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0319发布日期:2022-03-23 01:1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属于海上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


背景技术:

2.目前,海上救援主要依靠船舶和直升机,在中远海作业的人员尤其是飞行人员,意外遇险落水后,由于距离较远,直升机难以抵达,通过船舶救援耗时较长。
3.然而,现有的救援手段无法实现中远海快速救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所述救生舱包括:
5.舱体,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的翼下;
6.无人艇,设置在所述舱体内,用于搜索并承载海面上的遇险人员;
7.降落伞,设置在所述舱体内,所述降落伞与所述无人艇连接;
8.其中,在遇险海域空投后,所述降落伞带着所述无人艇下落,入水后所述无人艇展开。
9.优选地,所述无人艇和所述降落伞依次设置于所述舱体中。
10.优选地,所述舱体的外形呈流线型。
11.优选地,所述无人艇包括:
12.艇体;
13.光电云台,设置在所述艇体上,用于搜索海面上的遇险人员;
14.漂浮平台,设置在所述艇体上,用于承载海面上的遇险人员。
15.优选地,所述艇体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光电云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6.优选地,在所述漂浮平台充气后,所述漂浮平台可从所述凹槽内脱离,遇险人员登上所述漂浮平台在海面生存等待救援。
17.优选地,所述无人艇还包括:
18.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艇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电云台连接。
19.优选地,所述无人艇还包括:
20.电池舱,设置在所述艇体的底部,用于为所述无人艇提供电源;
21.推进器,设置在所述艇体的底部,用于推进所述无人艇。
22.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翼下的救生舱,入水后可自动启动,寻找并接近遇险人员,然后放出漂浮平台供遇险人员在海面生存,为后续救援奠定了基础,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舱体打开示意图;
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落伞系统将无人艇从舱体中拉出示意图;
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艇水中航行状态示意图;
28.其中:1-无人艇;2-降落伞;3-舱体;4-艇体;5-漂浮平台;6-支撑杆;7-光电云台;8-推进器;9-电池舱;21-减速伞;22-无人艇减速伞;31-弹簧引导伞;32-开舱伞;33-舱体尾段;34-舱体前段。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属于海上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固定翼飞机挂载投放的救生舱,空投入水后可自主航行至遇险人员身边,放出漂浮平台,帮助遇险人员在海面长时间生存。
3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可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翼下的救生舱,通过投弹的方式投放,入水启动后自动接近遇险人员,大大缩短了救援的时间。
31.其中,请参阅图1-4,本申请提供的救生艇由无人艇1、降落伞2和舱体3组成。其中,无人艇由艇体、漂浮平台、支撑杆、光电云台、推进器和电池舱组成。
32.其中,无人艇1和降落伞2依次放置于舱体3中,舱体3外形与航弹一致,可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翼下。
3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固定翼飞机挂载本申请提供的救生艇,在遇险海域空投后,降落伞2带着无人艇1下落,入水后,无人艇1展开,伸出电池舱9和推进器8,支撑杆6向上升起,带动光电云台7竖起。
34.其中,光电云台7对海面进行搜索,发现遇险人员后,推进器8带动艇体4向遇险人员靠拢,靠近遇险人员后,漂浮平台5充气,从艇体4后方脱离,遇险人员登上漂浮平台5在海面生存待救。
35.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本申请提供的救生舱由无人艇1、降落伞系统2和舱体3组成,无人艇1和降落伞2依次放置于舱体3中,舱体3与某型航弹的外壳一致。
36.其中,该型航弹为已定型产品,含有吊挂机构,可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翼下,以投弹的方式进行投放。
37.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固定翼飞机挂载本申请提供的救生舱,在遇险海域空投后,舱体3的尾端端盖打开,弹簧引导伞31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将开舱伞32牵引出舱体3,在开舱伞32的拉力作用下,舱体尾段33从舱体3上分离,同时拉出减速伞21,减速伞21带着舱体前段34继续飞行。
38.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减速后,减速伞21和舱体前段34分离,拉出无人艇减速伞22,无人艇减速伞22将无人艇1从舱体前段34中拉出。
39.进一步,无人艇减速伞22带着无人艇1下落,入水后,无人艇减速伞22和无人艇1分离。
40.进一步,无人艇减速伞22和无人艇1分离后,无人艇1展开,电池舱9和两个推进器8解除约束,从艇体4内向下伸出,降低无人艇1的重心,提高无人艇1的漂浮稳定性。
41.其中,支撑杆6回缩,带动连杆机构举升,带动光电云台7竖起。光电云台7周围的天线在离开艇体4的约束后向外伸出。
42.其中,光电云台7利用内部的光学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对对海面进行进行搜索,通过图像比对,发现遇险人员,再利用光电云台7内部的激光探头进行测距,解算出遇险人员的位置信息,控制2个推进器8启动,带动艇体4航行,利用两个推进器8的转速不同,使艇体4转弯,向遇险人员靠拢。
4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当靠近遇险人员后,艇体4内的推杆将充气式救生船5向后推出离开艇体4,充气式救生船5内有充气机构,通过启动绳与艇体4连接,在充气式救生船5被推离艇体4的过程中,启动绳拉动充气式救生船5内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启动,对充气式救生船5进行充气。遇险人员登上充气式救生船5在海面生存待救。
4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翼下的救生舱,入水后可自动启动,寻找并接近遇险人员,然后放出漂浮平台供遇险人员在海面生存,为后续救援奠定了基础,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包括:舱体,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的翼下;无人艇,设置在所述舱体内,用于搜索并承载海面上的遇险人员;降落伞,设置在所述舱体内,所述降落伞与所述无人艇连接;其中,在遇险海域空投后,所述降落伞带着所述无人艇下落,入水后所述无人艇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和所述降落伞依次设置于所述舱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外形呈流线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包括:艇体;光电云台,设置在所述艇体上,用于搜索海面上的遇险人员;漂浮平台,设置在所述艇体上,用于承载海面上的遇险人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光电云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漂浮平台充气后,所述漂浮平台可从所述凹槽内脱离,遇险人员登上所述漂浮平台在海面生存等待救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艇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电云台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空投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还包括:电池舱,设置在所述艇体的底部,用于为所述无人艇提供电源;推进器,设置在所述艇体的底部,用于推进所述无人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上空投救生舱,所述救生舱包括:舱体,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的翼下;无人艇,设置在所述舱体内,用于搜索并承载海面上的遇险人员;降落伞,设置在所述舱体内,所述降落伞与所述无人艇连接;其中,在遇险海域空投后,所述降落伞带着所述无人艇下落,入水后所述无人艇展开;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挂载在固定翼飞机翼下的救生舱,入水后可自动启动,寻找并接近遇险人员,然后放出漂浮平台供遇险人员在海面生存,为后续救援奠定了基础,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马启明 翟红军 李琦 苏炳君 黄丽彬 杨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