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407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托盘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箱,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于运输发动机托架的托盘箱。
背景技术
在目前高速发展的物流业中,有时为了某些目的需要将货物分解运输至目的地之后再进行组装使用,如将发动机或其零件、及其托架分开运输等。但是,现有的托盘箱结构缺乏有效的支撑限位装置,这样,在运输这些货物的时候,就容易造成货物的损坏,如在运输发动机托架的时候容易在托架之间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因此,需要一种专用于运输如发动机托架等货物的托盘箱,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托盘箱,利用支撑限位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托盘箱的问题,有效保护货物的安全,满足货物运载的需求,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盘箱,包括有底部框架和安装于该底部框架四个角部上的立柱,所述底部框架包含分别设置在两侧部的两底侧边梁、分别设置在两端部的两底端边梁,其特点在于,所述底部框架还包含有用于支撑限位该托盘箱的承载物的支撑限位装置,其包括位于两底端边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上,且该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的外侧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承载物卡接的限位管。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支撑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底内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上,且位于该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之间;
第一支撑管,安装在该第三底内横梁上;第二支撑管,紧贴该第一支撑管一侧安装。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分别布置在该第三底内横梁靠近该底侧边梁的两个侧端以及中部位置。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在该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靠近该底侧边梁的侧面上还设置第一限位板,位于中部的第二支撑管的靠近该底端边梁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第二支撑管上表面较该第一支撑管上表面高出一预定高度。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第一底内横梁上的限位管与该第二底内横梁上的限位管彼此相对设置,形成限位管组。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所述托盘箱用于承载发动机托架,该发动机托架包括有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以及连接该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该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两端都分别形成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该发动机托架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小于该托盘箱的第一底内横梁/第二底内横梁上的两两限位管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1;该发动机托架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6大于该托盘箱的限位管组的两限位管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5。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在该两底端边梁中部还设置有一底内纵梁,与该底侧边梁平行。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发动机托架的第一支撑梁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4小于该托盘箱的底内纵梁与该底侧边梁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3。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立柱顶端设置有一导向锥体,该立柱底部设置有一与该导向锥体适配的堆码孔。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位于该托盘箱底端边梁两端的两立柱之间还连接有一端横梁。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在该底端边梁和端横梁之间还连接有端立梁。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托盘箱还包括一上层托架,其至少包括
托架侧边梁;托架端边梁,其上设置有挂接装置,该挂接装置具有一与该端横梁适配的挂接槽;以及用于支撑限位该托盘箱的承载物的支撑限位装置,其包括位于两托架端边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托架横梁和第二托架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托架侧边梁上,且该第一托架横梁和第二托架横梁的外侧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承载物卡接的限位管,该第一托架横梁上的限位管与该第二托架横梁上的限位管彼此相对设置,形成限位管组。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支撑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托架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上,且位于该第一托架横梁和第二托架横梁之间;第一支撑管,安装在该第三托架横梁上;第二支撑管,紧贴该第一支撑管一侧安装。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分别布置在该第三托架横梁靠近该托架侧边梁的两个侧端以及中部位置。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在该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靠近该托架侧边梁的侧面上还设置第一限位板,位于中部的第二支撑管的靠近该托架端边梁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该第二支撑管上表面较该第一支撑管上表面高出一预定高度。
上述的托盘箱,其特点在于,在该两托架端边梁中部还设置有一托架内纵梁,与该托架侧边梁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根据运输货物的结构设计合理的支撑限位装置,实现货物的可靠运输。同时利用上层托架的设计,实现双层载物运输,有效增加了运输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A~图4C分别为图1的俯视图、主视图和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图5的侧视图;图6B为图6A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上层托架后的托盘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托盘箱立柱高度满足空载码放要求;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上层托架后的托盘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托盘箱立柱高度满足多层堆码要求;图9A、9B分别为图7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装载的发动机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发动架托架装载在托盘箱底部框架上的布置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托架装载在托盘箱底部框架上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每个发动机托架摆放单元示意图;图15、16分别为图14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结构,该托盘箱包括底部框架10和安装于该底部框架10四个角部上的立柱21,所述底部框架10包含分别设置在两侧部的两底侧边梁11、分别设置在两端部的两底端边梁12、设置在该两底端边梁12中部且与该底侧边梁11平行的底内纵梁13、设置在两底端边梁12之间的底内横梁14、以及用于支撑限位该托盘箱的承载物(如发动机托架)的支撑限位装置。该支撑限位装置包括位于两底端边梁12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底内横梁141和第二底内横梁142,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11上,且该第一底内横梁141和第二底内横梁142的外侧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承载物卡接的限位管44,并且,较佳的,该第一底内横梁11上的限位管44与该第二底内横梁12上的限位管44彼此相对设置,形成限位管组,如形成四组限位管组。这样,在装载发动机托架的时候,即可利用该限位管组卡住发动机托架的连接梁,从而限制了发动机托架的窜动。并且,在立柱21顶端设置有一快速导向的导向锥体211,在底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开口设计,设置有一与该导向锥体211适配的堆码孔(图中未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位于该托盘箱底端边梁12两端的两立柱21间还连接有一端横梁23,在该底端边梁12和端横梁23之间还连接有端立梁22,在该底端边梁12之间还连接有第四底内横梁144。实现加强型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在该端横梁23上挂嵌一上层托架,可以实现双层载物运输。
结合图2、图3,较佳的,该支撑限位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底内横梁143、第一支撑管42和46、第二支撑管43和47。该第三底内横梁143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11上,且位于该第一底内横梁141和第二底内横梁142之间。该第一支撑管42和46可以安装在该第三底内横梁143上,分别布置在该第三底内横梁143靠近该底侧边梁11的两个侧端(第一支撑管42)以及中部位置(第一支撑管46)。该第二支撑管43和47紧贴该第一支撑管42和46一侧安装,可以分别布置在该第三底内横梁143靠近该底侧边梁11的两个侧端(第二支撑管43)以及中部位置(第二支撑管47)。另外,在该第一支撑管42和第二支撑管43靠近该底侧边梁11的侧面上还设置第一限位板41,位于中部的第二支撑管47的靠近该底端边梁12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45。并且,该第二支撑管43(47)上表面较该第一支撑管42(46)上表面高出一预定高度。
如图4A所示,该托盘箱的第一底内横梁/第二底内横梁上的两两限位管44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1;该底侧边梁11与该底内纵梁13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3;限位管组的两限位管44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5。结合图10、11所示的发动机托架70,其包括有第一支撑梁71、第二支撑梁73、连接该第一支撑梁71和第二支撑梁73的第一连接梁72和第二连接梁74、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梁71上的加强梁77和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撑梁73第一支撑部731、第二支撑部732上的支撑件75、76,且该第一支撑梁71和第二支撑梁73的两端都分别形成有第一支撑部711、731和第二支撑部712、732;且该发动机托架70的第一连接梁72和第二连接梁7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小于该托盘箱的第一底内横梁/第二底内横梁上的两两限位管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1,即L2<L1;该发动机托架70的第一支撑梁71和第二支撑梁73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6大于该托盘箱的限位管组的两限位管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5,即L6>L5;该发动机托架70中第一支撑梁71的第一支撑部711和第二支撑部71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4小于该托盘箱的底内纵梁与该底侧边梁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3,即L4<L3。这样,在装载发动机托架70时,就可以恰好通过限位管44卡接该发动机托架70进行限位。
如图4B所示,立柱21的高度H1可随运输产品高度不同灵活调整,达到经济性的目的。立柱21底部框架的底侧边梁11下表面至立柱21底部表面之间的距离H2高度设计首先满足叉车作业的便捷性要求,此外满足工况多层堆码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运输情况下托盘箱立柱21也可需要根据工况堆码要求灵活调整。如装载货物工况无需堆码,平面单层保管,托盘箱立柱高度仅需满足空载码放要求即可。如装载货物情况下需多层堆码,则托盘箱立柱高度即要与货物高度配合,还要保证如图4C所示的立柱21顶端表面与端横梁22上表面之间的高度H3设置经济合理。
如图5、6A、6B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托架50的结构,其结构与托盘箱底部框架10的结构类似,包括托架侧边梁51、托架端边梁52、托架内纵梁53、托架横梁54(包括第一~第四托架内横梁541~544)以及用于支撑限位该托盘箱的承载物的支撑限位装置。托架端边梁52上设置有挂接装置521,该挂接装置521具有一与该端横梁23适配的挂接槽522(如图6B所示),如为一挂接板,挂接板折弯部分的内表面与上层托架的托架端边梁52外表面之间的距离D2与端横梁23的规格D1相匹配,即D2>D1。该支撑限位装置包括位于两托架端边梁52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托架横梁541、第二托架横梁542、第三托架横梁543,其两端连接在两托架侧边梁51上,且该第一托架横梁541和第二托架横梁542的外侧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承载物卡接的限位管64,该第一托架横梁541上的限位管与该第二托架横梁542上的限位管彼此相对设置,形成限位管组。在该第三托架横梁543两侧端上安装有第一支撑管62,紧贴该第一支撑管62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管63,在该第一支撑管62和第二支撑管63靠近该托架侧边梁51的侧面上还设置第一限位板61;在该第三托架横梁543中部位置上设置有该第一支撑管66,紧贴该第一支撑管66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管67,该第二支撑管67靠近该托架端边梁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65。与上述托盘箱底部框架10结构类似,该上层托架50的支撑限位装置与所装载的发动机托架相配合。
如图7、9A、9B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安装好上层托架后的结构,其中该托盘箱立柱高度满足空载码放要求,即装载货物工况无需堆码,平面单层保管。如图8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安装好上层托架后的结构,其中该托盘箱立柱高度满足装载货物情况下多层堆码的工况需求。
如图10、1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所装载的发动机托架70的结构。如图12所示,在托盘箱底部框架上放置第一个发动机托架701,其中发动机托架的两连接梁72、74卡入两两限位管44之间,而限位管组则卡位于两支撑梁71、73之间,从而实现了发动机托架的横向和纵向的限位。在图12中,在安装第一个发动机托架701时,第一支撑梁71靠近该底部框架的底端边梁12,而第二支撑梁73靠近中间内侧安装。
在放置好第一个发动机托架701后,在其上依次放置第二个发动机托架702、第三个发动机托架703、第四个发动机托架704、第五个发动机托架705,如图13~16所示。其中,如图13、14所示,第四个发动机托架704倒扣在第三个发动机托架703上,其第二支撑梁73的第一支撑部731与第一支撑管46接触,第二支撑部732与第一支撑管42接触,且通过第一限位板41实现横向限位,通过第二限位板45实现纵向限位。第五个发动机托架705倒扣在第四个发动机托架704上,其第一支撑梁71的第一支撑部711与第二支撑管47接触,第二支撑部712与第二支撑管43接触,其通过第一限位板41实现横向限位,通过第二限位板45实现纵向限位。
上层托架50上装载发动机托架过程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通过上述支撑限位装置的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可实现货物的可靠运输。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托盘箱,包括有底部框架和安装于该底部框架四个角部上的立柱,所述底部框架包含分别设置在两侧部的两底侧边梁、分别设置在两端部的两底端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还包含有用于支撑限位该托盘箱的承载物的支撑限位装置,其包括位于两底端边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上,且该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的外侧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承载物卡接的限位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底内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上,且位于该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之间;第一支撑管,安装在该第三底内横梁上;第二支撑管,紧贴该第一支撑管一侧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分别布置在该第三底内横梁靠近该底侧边梁的两个侧端以及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靠近该底侧边梁的侧面上还设置第一限位板,位于中部的第二支撑管的靠近该底端边梁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管上表面较该第一支撑管上表面高出一预定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内横梁上的限位管与该第二底内横梁上的限位管彼此相对设置,形成限位管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箱用于承载发动机托架,该发动机托架包括有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以及连接该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该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两端都分别形成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该发动机托架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2小于该托盘箱的第一底内横梁/第二底内横梁上的两两限位管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1;该发动机托架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6大于该托盘箱的限位管组的两限位管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在该两底端边梁中部还设置有一底内纵梁,与该底侧边梁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托架的第一支撑梁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4小于该托盘箱的底内纵梁与该底侧边梁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3。
10.根据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立柱顶端设置有一导向锥体,该立柱底部设置有一与该导向锥体适配的堆码孔。
11.根据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位于该托盘箱底端边梁两端的两立柱之间还连接有一端横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在该底端边梁和端横梁之间还连接有端立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托盘箱还包括一上层托架,其至少包括托架侧边梁;托架端边梁,其上设置有挂接装置,该挂接装置具有一与该端横梁适配的挂接槽;以及用于支撑限位该托盘箱的承载物的支撑限位装置,其包括位于两托架端边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托架横梁和第二托架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托架侧边梁上,且该第一托架横梁和第二托架横梁的外侧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承载物卡接的限位管,该第一托架横梁上的限位管与该第二托架横梁上的限位管彼此相对设置,形成限位管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托架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上,且位于该第一托架横梁和第二托架横梁之间;第一支撑管,安装在该第三托架横梁上;第二支撑管,紧贴该第一支撑管一侧安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分别布置在该第三托架横梁靠近该托架侧边梁的两个侧端以及中部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靠近该托架侧边梁的侧面上还设置第一限位板,位于中部的第二支撑管的靠近该托架端边梁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管上表面较该第一支撑管上表面高出一预定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在该两托架端边梁中部还设置有一托架内纵梁,与该托架侧边梁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箱,包括有底部框架和安装于该底部框架四个角部上的立柱,所述底部框架包含分别设置在两侧部的两底侧边梁、分别设置在两端部的两底端边梁,所述底部框架还包含有用于支撑限位该托盘箱的承载物的支撑限位装置,其包括位于两底端边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其两端连接在两底侧边梁上,且该第一底内横梁和第二底内横梁的外侧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承载物卡接的限位管。本实用新型根据运输货物的结构设计合理的支撑限位装置,实现货物的可靠运输;同时利用上层托架的设计,实现双层载物运输,有效增加了运输效率。
文档编号B65D85/68GK2851130SQ200520114530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宝柱, 蔡立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