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堆码强度及横向刚性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结构如图1所示其一般由外后角柱1、第一内后角柱2、第二内后角柱3三个零件组成。但随着对冷藏集装的承压要求的不断提高,后框角柱作为冷藏集装箱的主要承压组合件之一,为了提高其堆码强度及横向刚性,一般在外后角柱1及第二内后角柱3的内侧分别设置外后角柱加强板4及内后角柱加强板5。但这样,往往会导致如下缺陷1、加强板4与内后角柱加强板5焊接时,由于焊接内应力的存在,会导致角柱变形,另需要增加校直工序,且工艺繁琐;2、考虑到装配误差,一般加强板的底部平面低于第二内后角柱底部平面2-3mm,焊接后其实加强板与角件上平面不直接接触。当承受堆码时,只有变形到6mm左右时,加强板才能起到增强作用,而对横向刚性而言,所起到的加强作用更差;3、由于零件数量多,使得后框角柱的结构复杂。
另外,由于内后角柱是由钢板折弯加工而成的,因此,如果为了提高承压能力而采用较厚(如大于8mm)的内后角柱时,折弯处容易产生裂纹,从而加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其结构简单、组焊方便、具有比较高的堆码强度及横向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包括外后角柱、第一内后角柱、第二内后角柱,所述的第二内后角柱为横截面呈L形的热轧角钢,其一端与所述外后角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内后角柱固定连接。
由于内后角柱采用热轧角钢,不需弯折加工,可以大大增加内后角柱的厚度,而不会产生裂纹。且其承受堆码的能力能从原来的86.4吨上升到108吨,承受的横向载荷能力能从原来的15吨上升到20吨。
图1为普通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的横向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普通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的横向剖面图;图3为图2所示的零件8的横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框角柱包括均沿垂直方向沿伸的外后角柱6、第一内后角柱7、第二内后角柱8。其中,所述的第二内后角柱8为横截面呈L形的角钢,其一端与所述外后角柱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内后角柱7固定连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该角钢的厚度大于8mm,长度为100~150mm,宽度为30~50mm,从而使后柱角柱承受堆码及横向载荷的能力大大增加,该角钢为热轧型钢,其有一个圆角8a及两个边圆角8b,所述圆角8a半径小于14mm,更好的实施例为小于10mm,所述的角钢的边圆角8b半径大于3mm。
进一步地,该后框角柱还包括一焊接于所述外后角柱6的内侧的加强板9,以进一步增加承受堆码及横向载荷的能力。
权利要求1.一种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包括外后角柱(6)、第一内后角柱(7)、第二内后角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后角柱(8)为横截面呈L形的热轧角钢,其一端与所述外后角柱(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内后角柱(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后角柱(6)的内侧的加强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钢的厚度为8-14mm,长度为100~150mm,宽度为3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钢设有一个圆角(8a),该圆角半径小于14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角(8a)半径小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钢有两个边圆角(8b),该边圆角半径大于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的后框角柱,其包括外后角柱(6)、第一内后角柱(7)、第二内后角柱(8),所述的第二内后角柱(8)为横截面呈L形的热轧角钢,其一端与所述外后角柱(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内后角柱(7)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焊方便,由于内后角柱采用热轧角钢,不需弯折加工,可以大大增加内后角柱的厚度,而不会产生裂纹。且其承受堆码的能力能从原来的86.4吨上升到108吨,承受的横向载荷能力能从原来的15吨上升到20吨。
文档编号B65D90/20GK2712844SQ20042002248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
发明者唐启明, 杨维庭, 孙建岐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