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所述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机身,包括:机壳;机体,机体的内部呈空心结构,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口;第二拆卸组件,第二拆卸组件将所述机壳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机体上,并通过机壳盖合所述安装口;第一拆卸组件,所述第一拆卸组件固定于所述机体上;旋翼动力组件,所述旋翼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旋翼轴上,且所述旋翼动力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电调;快拆组件,所述第一旋翼通过所述快拆组件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翼动力组件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机身内部的待安装装置进行更替或者维修时,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且云台易碰撞的技术缺陷。
【专利说明】
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
[0003]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旋翼轴和云台,且旋翼轴转动地固定于机身上,同时机身内部还设置有飞行控制系统。
[000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机身的制造往往在装配过程中一体成型,云台也直接通过一个安装板固定于机身的底部,机身内部所需的待安装装置如飞行控制系统等往往通过先拆卸机身底部的安装板,然后在放入机身中。这就使得在对机身内部的安装装置进行更替或者维护时,首先必须拆卸安装板,而云台固定于安装板上,使得拆卸安装板的同时云台也需一并拆卸,操作繁琐。且在云台拆卸的过程中,极易因碰撞而被损坏。不具备高效、快捷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机身内部的待安装装置进行更替或者维修时,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且云台易碰撞的技术缺陷。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中,无人机包括第一旋翼、旋翼轴、云台和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壳;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呈空心结构,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口;第二拆卸组件,所述第二拆卸组件将所述机壳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所述机体上,并通过所述机壳盖合所述安装口;其中,在所述机体中待安装的部件通过所述安装口相对于所述机体被放入或者被取出;第一拆卸组件,所述第一拆卸组件固定于所述机体上;信号定位组件,所述信号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信号定位组件内设置有用于对无人机进行信号定位的定位器;旋翼动力组件,所述旋翼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旋翼轴上,并与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连接,以为所述第一旋翼的旋转提供动力,且所述旋翼动力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电调;快拆组件,所述第一旋翼通过所述快拆组件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翼动力组件上;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拆卸组件将所述云台连接于所述机体上,使得所述云台通过所述第一拆卸组件与所述机体之间可拆卸,且所述定位器通过所述信号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壳上,以将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机身的外界气流相隔离。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拆卸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云台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固定板进行滑动;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以对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实现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机体安装或者拆卸。
[0008]可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平行;横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横板相垂直,且所述横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滑动连接,所述云台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所述横板使得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进行滑动;所述定位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以对所述横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位置进行定位。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一滑槽,以将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使得所述横板通过所述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进行滑动;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并在所述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凸起时,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阻挡所述横板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收缩时,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板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
[0010]可选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定位柱塞,所述第一定位柱塞包括第一定位端;第二定位柱塞,所述第二定位柱塞包括第二定位端;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并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时,所述第一定位端阻挡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所述第一定位端与所述横板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并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时,所述第二定位端阻挡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所述第二定位端与所述横板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
[0011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柱塞包括: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定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端;第一定位螺套,所述第一定位螺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螺栓上,且所述第一定位螺套和所述第一定位螺栓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压缩空间;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定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压缩空间和所述第一侧板,以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塞包括: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定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端;第二定位螺套,所述第二定位螺套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上,且所述第二定位螺套和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压缩空间;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定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和所述第二侧板,以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螺栓的所述第一定位端上,设置有一第一卡凸,以将所述第一定位弹簧限定在所述第一压缩空间内,并使得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凸压缩所述第一定位弹簧;和/或,所述第二定位螺栓的所述第二定位端上,设置有一第二卡凸,以将所述第二定位弹簧限定在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内,并使得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通过所述第二卡凸压缩所述第二定位弹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拆卸组件包括:插座,所述插座固定于所述机体上;第三定位柱塞,所述第三定位柱塞固定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第三定位柱塞包括第三定位端;其中,所述第三定位端对应的插入所述插座中,以将所述机壳和所述机体卡接。
[OOM]可选的,所述第三定位柱塞包括:定位柱和第三限位螺栓,所述定位柱固定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第三限位螺栓固定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第三限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三定位端。
[0015]可选的,所述信号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包括一固定端和一支撑端,所述定位杆通过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机壳上;螺盘,所述螺盘通过所述支撑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杆上,且所述螺盘的内部呈空心结构,使得所述定位器固定于所述螺盘内。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通过第二拆卸组件将机壳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机体上,使得在所述机体中待安装的部件通过安装口相对于机体被放入或者被取出。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通过拆卸安装板,而云台固定于安装板上,使得拆卸安装板的同时云台也需一并拆卸而造成的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且云台易碰撞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及云台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提供的无人机的侧视图;
[0020]图3为图1提供的无人机中第一拆卸组件和云台的连接关系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提供的无人机中第一拆卸组件和云台的连接关系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2]图5为图4中第一拆卸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第一拆卸组件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中第一定位柱塞处于收缩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中第一定位柱塞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中第一定位柱塞处于凸起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中第一定位柱塞处于凸起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中机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1中第二拆卸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中信号定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中信号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0032]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机、冷却座及旋翼轴三者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机、冷却座及旋翼轴三者的连接关系剖视图;
[0034]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调的侧视图;
[0036]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冷却座、旋翼轴四者的连接关系不意图;
[0037]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拆组件的结构主视图;
[0038]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拆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 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 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0040]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通过第二拆卸组件将机壳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机体上,使得在所述机体中待安装的部件通过安装口相对于机体被放入或者被取出。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通过拆卸安装板,而云台固定于安装板上,使得拆卸安装板的同时云台也需一并拆卸而造成的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且云台易碰撞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及云台安全性能高的特点。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做详细说明,以支持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下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首先对无人机的整体结构做详细说明,继而在叙述无人机的过程中,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以达到完整、清楚、明白的目的。
[0042]请参见图1-2、11、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1、旋翼轴2、云台3,第一拆卸组件4、信号定位组件5和旋翼动力组件6。
[0043]其中,所述旋翼轴2通过其一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机身I上,以实现旋翼轴2相对于机身可折叠,继而完成旋翼轴2与机身的张开动作或者收缩动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翼轴2的数量可以是4个,且4个所述旋翼轴2对称的分布在机身I的四个角落部位。所述机身I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在旋翼轴2的另一端上,固定有所述旋翼动力组件6,并与机身I内部所设置的飞行控制系统连接,以为旋翼的旋转提供动力,且所述旋翼动力组件6上至少包括一个上述所述的电调。
[0044]同时,所述第一拆卸组件4固定于所述机身I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拆卸组件4将所述云台3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所述机身I上,使得所述云台3通过所述第一拆卸组件4可以与所述机身I快速、灵活拆卸,以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当然,第一拆卸组件4和所述机身I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是螺栓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拆卸组件4固定于所述机身I即可。
[0045]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定位组件5固定于所述机身I上,且所述信号定位组件5内设置有一个定位器53。当然,定位器5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要用于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进行位置信息的传递,以通过定位器53来实时监测无人机的所在位置和飞行信息,对于定位器53的类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局限,可以是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或者授时型接收机等。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53通过所述信号定位组件6设置在所述机身I上,这样就使得通过信号定位组件6将定位器53与所述机身I的外界气流相隔离;有效的避免了定位器53直接裸露在机身外部时,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外界气流、外界湿气或者外界遮挡物因与定位器53长期接触或者摩擦而导致的定位器53受潮或者损坏,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0046]下面,对无人机的各部分的组成部件做详细阐述。
[0047]首先,对于上述第一拆卸组件4而言,
[0048]请参阅图3-11,其中,所述第一拆卸组件4至少包括:固定板41和定位部件42。
[0049]其中,所述固定板41固定于所述机身I上,并与所述云台3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云台3相对于所述固定板41进行滑动,而由于固定板41相对于机身I固定,进而实现云台3相对于机身I进行滑动。当然,固定板41和所述机身I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是螺栓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固定板41固定于所述机身I即可。所述定位部件4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41上,以对所述云台3相对于所述固定板41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实现所述云台3相对于所述机身安装或者拆卸。
[0050]在这里,定位部件42相当于一个卡位部件,当需要将云台3安装于机身I上时,此时云台3和固定板41之间相对于固定板41滑动至某一部位,然后通过定位部件42对该位置的云台3进行定位,以防止云台3相对于固定板41滑动。而当需要拆下云台3时,此时只需手动拨动定位部件42,允许云台3相对于固定板41滑出,即可实现云台3的快速、灵活拆卸。此过程中,云台的安装和拆卸无需借助任何外界器具如扳手等,操作方便,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
[005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请继续参阅图5-6,所述固定板42可以是截面呈U型状,在该形状下的所述固定板42至少可以包括:第一侧板411;第二侧板412和横板413。
[0052]其中,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相平行;且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与所述横板413相垂直,且所述横板41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滑动连接,所述云台3与所述横板413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所述横板413使得所述云台3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进行滑动。同时,所述定位部件41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上,以对所述横板413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的位置进行定位。当然,所述第一侧板411、所述第二侧板412和所述机身I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是螺栓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所述第一侧板411、所述第二侧板412固定于所述机身I即可。
[0053]同样的原理,所述云台3与所述横板413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是螺栓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所述云台3与所述横板413相对固定,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4]进一步的,为便于固定有云台3的横板413,能够和第一侧板411、第二侧板412灵活、快速的滑动,以便于云台3灵活、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上分别设置有一滑槽,以将所述横板413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使得所述横板413通过所述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进行滑动。
[0055]同时,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一侧板411、所述第二侧板412,并在所述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凸起时,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阻挡所述横板413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收缩时,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与所述横板413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413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
[005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凸起”,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部件滑入某一个部件中,“收缩”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部件滑出某一个部件。例如,上述所述的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凸起时,即指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滑入所述滑槽中,上述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收缩时,即指所述定位部件42的一端滑出所述滑槽。以此通过定位部件42来实现云台3相对于机身I的拆卸或者安装。
[0057]对于所述定位部件42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定位部件42可以至少包括:第一定位柱塞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塞。且所述第一定位柱塞包括第一定位端;所述第二定位柱塞包括第二定位端。
[0058]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并在所述第一侧板411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411中的滑槽内凸起时,所述第一定位端阻挡所述横板413在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411中的滑槽内收缩时,所述第一定位端与所述横板413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413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二侧板412,并在所述第二侧板412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412中的滑槽内凸起时,所述第二定位端阻挡所述横板413在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412中的滑槽内收缩时,所述第二定位端与所述横板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413在滑槽内进行滑动。
[0059]在这里,可以如图5或者图6所示,可以理解为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横板413的两侧,这样就使得所述横板413的两侧对应的同时插入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第二侧板412所开设的滑槽中,以此来实现固定有云台3的横板413相对于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进行滑动。同时,为了更好地对滑动过程中的横板413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定位柱塞和第二定位柱塞,对称的设置的在横板413的两侧,也即第一定位柱塞与第一侧板411相对应,第二定位柱塞与第二侧板412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定位柱塞和第二定位柱塞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描述方便,所选用的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结构完全相同,第一定位柱塞和第二定位柱塞的结构完全相同。
[006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第一定位柱塞和第二定位柱塞也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多种结构,如第一侧板411可以是正方形结构,第二侧板412可以是长方形结构,或者第一侧板411可以是梯形结构,第二侧板412可以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菱形等多边形结构。换句话说,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与机身I相对固定,且横板413能够与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相对滑动的第一侧板411和第二侧板412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样的,第一定位柱塞和第二定位柱塞也可以是多种不同的结构,只要能够满足第一定位柱塞能够对应的穿过第一侧板411,第二定位柱塞能够对应的穿过第二侧板412,并各自在其对应的滑槽内进行凸起或者伸缩,以对横板413进行限位尽可。置于第一定位柱塞和第二定位柱塞的结构形状是否完全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进一步限定。
[0061]请继续参阅图7-10,正如上述所述,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假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选用的第一定位柱塞和第二定位柱塞是结构完全相同的,以图7-10所示的第一定位柱塞421为例,来对定位柱塞的内部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62]如图7-10,所述第一定位柱塞421包括:第一定位螺栓4211、第一定位螺套4212、第一定位弹簧4213。
[0063]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螺栓4211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端42Ila;所述第一定位螺套4212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螺栓4211上,且所述第一定位螺套4212和所述第一定位螺栓4211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压缩空间4214。可以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螺套42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栓4211的外径,这样就使得第一定位螺套4212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螺栓4211上时,二者之间存在空挡区域,这个空挡区域即为上述第一压缩空间4214。所述第一定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空间4214内;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4211a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弹簧4213、所述第一压缩空间4214和所述第一侧板411,以在所述第一侧板411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
[0064]值得一提的是,图7-8所示的是第一定位端4211a在所述第一侧板411中的滑槽内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图9-10所示的是第一定位端421 Ia在所述第一侧板411中的滑槽内凸起状态时的示意图。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第一定位弹簧4213完全现在在第一压缩空间4214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螺栓4211的所述第一定位端4211a上,设置有一第一卡凸4215,以将所述第一定位弹簧4213完全限定在所述第一压缩空间4214内,并使得所述第一定位端421 Ia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411中的滑槽内收缩时,通过所述第—^凸4215压缩所述第一定位弹簧4213。
[0065]详细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第一定位弹簧4213在第一压缩空间4214中,全程处于压缩或者预压缩状态,这样就使得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定位弹簧4213在第一压缩空间4214内通过自身的弹性张力推动所述第一定位端4211a由第一侧板411进入所述第一侧板411的滑槽内,进而对处于滑槽内中的横板413进行定位。而当需要横板413从滑槽中滑出时,也即需要将云台3从机身I上拆卸时,此时只需要手动拨动第一定位螺栓4211,使得第一定位端4211a通过第—^凸4215压缩第一定位弹簧4213,继而使得第一定位端4211a从第一侧板411的滑槽内滑出,进而实现横板413的相对于第一侧板411滑出。而当无外力作用于第一定位螺栓4211后,在第一定位弹簧4213的弹性张力作用下,继续推动第一定位端4211a进行回位,也即图9或者图10所示的第一定位柱塞421的工作状态。有效的实现了云台的安装和拆卸无需借助任何外界器具如扳手等,操作方便,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
[006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柱塞包括: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定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端;第二定位螺套,所述第二定位螺套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上,且所述第二定位螺套和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压缩空间;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定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和所述第二侧板,以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所述第二定位螺栓的所述第二定位端上,设置有一第二卡凸,以将所述第二定位弹簧限定在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内,并使得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通过所述第二卡凸压缩所述第二定位弹簧。
[0067]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柱塞与图7-10所示的第一定位柱塞421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不再对第二定位柱塞的内部结构进行赘述,对于第二定位柱塞的内部结构未详述部分,可参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塞421的详述部分。
[0068]其次,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身I而言,
[0069]可参阅图1-2和11-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身I具有可拆式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再向机身I的内部安装器件时,方便、快捷。具体来说,所述机身I至少可以包括:机体12、机壳11和第二拆卸组件13。
[0070]其中,所述机体12的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机体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口121;所述第二拆卸组件13将所述机壳11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所述机体12上。同时,所述第一拆卸组件4固定于所述机体的底部,且所述信号定位组件5固定于所述机体12上;以使在所述机体12中待安装的部件通过所述安装口相对于所述机体12被放入或者被取出。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拆卸组件13的数量至少是2个,且2个所述二拆卸组件对称地分布在所述机壳11的两侧,以便机壳11和机体1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0071]进一步的,可参阅图12,所述第二拆卸组件13包括:插座131和第三定位柱塞132。其中,所述插座131固定于所述机体12上;所述第三定位柱塞132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上,且所述第三定位柱塞132包括第三定位端。这样就使得所述第三定位端对应的插入所述插座131中,以将所述机壳11和所述机体12卡接。
[0072]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拆卸组件13中插座131是用于对插入的部件进行卡位的作用,类似于门栓原理。所述第二拆卸组件13中第三定位柱塞132是用于插入插座131中,进而对机壳11和机体12起到桥梁连接的作用。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定位柱塞132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0073]例如,可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三定位柱塞132可以包括:定位柱1321和第三限位螺栓1322,所述定位柱1321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上,且所述第三限位螺栓1322固定于所述定位柱1321上;所述第三限位螺栓1322设置有所述第三定位端。进而通过第三定位端插入插座131中对机壳11与机体12进行可拆卸连接。正如上述第二拆卸组件13的数量至少是2个,且2个所述二拆卸组件对称地分布在所述机壳11的两侧。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匹配插入一侧的第三限位螺栓1322和插座131,然后在对应的匹配另一侧的第三限位螺栓1322和插座131。当然,在此种实施方式中,机壳11也可以是由柔性材质构成,使得机壳11呈现柔性特征,这样通过手捏机壳11的两侧即可使得机壳11延其中心部位进行弯曲,弯曲后的机壳11对应放置机体12固定有两个插座131的位置上,松动已被捏住的机壳11,这样机壳11在自身的弹性张力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原有状态,恢复过程中的机壳11由于恰好是被放置在两个第三限位螺栓1322和两个插座131对应的位置处,这样就使得恢复后的机壳11即对应的通过两个第三限位螺栓1322各自插入两个插座131中,完成与机体12的快速连接。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0074]再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定位柱塞132还可以是如上述第一拆卸组件4中的第一定位柱塞的结构。即:所述第三定位柱塞132可以包括:定位柱1321,所述定位柱1321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上;第三定位螺栓,所述第三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第三定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三定位端;第三定位螺套,所述第三定位螺套套设在所述第三定位螺栓上,且所述第三定位螺套和所述第三定位螺栓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压缩空间;第三定位弹簧,所述第三定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压缩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三定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弹簧、所述第三压缩空间插入所述插座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定位螺栓的所述第三定位端上,设置有一第三卡凸,以将所述第三定位弹簧限定在所述第三压缩空间内,并使得所述第三定位端与所述插座相分离时,通过所述第三卡凸压缩所述第三定位弹簧。
[007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限位螺栓和/或所述第三定位螺栓与所述定位柱相互垂直。所述定位柱和所述机壳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和/或,所述定位柱和所述机壳一体成型。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三限位螺栓和/或所述第三定位螺栓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和/或,所述定位柱和所述第三限位螺栓一体成型。
[0076]再次,对于所述信号定位组件5而言,
[0077]请参阅图13-14,所述信号定位组件5还包括:定位杆51和螺盘52。
[0078]其中,所述定位杆51包括一固定端511和一支撑端512,所述定位杆51通过所述固定端511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上。所述螺盘52通过所述支撑端512固定于所述定位杆51上,且所述螺盘52的内部呈空心结构,使得所述定位器53固定于所述螺盘52内。所述定位器53通过定位杆51和螺盘52设置在所述机身I上,这样就使得通过螺盘52将定位器53与所述机身I的外界气流相隔离;有效的避免了定位器53直接裸露在机身外部时,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外界气流、外界湿气或者外界遮挡物因与定位器53长期接触或者摩擦而导致的定位器53受潮或者损坏,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0079]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51和所述机壳11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定位杆5151和所述螺盘52—体成型。
[0080]当然,对于螺盘52而言,其相当于是定位器53的一个保护罩,用于对定位器53进行防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螺盘52可以至少包括:第一螺盖521,所述第一螺盖521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螺盖522,所述第二螺盖522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盖521和所述第二螺盖522螺纹连接构成所述螺盘52;其中,所述第一螺盖521和所述第二螺盖522可以呈圆形状,也可以是方形状,或者菱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定位杆51和所述机壳11之间的所构成的夹角是一锐角。即,定位杆51的中心竖轴与机壳11所在的平面不相互垂直,且定位杆51的倾斜面与朝向机尾方位,这样也进一步的减小了定位杆51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与外界气流的接触阻力。
[0081]再次,对于旋翼动力组件6而言,请参阅图15-16,所述旋翼动力组件6至少包括:第一电机61、冷却座63和第一电调64(第一电调64和下述的第二电调均可以理解为散热型电调)。由于旋转为无人机飞行提供动力的第一旋翼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61上;所述冷却座63固定于所述旋翼轴2上,且所述第一电机61固定于所述冷却座63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座63的内部呈空心结构,且所述第一电调64固定于所述冷却座63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61和机身I内部的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所述飞行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调64,实现驱动所述第一电机61带动所述第一旋翼进行旋转。
[008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冷却座63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口631,以将所述冷却座63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空间相通。这样就使得当将第一电调64固定于冷却座63的内部时,实时与冷却座63外围的冷空气形成对流,以对第一电调64进行实时冷却,有效的避免了因第一电调64过热过烫而导致第一电调64无法正常运行的技术缺陷。同时,将第一电调64直接固定于机身I的外围部位,且由于第一旋翼安装在冷却座63上,因此第一电调64与第一旋翼之间的连接线路非常短,极大地降低了第一电调与第一旋翼之间因存在线路过长而导致的功率损耗,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
[0083]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旋翼动力组件6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机62和第二电调,且所述第二电调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62和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连接。此时,可以理解为所述冷却座63包括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一电机6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面上,所述第二电机62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面上,以通过所述第二电调驱动所述第二电机63带动第二旋翼进行旋转。与第一电调相同,所述第二电调也固定于所述冷却座63的内部。这样通过图19所示的设置2个电机和2个电调,进而实现共轴双桨的无人机结构。
[008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调和第二电调可以是完全相同的结构,以第一电调64为例,请参阅图17-18,其至少可以包括:第一电容641、第一电路板642及第一散热板643。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64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641、所述第一电机61和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连接,且所述第一散热板643贴附在所述第一电路板642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板643可以是铝板。这样一方面,在冷却座所开设的通风口 631对第一电调64以对流的方式进行冷却,同时也通过第一散热板643进一步对第一电调64进行散热。以达到保证第一电调64安全运行的技术效果。
[0085]对于第二电调而言,与第一电调64相同,也可以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路板;及第二散热板;其中,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板贴附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电调的内部结构与第一电调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二电调的内部结构未详述部分,请参阅第一电调。
[008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散热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
[0087]更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见图20-21,对于第一电机61和第一旋翼8之间的连接关系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快拆组件,用于第一电机61和第一旋翼之间的快拆连接。实现在进行第一旋翼8的安装或者拆卸工作时,仅需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旋翼8,即可实现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之间的紧固或者分离,也即无需借助外界操作工具(如把手)SP可完成第一旋翼8的安装或者拆卸工作,具有快捷、便携及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0088]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0-21,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61包括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在实施例中,第一表面611可以理解为是第一电机61的上表面,第二表面612可以理解为是第一电机61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电机61通过所述第一表面611固定于所述冷却座63上。同时,所述第一旋翼8通过所述快拆组件7与所述第一电机61的第一表面611可拆卸式连接。
[0089]实际作业过程中,快拆组件7将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二者螺纹连接。使得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当需要对无人机的第一旋翼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仅仅只需旋转所述第一旋翼8,如顺时针旋转第一旋翼8或者逆时针旋转第一旋翼8,即可实现所述第一旋翼8和所述第一电机61之间的安装或拆卸。相比于传统的直接采用螺栓将第一旋翼8固定于第一电机61上,当需要将第一旋翼8从第一电机61上拆卸,或者安装时,均需借助外界把手来拧动螺栓,方能完成第一旋翼8的拆卸和安装工作。且由于用于连接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的固定螺栓为单独存在的个体部件,当通过把手拧动螺栓将其卸下时,往往由于现场操作环境的复杂性,极易造成固定螺栓的遗失,且一旦固定螺栓遗失,则就无法完成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的安装工作,即造成飞行设备无法飞行的严重后果。而本实施例,正是通过采用快拆组件7将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 二者螺纹连接,使得二者在安装或者拆卸时,无需借助外界操作工具(如把手),快捷且方便,具有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0090]对于快拆组件7,请继续参见图21,所述快拆组件7至少包括:第一螺钉71、第二螺钉72、第一螺纹扣73和第一拆卸螺母74。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扣7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76,且所述第一螺纹扣7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孔77,使得所述第一螺钉432穿过所述第一螺孔77将所述第一螺纹扣73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61的第一表面611上。所述第一拆卸螺母74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76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78,且所述第一拆卸螺母7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孔79,使得所述第二螺钉7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旋翼8、所述第二螺孔79将所述第一拆卸螺母74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8上。
[0091]其中,第一螺纹扣73通过第一螺钉71固定于第一电机61的第一表面611上,第一拆卸螺母74通过第二螺钉72固定于第一旋翼8上。且第一螺纹扣73的内壁所开设的第一内螺纹76,和第一拆卸螺母74的外壁所开设的第一外螺纹78完全匹配,也即第一内螺纹76和第一外螺纹78之间可以实现咬合锁紧。这样就使得,当需要将第一旋翼8安装在旋翼轴3上时,由于第一电机61固定于旋翼轴3的端部,也即将第一旋翼8安装在第一电机61上。此时,仅需手动旋转第一旋翼8,使得第一外螺纹78和第一内螺纹76相咬合,继续旋转,继而实现第一拆卸螺母74和第一螺纹扣73的锁紧,由于第一拆卸螺母74固定于第一旋翼8上,第一螺纹扣73固定于第一电机61上,也即实现了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旋翼轴3)的锁紧安装。而当需要拆卸时,此时仅需反向旋转第一旋翼8,实现第一外螺纹78和第一内螺纹76的分离即可。具有操作快捷、方便的特点。
[0092]需要说明的是,无人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8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方向,此时,由于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8本身是处于不断旋转的状态,而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之间在实施例中本身也是采用旋转实现紧固的连接方式。例如,当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是通过顺时针旋转实现二者之间紧固时,由于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8的正常旋转为逆时针,此时随着第一旋翼8的逆时针正常旋转,也即第一旋翼8相当于第一电机61有逆时针旋转的驱动。而由于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是通过顺时针旋转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紧固的,那么反之当出现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是逆时针旋转时,即会造成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之间的紧固关系出现松动,甚至导致第一旋翼8飞离第一电机61而造成无人机坠毁的现象发生。
[0093]因此,为了避免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第一旋翼8的正常逆时针旋转而造成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之间的紧固关系出现松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之间旋转拧紧的方向也设置成逆时针旋转的方向。也即,第一拆卸螺母74的外壁所设置的第一外螺纹78和第一螺纹扣73的内壁所设置的第一内螺纹76的咬合锁紧方向也是逆时针方向。这样就使得当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是通过逆时针旋转实现二者之间紧固时,由于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8的正常旋转为逆时针,此时随着第一旋翼8的逆时针正常旋转,也即第一旋翼8相当于第一电机61也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0094]而由于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恰恰是通过逆时针旋转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固,这样一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当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是通过顺时针旋转实现咬合锁紧时,由于第一旋翼8的正常旋转为逆时针而造成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之间的紧固关系出现松动,甚至导致第一旋翼8飞离第一电机61而造成无人机坠毁的技术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4本身也是通过逆时针旋转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固,当随着第一旋翼8的逆时针正常旋转,而使得第一旋翼8相当于第一电机61也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此时正好也加大了第一旋翼8和第一电机61 二者之间紧固关系,保证了飞行设备的正常安全飞行,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0095]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见图20-21,如上述所述,当通过第二螺钉7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旋翼8、所述第二螺孔79将所述第一拆卸螺母74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8上时,由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8所受到的外界阻力因素较多,如气流、风向等。这就使得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和/或旋翼轴3的震动比较大,然而,长时间的震动会使得第二螺钉72、第一旋翼8和第一拆卸螺母74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极不稳定,甚至造成第二螺钉72松动,继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增设第一减震片75,且在所述第一减震片75上开设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二螺钉7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旋翼8和第二螺孔79将所述第一拆卸螺母437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8上。作为优选,第一减震片75可呈圆片状,以增大第一减震片75与第一旋翼8上表面的接触面积,通过第二螺钉72将第一减震片75和第一旋翼8上表面相对于紧固,以减少第一旋翼8相对于第一电机61的震动,提高飞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能。
[009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钉71的数量是2个;所述第二螺钉72的数量是2个;所述第一螺孔77的数量是2个;所述第二螺孔79的数量是2个。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螺钉71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螺孔77,使得每一个所述第一螺钉71穿过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一螺孔77将所述第一螺纹扣73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61上;每一个所述第二螺钉72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螺孔79,使得每一个所述第二螺钉72穿过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二螺孔79将所述第一螺纹扣73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61上。
[0097]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然仅仅说明了第一电机和第一旋翼通过快拆组件7进行连接,使得其第一旋翼具有快速拆卸的特点。但是针对多旋翼无人机而言,如上述的第二旋翼和第二电机之间,也可以通过快拆组件7进行连接,使得第二旋翼同样具有快速拆卸的特点。针对第二电机与第二旋翼通过快拆组件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电机和第一旋翼之间的练习方式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98]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9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中,无人机包括第一旋翼、旋翼轴、云台和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包括: 机壳; 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呈空心结构,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口; 第二拆卸组件,所述第二拆卸组件将所述机壳可拆卸式的连接于所述机体上,并通过所述机壳盖合所述安装口; 其中,在所述机体中待安装的部件通过所述安装口相对于所述机体被放入或者被取出; 第一拆卸组件,所述第一拆卸组件固定于所述机体上; 旋翼动力组件,所述旋翼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旋翼轴上,并与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连接,以为所述第一旋翼的旋转提供动力,且所述旋翼动力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电调; 快拆组件,所述第一旋翼通过所述快拆组件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旋翼动力组件上;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拆卸组件将所述云台连接于所述机体上,使得所述云台通过所述第一拆卸组件与所述机体之间可拆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卸组件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云台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固定板进行滑动;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以对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实现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机体安装或者拆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平行; 横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横板相垂直,且所述横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滑动连接,所述云台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所述横板使得所述云台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进行滑动; 所述定位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以对所述横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位置进行定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一滑槽,以将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使得所述横板通过所述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进行滑动; 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并在所述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凸起时,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阻挡所述横板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内收缩时,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板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 第一定位柱塞,所述第一定位柱塞包括第一定位端; 第二定位柱塞,所述第二定位柱塞包括第二定位端;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并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时,所述第一定位端阻挡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所述第一定位端与所述横板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端对应的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并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以使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时,所述第二定位端阻挡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所述第二定位端与所述横板相分离,以使所述横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柱塞包括: 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定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端; 第一定位螺套,所述第一定位螺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螺栓上,且所述第一定位螺套和所述第一定位螺栓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压缩空间; 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定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空间内;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压缩空间和所述第一侧板,以在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 和, 所述第二定位柱塞包括: 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定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端; 第二定位螺套,所述第二定位螺套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上,且所述第二定位螺套和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压缩空间; 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定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内;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和所述第二侧板,以在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凸起或者收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螺栓的所述第一定位端上,设置有一第一卡凸,以将所述第一定位弹簧限定在所述第一压缩空间内,并使得所述第一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凸压缩所述第一定位弹簧; 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螺栓的所述第二定位端上,设置有一第二卡凸,以将所述第二定位弹簧限定在所述第二压缩空间内,并使得所述第二定位端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滑槽内收缩时,通过所述第二卡凸压缩所述第二定位弹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拆卸组件包括: 插座,所述插座固定于所述机体上; 第三定位柱塞,所述第三定位柱塞固定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第三定位柱塞包括第三定位端; 其中,所述第三定位端对应的插入所述插座中,以将所述机壳和所述机体卡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定位柱塞包括:定位柱和第三限位螺栓,所述定位柱固定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第三限位螺栓固定于所述定位柱上; 所述第三限位螺栓设置有所述第三定位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拆卸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动力组件包括: 第一电机,使得第一旋翼转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上; 冷却座,所述冷却座固定于所述旋翼轴上,且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冷却座上; 第一电调,所述第一电调固定于所述冷却座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电调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旋翼进行旋转; 其中,所述冷却座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口,以将所述冷却座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空间相通。
【文档编号】B64C27/08GK205707407SQ20162038625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赵国成, 罗伟, 范晖, 陈芳芳
【申请人】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