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物。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用同一塑料包装物(袋或盒)包装单独一种液体,或被隔开的几种液体,或被隔开的液体与固体已极为普及,它们的结构分别是包装盒——内可容纳物体的上开口槽形盒体顶上设封盒塑膜,盒体内可设有几个与盒底垂直的隔断,将盒体分割成几个独立的空间;四边封包装袋——内可容纳物体的上下两片塑料膜相连(或是一体的),其四周设有封边呈四边形,袋体上可设有由局部粘在一起的内膜构成的隔断,将袋体分割成几个独立的空间。但是这种包装物不能整体加热,因为包装物内的液体受热后会产生蒸汽,而蒸汽的压力可将包装物胀破,轻则使其内的物体外溢、不仅造成损失而且还污染加热器具,重则会引起爆炸,损坏加热器具并对人身造成伤害。因此上述包装物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于是有人在上述枕式塑料包装袋的封边上打上通孔,由于通孔的存在缩短了封边自由端到连接端的实际距离,即封边的有效宽度,其所能承受的压力就小,当包装袋内液态物质受热产生蒸汽使包装袋膨胀时,通孔处的封边便被打开,于是蒸汽便从该被打开的封边部分排出。它的不足之处是,封边上的通孔几乎位于包装袋的最低位,因此包装袋内的液态物质会与蒸汽一齐排出,同样污染加热器具和造成损失,未从根本上解决塑料包装物包装液体时的整体加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包装物受热后能自动排汽而内容物又不能外溢的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塑料包装物上面的塑料膜上,如包装盒上开口上的封盒塑料膜、枕式包装袋上片塑料膜,设与其相连并与其有一定夹角的封边,该封边是热压在一起的上述塑料膜的两个端边,其可以是一块膜的两个端边,如枕式包装袋的背封,也可以是两块膜的两个端边。上述封边上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可以是外露的通孔和开口朝向封边自由端的开孔,该排气孔也可以是开口朝向封边的连接端即包装物腔内的隐形开孔。上述通孔的形状不限,如圆孔、方孔、椭圆孔及梯形孔;同样上述开孔的形状也很多,如半圆形、梯形、三角形、矩形。上述排气孔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论哪一种排气孔,其所在处封边的有效宽度均小于其它部分封边的有效宽度,而且在使用时它高于包装物的其它部分。
本实用新型可整体置于加热器具内,并且设排气孔一面向上。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包装物的排气孔在其内液体产生的蒸汽压力下打开,与大气连通,蒸汽排出包装物外。由于排气孔在使用时高于包装物其它部分,既使是枕式包装袋也不会发生内容物外溢,使得包装物可继续加热。如果包装物内有粘在一起的隔断,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装液体的空间便产生蒸汽将包装袋的隔断打开,两种物质自然混合,然后继续加热产生更多蒸汽,其可将设在封边上的排气孔打开,使包装袋继续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从根本上解决了塑料包装物包装液体时的整体加热问题,即不仅加热过程安全而且其内容物不会外溢。2扩大了塑料包装物的使用范围,使其还能包装需加热的液体及两种或多种包括液体在内的不宜事先混合、只待加热时才可混合并一起加热的物质。3扩大了微波食品的种类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例1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例2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例3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的主视示意图中,在枕式单体塑料包装袋1的上片塑料膜上设有包装袋的两个端边热压在一起的封边即背封2,其与上片塑料膜的夹角为45°。在背封中部设有排气孔3,其为开口朝向封边自由端的半圆形开孔。在图2所示的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的主视示意图中,在枕式连体塑料包装袋内设有隔断4,它将包装袋分成两个各自独立的空间,一个装固体一个装液体。在包装袋上片塑料膜上设有两个端边热压在一起的封边即背封,其与上片塑料膜的夹角为40°。在与容纳固体物质空间对应的背封中部设有圆通孔形排气孔5。在图3所示的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的主视示意图中,在塑料包装盒6上开口上固定有两块封盒塑料膜7,这两块膜相邻的端边热压在一起成封边8,其与封盒塑料膜的夹角为50°。在封边中部设有排气孔9,其为开口朝向封边连接端的梯形隐形开孔。
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其特征在于在塑料包装物上面的塑料膜上设有与其相连并与其有一定夹角的封边,该封边上设有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其特征在于包装物内有粘在一起的隔断。
专利摘要一种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它是在塑料包装物上面的塑料膜上设有与其相连并与其有一定夹角的封边,该封边上设有排气孔。包装物内有粘在一起的隔断。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塑料包装物包装液体时的整体加热问题,即不仅加热过程安全而且其内容物不会外溢;扩大了塑料包装物的使用范围,使其还能包装需加热的液体及两种或多种包括液体在内的不宜事先混合、只待加热时才可混合并一起加热的物质。
文档编号B65D30/22GK2923543SQ20062009209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3日
发明者刘志刚 申请人: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