的设置,在固定支架225内则有一轴承2 与滚筒传动轴 240相连接,通过该连接就将滚筒传动轴MO固定在一轴上,并让滚筒传动轴240在转动时不会发生晃动或位移、位偏的现象。本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的位置是在滚筒220的切流装置235的前方,因此当滚筒传动轴240转动时,它也同时会顺着同一方向转动,并随着加压导流片的切流曲面弯幅设计,会将流体顺着加压导流片的切流曲面弯幅方向,将流体下压至切流装置235的前方处,好让下压后的流体能够正确,且集中地进入到切流装置235 内;一导流弯片233,其位置是在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的前侧边缘上,将流体加压导流片的前侧边缘的外缘呈一由外向内弯的曲面设计,此一设计除具有稳定切流的功效之外, 还具有将流体加压导流片在转动时在其侧边所产生的侧流、散流、扰流等的现象给予消除的作用,在侧边切流的同时亦可将下压的流体向内导入,进而形成一向内聚集的加压现象, 并产生一强而有力的柱状加压流体模式进入切流装置235内;一流体流向228,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图上能够很明确的显示出流体的流动方向。在此实施例中,动力装置310上的马达325、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及滚筒传动轴对0、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等,均利用至少一个固定支架225,将其固定在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内。当流体在经过一转动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时,流体会先经过前端的流体加压区234内的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及导流弯片233在转动时所形成的强而有力的柱状加压流体,然后再经过流体入口 230处的切流装置235,将柱状加压流体以不断的转动及挖勺、强灌等的方式,将加压流体切入滚筒220的管内,然后加压流体在管内随着螺旋导流凸片255的导流方向,开始在滚筒220的管内产生由前向后流动的旋转及切流运动,由于螺旋导流凸片255的螺距是采前宽后窄的设计,故流体在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内转动的同时,在中空管对5内的流体受到不断的由前向后推挤的作用,因此流体在管内会逐渐产生一定的压力,而形成一旋涡压力管对6,所以受压后的流体就会形成一流体卷集柱体对8,它会朝着旋涡压力管M6的尾端的开口处移动,当其管内的压力值逐渐的大过于滚筒220外面的压力值时,此时管内的压力流体就会自旋涡压力管246的尾端向外喷出,而产生螺旋状集束流体推力250,进而形成一反射作用推力520。其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 265的尾端,也可与衔接管装置270、喷流管420或特殊功能喷头装置280等连接使用(如充气、流体抽出、抽水、喷气或水柱)。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的结构至少包含一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一滚筒220、一螺旋导流凸片222、一固定支架225、一轴承226、一流体流向 228、一流体入口 230、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一导流弯片233、一流体加压区234、一切流装置235、一转动方向236、一滚筒传动轴M0、一中空管对5、一旋涡压力管M6、一流体卷集柱体M8、一产生螺旋集束流体推力250。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的组件的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其主要的用途是将动力装置310上所产生的动能,通过本装置将其动能转传至滚筒传动轴240上,而带动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及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的转动, 进而产生螺旋集束流体推力250 ;—滚筒220,其为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的圆形外壳,为一前宽后窄的圆形筒状壳设计,其筒内壁则是与螺旋导流凸片222相连接,具有保护螺旋导流凸片222的功效,另亦具有让流经滚筒220内的流体在其内产生压力的作用;一螺旋导流凸片222,其外缘部分与滚筒220的内壁相连接,其内圈前端部分则与滚筒传动轴MO的外缘相连接,而其中间段及尾部皆是呈中空状,以形成一集束压力空间,即一旋涡压力管M6,其主要的目的是让流体经过本组件的运动后,将会改变原流体的流速、路径、压力,而在一旋涡压力管M6内产生一大于外部压力的压力值,并通过尾管向外喷出,进而产生一流体卷集柱体248的反作用推力520 ; —固定支架225,内有一轴承2 装置,通过轴承 226的运动,让动力装置310上的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及滚筒传动轴对0、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等转动,并将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固定在动力装置310上,及滚筒传动轴对0、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等固定在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内;一轴承226,其主要目的为用于转动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及滚筒传动轴M0、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 265 ;一流体入口 230,其位于流体加压区234内,滚筒220的切流装置235的前端处,是流体(水或气体)的进入口 ;一切流装置235,即为螺旋导流凸片222外露于滚筒220最前端的部分,当滚筒220在转动时,它可以形成一切流的勺状体,将外部的流体轻易的切进滚筒 220内,让滚筒220前端的流体不断的向筒内强灌,并通过滚筒220内的螺旋导流凸片222 的转动,而易形成一流体加压的现象;一转动方向236,其主要目的为在图上可以明确的显示出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滚筒传动轴M0、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滚筒220、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等的运转方向;一滚筒传动轴M0,其主要目的为将其一端与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相连接,而另一端在筒内的部分则与螺旋导流凸片222的前端相连接,进而带动滚筒220的转动;一中空管M5,为螺旋导流凸片222内圈的中间段与尾端的部分,其主要的目的是让进入滚筒220(前宽后窄)内的的流体有一流动、扭结、集束、加压的空间, 当本组件的中间及尾端部分经滚筒220的转动后,再经管内壁上凸起的螺旋导流凸片222 的切流运动,将形成一旋转式的旋涡压力管对6,在其内滚动的流体将会形成一流体卷集柱体对8的形状,由于尾端的流体排出口其口径较窄,故自管内的中间部起至尾端处,将逐渐会产生一相当的压力值,当其管内的压力值逐渐大于管外的压力时,其管内的流体压力就会向尾管外喷出,进而产生螺旋集束流体推力250,亦即为产生喷射的反作用推力520 ; — 旋涡压力管对6,其位置就是在滚筒220内的中空管245部位,前端紧邻滚筒传动轴240的尾端,前端较宽尾端则较窄,在管壁上有凸起的螺旋导流凸片222,用于将管内的流体随着螺旋导流凸片222的旋转而产生切流运动,以造成一流体卷集柱体对8,进一步产生螺旋集束流体推力250向尾管外排出;一流体卷集柱体M8,即是在旋涡压力管M6内所产生的旋涡式集束体状的增压流体;一产生螺旋集束流体推力250,即是经滚筒220内的旋涡压力管 246,自尾端所喷出的扭结、集束、加压后所产生的柱状流体的流体卷集柱体对8,其具有一喷射式的反作用推力520的功效(如Water Jet)。本图仅是一实施例的解说,但其用途并不限止于水上或水中载具之用,亦可用于其它地方,如流体动力装置、流体引擎等。请参考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上,有许多涉及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或其它相关的组件名称、连接、功能、使用,这些均已在图1及图2中详述过,故在此不再赘述。如有不明之处,请参考图1、图2。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的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喷气推进装置200,该喷气推进装置200在水面之上且立于水面,朝水面的一端具有一衔接管272,用以衔接喷流装置405,且该喷气推进装置200用于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 520、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一控制方向装置132、一使用安全装置150、一载具305、一载具与动力连接装置174用以连接该载具及该喷气推进装置200。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喷气推进装置200,包含一动力装置310,具有马达325 及电池模块340的电力供给装置;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 265的喷流装置405具有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且其筒内壁与螺旋导流凸片222相连接; 一喷流装置405,该喷流装置通过一衔接管272与前述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相连接,并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520。在此实施例中,就本发明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的主要结构组件的功效、 连接做一简易的解说喷气推进装置200,其主要的目的是将动能(由动力装置310产生) 转换成推力(通过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 ,以及速度控制器134上的控速,让载具 305可任意地行驶于水上;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其主要的目的是将喷气推进装置200最终所得的推力,利用本组件的控制,可以让载具305得以顺利向前行或后退倒行;控制方向装置132,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方向控制杆130、倒车控制杆136等的控制,用以操作载具 305的前进、后退或转弯等的行驶方向;使用安全装置150,其主要的目的是保护驾驶者610 在行驶上的一种安全考虑(通常是指驾驶者610落水时的状况),一旦驾驶者610与载具 305脱离一定的距离范围时,载具305上的动力装置310就会自动停止运转,以防止载具 305脱离驾驶者610太远,造成意外事件;载具与动力连接装置174,用于喷气推进装置200 与载具305之间的相互连接。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喷气推进装置200其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动力装置 310,本装置是指电池模块340所供应电力的马达325,是喷气推进装置200的动力来源,但是如有其它动能的需求时,亦可改采用其它各种的动力系统,以满足载具305实际或特殊动能上的需求,如内燃机引擎、喷射引擎、涡轮引擎、绿能动力引擎、生质机引擎、燃料引擎等取而代之;一速度控制器134,其主要的用途为控制动力装置310输出的动力能量,进而控制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的动能速度;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请参考图2);—衔接管272,其位置在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的尾端处,主要的作用就是其前端可让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的滚筒220与本组件相连接,而其另一端则与喷流管42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衔接两端不同组件的套管,好让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内的流体卷集柱体248顺利流至喷流管420内而向外喷出。本组件也可与特殊功能喷头装置280连接使用,以供其它的特殊用途,如充气、流体抽出、抽水、喷气或水柱等;一喷流管 420,其位置在衔接管272的下方与其相互连接,其主要的用途是将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所喷出的流体卷集柱体248导入至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内,以做为载具305前进或后退的动能;一滤网216,置于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的最前端的通气间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过滤空气间的杂物,并将其阻挡在外,只让过滤过的流体进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内,以避免损伤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沈5。如果有需要时亦可在适当之处加装滤材,让进入的流体更加洁净;一隔板217,其主要的用途一方面是区隔不同装置的组件,便于固定组件、防漏,及更新、保养、维护等作业,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加强外壳218的强度及抗撞击力;一外壳218,其内可用于保护喷气推进装置200的所有组件及装置,其外则可设计成符合流体力学的流线造型,一方面可以减少行进时的流体阻力,另一方面在水线之下的地方则可当舵120使用。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喷流装置405至少包含一喷流管420、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一扇形喷流板510、一衔接管272、一喷流出口装置500、一舵120、一水翼板125。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其详图请参考图4),其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锁接头415,其上端则与衔接管272下方的喷流管420相连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来与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的前端相连接,以便用来拆装、更新或维修整组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 ; —喷流管420 ; —喷流口 422,其将自上方喷流管420内所喷出的流体卷集柱体248流体导入喷流转盘435内;一前进喷流口 425,其位置在喷流转盘435的后方,可让流体卷集柱体248流体,通过喷流转盘435后方的喷流管420,将喷流导至喷流出口装置500上,进而产生一喷流的反作用推力520,因此可让载具305得以前进;一倒车喷流口 430,其位置是在喷流转盘435的前方,可让流体卷集柱体248流体,通过喷流转盘435 其前方的开口处直接向外喷出,进而产生一喷流的反作用推力520,因此可让载具305得以后退;一喷流转盘435,其流体的入口是上方的喷流口 422,共有两处出口,一处为其后方的前进喷流口 425(前进),另一处为其前方的倒车喷流口 430(后退)。其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控制流体往前或往后的喷流运动,在正常的使用设计上,其后方的前进喷流口 425是呈开启状,而其前方的倒车喷流口 430则是呈关闭状,如此本组件内的流体卷集柱体248流体才会自后方向外喷出,而让载具305得以前进。一旦驾驶者610启动倒车控制杆136之后,就会通过滑轮138、控制线140等来转动本组件,同时将后方的前进喷流口 425关闭,而让前方的倒车喷流口 430开启,因此流体卷集柱体248流体就会自前方喷出,而让载具305 得以后退;一回转弹簧装置440,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已呈后退的喷流转盘435,在驾驶者 610逐渐放松倒车控制杆136之后,通过本组件内的回转弹簧,让喷流转盘435重新再转回到呈前进的模式;一前进流向445,是指将流体呈现出向后喷出的流向(前进);一倒车流向450,是指将流体呈现出向前喷出的流向(后退);一喷流出口装置500位于喷流装置405 的尾端(其详图请参考图幻,此一装置可通过特殊的各种喷出口的造型设计,可以改变喷出流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气泡量、速度或方向,从而产生不同的推力、阻力、声音;该喷流出口装置500包含一扇形喷流板510,其主要的目的是将流体卷集柱体M8的流体,通过本组件的导流模式,增加或扩大推力的面积,以增加推力的反作用推力520效果;导流片515,主要是将扇形喷流板510所喷出的流体经过本组件的导向后,一方面可避免产生太多的扰流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顺利的将推力流体导向欲达到的地方;一反作用推力520,其符合已知的运动定律;一舵120,其主要用途为让载具305具有转向功能,同时也可保持载具305 的垂直稳定度;一水翼板125,在行驶时可以让载具305保持一定的水平稳定度。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控制方向装置132,其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方向控制杆130,其最前端为手握把,可用手或使用便于掌握本组件的器具来控制,在其手握把的适当位置处置有一安全插棒座160,以供使用安全装置150的插棒162使用,一旦插棒162脱离安全插棒座160后,喷气推进装置200立即停止运转,以确保驾驶者610在行驶上的安全。另一用途为,在其控制杆的尾端处,与喷气推进装置200相连接,驾驶者610只要摆动本组件,就可控制载具305的行进方向;一倒车控制杆136,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原本前进行驶的模式,通过本组件及滑轮138、控制线140、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等的操作,而让载具305达到后退行驶的目的;一滑轮138,在其外缘处与控制线140相连接,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其可以任意向前或后滚动的原理,让控制线140可以前后移动,一方面减少磨擦力, 另一方面可让驾驶者610在控制倒车控制杆136时较省力、易操作;一控制线140,其一端与倒车控制杆136相连接,其间再利用与至少一个滑轮138来改变本组件在操作上的转向模式,在其另一端则与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相连接,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本组件的控制, 而让载具305达到前进或后退行驶的目的。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使用安全装置150,其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安全控制装置152,本组件设置在动力装置310内,它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感应插棒162是否在安全插棒座160内,如果是,则可启动或继续运行喷气推进装置200,假若相反,则其立即停止喷气推进装置200的运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直接控制喷气推进装置200的启动或停止运行的功效;一安全插棒器154,通常是置于驾驶者610的身上,如手腕、手臂或是脚部、脚踝、小腿等处,易绑紧又不易防碍控制的地方,只要插棒162 —离开安全插棒座160,喷气推进装置200立即停止运行,否则,喷气推进装置200仍会继续运行,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驾驶者610行驶上的安全。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安全插棒器154,其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套腕圈 156,主要是用来便于驾驶者610携带插棒162或将其固定在驾驶者610的身上,一般通常都用来圈套在如手腕、手臂或是脚部、脚踝、小腿等处,易绑紧又不易防碍控制的地方;一连接带158,其一端与套腕圈156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插棒162相连接,本组件在使用上的长短,则是以一般驾驶者610的活动范围而定,太长或太短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喷气推进装置 200的运行或使用上的安全功效;一安全插棒座160,置于方向控制杆130最前端的手握把的适当位置处,以供插棒162使用;一插棒162,用来插入安全插棒座160内,以确保驾驶者 610处在可控制喷气推进装置200的范围内。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使用安全装置150也可采用无线控制的模式进行监控。 如将安全插棒座160与插棒162等都改成采用非触碰式的无线感应装置,即可摆脱或减少驾驶者610被连接带158的长短距离的困扰问题。其无线感应的范围设定,也可采用分布式定点装置,让驾驶者610在载具305上的活动范围更加宽广、便捷,但不会因此而影响到行驶上的安全。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载具与动力连接装置174,其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载具搭配装置170,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本组件的装置机构,将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与载具305间相互的连接在一起,进而让驾驶者610便于拆装、更新、维护及灵巧的操作使用; 一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 (请参考前段的详述);一载具305 (请参考前段的详述)。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载具搭配装置170,其主要结构组件至少包含一支架板 172,其位置则是置于载具305上的适当地方,并可设置与控制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 及可利用本组件来固定或支撑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 ;—左右摆动连接装置176,其主要的用途为一方面是将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的前端外壳218的活页片造型衔接处, 通过本组件可与U型卡槽板178后端的活页片造型衔接处相互连接在一起,并利用卡榫杆 182来固定或拆离。另一方面则是让已连接及固定在载具305上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 300,驾驶者610可通过方向控制杆130的左右摆动方式,以达到控制左右转向的目的;一 U 型卡槽板178,其造型呈横躺式的U字型状,主要的功能就是将锁紧固定器184通过一旋转片186、一螺丝188、一夹盘190等组件,将其夹紧并固定在载具305的夹板架172上,而实现相互连接的关系,如此就可让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可以稳固的正常使用。在另一方面,在本组件的适当位置处设置一上下抬起连接装置180,通过一卡榫杆182的控制,可以让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做出抬起或放下的动作;一上下抬起连接装置180,其位置是设置在U型卡槽板178的适当位置处,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当载具305遇到浅水区较为不利于载具305行驶时,或是水中有异物会发生碰撞时,或是载具305欲上岸停靠时,都可以先拨开卡榫杆182,然后再将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向前下压,如此就可以将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抬高并予以固定住。若要在继续使用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时,只要下压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让其恢复至可使用的适当位置,再将卡榫杆182扣紧并固定住,即可恢复本组件的功能,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则可开始继续使用;一卡榫杆182, 主要是用来松脱或固定左右摆动连接装置176、U型卡槽板178 ;—锁紧固定器184,其主要的用途是将U型卡槽板178通过本组件与载具305上的支架板172相连接广旋转片186, 其下端与螺188相连接,用来转动锁紧固定器184之用;一螺188,其上端为旋转片186,其下端为夹盘190,利用其螺旋转动的功效,用转动的方式来松脱或锁紧固定在载具305上的支架板172上;一夹盘190,其上端与螺188相连接,主要是利用旋转片186、螺丝188等组件的转动,进而让本组件达到松脱或锁紧固定在载具305上的支架板172上。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动力装置310,其主要结构组件为至少一控制器315、驱动器320、安全控制装置152、马达325、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万向接头330、封水轴承 335、电池模块340、电线345、充电器350、插头355。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动力装置310内的组件,就其使用、用途做一说明,一电池模块340,其主要目的为提供本动力装置310充足的电力来源;一电线345,将电力输送至其它需要电能的相关的装置上;一控制器315,其功能为稳定电压、电流传输控制;一驱动器320,为驱动马达325转动的制动器;一安全控制装置152,为使用安全装置150的一控制组件;一马达325,为一将电能转成动能的装置,可让本组件内的传动轴依其不同的电能功率、电流,而产生不同的转速;一万向接头330,其主要的用途为将不在同一线轴上的传动轴,通过本组件的两端衔接后,在转动时将其动能转传至另一传动轴上;一封水轴承335, 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本轴承的密封效果,可让外界的流体不易流进本体内,进而影响到正常机件的运行;一充电器350,可将外界的电力(直流电或交流电)通过插头355将其导进本组件,然后经过转换或直接储存在电池模块340内,以便将已消耗的电力补充回来,方便电力继续使用;一插头355,是将本组件插入外界供电的插座上,并将外界的电力引进充电器;350内。在此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要使用本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时,首先要将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备妥,且外挂在载具305的支架板172上,随后并检查左右摆动连接装置176、U型卡槽板178、上下抬起连接装置180等,是否放置妥当及已固定住,然后再将载具305推到水面上,等待启动出航。在此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要使用本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时,必须要先检视动力装置310内的电池模块340的电力是否充足,若发现电力不足时,可将插头355插至供电插座上,将外部的电力通过电线345、充电器350进入电池模块340内直至充足为止。当审视电力充足后,驾驶者610必需先将使用安全装置150的插棒162,插入方向控制杆130 的前端的安全插棒座160内,然后才能开启电力开关,通过控制器315、驱动器320的启动之后让马达325转动,然后马达325上的传动轴会通过万向接头330而与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的前端相连接,而封水轴承335就是穿过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其用途就是将隔板217之外的潮湿流体阻挡在外,不让动力装置310内的电子零配件、设备或马达325等,因易沾水或湿气过多而损毁;而动力装置 传动轴215的另一端则与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 265上的滚筒传动轴240相连接,所以当马达325开始转动时,同一时间就让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也开始转动,随着控制器315的调控,就会让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 的转速产生快慢的变化,当加速时,进入筒内的流体会因过大的挤压而产生喷射推力,因而驱动载具305前进;当马达325转速渐慢或停止时,则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会因所喷出的推力减弱而变成慢速或停止前进。 另外,在滚筒传动轴240中,其前端处设置有一固定支架225,在固定支架225内有一轴承226与滚筒传动轴240紧密相连接,主要是用以固定滚筒传动轴M0,让其随时可以保持在同一轴心上转动,紧接其后的就是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232,它经转动之后因切流的运动,将会形成一流体加压区234,好让加压过后的流体可以顺利的导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265前端的切流装置235内,并以强灌及挖勺的方式随着滚筒220内的螺旋导流凸片222的曲面切流模式,让管外的加压流体进入管内的旋涡压力管246内,经不断的转动之后就会使滞留在管内的流体逐渐受到管前的不断的加压运动,再加上滚筒220尾端的出口较窄,所以管内的流体就会渐渐的产生相互挤压的力量,一旦当管内的流体压力值大于管外压力时,管内受挤压的流体就会对外快速喷出,进而产生一反作用推力520,载具305则可由此而得以行驶(前进或后退)。请参考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内的所有的组件及功能、操作、连接等都在图3详细解说过,在此将不再赘述,敬请参考图2、图3。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400在本图只是呈现出侧面的结构图,以及组件的位置与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并详细地呈现在图内。请参考图5,为显示本发明的喷流出口装置。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喷流出口装置500内的所有的组件及功能、操作、连接等都在图3详细解说过,在此将不再赘述,敬请参考图2、图3、图4。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喷流出口装置500在本图只是呈现出俯视的结构图,以及组件的位置与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并详细地呈现在图内。请参考图6,其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605,包含一载具305、一喷气推进装置200,该喷气推进装置200在水面之上且固定于迷你水上摩托车体620 (载具 305),朝水面的一端具有一衔接管272,用以衔接喷流装置405,且该喷气推进装置605用于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520。本发明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605是采用非外挂方式,其是固定在迷你水上摩托车体620(载具30 上,其余组件及结构均与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300相同(请参考图3), 故在此不再赘述。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清楚地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与精神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这并不受限于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载具;一动力装置,具有马达及电力供给装置;一喷气推进装置,该喷气推进装置是在立于水面之上,其前端设有进气口,其尾端朝水面之处与衔接管连接,用以衔接喷流装置,且该喷气推进装置是用于向喷流装置喷出气体, 以产生反作用推力;一载具与动力连接装置,用以连接该载具及该喷气推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气推进装置包含 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喷流装置具有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且其筒内壁与螺旋导流凸片相连接;一喷流装置,该喷流装置通过一衔接管与前述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相连接,并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动力装置 传动轴、一固定支架、一切流装置、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使得滚筒的前方可形成一流体加压区,此加压后的流体可以让切流装置容易切流、一导流弯片设于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的前侧边缘,用于侧边切流以减少侧风或扰流的发生,也让下压流体更易于聚集加压、一切流装置凸起在滚筒的前缘处,将滚筒前端的加压流体导入滚筒内、一流体入口、一旋涡压力管、一滚筒传动轴、一万向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流装置包含 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其上端与锁接头或与前述喷流管相连接,具有一前进喷流口,及一倒车喷流口,用来控制流体往前或是往后喷流的运动,使得载具得以顺利向前行或后退倒行、一锁接头,用来连接前端的喷流管并与下端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便于组装维护更新喷流装置、一喷流管、一衔接管、一喷流出口装置位于喷流装置的尾端、一扇形喷流板,用以扩大推力的面积、一特殊功能的喷头装置,以供充气、流体抽出、抽水、喷气或水柱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立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控制方向装置,通过方向控制杆及倒车控制杆的控制,用以操作载具前进、后退或转弯行驶方向;一使用安全装置,该使用安全装置具有一插棒与前述喷气推进装置相连接,一旦插棒与该喷气推进装置不相连接时,该喷气推进装置的动力装置就会自动停止运转。
6.一种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载具;一动力装置,具有马达及电力供给装置;一喷气推进装置,该喷气推进装置立于水面之上,其前端为进气口处,其尾端朝水面之处与衔接管连接,用以衔接喷流装置,且该喷气推进装置用于向喷流装置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气推进装置包含 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喷流装置具有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且其筒内壁与螺旋导流凸片相连接;一喷流装置,该喷流装置通过一衔接管与前述的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相连接,并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动力装置 传动轴、一固定支架、一切流装置、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使得滚筒的前方可形成一流体加压区,此加压后的流体可以让切流装置容易切流、一导流弯片设于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的前侧边缘,用于侧边切流以减少侧风扰流的发生,也让下压流体聚集加压、一切流装置凸起在滚筒的前缘处,将滚筒前端的加压流体导入滚筒内、一流体入口、 一旋涡压力管、一滚筒传动轴、一万向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6及7所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流装置包含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其上端与锁接头或与前述喷流管相连接,具有一前进喷流口,及一倒车喷流口,用来控制流体往前或是往后喷流的运动,使得载具得以顺利向前行或后退倒行、一锁接头,用来连接前端的喷流管并与下端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便于组装维护更新喷流装置、一喷流管、一衔接管、一喷流出口装置位于喷流装置的尾端、一扇形喷流板,用以扩大推力的面积、一特殊功能喷头装置,以供充气、流体抽出、抽水、喷气或水柱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式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控制方向装置,通过方向控制杆及倒车控制杆控制,用以操作载具的前进、后退或转弯的行驶方向;一使用安全装置,该使用安全装置具有一插棒与前述喷气推进装置相连接, 一旦插棒与该喷气推进装置不相连接时,该喷气推进装置的动力装置就会自动停止运转。
11.一种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动力装置,具有马达及电力供给装置;一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喷流装置具有前宽后窄的中空管滚筒,且其筒内壁与螺旋导流凸片相连接;一喷流装置,该喷流装置通过一衔接管与前述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相连接,并向水中喷出气体,以产生反作用推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集束旋涡压力管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动力装置 传动轴、一固定支架、一切流装置、一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使得滚筒的前方可形成一流体加压区,此加压后的流体可以让切流装置容易切流、一导流弯片设于流体加压导流片装置的前侧边缘,用于侧边切流以减少侧风扰流的发生,同时让下压流体聚集加压、一切流装置凸起在滚筒的前缘处,将滚筒前端的加压流体导入滚筒内、一流体入口、一旋涡压力管、一滚筒传动轴、一万向接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流装置包含一前后喷流控制装置,其上端与锁接头或与前述喷流管相连接,具有一前进喷流口,及一倒车喷流口,用来控制流体往前或是往后喷流的运动,使得载具得以顺利向前行或后退倒行、一锁接头,用来连接前端的喷流管并与下端的前后喷流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便于组装维护更新喷流装置、一喷流管、一衔接管、一喷流出口装置位于喷流装置的尾端、一扇形喷流板,用以扩大推力的面积、一特殊功能喷头装置,以供充气、流体抽出、抽水、喷气或水柱使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气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控制方向装置,通过方向控制杆及倒车控制杆的控制,用以操作载具的前进、后退或转弯的行驶方向;一使用安全装置,该使用安全装置具有一插棒与前述喷气推进装置相连接,一旦插棒与该喷气推进装置不相连接时,该喷气推进装置的动力装置就会自动停止运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气推进装置,该气推进装置形成一压力泵,通过管内的压力值大于管外的压力,气体以喷流的方式向外喷出,而产生反作用推力,或是用于充气之用。本发明技术使推进器的动力系统保持在水线之上,以降低水密的要求,减少故障发生率,并降低因密封的高度要求而产生的高成本。同时,以内部具有螺旋凸片的滚筒代替螺旋桨叶片,可达到不伤害人体、海底生物或礁石的环保及安全效果。
文档编号B63H11/08GK102275631SQ20101019573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吕銮昌, 王化婷, 王化舆, 王舜清 申请人:智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