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船动力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船动力装置,属于船舶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渔船按船体材料分为木质、钢质、玻璃钢质、铝合金、钢丝网水泥渔船以及各种混合结构渔船。世界上中小型捕捞渔船一般为数十至数百吨;大型渔船达千吨,甚至可达4万多总吨;为保证渔船安全,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都对渔船进行定期检验并颁发证书,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养殖业发展迅速,在世界主要渔业国中,中国是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对于多数国家而言,养殖业和捕捞业之比大约为4:6,而我国养殖业所占比重却超过了 65%,同时占全球养殖产量的70%。不得不承认,中国其实是一个戴着世界水产品产量大国帽子的捕捞小国;更为严重的是,沿海养殖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我国海洋资源的衰退并造成了严重污染。掣肘我国渔业捕捞能力的瓶颈,就是远洋渔业装备的科技含量较低,设备落后,仅能满足近海作业,致使我国近海生物资源过度捕捞,资源衰退现象十分严重。由于船型都是传动动力灵活性差能耗高,无法跟国外船员竞争,目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船动力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渔船灵活性差的不足。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渔船动力装置,包括转向电机、转轴、轴套、球体、通孔、涡轮机、转动环和封口电机,所述转向电机上部与船体相连接,转向电机下部的转轴和球体相连接,球体上套有转动环,转动环能贴合球体转动,转动环与轴套相连接,轴套与封口电机相连接,封口电机与转轴固定在一起;球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涡轮机实现动力的输出推进。
[0007]所述转动环弧度和球体的弧度相一致,转动环的宽度大于通孔的直径。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船只配上本装置能实现原地360度转动,灵活度高,能大大适应鱼群位置的变化,提高远洋捕鱼量,同时采用电推动机构,性能可靠稳定、能耗大大降低、航程更远,使用相当的方便,应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渔船动力装置的示意图;
[0010]图中:1、转向电机 2、转轴 3、轴套 4、球体 5、通孔 6、涡轮机 7、转动环 8、封口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一种渔船动力装置,包括转向电机1、转轴2、轴套3、球体4、通孔5、涡轮机6、转动环7和封口电机8,所述转向电机I上部与船体相连接,转向电机I下部的转轴2和球体4相连接,球体4上套有转动环7,转动环7能贴合球体4转动,转动环7与轴套3相连接,轴套3与封口电机8相连接,封口电机8与转轴2固定在一起;球体4上设有通孔5,通孔5内安装有涡轮机6实现动力的输出推进。
[0013]所述转动环7弧度和球体4的弧度相一致,转动环7的宽度大于通孔5的直径。
[001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当船只远航于大洋上,通过驾驶台控制单元来控制涡轮机6对船只的推进,当在捕鱼时,需要变向时可通过转向电机I对涡轮机6方向的变动来快速实现,船只短时间的停泊,可通过转动环7位置的变化封住就可,该结构高效寿命长,使得该装置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主权项】
1.一种渔船动力装置,包括转向电机(I)、转轴(2)、轴套(3)、球体(4)、通孔(5)、涡轮机(6 )、转动环(7 )和封口电机(8 ),其特征是:所述转向电机(I)上部与船体相连接,转向电机(I)下部的转轴(2 )和球体(4)相连接,球体(5 )上套有转动环(7 ),转动环(7 )能贴合球体(4)转动,转动环(7 )与轴套(3 )相连接,轴套(3 )与封口电机(8 )相连接,封口电机(8 )与转轴(2 )固定在一起;球体(4)上设有通孔(5 ),通孔(5 )内安装有涡轮机(6 )实现动力的输出推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船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环(7)弧度和球体(4)的弧度相一致,转动环(7)的宽度大于通孔(5)的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渔船动力装置,属于船舶设备领域,包括转向电机、转轴、轴套、球体、通孔、涡轮机、转动环和封口电机,所述转向电机上部与船体相连接,转向电机下部的转轴和球体相连接,球体上套有转动环,转动环能贴合球体转动,转动环与轴套相连接,轴套与封口电机相连接,封口电机与转轴固定在一起;球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涡轮机实现动力的输出推进;所述转动环弧度和球体的弧度相一致,转动环的宽度大于通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船只配上本装置能实现原地360度转动,灵活度高,能大大适应鱼群位置的变化,提高远洋捕鱼量,同时采用电推动机构,性能可靠稳定、能耗大大降低、航程更远,使用相当的方便。
【IPC分类】B63H25-24, B63H21-17
【公开号】CN204489167
【申请号】CN201520026679
【发明人】李家兴
【申请人】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