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浮顶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221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下浮顶储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石油开发领域,开发一种适用于水下储油的水下 浮顶储罐。 技术背景水下储油技术分为油水置换式、油气置换式两大类。油气置换式 不存在污染,但使储罐受到很大浮力变化,不利于储罐稳定,油水置 换大大降低了储罐所受浮力变化,在墨西哥湾、北海均有应用,经济 效益良好,但存在一定污染。我国大连理工大学等开展过油水置换研究,并获得了专利"储存高凝原油的油水置换工艺"(CN85 1 02598 B),仍属油水直接接触方式。油水界面及储罐罐壁残余油均存在缓慢 溶于水中的问题,储罐移位时也容易存在死罐容残留油污染环境的问 题。我单位提出并获得了专利"隔离式油水置换水下储罐"(CN2005 2 0083520.X),采用油水隔离布分隔油水界面,但油水隔离布在油水 置换过程中会发生皱搓容易破损。现有浮顶式储罐均用于陆地,储罐 下腔储油,没有采用无缝隔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适用于水下储油的水下浮顶储罐。该储 罐由储罐主体、浮顶、边壁密封布、防皱搓坠环、注油管路、出油管 路、充气管路、进排水口构成。浮顶将储罐分隔为上下两腔,上腔储油,下腔充水;边壁密封布一边固定于储罐主体边壁中部,另一边与浮顶连接,进排水口在储罐主体底部连通下腔与外部水体,注油管路、 出油管路、充气管路、装在储罐主体顶部,与上腔相通;防铍搓坠环 自由悬坠在边壁密封布里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 在水下采用浮顶式储罐,保留了陆上浮顶式储罐的优点。(2) 设置边壁密封布,完全分隔油水,具备油水置换水下储油 的所有优点,克服了对海洋污染的缺点。(3) 设置防铍搓坠环,避免了边壁密封布在油水置换过程中的 铍搓,密封寿命长。


-图1为水下浮顶储罐立剖面示意图1、储罐主体2、浮顶 3、边壁密封布4、防皱搓坠环5、注油管路6、出油管路7、充气管路 8、进排水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按设计完成储罐建 造,其中边壁密封布3与储罐主体1边壁及浮顶2分别用压条进行全 密封连接。可以靠储罐浮力拖航至预定位置,将注油管路5、出油管 路6、充气管路7与相应水上设施连接好,将储罐沉入水下,外界水 通过进排水口 8自动充满储罐主体1。依靠油压通过注油管路5将原 油注入罐内,浮顶2向下移动,外界水通过进排水口8排出储罐主体 1,同时防皱搓坠环4以浮顶下降速度的一半相应下降,边壁密封布3平滑随动。由于油比水轻,油一直处于储罐主体l上部。出油时, 打开出油管路6上的阀门,原油在外界水压力作用下通过出油管路6流出(必要时可用泵抽吸),外界水通过进排水口 8自动充填原来空 间,浮顶2、防皱搓坠环4、边壁密封布3与进油时动作方向相反。 当需要移动水下储罐时,通过充气管路7冲气排水,使罐体起浮。
权利要求
1、水下浮顶储罐,包括储罐主体(1)、浮顶(2)、边壁密封布(3)、防皱搓坠环(4)、注油管路(5)、出油管路(6)、充气管路(7)、进排水口(8);其特征是浮顶(2)将储罐分隔为上下两腔,上腔储油,下腔充水;边壁密封布(3)一边固定于储罐主体(1)边壁中部,另一边与浮顶(2)连接,进排水口(8)在储罐主体(1)底部连通下腔与外部水体,注油管路(5)、出油管路(6)、充气管路(7)、装在储罐主体(1)顶部,与上腔相通;防皱搓坠环(4)自由悬坠在边壁密封布里侧。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下浮顶储罐,其特征是浮顶储罐安装 在水底或悬浮于水中。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下浮顶储罐,其边壁密封特征是边壁 密封布(3)两边与储罐主体(1)、浮顶(2)分别无缝相连,将储罐 分为完全隔离而容积可变的上下两腔。
4、 根据t义利要求l所述的水下浮顶储罐,其特征是上腔内设有外 廓比储罐内壁尺度略小的防皱搓坠环(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油水置换水下储罐——水下浮顶储罐,由储罐主体、浮顶、边壁密封布、防皱搓坠环、注油管路、出油管路、充气管路、进排水口构成。浮顶将储罐分隔为上下两腔,上腔储油,下腔充水;边壁密封布一边固定于储罐主体边壁中部,另一边与浮顶连接,进排水口在储罐主体底部连通下腔与外部水体,注油管路、出油管路、充气管路、装在储罐主体顶部,与上腔相通;防皱搓坠环自由悬坠在边壁密封布里侧。本发明安装在水底或悬浮于水中,可避免油水置换造成的污染,适用于原油的水下储存。
文档编号B65D88/78GK101643134SQ20081013882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4日
发明者丁忠军, 孙永泰, 季耀华, 张士华, 徐松森, 樊敦秋, 琪 沈, 陈学春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