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062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固定装置(2)以及可拆式护栏(3)。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板(4)、旋转平台架(5)和平台架(8)以及转动轴(7),所述旋转平台架铰接在转动轴上,所述平台板连接在平台架与旋转平台架之间,所述平台架为中空管状结构,平台架内安装有伸缩管(9),所述伸缩管与平台架之间连接有紧固装置(12),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伸缩管的前端。本实用新型利用便携式平台作为便携式直梯的支撑平台进行近观检查,减少固定支撑平台的数量,既满足结构检验的要求,又可以减轻船体重量,降低船厂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具体是指,在船舶近观检验时,为便携式直梯提供的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0002]为确保船体结构不会因腐蚀、超载或者碰擦而产生诸如裂缝、屈曲或者变形等损坏,需对船舶所有构件在其使用年限内按常规进行检查。对船体结构进行全面和近观检验及检查,设置合适的通道是必不可少的。在船舶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应该布置足够的永久检验通道,方便船舶使用寿命期间船旗国检察人员和船级社验船师对船体进行检查,方便船员监测船舶的状况。
[0003]除了利用船体本身的构件作为通道外,还有其他的通道方式,例如钢质固定平台、钢丝升降平台、台架、筏、可携式梯子等。在目前的船舶设计中,把永久通道尽可能设计成船体结构是首选,在船体构件没法保证通道尺寸时则会设置固定的钢质平台作为通道。一般情况下,依靠船体本身的构件和必要的直梯、斜梯,便能保证检验人员顺利进出需要检验的舱室。然而,规范还要求对受力较大的关键区域进行近观检验,近观一般需要借助便携式直梯,因此,设计永久检验通道时要为便携式直梯提供足够的支撑平台。此时,常规的做法是增大船体构件的尺寸或者额外设置钢质固定平台作为固定支撑平台,以满足近观检验使用便携式直梯的需要。而一般的船舶需要近观检验的关键区域比较多,因此需要增大尺寸的船体构件或者需要设置的钢质固定平台数量也非常多,这将会大大增加船体结构的重量,增加船厂的施工难度,降低船舶的装载能力,并提高了船厂的建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在保证检验人员进出舱室有足够尺寸的通道的前提下,利用便携式平台作为便携式直梯的支撑平台进行近观检查,达到减少固定支撑平台的数量的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平台主体、固定装置以及可拆式护栏,所述固定装置固接在平台主体两侧的前端,所述可拆式护栏固接在平台主体两侧的上端,
[0007]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板、旋转平台架和平台架以及转动轴,所述旋转平台架对称铰接在转动轴上并能绕转动轴旋转180°,所述平台板连接在平台架与旋转平台架之间,
[0008]所述平台架为中空管状结构,平台架内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与平台架之间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伸缩管的前端。
[0009]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平台架由连接边、限位边和轴孔组成,所述连接边与限位边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轴孔安装在连接边与限位边之间。这样,由于限位边的作用,两个旋转平台架在展开状态下的最大夹角为180°。
[0010]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平台主体的两侧固设有柱状插座,所述可拆式护栏通过所述柱状插座安装在平台主体上。
[0011]再进一步,所述平台架上的伸缩管上套装有可相对伸缩管转动的平台支撑。平台主体通过平台支撑和固定装置固定在船体构件上,平台支撑可绕着可伸缩管转动,以避免在平台折叠状态下平台架上的支撑与平台架上的支撑产生冲突。
[0012]为了方便携带,所述两个平台架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把手。
[0013]为了便于通过检验通道800x600的开孔,所述平台主体在折叠状态下的宽度为723mm0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检验人员进出舱室有足够尺寸的通道的前提下,利用便携式平台作为便携式直梯的支撑平台进行近观检查,减少固定支撑平台的数量,既满足结构检验的要求,又可以减轻船体重量,提高船舶的装载能力,降低船厂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台主体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台主体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平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平台板的旋转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平台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平台板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平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平台架、伸缩管及平台支撑的关系示意图。
[0025]图10为图9沿伸缩管轴向旋转90°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置状态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并非对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8]结合图1所示,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它包括平台主体1、固定装置2以及可拆式护栏3,所述固定装置固接在平台主体两侧的前端,所述可拆式护栏固接在平台主体两侧的上端。
[0029 ]结合图2、图3以及图8至图10,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板4、旋转平台架5和平台架8以及转动轴7,两个旋转平台架呈交错方式对称铰接在转动轴上并能绕转动轴旋转180°。所述平台板连接在平台架与旋转平台架之间,所述平台架为中空管状结构,平台架内安装有伸缩管9,所述伸缩管与平台架之间连接有紧固装置12,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伸缩管的前端。使用平台时,将可伸缩管9从平台架8中抽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利用紧固装置12将可伸缩管9紧固在平台架8上,所示紧固装置可以为销钉,从而起到固定平台的作用。
[0030]结合图4所示,所述旋转平台架由连接边5a、限位边5b和轴孔5c组成,所述连接边与限位边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轴孔安装在连接边与限位边之间。图6为两个平台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此时两个平台板之间的夹角为180°。图7为平台板的折叠状态,此时两个平台板重合在一起,二者间的夹角为0°。
[0031]结合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平台主体的两侧固设有柱状插座11,所述可拆式护栏通过所述柱状插座安装在平台主体上。
[0032]所述平台架上的伸缩管上套装有可相对伸缩管转动的平台支撑10。平台主体通过平台支撑和固定装置固定在船体构件上,平台支撑可绕着可伸缩管转动,以避免在平台折叠状态下平台架上的支撑与平台架上的支撑产生冲突。所述两个平台架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把手13。
[0033]结合图11所示,所述平台主体在折叠状态下的宽度为723_。
[0034]本实用新型在展开状态下,由于两个旋转平台架限位边上的限位作用,两个平台板的夹角最大为180°,保证了检验人员能安全地站立在平台主体I上。平台主体依靠固定装置2和平台支撑10作为支点,可以牢靠地固定于船体结构6上,而且平台主体上可以安装可拆式护栏3,最大限度地保障检验人员的安全。平台主体展开状态下,平台主体的有效净空间约为950x950mm,满足检验通道相关规范的要求;折叠状态下,平台主体的最小宽度约为723mm,便于通过检验通道800x600的开孔。
[0035]—般船舶需要近观检查的区域比较多,利用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在船体构件上需要近观检查并加大通道平台处焊接固定装置,而平台主体和可拆式护栏则只需配备一到两套,需要做检查时才将平台固定安装到位,避免了因加大船体构件尺寸或者是设置钢质固定平台带来的船体重量增加和施工困难。平台主体的构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使用铝合金之类的轻质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方便携带。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平台主体(I)、固定装置(2)以及可拆式护栏(3),所述固定装置固接在平台主体两侧的前端,所述可拆式护栏固接在平台主体两侧的上端, 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板(4)、旋转平台架(5)和平台架(8)以及转动轴(7),所述旋转平台架对称铰接在转动轴上并能绕转动轴旋转180°,所述平台板连接在平台架与旋转平台架之间, 所述平台架为中空管状结构,平台架内安装有伸缩管(9),所述伸缩管与平台架之间连接有紧固装置(12),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伸缩管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平台架由连接边(5a)、限位边(5b)和轴孔(5c)组成,所述连接边与限位边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轴孔安装在连接边与限位边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主体的两侧固设有柱状插座(11),所述可拆式护栏通过所述柱状插座安装在平台主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架上的伸缩管上套装有可相对伸缩管转动的平台支撑(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平台架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把手(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主体在折叠状态下的宽度为723mm。
【文档编号】B63B17/00GK205524812SQ20162026139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莫继华, 戴玛丽, 张波, 郑天详, 石光伟, 杜拥军
【申请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