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汛抢险冲锋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艇技术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捆绑式气舷卧机喷泵防汛抢险冲锋舟,属于船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防汛抢险冲锋舟在洪涝灾害中的机动性、在运送群众和物资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被群众誉为“生命之舟”。而针对日益频繁的极端灾害天气,在目前市场产品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挖掘防汛抢险冲锋舟在第一时间的应急反应能力,是市场对产品新的要求。应急冲锋舟主要包括船体、船舷、操作系统和推进系统,推进系统又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轴和螺旋奖等。现有的冲锋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船艇为全玻璃钢结构,一方面自身重量大,影 响有效载荷,同时船艇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防撞能力弱,与其他物体碰撞易导致损坏。2、推进系统部分多为外置螺旋桨式,在抢险应急作业中易被水中漂浮物、水草等缠绕性物体妨碍前进速度及机器性能,甚至导致机体损坏,船艇搁浅。同时外置式螺旋桨在行进中如遇硬物相撞,易导致螺旋桨叶片损坏或曲轴断裂。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和应急性提高的组合式防汛抢险冲锋舟。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解决了外置螺旋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安全性差、易伤人、易被缠绕物缠绕、易发生碰撞损坏,并通过清污结构的改进使清污变得更加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种防汛抢险冲锋舟,包括船体、船舷和推进系统,所述船体和船舷为分体结构,船舷安装在船体上;所述船舷为充气胶舷,充气胶舷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气室,每个气室设有充气口和自动排气安全阀;船舷上设有拉手和系绳环。所述船体上设有绳钩/系绳,船舷上设有对应的系绳/绳钩,系绳系在绳钩上;其中,船舷的尾部设置有绳扣,船体尾部设有对应的扣环,船舷上的绳扣锁在船体的扣环上。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导流隧道、传动轴、螺旋桨、发动机和喷泵壳体,导流隧道沿船身设于船体底部尾端,喷泵壳体设于导流隧道中,螺旋桨位于喷泵壳体中并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连接;在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上设有进水格栅,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从前往后逐渐变深,进水格栅将导流隧道进水口盖住以阻止大的异物进入导流隧道,在导流隧道进水口处通过转轴设有除污耙齿,除污耙齿的齿条间隔位于进水格栅每一个格栅位中,除污耙齿与控制机构连接,在控制机构的操作下除污耙齿可绕转轴开合。所述喷泵壳体底部与船体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在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顶部设有清污口,所述清污口由可启闭的盖子遮盖。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3]I、船体和船舷为分体结构,且船舷为充气胶舷,一方面将船艇重心上移,增加船艇载人的稳定性;第二充气胶舷大大增加船艇浮力,气舷本身具有9. 6kn浮力;另一方面船艇的防撞能力也得到增强,因为充气胶舷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2、本充气胶舷有若干个独立气室,即使任何一个气室损坏其他气室也能正常发挥浮力作用。每个气室设有独立的充气口和安全阀,当充气气压超过额定值时,安全阀能自动打开卸掉多余空气,保障充气胶舷不被损坏。3、充气胶舷通过绳 子系挂在船体的绳钩上,安装和拆卸都十分简单和快速,拆下后将气放掉,体积减小,也方便运输。4、因推进系统的螺旋桨安装在喷泵推进器内部,在喷泵壳体的保护下螺旋桨不易受到缠绕、碰撞等破坏;同时船艇运行时也不会对落水人员或物资造成伤害。5、喷泵壳体底部与船体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只要船体底部不碰到水底硬物,喷泵推进系统就不会碰到,所以本艇在水深只有30cm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航行。6、除污耙齿打开后开口朝后,以疏导避开的方式可以阻挡大的异物进入导流隧道,并在缠绕物缠绕在除污耙齿上后可以方便地通过反复抬起除污耙齿而将缠绕物摆脱。7、船艇整体性能的改善。航速及旋转半径得到极大提高,在应急抢险、抢滩攻占方面具有绝对的时效优势。
图I-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图2-图I局部放大图。图3-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除污耙齿和进水格栅相互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I、图2和图3,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防汛抢险冲锋舟,包括船体I、船舷2和推进系统,所述船体和船舷为分体结构,船舷2安装在船体I上;所述船舷2为充气胶舷,充气胶舷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气室,每个气室设有充气口和自动排气安全阀;船舷上设有拉手和系绳环。充气胶舷由氯硫化聚乙烯橡胶粘合而成,实施例中分为5个独立气室,这样即使个别气室损坏时其他气室也能正常发挥浮力作用。每个气室设有独立的充气口和安全阀,当充气气压超过额定值时(如O. 25bar),安全阀能自动打开卸掉多余空气,保障气舷不被损坏。实施例中气舷直径500mm,总长6050mm,重55Kg,除有防撞功能外,气舷能具备9. 6Kn浮力。由于充气胶舷围绕在船体周围,使船体的稳性大大增加。充气胶舷上设有拉手和系绳环,能保障舱内人员安全,也便于营救水中人员。在船体上设有绳钩,船舷上设有对应的系绳,或者反过来,船体上设有系绳,船舷上设有对应的绳钩,系绳系在绳钩上。实际安装时,先将放气后瘪的充气胶舷搭在船体上,再通过绳子、绳钩等安装在船体上,安装完成后再分别对每个气室充气即可。由于是通过绳子连接安装,因此安装比较快,也能够拆卸下来运输,通常两个人几分钟即可安装到位。船舷安装在船体上后,绳子要拉紧,既不能使水通过两者的缝隙进入船舱,也不能出现船舷前后左右松动。由于进水通常都是发生在船艏,船艉极少进水,所以对于船艉的绳子并不要求拉得特别紧,因此本实用新型船艉通过绳扣和扣环扣接的方式连接即可,这样连接更快速。绳扣设置在船舷的尾部,船体尾部设有对应的扣环,绳扣锁在扣环上即可。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导流隧道3、传动轴4、螺旋桨5、发动机7和喷泵壳体6,导流隧道3沿船身设于船体I底部尾端,喷泵壳体6设于导流隧道3中,螺旋桨5位于喷泵壳体6中并通过传动轴4与发动机7连接。在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3上设有进水格栅8,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从前往后逐渐变深,进水格栅将导流隧道进水口盖住以阻止大的异物进入导流隧道。在导流隧道3进水口处通过转轴11设有除污耙齿9,转轴相对除污耙齿靠近船头方向,使除污耙齿打开后开口朝后,除污耙齿的齿条间隔位于进水格栅每一个格栅位中,除污耙齿与控制机构(设于驾驶位)连接,在控制机构的操作下除污耙齿可绕转轴开合,见图4。在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顶部设有清污口,清污口由可启闭的盖子10遮盖。发动机启动后,通过传动轴带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前端形成负压吸入水,螺旋桨后端形成正压推出水,喷泵推进器就是利用喷出的水反作用力来获得航行的动力。 因为螺旋桨安装在喷泵推进器内部,在喷泵壳体的保护下螺旋桨不易受到缠绕、碰撞等破坏;船艇运行时也不会对落水人员或物资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喷泵壳体底部与船体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只要船体底部不碰到水底硬物,喷泵推进器就不会碰到,所以该艇在水深只有30cm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航行。目前同类应急冲锋舟除污耙齿打开后开口朝前,开口与船艇航行方向一致,若在航行中放下除污耙齿反而被格栅将漂浮物集中,易堵塞导流口 ;若格栅上过滤的漂浮物过多,加上船艇航行的冲力,极易折断除污耙齿。本实用新型将其更改为朝后,与船艇航行方向相反,这样在航行过程中遇到漂浮物可放下除污耙齿,船艇顺利通过而不致漂浮物随水流吸入导流隧道。当船艇航行中遇到水中漂浮物时,可通过控制机构拉起除污耙齿,除污耙齿伸出,加速通过即可使漂浮物不能进入导流隧道,也不会缠绕在除污耙齿上。若有半浮半沉的漂浮物吸附在进水格栅上,反复拉动耙齿便可除掉漂浮物。如果通过上述两种办法还是有细小的漂浮物通过格栅进入导流隧道,此时可熄火后打开清污口的盖子,露出清污口,通过清污口人工清理漂浮物,避免漂浮物附着或缠绕在传动轴、螺旋桨上影响航行。该艇在进行甲板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多个船艇叠装的需要,驾驶台可向前放倒,放倒后便于船艇的上下叠放,叠放紧凑,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防汛抢险冲锋舟,包括船体(I)、船舷(2)和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I)和船舷(2 )为分体结构,船舷(2 )安装在船体(I)上;所述船舷(2 )为充气胶舷,充气胶舷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气室,每个气室设有充气口和自动排气安全阀;船舷上设有拉手和系绳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锋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设有绳钩/系绳,船舷上设有对应的系绳/绳钩,系绳系在绳钩上;其中,船舷的尾部设置有绳扣,船体尾部设有对应的扣环,船舷上的绳扣锁在船体的扣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锋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导流隧道(3)、传动轴(4)、螺旋桨(5)、发动机(7)和喷泵壳体(6),导流隧道(3)沿船身设于船体(I)底部尾端,喷泵壳体(6)设于导流隧道(3)中,螺旋桨(5)位于喷泵壳体(6)中并通过传动轴(4)与发动机(7)连接;在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上设有进水格栅(8),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从前往后逐渐变深,进水格栅(8 )将导流隧道进水口盖住以阻止大的异物进入导流隧道,在导流隧道(3)进水口处通过转轴设有除污耙齿(9),除污耙齿的齿条间隔位于进水格栅每一个格栅位中,除污耙齿与控制机构连接,在控制机构的操作下除污耙齿可绕转轴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锋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泵壳体(6)底部与船体(I)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锋舟,其特征在于在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3)顶部设有清污口,所述清污口由可启闭的盖子(10)遮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汛抢险冲锋舟,包括船体、船舷和推进系统,船舷为充气胶舷,充气胶舷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气室,每个气室设有充气口和自动排气安全阀。导流隧道沿船身设于船体底部尾端,喷泵壳体设于导流隧道中,螺旋桨位于喷泵壳体中;在喷泵壳体前方的导流隧道上设有进水格栅,在导流隧道进水口处设有除污耙齿,在控制机构的操作下除污耙齿可绕转轴开合。本实用新型船艇稳定性和应急性提高,船艇的防撞能力也得到增强。在喷泵壳体的保护下螺旋桨不易受到破坏,同时也不会对落水人员或物资造成伤害。除污耙齿开口朝后,在缠绕物缠绕在除污耙齿上后可以方便地通过反复抬起除污耙齿而将缠绕物摆脱。
文档编号B63B7/08GK202686684SQ20122037209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林毅良, 刘建辉 申请人:重庆京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