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食物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493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食物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食物加热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机械工程部,加热分部,供热;炉灶;通风大类,其它家具炉灶或灶;一般用途家具炉或灶的零部件小类,气体燃料的炉或灶大组,专门适用于旅行的,例如可折叠的小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气体燃料的炉或灶大组,专门适用于旅行的,例如可折叠的小组的技术对旅行食物加热器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沈大公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21727Y,中国专利号(ZL)为95289141.4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袖珍多用折叠式燃气炉》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气体燃料的炉或灶大组,专门适用于旅行的,例如可折叠的小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燃气炉折叠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外出野游没有加热食物的东西,方便安全,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行食物加热器。以解决外出野游没有加热食物的东西,方便安全,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主要由把手、盖子、加热器外皮、反应层I、隔筒、反应层II、盛物锅、小环、背带、塞子I、塞子II构成。它的加热器外皮是圆柱筒形状,以硬塑内壁涂有一层耐能材料为材料,经过压轧、电镀加工制造。它的隔筒是上面有一圈外沿的圆柱筒形状,以硬塑内外表面均涂在耐能物质为材料,经过高温成型、电镀加工制造。它的盛物锅是圆筒形状,以不锈钢外壁涂有耐能材料为材料,经过高温成型、电镀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把手的下表面位置螺钉连接在盖子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盖子的下部内侧位置螺纹连接在加热器外皮的上部位置。结合成密封筒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保温的作用。加热器外皮的上端两侧位置螺钉连接在小环的一侧位置,小环的内环位置绕系连接在背带的两端位置,结合成带子形状的连接结构,功能是起背带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隔筒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的反应层I、反应层II中间位置,盛物锅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反应层II的内部位置,结合成层与层中间有隔板的圆筒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控制是否反应的作用。反应层I的整体位置直接装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与隔筒的中间位置,塞子I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的筒底孔处位置,结合成圆筒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装入物质的作用。反应层II的整体位置直接接入连接在隔筒与盛物锅的中间位置,塞子II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的筒底孔处位置,结合成圆筒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装物质的作用。反应层I、反应层II接触后反应并迅速放大量的热的化学物质,功能是起放热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解决外出野游没有加热食物的东西,方便安全,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外出野游没有加热食物的东西,方便安全,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气体燃料的炉或灶大组,专门适用于旅行的,例如可折叠的小组的技术相比有三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隔筒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的反应层I、反应层II中间位置,盛物锅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反应层II的内部位置,结合成层与层中间有隔板的圆筒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控制是否反应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反应层I的整体位置直接装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与隔筒的中间位置,塞子I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的筒底孔处位置,结合成圆筒形状的组合结构,反应层II的整体位置直接接入连接在隔筒与盛物锅的中间位置,塞子II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的筒底孔处位置,结合成圆筒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装入物质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反应层I、反应层II接触后反应并迅速放出大量热的化学物质,所以能更容易解决放热的技术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整体及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隔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加热器外皮底面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1把手 2盖子 3加热器外皮 4反应层I 5隔筒6反应层II7盛物锅8小环 9背带10塞子I11塞子II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为实现解决外出野游没有加热食物的东西,方便安全,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主要由把手1、盖子 2、加热器外皮 3、反应层I 4、隔筒 5、反应层II 6、盛物锅 7、小环 8、背带 9、塞子I 10、塞子II 11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把手1、盖子2、小环8、背带9由市场选用。它的加热器外皮3是圆柱筒形状,以硬塑内壁涂有一层耐能材料为材料,经过压轧、电镀加工制造。它的隔筒5是上面有一圈外沿的圆柱筒形状,以硬塑内外表面均涂在耐能物质为材料,经过高温成型、电镀加工制造。它的盛物锅7是圆筒形状,以不锈钢外壁涂有耐能材料为材料,经过高温成型、电镀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把手1的下表面位置螺钉连接在盖子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盖子2的下部内侧位置螺纹连接在加热器外皮3的上部位置,结合成密封筒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保温的作用。加热器外皮3的上端两侧位置螺钉连接在小环8的一侧位置,小环8的内环位置绕系连接在背带9的两端位置,结合成带子形状的连接结构,功能是起背带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隔筒5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3的反应层I、反应层II中间位置,盛物锅7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反应层II6的内部位置,结合成层与层中间有隔板的圆筒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控制是否反应的作用。反应层I4的整体位置直接装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3与隔筒5的中间位置,塞子I10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3的筒底孔处位置,结合成圆筒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装入物质的作用。反应层II6的整体位置直接接入连接在隔筒5与盛物锅7的中间位置,塞子II11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3的筒底孔处位置,结合成圆筒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装物质的作用。反应层I4、反应层II6接触后反应并迅速放大量的热的化学物质,功能是起放热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旅行食物加热器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加热食物的时候,根据化学的原理,首先将食物装入盛物锅7,然后抽出隔板,再然后盖上盖子2,从而完成加热方便,安全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补充化学物质的时候,根据机械的原理,首先将隔筒5插入,然后将反应层I4、反应层II6两种化学物质由加热器外皮3底面的孔装入,再然后盖上塞子,从而完成可以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解决外出野游没有加热食物的东西,方便安全,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硬塑、化学物质为材料,利用化工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批量生产,以供应生活、旅游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旅行食物加热器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旅行食物加热器,它是由把手(1)、盖子(2)、加热器外皮(3)、反应层I(4)、隔筒(6)、反应层II(6)、盛物锅(7)、小环(8)、背带(9)、塞子I(10)、塞子II(11)构成,它的把手(1)的下表面位置螺钉连接在盖子(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盖子(2)的下部内侧位置螺纹连接在加热器外皮(3)的上部位置,加热器外皮(3)的上端两侧位置螺钉连接在小环(8)的一侧位置,小环(8)的内环位置绕系连接在背带(9)的两端位置,其特征是隔筒(5)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3)的反应层I、反应层II中间位置,盛物锅(7)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反应层II(6)的内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食物加热器,其特征是反应层I(4)的整体位置直接装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3)与隔筒(5)的中间位置,塞子I(10)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3)的筒底孔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食物加热器,其特征是反应层II(6)的整体位置直接接人连接在隔筒(5)与盛物锅(7)的中间位置,塞子II(11)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3)的筒底孔处位置。
专利摘要旅行食物加热器,其目的是解决外出野游没有加热食物的东西,方便安全,定期补充化学物质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把手、盖子、小环、背带构成。其特征是隔筒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的反应层I、反应层II中间位置,盛物锅的整体位置直接安装在反应层II的内部位置,反应层I的整体位置直接装入安装在加热器外皮与隔筒的中间位置,塞子I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的筒底孔处位置,反应层II的整体位置直接接入连接在隔筒与盛物锅的中间位置,塞子II的下端位置直接塞紧连接在加热器外皮的筒底孔处位置,反应层I、反应层II接触后反应并迅速放出大量的热的化学物质,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专门适用于旅行的,例如可折叠的小组的领域里,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B65D81/34GK2616502SQ0323630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1日
发明者周乾康, 尚春辉, 周亚罡 申请人:周乾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