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1263发布日期:2022-06-17 22:2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2.由de 102018116161 a1已知一种被设计为垂直起落器的飞行器,该飞行器具有机身和由机身提供的飞机乘客舱。飞机乘客舱也被称为客舱。
3.在这样的飞行器硬着陆时,飞行器的机身以及由此飞机乘客舱可能受到损坏。这是不利的。
4.由us 5992794 a已知一种被设计为旋翼机的飞行器,该飞行器在机身的下侧具有可被吹胀的气囊。该气囊是依赖于飞行条件可被吹胀的,以便提供保护。
5.由de 102015218456 a1已知一种具有被设计为可展开的护套的防撞装置的另外的飞行器。
6.存在更好地保护飞行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飞行器。
8.该目的通过下文所述的飞行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在机身上紧固有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
9.利用本发明首次提出,在具有飞机乘客舱或者说客舱的载人的飞行器的机身上紧固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
10.该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为飞行器的机身提供了一种起皱区(knautschzone),以便例如在硬着陆时通过相应的保护体的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由此,减小了作用于飞机乘客舱以及由此作用于乘员的力和加速度。另外的优点在于,在水中着陆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在水中着陆时),紧固在机身上的、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提供浮力并且因此确保飞行器的漂浮能力。此外,利用这样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可以提供阻隔噪声的作用,以便减小向飞机乘客舱中传递的声响。
11.优选地,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尤其以可松开的方式紧固在机身下部和/或机身侧面。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的装配位置,即在机身的下侧处和/或在机身的侧壁处,是特别优选的,以便为机身以及由此飞机乘客舱提供保护作用。
12.优选地,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以可松开的方式紧固在机身上,尤其是通过螺纹连接。在此,以可松开的方式紧固是特别有利的,以便容易地、更确切地说在不损坏机身的情况下更换可能损坏的保护体。
13.优选地,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至少分区段地由金属泡沫和/或塑料泡沫构成。这种保护体是特别优选的,以便一方面通过塑性变形吸收能量,并且另一方面不仅在水中着陆时确保漂浮能力,而且减小传入到飞机乘客舱中的声响或者说噪声。
14.总体上,本发明在此公开下述1的技术方案,下述2-8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15.1.一种飞行器(10),该飞行器具有提供飞机乘客舱(12)的机身(11),其特征在于,在该机身(11)上紧固有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
16.2.根据上述1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紧固在该机身(11)下部。
17.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紧固在该机身(11)侧面。
18.4.根据上述1至3之一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以可松开的方式紧固在该机身(11)上。
19.5.根据上述4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在该机身(11)上。
20.6.根据上述1至5之一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至少分区段地由泡沫材料构成。
21.7.根据上述1至6之一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至少分区段地由金属泡沫构成。
22.8.根据上述1至7之一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至少分区段地由塑料泡沫构成。
附图说明
23.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自下文和以下说明中得出。将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在附图中:
24.图1示出飞行器的示意性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的飞行器。尤其,本发明涉及被设计为所谓的垂直起落器的飞行器,该垂直起落器在起飞时垂直地从地面提升,并在着陆时垂直地着陆在地面上。
26.图1极为示意性地示出了被设计为垂直起落器的飞行器10的立体视图,其中,飞行器10具有机身11,该机身提供了飞机乘客舱12。乘员在飞机乘客舱12中就座。飞机乘客舱12也被称为客舱。
27.图1还示出了螺旋桨单元13,其经由支柱14紧固在机身11上。螺旋桨单元13可以是涵道螺旋桨,其用于使飞行器10向前运动。
28.根据本发明,在飞行器10的机身11上紧固有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
29.藉由这样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尤其是在硬着陆时或在发生其他不期望的飞行事件时能够吸收能量,以便减小作用于机身11以及由此作用于乘员的力和加速度并因此保护机身11以及位于机身11的飞机乘客舱12中的乘员。
30.在图1中示出了多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5'、16'、17'。保护体15、16紧固或者说装配在机身11上,保护体15'、16'、17'从机身11被拆卸。
31.保护体15紧固在飞行器10的机身11的前下部,而保护体16紧固在侧下部。保护体17、17'可以与保护体15、16相邻接地紧固在机身11的下侧处。
32.在硬着陆或与障碍物发生撞击时,可以由装配在机身11上的保护体15、16、17或其中的每个保护体通过相应的保护体15、16、17的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由此,减小作用于机身11以及位于飞机乘客舱12中的乘员的力和加速度。可以减小机身11的损坏风险和飞机乘客舱12中的乘员的受伤风险。
33.保护体15、16、17的另外的优点在于,这些保护体确保了在有意或无意地在水中着陆时飞行器10的漂浮能力。
34.此外,藉由保护体15、16、17可以减小噪声或者说固体传声向飞机乘客舱12中的传入。
35.优选地,相应的保护体15、16、17以可松开的方式紧固在机身11上,优选通过螺纹连接。因此,相应的保护体15、16、17可以简单地被装配和拆卸,以便在受损后可以容易地更换这些保护体。
36.特别优选地,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分区段地由诸如金属泡沫和/或塑料泡沫的泡沫材料形成。
37.由泡沫材料制成的保护体拥有较小的重量,可以在发生塑性变形时有利地吸收能量,并且还有利地提供了噪声阻隔以及在水面着陆时提供了浮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飞行器(10),该飞行器具有提供飞机乘客舱(12)的机身(11),其特征在于,在该机身(11)上紧固有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紧固在该机身(11)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紧固在该机身(11)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以可松开的方式紧固在该机身(1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在该机身(1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至少分区段地由泡沫材料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至少分区段地由金属泡沫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器(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至少分区段地由塑料泡沫构成。

技术总结
一种飞行器(10),其具有提供飞机乘客舱(12)的机身(11),其中,在该机身(11)上紧固有至少一个可塑性变形的保护体(15,16,17)。17)。17)。


技术研发人员:S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时捷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