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漂载运输组合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上航运设备,主要涉及漂载运输的船体。
中国91216476专利公告以对称剖分方式结成组合船体,扩大了可组成组合船的尺寸,但因受对称剖分的限制,不能形成更大的漂载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以联接分体增加组合船装载量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组合的构成包括按船体形状要求组成船体的各分体、各分体仓内外表面的形状保持一致、且其平面尺寸是沿竖直方向由下向上逐渐增加的,呈开放形状,联接相邻分体的密封联接部件,以及各部分间的联接附件。同时,在形成船体首尾部分的分体之间,还有联接首尾分体的联接分体,各分体在组合船体长度方向的尺寸是沿长度依次递增(减)的,其递增(减)量略大于分体仓侧壁总厚度的两倍。这样,由于各分体在纵向尺寸的规律变化,及分体所含船弦部分的开放形状,使各分体能够依次叠合,满足漂载空回运输的需要;增加了联接分体,则扩大了组成组合船的分体个数,从而增加了组合船的总体尺寸和承载能力,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联接分体,在水平面内是对称形状并以组合船体的纵向对称面为对称面;或在组合船体纵向相同位置的不同分体、以组合船体纵向对称面为对称面,彼此相互对称,同时各分体至少有一侧壁为组合船船舷的一部分。这样,分体是对称形状是船体结构的要求,而互为对称的情况,则在满足陆运空回尺寸限定之内、增加组合船船长要求的同时,又能使船宽得到增加,并附合船体形状要求;至少有一侧壁为船舷是出于满足分体横向尺寸形状叠合时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经增加特定形状的联接分体,使组合漂载船的总体尺寸加大,扩充其载运量,使其在较宽水域内同样具有承运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扩大了漂载运输的适用范围。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
图1为单列组合船图示;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双列组合船图示;图4为单列组合船车载空回的运输状态;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双列分体叠合状态图。
图中1、船头2、单列分体3、船尾4、双列分体5、船舷6、隔板。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第一例为单列组合船,其整体尺寸约25.6×7m,舷高1m,除船头1外共有9个分体,除船头1外,各分体在船宽方向的尺寸一致,在船长方向的尺寸由2.2m依次递增,至船尾分体为3m,其船舷5及各分体彼此相联隔板6的最大总厚度为4cm。本组合船吃水深50cm,最大承载吨位70吨,分体的最大尺寸为7×3m,叠合后可由汽车运回始发地,组装下水后待运。
第二实施例为双列组合船,总体尺寸为25.6×12m,双排十节,分体尺寸最大6×3m,吃水深50cm,载重约150吨,可在较宽航道内运行,如河南至山东黄河入海段黄河航道。其于均与第一例一致。
在正常航道本实用新型亦可以较大吃水深度实现漂载,其余结构均与上述说明一致。
权利要求1.漂载运输组合船属水上航运设备,它包括按船体形状要求组成船体的各分体,联接相邻分体的联接密封部件,及各部联接附件,各分体仓内外表面形状一致、且沿竖直方向自下向上其平面尺寸是逐渐增加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船体首尾部分的分体(1、3)之间,还有联接首尾分体的联接分体(2、4)各分体在组合船体长度方向的长度、是沿组合船体长度方向依次递增(减),其递增(减)量应略大于分体仓侧壁总厚度的2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船,其特征在于联接分体(2)可以是在水平面内横向对称形状,也可以是处于船体同一纵向位置的两分体(4)以船体纵向对称面为对称面彼此互相对称的形状,且各分体至少有一侧壁为组合船舷(5)的一部分。
专利摘要漂载运输组合船属水上航运设备,它是在组合船的首尾分体(1、3)之间,还有联接首尾分体的联接分体(2、4),各分体在组合船长度方向的长度沿组合船体长度方向依次递增(减),其变化量应略大于分体仓侧壁(6)总厚度的2倍,其形状可以是横向对称形体(2),也可以是处于船体同一纵向位置的两分体(4)、以船体纵轴为轴彼此相互对称。这种组合结构可以在保证各分体实现叠合的同时,扩大组合船体的总体尺寸,增加其承载运量,使其有可能在较宽的航道内提高运输效率,其制作和组装仍保留原组合船简易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B63B7/00GK2152760SQ9320503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日
发明者武平, 梁海彦, 李相发, 张盈魁, 梁创家, 宋伟 申请人: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