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用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697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用袋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区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开封用的撕裂线的包装用袋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图11(A)的正视图和图11(B)的展开图所示的包装有袋体已为人所知。该包装用袋体1000,为了容易地进行开封作业,在袋体1000的相对的一对面上设有缝纫机线迹状或变形缝纫机线迹状的撕裂线(以下将设在相互相对的一面1000A上的撕裂线称为“撕裂线2000”,将设在另一面1000B上的撕裂线称为“撕裂线3000”)。该现有技术的包装用袋体1000利用分别设在第一面1000A和第二面1000B上的撕裂线2000和撕裂线3000的部分进行撕裂而可容易地进行开封作业。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66444号中公开了设有变形缝纫机线迹状的撕开线的包装用袋体。
但是,图11(A)及图11(B)所示那样的现有的包装用袋体1000,如图12(A)所示,开封后形成的袋体1000的开封4000容易以密接的状态关闭,存在在需要时难以迅速地打开该开封4000将袋体1000中的被包装物容易地取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制造、开封作业容易,可以容易地进行开封后的开封口开闭的包装用袋体。
本发明人,反复深入地进行了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研究,其结果,发现了如下的情况,如图12B的展开图所示,现有的包装用袋体1000,沿形成着开封后形成的开口4000的第一面的撕裂线2000的缘部分5000和沿第二面的撕裂线3000的缘部分6000相互容易密接,因此,开封口4000容易关闭,当一旦关闭了时,不容易用指尖捏住其缘部分5000或缘部分6000的一方,从而是上述问题的产生的很大的原因。而且,发现了如下的情况,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上形成可以用手指捏住的部分(以下称为捏头部分),即使在开封后闭口后也可以用其捏头部分容易地打开开封口。
即,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具有相互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面及第二面的每一个上形成着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第一撕开线及第二撕开线、以及配置在第一撕开线和第二撕开线之间、且由相对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的第三撕裂线,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开封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地被形成。
如上所述,由于相对规定开封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因此在开封后的开封口上按照这些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形成捏头部分。因此,可以利用该捏头部分容易地进行开封口的开闭。另外,由于第三撕裂线配置在第一撕裂线与第二撕裂线之间,捏头部分确实地形成在开封后的开封口的所希望的区域。
在此,所谓“撕裂线”指的是在形成包装用袋体的包装材料上进行直线状或缝纫机线迹状的断开部加工等而被形成的撕裂线。由此,即使不使用刃具也可以容易地撕裂包装用袋体进行开封。另外,直线状的断开部加工指的是在包装材料上连续形成剩余微小的厚度的直线沟的加工,缝纫机线迹的断开部加工指的是在包装材料上隔着规定间隔连续形成切口或沟的加工。
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将包装用袋体的相互面对的一面作为“第一面”,将另一面成为第二面。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将在开封作业中撕裂包装体、实际上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形成的断裂口的缘作为“开封线”。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该开封线是沿分别形成在第一面及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撕裂包装用袋体而形成的开封线。即,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是以使用者利用第三撕裂线进行开封为前提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进行开封作业时的包装袋体的开封开始位置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都是第三撕裂线的端部。
另外,分别设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在将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沿第一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移动到第二面上时,第一面的第三撕裂线和第二面的第三撕裂线在第二面上至少其端部的一部分相互以可以共有上述的开封开始位置的范围中重合的状态被配置着。
另外,与上述第三撕裂线同样地,分别设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一撕裂线在将第一面上的第一撕裂线沿该第一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移动到第二面上时,最好是相互以与上述第三撕裂线相同的状态被配置。但是,该第一撕裂线若是可以利用第三撕裂线的倾斜形成具有所希望的面积捏头部分的范围,则也可以相互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偏移地被配置。
另外,分别形成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二撕裂线,以满足与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一撕裂线彼此的相对配置位置相同的条件的方式被配置着。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袋体中的“第三撕裂线”指的是由于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具有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作用,有意地将在开封作业中从开封开始点(即第三撕裂线的端部)沿该第三撕裂线实际形成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开封线的行进方向在该第三撕裂线的中途一旦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改变方向时,使开封线从形成着第三撕裂线的区域朝向形成在同一面上的第一撕裂线或形成着第二撕裂线的区域行进的撕裂线。
在此,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具有的倾斜在开封时根据施加在各面上的各撕裂线上的负荷适当地被设定,以便可以使开封线从第三撕裂线顺利地离开。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具有的倾斜作为“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来进行记述。
另外,分别形成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指的是在开封时将由于上述第三撕裂线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离开地行进来的开封线在其形成区域内捕获而防止开封线从其形成区域内进一步向外部行进,在其形成区域内有意地将开封线的行进方向再次转换到所希望的开封方向上的撕裂线。
另外,“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面上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被形成”的状态,指的是为了使在开封时形成的开封线,在第一面侧由于第一面的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离开的方向与在第二面侧由于第二面的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而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离开的方向成为相反的方向而分别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形成第三撕裂线的状态。即,在第一面中形成着第三撕线的区域上行进的开封线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改变到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方向)时,为了使在第二面中形成的第三撕裂线的区域行进的开封线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改变到第二撕裂线方向(或第一撕裂线方向)而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分别形成第三撕裂线的情况。
这样,通过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在将分别形成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端部相互重合的部分作为开封开始位置而从该部分进行包装用袋体的开封时,在开封作业中同时地行进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开封线如下地形成下去。
即,在开封作业中在第一面上沿第一面的第三撕裂线行进的开封线由于第三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倾斜的控制而将其行进方向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离开,朝向同一面上的第一撕裂线(或同一面上的第二撕裂线)行进,到达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而且,到达第一面的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的开封线由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再次控制为使其行进方向朝向所希望的开封方向,最终在第一面上沿其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行进。
另外,在开封作业中在第二面上沿第二面的第三撕裂线行进的开封线由于第三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倾斜的控制而将其行进方向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离开,朝向同一面上的第二撕裂线(或同一面上的第一撕裂线)行进,到达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而且,到达第二面的第二撕裂线(或第一撕裂线)的开封线由第二撕裂线(或第一撕裂线)再次控制为使其行进方向朝向所希望的开封方向,最终在第二面上沿其第二撕裂线(或第一撕裂线)行进。
这样,形成在第一面上的开封线沿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形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开封线沿第二撕裂线沿第二撕裂线(或第一撕裂线)形成,其结果,根据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任何一个上的第一面的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和第二面的第二撕裂线(或第一撕裂线)的距离的大小形成捏头部分。
另外,如上所述地通过使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面上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被形成的方式形成分别设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可以容易地形成开封后的捏头部分,因此不需要预先形成特别的捏头部分并将其设在被设定的开封口附近。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最好是第三撕裂线形成为由1~10根撕裂线构成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确实地确保形成在开封后的开口上的捏头部分的面积充分大,可以容易地用手指捏持。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最好是相对于所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25~45°的倾斜地形成构成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由此,在开封时,可以在分别形成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形成区域内行进的开封线的行进方向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更加顺利地朝向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的方向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的用袋体中,最好是第一撕裂线及/或第二撕裂线形成为由1~10根撕裂线构成的集合体。通过这样,在开封时,可以确实地将在第三撕裂线中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离开朝向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行进来的开封线在其形成区域内捕捉。因此,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在开封时在加在沿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的部分上的力的作用下开封线在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的形成区域内不被捕捉而进一步向外行进。另外,在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的形成区域内,可以更加确实地将开封线的行进方向再次转向到所希望的开封线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最好是分别由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一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构成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一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
通过这样地,在开封时,可以确实地将在第三撕裂线中从规定的开封方向离开朝向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行进来的开封线在其形成区域内捕捉住。因此,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在开封时施加在沿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的部分上的力的作用下开封线在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的形成区域内不被捕捉而进一步向外部行进。另外,也可更加确实地在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的形成区域内控制开封线的行进方向而将其再次转换到所希望的开封方向。
在此,“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一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构成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状态指的是在第一面之侧,与以将在开封时形成的开封线的行进方向转换到朝向第一撕裂线区域的方向的方式形成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的情况相反,以将到达了第一撕裂线的形成区域的开封线的行进方向再次转换为朝向第三撕裂线区域的方向的形式形成第一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另外,“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一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状态在第二面中也成为与上述的第一面中的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和第一撕裂线的倾斜的关系同样的状态。
另外,“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状态指的是与以在开封时形成的开封线的行进方向转换到朝向第二撕裂线区域的方向的方式形成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的情况相反,以将到达了第二撕裂线的形成区域的开封线的行进方向再次转换为朝向第三撕裂线区域的方向的形式形成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另外,“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沿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状态在第二面中也成为与上述的第一面中的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和第一撕裂线的倾斜的关系同样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最好是构成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分别相对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25~45°的倾斜。由此,开封时在形成与第一面及第二面各自上的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的形成区域内行进的开封线的行进方向可以理更顺利地朝向的所希望的开封方向转向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分别具有的倾斜记述为“第一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及“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最好是还具有形成在第三撕裂线的端部的开封用的切口。由该切口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始开封作业。另外,由该切口可以在不拉裂包装用袋体的各撕裂线的形成区域以外的部位的情况下确实地利用撕裂线的形成区域的部位撕裂包装用袋体来使其开封。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最好还具有密封开封后的开封口的密封装置。由此,即使在开封后也可以再次完全地关闭开封口。可以以密闭状态保持未使用的被包装物。在此,“密封装置”指的是塑料拉链等的用于密闭开封口的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最好是由复合包装材料构成,该复合材料由以气密状态稳定地保持被包装物的至少一个密封层和具有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至少一个层构成。由于使用具有层积构造的复合包装材料,可以提高包装袋体的强度,并且可以根据用于将被包装物保存在袋体内的条件选择各层的材质。
另外,可以由密闭层在开封前将被包装物保持为所希望的密闭保存状态。这对于如下的情况特别有效,即,对作为被包装物选择医药品、食品等那样的具有挥发性的构成成份的物质、品质很大地依赖于水分的含有量的物质、由于空气中的氧气的氧化反应容易引起品质变差的物质等的情况特别有效。
另外,在此,所谓“密闭层”指的是以密闭状态可以保存被包装物的材质的层,更好时对于被包装物具有化学性稳定的表面、或施加了化学性稳定的表面加工的层、是对于被包装物的构成成份几乎没有吸附性及透过性的层、是对于外部的空气成份及水分几乎没有透过性的层、防止被包装物的变质或劣化而可以以几乎初始的状态稳定地保持被包装物的层。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其密闭层最好是铝层。铝箔气密性优良,而且由于表面的氧化皮膜其化学上稳定。而且由于重量轻且容易开封,适合于用作密闭层。特别是在是含有多量挥发性成份的糊剂(パツプ剂)等时,最好是使用层构成中含有作为片状构成材料不会透过该挥发性成份的铝薄或气体阻挡性的材料、不会吸附挥发性成份地丙烯腈薄膜或含有它们的积层材料。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第三撕裂线分别形成为多根撕裂线的集合体时,在说明各自的间隔时,根据以下的定义说明。
即,第一撕裂线的第二撕裂线侧的边缘与第二撕裂线的第一撕裂线侧的边缘的间隔是在构成第一撕裂线的撕裂线之中形成在离第二撕裂线最近的位置上的线与构成第二撕裂线的撕裂线之中形成在离第一撕裂线最近的位置上的线的间隔,将此作为“第一撕裂线与第二撕裂线的间隔”。
另外,第一撕裂线的第三撕裂线侧的边缘与第三撕裂线的第一撕裂线侧的边缘的间隔是在构成第一撕裂线的撕裂线之中形成在离第三撕裂线最近的位置上的线与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之中形成在离第一撕裂线最近的位置上的线的间隔,将此作为“第一撕裂线与第三撕裂线的间隔”。
而且,第二撕裂线的第三撕裂线侧的边缘与第三撕裂线的第二撕裂线侧的边缘的间隔是在构成第二撕裂线的撕裂线之中形成在离第三撕裂线最近的位置上的线与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之中形成在离第二撕裂线最近的位置上的线的间隔,将此作为“第二撕裂线与第三撕裂线的间隔”。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的一最佳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的展开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的放大概略剖面图。
图4是表示在开封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时形成在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之间的实际的开封线的简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的开封后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开封后的包装用袋体的展开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展开图。
图8是表示在开封图7所示的包装用袋体时形成在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之间的区域的实际的开封线的简图。
图9是由直线状的断开线加工形成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包装用袋体的展开图。
图10是由缝纫机线迹的断缝加工形成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包装用袋体的展开图。
图11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包装用袋体的开封前的状态的正视图,图11B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包装用袋体的开封前的状态展开图。
图12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包装用袋体的开封后的状态的正视图,图12B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包装用袋体的开封后的状态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图中,在相同或相当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图中的包装用袋体及其一部分都将形成开封口的侧作为上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的一最佳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的展开图。图3是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的放大概略剖面图。图4是表示在开封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时形成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实际的开封线的简图。另外,以图1~图3中,为了方便说明,形成包装用袋体的上部的各撕裂线的部位较大地强调地描绘在收纳被包装物的包装用袋体下部的部分。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用袋体10,使具有矩形的层积构造的复合包装材料18A和复合包装材料18B两片重叠,由压接加工等密封各外缘部而形成为四方都密封的形态。
另外,在该包装用袋体10的第一面10A的上方部侧与第一面10A的短边方向平行地分别从上方侧依次地形成着开封用的第一撕裂线100A、第三撕裂线300A、第二撕裂线200A。另外,在第二面10B上也分别从上方侧依次地形成着开封用的第一撕裂线100B、第三撕裂线300B、第二撕裂线200B。
在此,如图2所示,形成在第一面10A上的第一撕裂线100A和形成在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100B都形成在与矩形包装袋体10的上部的一边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另外,形成在第一面10A上的第二撕裂线200A和形成在第二面10B上的第二撕裂线200B的相对配置位置关系及形成在第一面10A上的第三撕裂线300A和形成在第二面10B上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相对配置位置关系也与第一撕裂线100A及第一撕裂线100B相同。
另外,第一面的第三撕裂线300A是分别从上方平行地形成3根撕裂线320A、340A、360A的集合体,这些撕裂线320A、340A、360A分别由多个缝纫机线迹断开部构成,该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同样,第二面的第三撕裂线300B是分别从上方平行地形成3根撕裂线320B、340B、360B的集合体,这些撕裂线320B、340B、360B分别由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该多个缝纫机线迹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用袋体10,构成第一面10A上的第三撕裂线300A和第二面10B上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D300。
在该包装用袋体10中,构成第二面10A的第三撕裂线300A和第二面10B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各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的倾斜如下地被设定。
即,如图4所示,在第一面10A中,第三撕裂线300A的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是相对于在第三撕裂线300A的形成区域内从成为开封开始点的切口50出发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平行地行进的开封线L10A向伏角的方向导引的倾斜、即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离开开封线L10A的方向导引的倾斜。另外,在第二面10B中,第三撕裂线300B的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是相对于在第三撕裂线300B的形成区域内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平行地行进的开封线L10B向仰角的方向导引的倾斜、即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离开开封线L10LB的方向导引的倾斜。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面10A的第一撕裂线100A是分别从上方平行地形成2根撕裂线120A、140A的集合体,该撕裂线120A、140A分别由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而且,这些撕裂线120A、140A的断开部的倾斜与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300A的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50的倾斜的倾斜方向相反。同样,第二面10B的第一撕裂线100B是分别从上方平行地形成2根撕裂线120B、140B的集合体,该撕裂线120B、140B分别由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而且,这些撕裂线120B、140B的断开部的倾斜与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口方向50的倾斜的倾斜方向相反。
另外,由图4所示,构成第一面10A上的第一撕裂线10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100B的各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D100。
在该包装用袋体10的情况下,构成第一面10A上的第一撕裂线10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100B的各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的倾斜如下的被设定。
即,如图4所示,在第二面10B中,第一撕裂线100B的断开部的倾斜是将开封线L10B向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为伏角的方向诱导的倾斜、即由先前所述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断开部的倾斜而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离开而朝向第一撕裂线100行进来的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再朝向第三撕裂线300B转换方向的倾斜。在此,在第一撕裂线100B中,被方向转换后的实际的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由于兼作开封时实加在构成第一撕裂线100B的各撕裂线的各断开部上的力的方向,因此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平行。另外,在该包装用袋体10中,由于先前所述的第三撕裂线300A的倾斜的设定条件,在实际的开封时开封线L10A不从第三撕裂线300A行进到第一面10A中的第一撕裂线100A上,但是第一撕裂线100A的断开部的倾斜的是向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为仰角的方向导引的方向倾斜。即,如图4所示,第一面10A的第一撕裂线100A的断开部的倾斜与在用展开图表示包装用袋体10时与第二面10B的第一撕裂线100B的断开部的倾斜平行。
另外,第一面10A的第二撕裂线200A是分别从上方平行地形成2根撕裂线220A、240A的集合体,该撕裂线220A、240A分别由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而且,这些撕裂线220A、240A的断开部的倾斜与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300A的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的倾斜方向相反。同样,第二面10B的第二撕裂线200B是分别从上方平行地形成2根撕裂线220B、240B的集合体,该撕裂线220B、240B分别由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而且,这些撕裂线220B、240B的断开部的倾斜与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50的倾斜的倾斜方向相反。
另外,由图4所示,构成第一面10A上的第二撕裂线20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二撕裂线200B的各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规定的倾斜D200。
在该包装用袋体10的情况下,构成第一面10A上的第二撕裂线20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二撕裂线200B的各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的倾斜如下的被设定。
即,如图4所示,在第一面10A中,第二撕裂线200A的断开部的倾斜是将开封线L10A向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为仰角的方向诱导的倾斜、即由先前所述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断开部的倾斜而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离开而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行进来的开封线L10A的行进方向再朝向第三撕裂线300B转换方向的倾斜。在此,在第二撕裂线200A中,被方向转换后的实际的开封线L10A的行进方向由于兼作开封时实加在构成第二撕裂线200A的各撕裂线的各断开部上的力的方向,因此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平行。另外,在该包装用袋体10中,由于先前所述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倾斜的设定条件,在实际的开封时开封线L10B不从第三撕裂线300B行进到第二面10B中的第二撕裂线200B上,但是第二撕裂线200B的断开部的倾斜的是向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为伏角的方向导引的方向倾斜。即,如图4所示,第二面10B的第二撕裂线200B的断开部的倾斜与在用展开图表示包装用袋体10与第一面10A的第二撕裂线200A的断开部的倾斜平行。
而且,在构成第一面10A的第三撕裂线300A的撕裂线340A与构成第二面的10B的第三的撕裂线300B的撕裂线的340B的端部,从第一面10A贯通到第二面10B地形成着用于顺利地开始开封作业的切口50。
另外,在包装用袋体10的内部,用于开闭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的塑料拉链40(密闭装置)与第一面10A的第二撕裂线200A及第二面10B的第二撕裂线200B平行且位于它们的下方侧。
以下根据图1~图6详细说明各构成要素。
在此,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包装用袋体的开封后的状态的正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开封后的包装用袋体的展开图。
形成包装用袋体10的复合包装材料18使用的是具有四层构造的复合层压膜18,该复合层压膜18是如图3所示地层叠作为从外侧到内侧的方向形成撕裂线的层的纸12和作为未形成撕裂线的密闭层的层叠塑料膜14、铝箔16、塑料薄膜14。在此,如先前所叙述的那样,从重量轻且开封容易、气密性、化学稳定性优良的点考虑,最好是将铝箔用作密闭层之一。该复合层压膜18可以使用干层压法、湿层压法、热熔层压法、挤压层压法等已知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在不贯通形成撕裂线的层而具有微小的厚度地形成撕裂线的断开部时,也可以在密闭层上形成撕裂线。
另外,该复合包装材料18的各层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不管撕裂线的形成如何,都可以适当地从纸、无纺布、铝、玻璃纸、尼龙、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腈、烯烃、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体、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中选择。另外,也可以在它们上涂敷印刷油墨、粘接剂等、或用蒸镀或离子喷镀等的方法在它们上设置薄膜。作为薄膜,除了铝等的金属之外,还可以使用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等的气体阻挡性与透明性高的薄膜。无论是哪一种,作为薄片状构成材料最好是具有包装袋那样的充分的柔软性的材料。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面10A上的第一撕裂线100A和第三撕裂线30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100B和第三撕裂线300B分别具有规定间隔W13地相互平行地被配置着。另外,第一面10A上的第二撕裂线200A和第三撕裂线30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二撕裂线200B和第三撕裂线300B分别具有规定间隔W23地相互平行地被配置着。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各撕裂线的断开部都只形成在复合包装材料18的最外层的纸12上。
在此,第一面10A上的第一撕裂线100A和第三撕裂线300A(或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100B和第三撕裂线300B)之间的间隔W13是在第一撕裂线100A中处于与第三撕裂线300A最近的位置的撕裂线140A与第三撕裂线300A中的形成在与第一撕裂线100A最近的位置的撕裂线320A的距离(或是在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100B中处于与第三撕裂线300B最近的位置的撕裂线140B与第三撕裂线300B中的形成在与第一撕裂线100B最近的位置的撕裂线320B的距离)。
而且,在开封时,实际的开封线在第一面10A中形成在第一撕裂线100A与第二撕裂线200A之间的区域内、在第二面10B中形成在第一撕裂线100B与第二撕裂线200B之间的区域内,形成开封口。
如上所述,通过分别在第一面10A、第二面10B上配置各撕裂线,可以如下所述地在开封时形成开封线L10A和开封线L10B。首先,如在前边用图4所述的那样,在开封时,在施加在第三撕裂线300A上的力的作用下,开封线L10A按照多个缝纫机线迹上断开部的倾斜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行进。另外,在开封时,在施加在第三撕裂线300B上的力的作用下,开封线L10B也同样地朝向第一撕裂线100B行进。接着,到达了第二撕裂线200A的形成区域的开封线L10A按照构成第二撕裂线200A的各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上断口的倾斜将其行进方向转换到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进行行进。与此同时,到达了第一撕裂线100B的形成区域的开封线L10B也同样地将其行进方向转换为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进行行进。
这时,例如在第一面10A中,在最初想要利用第三撕裂线300A的断开部的倾斜将开封线L10A的行进方向从第三开封线300A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的方向行进时,由于开封时施加力的情况,即使在一个断开部处不将开封线L10A的行进方向从第三撕裂线300A顺利地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开封线L10A原样不变地与开封方向L50平行地行进,通过相对于其行进方向同列或在其下段连续地配置新的断开部而等待着。因此,最终,开封线L10A将其行进方向确实地从第三撕裂线300A朝向200A行进(参照图4中,开封线L10A)。
另外,到达了第二撕裂线200A的开封线L10A即使由于开封时力的施加状况而在一个断开部外不能将其行进方向顺利地转换为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而在第二撕裂线200A的形成区域内朝向下方行进,由于同列或在其下段连续地配置着新的断开部等待着,因此最终,开封线L10A可以将其行进方向确实地修正为与开封方向L50平行,不会从该方向大地离开地行进下去(参照图4中,开封线L10A)。
同样,即使在第二面10B中,开封线L10B也由第三撕裂线300B及第一撕裂线100B控制其行进方向,而将其行进方向确实地修正为与开封方向L50平行,不会从该方向大地离开地行进下去(参照图4中,开封线L10B)。而且,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双方中,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最终被控制为与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平行,同时将包装用袋10撕裂下去。
其结果,如图5及图6所示,在包装用袋体10的开封后的开封口60上沿开封线L10B的缘部分70相对于开封线L10A突出,该突出部分成为开封口60的捏头部分70。
在开封作业中,为了如上所述地使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理想地发挥功能而确保充分的捏头部分70,在考虑所使用的复合包装材料18的强度的同时设定分别构成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的根数、图4所示的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长度W300、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间的间隔W320、构成第三撕裂线的各撕裂线的间隔W310、第三撕裂线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300、图3所示的第一撕裂线与第三撕裂线的间隔W13、第二撕裂线与第三撕裂线的间隔W23、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形状。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作为构成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与第三撕裂线同样地采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时,一边考虑复合包装材料18的强度一边设定被使用的图4所示的第一撕裂线的断开部的长度W100、第一撕线的断开部间的间隔D120、构成第一撕裂线的各撕裂线的间的间隔W140、第一撕裂线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100、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的长度W200、第二撕线的断开部间的间隔D220、构成第二撕裂线的各撕裂线的间的间隔W240,第一撕裂线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200。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根数分别较好是1~10根,最好是2~4根。在撕裂线的根数超过10根时,在制造上很麻烦,并且由开封而撕掉的包装用袋体的部位大,不令人满意。
另外,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多根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在开封时,可以将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形成的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渐渐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离开,更加切实地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及第一撕裂线100B去,可以更加切实地进行开封作业。特别是在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的根数是2~4根时,由于可以适度地确保第三撕裂线的形成区域,因此可以在开封处的包装用袋体10上形成足够的捏头部分70,并且,没有凸凹地水平地美观地形成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因此,有开封后的开封口的美观性也变好的倾向。
另外,第三撕裂线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300最好是25~45°。由此,可以在开封时更加顺利地将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转换为第一撕裂线100B或第二撕裂线200B的方向。
与此相反,当上述的斜角度D300小于25°时,在将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转换第一撕裂线100B或第二撕裂线200B的方向时,由于倾斜角度小,在到达第一撕裂线100B或第二撕裂线200A之前形成的开封线的实效距离变长。其结果,开封后的包装体10的开封口60上形成的捏头部分70的大小不足够的方向倾向变大。另外,当上述的斜角度D300超过45°时,在将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转换第一撕裂线100B或第二撕裂线200A的方向时,由于倾斜角度大,施加到撕裂线的一个断开部上的开封时的力变大,因此,容易在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上形成凸凹或裂纹,其结果,由损于开封后的包装体10的开封口60及捏头部分70的美观的倾向变大。
另外,构成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撕裂线的根数分别较好是1~10根,更好是2~4根。当撕裂线的根数超过10时,在制造上很麻烦,并且由开封而撕掉的包装用袋体的部位大,不令人满意。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多根构成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撕裂线,在开封时,可以不会将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离开而朝向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行进来的开封线在该第一撕裂线或第二撕裂线的行进区域内进一步向外部行进,可以更确实地捕捉该开封线,接着,可以将开封线的行进方向由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确实地再次转换方向。特别是在构成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撕裂线的根数是2~4根时,可以在开封后的包装用袋体10上形成足够的捏头部分70,并且,没有凸凹地水平地美观地形成开封线L10A及开封线L10B,因此,有开封后的开封口的美观性也变好的倾向。
另外,第一撕裂线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100最好是25~45°。由此,可以在开封时更加顺利地将在第一撕裂线100B的形成区域内行进的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顺利地转换到开封方向L50。另外,即使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设定形成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的各第一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倾斜时,在第一面10A中,在开封线L10A与第一撕裂线100A之间也可以获得同样的作用效果。
与此相反,当上述的斜角度D100小于25°时,在从第三撕裂线300B朝向第一撕裂线100B行进来的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转换所希望的开封方向时,由于倾斜角度小,在成为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平行的状态之前所形成的开封线的实效距离变长。其结果,开封后的包装体10的开封口60上形成的捏头部分70的不足够大的方向倾向变大。另外,当上述的斜角度D100超过45°时,在将从第二面10B的第三撕裂线300B朝向第一撕裂线100B行进来的开封线L10B的行进方向转换为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时,由于倾斜角度大,施加在撕裂线的一个断开部上的开封时的力变大,因此开封后的开封线L10A不是美观的水平线,容易产生显著的凸凹和不需要的裂口。其结果,有损于开封后的包装用袋体10的开封口60及捏头部分70的美观,尽管形成着捏头部分70,由于不必要的裂口,容易产生难以用手指捏住的不良情况的倾向变大。
另外,即使在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设定形成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的各第一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倾斜的情况下,在上述倾斜角度D100小于25°及上述倾斜角度D100超过45°时,在第一面10A中,也认为产生与开封线L10A和第一撕裂线100A之间的相同的不良情况。
另外,第二撕裂线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200最好是25~45°。由此,可以在开封时更加顺利地将在开封线L10A的行进方向更加顺利地朝向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转换。另外,即使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设定形成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的各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倾斜时,在第二面10B中,在开封线L10B与第二撕裂线200B之间也可以获得同样的作用效果。
与此相反,当上述的斜角度D200小于25°时,在从第三撕裂线300A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行进来的开封线L10A的行进方向转换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时,由于倾斜角度小,在成为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平行的状态之前所形成的开封线的实效距离变长。其结果,开封后的包装体10的开封口60上形成的捏头部分70的不足够大的方向倾向变大。另外,当上述的斜角度D200超过45°时,在将从第三撕裂线300A朝向第二撕裂线200A行进来的开封线L10A的行进方向转换为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时,由于倾斜角度大,施加在撕裂线的一个断开部上的开封时的力变大,因此开封后的开封线L10A不是美观的水平线,容易产生显著的凸凹和不需要的断开部。其结果,有损于开封后的包装用袋体10的开封口60及捏头部分70的美观,尽管形成着捏头部分70,由于不必要的断开部,也容易产生难以用手指捏住的不良情况的倾向变大。
另外,即使在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设定形成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的各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倾斜时,在上述倾斜角度D200小于25°及上述倾斜角度D200超过45°时,在第二面10B中,也认为产生与开封线L10B和第二撕裂线200B之间的相同的不良情况。
另外,第一撕裂线与第三撕裂线的间隔W13、第二撕裂线与第三撕裂线的间隔W23也可以根据作用条件设定为零。通过这样,可以将形成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第三撕裂线的空间更加紧凑。
切口50是开封时的开封开始点。因此重要的是该切口50形成在可以进行有效的开封位置、即对应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形成着的第一面10A的第三撕裂线300A和第二面10B的第三撕裂线300B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位置。
从该观点出发,如图2所示,切口50最好是形成在包括第一面10A的第三撕裂线300A的端部和第二面10B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端部的密封部分10a及密封部分10b的区域R50内,更好是形成在包含构成第三撕裂线300A的撕裂线中的处于中央部的撕裂线340A的端部与构成第三撕裂线300B的撕裂线中的位于中央部的撕裂线340B的端部的区域R50内。这是因为,将切口50形成在上述以外的部位开始开封时,各开封线L10A和L10B不能充分地利用第三撕裂线300A及第三撕裂线300B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行进,不能分别有效地行进到应该形成的第一撕裂线100B和第二撕裂线200A的区域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切口50将复合包装材料18的密封部分10a及密封部分10b切入到与构成第三撕裂线300A的撕裂线340A与构成第三撕裂线300B的撕裂线340B接触的位置。由此,在开封作业中可以利用第三撕裂线300A及第三撕裂线300B顺利地开始开封。另外,该切口50的切入深度为了能保持开封前的包装用体10的密封状态而设定得比密封部分10a及密封部分10b的宽度小。该切口50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所谓的I字形切口、V字形切口。
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用袋体10中,如图2所示地设定第三撕裂线300A及第三撕裂线300B的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因此,如图5及图6所示,在开封后,沿构成第二面10B的第一撕裂线100B的撕裂线的任何一个上(图5及图6中是撕裂线140B)形成的开封线L10b的边缘部分70突出到构成第一面10A的第二撕裂线200A的撕裂线的任何一个上(图5及图6中是撕裂线220A)形成的开封线L10A的上方而形成为捏头部分70,使用于开封口60的开闭。
另外,开封的开始方向S50在图1及图3中表示的是从第二面10B扭转到第一面的10A的方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用袋体10中,也可以将开封的开始方向S50设定为相反方向,即使扭转到哪个方向都可以在开封后的开口60上确实地形成捏头部70。
如图3所示,塑料拉链40的雄部40A配设在第一面10A的内侧的塑料膜层14上,雌部40B以与雄部40A相面对的方式配设在第二面20B的内侧的塑料膜层14上。通过啮合该塑料拉链40的雄部40A和雌部40B,即使在包装用袋体10开封后,也可以以所希望的密封状态保持剩余在包装用袋体10内的未使用的被包装物。
另外,收纳在包装用袋体内的被包装物未被特别限定,但是,该包装用袋体使用于希望开封后密封保存未使用物而且在需要时容易取出其未使用物的被包装物时特别有效。例如适用于含有锡普糊剂、薄荷油复合剂(テ一プ)医药品、食品材料、化妆品、梳妆用品信封等的被包装物。
以下,根据图1~图6说明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用袋体10的使用方法。
首先,如图1和图3所示,轻轻地捏住包装用袋10的形成着切口的部位,向开封开始方向S50拧开始进行开封。
如图4所示,当将包装用袋体10从切口50开始开封时,按照第三撕裂线300A及第三撕裂线300B的断开部的倾斜,分支为朝向第一面10A去的开封线L10A和朝向第二面10B去的开封线L10B。其后,该开封线L10A和开封线L10B在用于开封而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分别朝向第一面10A的第二撕裂线200A和第二面10B的第一撕裂线100B行进。
其后,分别到达了第一面10A的第二撕裂线200A和第二面10B的第一撕裂线100B的形成部位的开封线L10A和开封线L10B在第二撕裂线200A及第一撕裂线100B的断开部的倾斜的作用下,分别被渐渐地控制成为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方向平行,最后到达与切口50相对的包装用袋体50的边缘。
因此,使用者可以在不特别用意的情况下顺利地且干净利索地进行包装用袋体10的开封作业。而且,通过用手指捏住开封后的开封口60上的捏头部分70,即使在开封后也可以容易地开闭包装用袋体10。例如,即使是高龄者或孩子等难以用手指进行灵巧的作业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捏头部分70容易地进行包装用袋体10的开闭作业。另外,由于设置着塑料拉链40,因此,未使用的被包装物也可以不使其品质变坏地以密封状态被保存。
另外,该包装用袋体10可以如图2所示地使用由相同的图案形成各撕裂线的两片复合包装材料18制造,因此,其制造容易而且生产效率非常高。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8是表示开封图7的包装用袋体10形成在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之间的区域上的实际的开封线的简图。
图7所示的包装用袋体11相对于图1~图3所示的包装用袋体10的构成,其第三撕裂线、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配置条件在以下之点不同。
如图8所示,形成在包装用袋体11的第一面10A上的第三撕裂线300A由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倾斜角度D300的8根撕裂线320A、330A、340A、350A、360A、370A、380A、390A构成。在该包装用袋体11中,由于第三撕裂线300A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倾斜,开封线L10A被向下方的第二撕裂线200A的方向导引。
而且,构成这些第三撕裂线300A的8根撕裂线,由撕裂线320A、340A、360A、380A构成的第一组和由330A、350A、370A、390A构成的第二组配置成在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方向具有规定的间隔W340、在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的具有规定的间隔W360。
在此,第一组撕裂线的断开部与第二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相对配置关系设定为当将第一组撕裂线的断开部沿其倾斜方向直线地延伸时,与第二组撕裂线的某一撕裂线重合。例如,在图8中,在看与切口50接触的第一面10A上的第三撕裂线300A的属于第一组的撕裂线360A的断开部时,将该断开部沿其倾斜方向向下方直线延伸时,与属于第二组的撕裂线390A的断开部重合。通过这样地设定第一组撕裂线的断开部与第二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开封线L10A更确实地导引到下方的第二撕裂线200A。
另外,第一组撕裂线的断开部与第二组撕裂线的断开部在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方向上错开规定的间隔W340的状态下被配置着。因此,在刚刚开封开始后,即使开封线L10A不顺利地朝向下方的撕裂线200A行进、例如在第三撕裂线300A的第一组的形成区域内沿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行进时,开封线L10A也确实地被沿开封方向相邻的第二组撕裂线的断开部、或与该第二组相邻的第一组撕裂线的断开部捕捉,将其行进方向转换为朝向下方的第二撕裂线200A。
这样,从将开封线L10A更加确实地导引到第二撕裂线200A,更加确实地捕捉在第三撕裂线300A的第一组形成区域内沿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行进的开封线L10A的观点出发,适当地调节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角度D300、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宽度W300、前边所述的第一组撕裂线与第二撕裂线的规定间隔W340及W360。
另外,形成在包装用袋体11的第二面10B上的第三撕裂线300B由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具有倾斜角度D300的8根撕裂线320B、330B、340B、350B、360B、370B、380B、390B构成。在该包装用袋体11的情况下,由于第三撕裂线300B的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倾斜,开封线L10B被向上方的第一撕裂线100B的方向导引。
另外,这些构成第三撕裂线300B的8根撕裂线中,由撕裂线320B、340B、360B、380B组成的第一组与由330B、350B、370B、390B组成的第二组在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W340,在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W360。
在这种情况下,从与前面所叙述的开封线L10A相同的观点出发,适当地调节各撕裂线的倾斜角度D300、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宽度W300、前面所叙述的第一组撕裂线与第二组撕裂线的规定间隔W340W360。
另外,如图8所示,形成在包装用袋体11的第一面10A上的第一撕裂线100A及第二撕裂线200A如上所述地形成为相对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具有相反的倾斜D200及D100。而且,第一撕裂线100A及第二撕裂线200A由连续地形成着将两个断开部作为一组的断开部组的1根撕裂线构成。在此,在该包装用袋体11的第一面10A中,由于上述那样的第三撕裂线300A的断开部的倾斜的设定,实际开封时所使用的是第二撕裂线200A。
第二撕裂线200A以相对第三撕裂线300A几乎没有间隙地相邻的状态被配置着。另外,在相对于第三撕裂线300A,第二撕裂线200A是以在将第三撕裂线300A的撕裂线的断开部沿其倾斜方向直线延长时,其直线横断将第二的撕裂线200A的2个断开部作为一组的撕裂线的组的方式被配置着。例如,在图8中当观看与切口50接触着的第一面10A上的属于第三撕裂线300A的第一组的撕裂线360A的断开部时,当该断开部沿其倾斜方向直线地延长时,与属于第二组的撕裂线390A的断开部重叠。另外,当将撕裂线390A的断开部沿其倾斜方向向下方直线地延长时,其直线横断将第二撕裂线200A的2个断开部作为一组的断开部组。
通过将这样的第二撕裂线200A相对第三撕裂线300A配置,可以更加确实地捕捉从第三撕裂线300A向下方被导引的开封线L10A,接着,可以确实地转换到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另外,第二撕裂线200A可以只由1根撕裂线构成。可以缩小形成撕裂线的空间。
从用由更少根数的撕裂线构成的第二撕裂线200A更加确实地进行上述开封线L10A的捕捉和方向转换的观点出发,可以适当地调节第二撕裂线200A的倾斜角度D200、第二撕裂线200A的断开部的宽度W200、第二撕裂线200A的断开部组间的间隔W220、构成第二撕裂线200A的断开部组的2个断开部间的间隔W240。
另外,如图8所示,形成在包装用袋体11的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100B及第二撕裂线200B如上所述地形成为相对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具有相反的倾斜D200及D100。而且,第一撕裂线100B及第二撕裂线200B由连续地形成着将两个断开部作为一组的断开部组的1根裂线构成。在此,在该包装用袋体11的第一面10B中,由于上述那样的第三撕裂线300B的断开部的倾斜的设定,实际开封时所使用的是第一撕裂线100B。
与第一面10A的第二撕裂线200A同样地,第二面10B的第一撕裂线100B以相对第三撕裂线300B几乎没有间隙地相邻的状态被配置着。另外,在相对于第三撕裂线300B,第一撕裂线100B是以在将第三撕裂线300B的撕裂线的断开部沿其倾斜方向直线延长时,其直线横断将第二的撕裂线100B的2个断开部作为一组的撕裂线的组的方式被配置着。
由此,可以更加确实地捕捉开封线L10B,接着,可以确实地转换到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另外,第二撕裂线100B可以只有1根撕裂线构成。可以缩小形成撕裂线的空间。
从用由更少根数的撕裂线构成的第二撕裂线100B更加确实地进行上述开封线L10B的捕捉和方向转换的观点出发,可以适当地调节第一撕裂线100B的倾斜角度D100、第一撕裂线100B的断开部的宽度W100、第一撕裂线100B的断开部组间的间隔W220、构成第一撕裂线100B的断开部组的2个断开部间的间隔W140。
以上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中,第一撕线与第二撕裂线的形状只要是可以防止开封线由于开封时加在撕裂线部分上的力而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脱离的情况,不作特别地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图9所示那样的直线状的形状,也可以是图10所示那样的缝纫机线迹状的形状,还可以是变形缝纫机线迹状的形状。如图9及图10所示,通过由直线状或缝纫机线迹状的断开部加工形成成为开封后形成的捏头部分缘部的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可以直线地美观地形成开封后的开封线。这样,对于由于使用的包装材料的材质等在所希望的开封方向上比较容易开封的包装用袋体的情况有效。
在图9及图10中,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的数量是2根,该根数也不被特别限定。在这些情况下,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的根数根据需要最好是形成1~10根。另外,在图9及图10中,第三撕裂线使用的是前面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形状的撕裂线,但是也可以换作为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第三撕裂线。
另外,所谓“变形缝纫机线迹状”指的是以规定的间隔连续地形成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2566444号中所记载的那样的大致ハ字形、大致Y字形、大致ㄑ字形、大致圆弧形等的形状的断开部。例如,所谓的大致ハ字形断开部是将2个缝纫机线迹状的断开部作为一对构成大致ハ字形那样地倾斜而形成的断开部形状,通常是朝将大致ハ字形断开部的扩开侧向所希望的撕裂方向地以规定的间隔连续地形成。通过这样,从该大致ハ字形的断开部的扩开侧进入的实际的开封线从断开部的变窄侧出来,可以以向所希望的撕裂方向收束的方式被控制。另外,在将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的形状形成为大致ハ字形的撕裂线时,大致ハ字形撕裂线的ハ字的断开部也可以不相对开封方向对称地配置而相互错开地非对称地配置。
另外,形成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只要如上所述那样地可以防止开封线从希望地开封方向离开,也可以在相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相互非平行地形成。
另外,塑料拉链的雄部和雌部相对于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配置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包装用袋体的配置相反。
另外,构成复合包装材料的形成着撕裂线的层也可以不层积在复合包装材料的最外侧,而作为内部的层被形成。
另外,构成复合包装材料的各层的层积的顺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式,例如,也可以作为撕裂线形成层的塑料膜层层积在最外层。
另外,在此,作为形成包装用袋体的包装材料对使用具有4层构造的复合包装材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也可以根据被包装物及其保存条件适当地选择层数及构成层的材质,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由单一层的包装材料形成。
另外,在此,对四方密封的形式包装用袋体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包装袋体的形态不限定于该形态,也可以是例如3方密封的形态。
另外,在此,对形成了切口的形态的包装用袋体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不形成切口的形态。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及比较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的内容,但是本发明一点也不被这些实施例限定。
另外,在对以下的包装用袋体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说明时,为了便于说明,在与图7及图8所示的包装用袋体11的构成要素相同或相当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标号。
(实施例1)作为矩形的复合层压膜(4层合计厚度100μm)是制作2张将以从外侧起的纸、塑料膜(聚乙烯)、铝箔、塑料膜这样的4层层积起来的复合层压膜,分别作为第一面10A和第二面10B。接着,在该包装用袋体的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形成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该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由具有与图7及图8所示的包装用袋体11相同形状的断开部且相同根数的撕裂线构成。
即,第三撕裂线由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与图7及图8所示同样的8根撕裂线构成。而另外,该8根撕裂线,各撕裂线的断开部相对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300是40°,各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宽度W300是1.2mm,第一组撕裂线与第二组撕裂线在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方向上的规定间隔W340是0.46mm,第一组撕裂线与第二组撕裂线的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间隔W360是0.39mm。
另外,与图8所示的同样地,形成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二撕裂线,构成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200是35°,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宽度W200是1.5mm,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的组间的间隔W220是1.84mm,构成第二撕裂线的断开部组的2个断开部间的间隔W240是0.92mm。
另外,与图8所示的同样地,形成在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上的第一撕裂线,构成第一撕裂线的断开部相对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的倾斜角度D100是35°,第一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宽度W100是1.5mm,第一撕裂线的断开部的组间的间隔W120是1.84mm,构成第一撕裂线的断开部组的2个断开部间的间隔W140是0.92mm。
如上所述地形成各撕裂线的结果,第三撕裂线的全体在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宽度是3.47mm,第二撕裂线的全体在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宽度是0.86mm,第一撕裂线的全体在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宽度是0.86mm,第三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一撕裂线的撕裂线形成区域的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合计宽度是5.19mm。
另外,在第一撕裂线的下方设有塑料拉链。而且,将该2张复合层压膜重合密封其四周而制作成了具有四方密封形态的包装用袋体。另外,在其内部收容了作为被包装物的锡普糊剂。
(实施例2)除了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是6根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成了包装用袋体。
这样地形成第三撕裂线的结果,第三撕裂线的全体在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宽度是2.70mm,第三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一撕裂线的撕裂线形成区域的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合计宽度是4.42mm。
(实施例3)除了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是10根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成了包装用袋体。
这样地形成第三撕裂线的结果,第三撕裂线的全体在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宽度是4.24mm,第三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一撕裂线的撕裂线形成区域的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L50垂直的方向中的合计宽度是5.96mm。
(比较例1)除了构成第三撕裂线的撕裂线为1根,没有形成第一与第二撕裂线以外,其它的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包装用袋体。
将实施例1~3及比较例1所示的样品分别一片一片地分配给10个用户,请其从第三撕裂线部分的端部开封,对于这些样品开封后形成的开封口的开闭,通过对开封后形成的捏头部分的捏住容易性进行比较获得对于是否可以容易进行开封的评价。
将这些样品的开封后的开封口的开闭的容易性及美观性的试验结果表示在表1中,其评价标准是,将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之间的部位上形成的开封线几乎水平地美观地撕裂、捏头部分具有充分的大小而可以用手指容易捏住的情形作为3,将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之间的部位上形成的开封线上的间隔小、捏头部分的大小不足够而由手指稍微难以抓住的情形作为2,将开封线完全一致,一点没形成捏头部分而用手指非常难以捏住的情形作为1。
表1


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3的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第三撕裂线的断开部的倾斜被有效地利用,而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形成的开封线上形成的适当的台阶,而且由于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开封线与所希望的开封方向平行地美观地形成的,因此,在开封后,在开封口部突出地形成着捏头部,用手指可以捏住可捏头部分,容易地开闭开封口。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按照构成配置在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之间的第三撕裂线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的倾斜,在开封后的包装用袋体的开封口处形成着适当的捏头部分,可以用手指尖容易地捏住该捏头部分。另外,可以容易地形成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而且可以用形成着相同的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包装材料容易地制造本发明的包装用袋体。因此可以提供可容易制造、开封作业容易、可以容易地进行开封后的开封口的开闭的包装用袋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用袋体,具有相互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面及第二面每个上形成着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第一撕开线及第二撕开线、以及配置在第一撕开线和第二撕开线之间、且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倾斜的由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的第三撕裂线,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开封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地被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第三撕裂线形成为由1~10根撕裂线构成的集合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25~45°的倾斜地形成构成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撕裂线及/或第二撕裂线形成为由1~10根撕裂线构成的集合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分别由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第一撕裂线和第二撕裂线,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一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构成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一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相对于规定的开封的方向向相反方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撕裂线及第二撕裂线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分别相对规定的开封方向具有25~45°的倾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形成在第三撕裂线的端部的开封用的切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密封开封后的开封口的密封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用袋体由复合包装材料构成,该复合材料由以气密状态稳定地保持被包装物的至少一个密封层和具有第一撕裂线、第二撕裂线及第三撕裂线的至少一个层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用袋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密闭层是铝层。
全文摘要
在具有相互相对的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的包装用袋体(10)中,在第一面及第二面的每一个上形成着相互平行地配置的第一撕裂线(100A、100B)及第二撕裂线(200A、200B)、配置在第一撕裂线与第二撕裂线之间的且由相对于规定的开封方面L50具有倾斜的多个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构成的第三撕裂线(300A、300B),相对规定的开封方向逆向倾斜地形成着构成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和构成形成在第二面上的第三撕裂线的多缝纫机线迹状断开部。由此,可以在开封后的包装用的袋体的开封口上形成适度的捏头部分。
文档编号B65D33/36GK1404454SQ01805443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2日
发明者坂井宏, 武富弘之, 桥谷祐司, 冈田博文, 平川真一 申请人: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冈田纸业株式会社,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