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区用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箱,尤其是一种小区用垃圾箱。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分类一直无法普遍实施,导致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作相同处 理,浪费资源。且生活垃圾往往含有水分,在出了垃圾运输的过程中,污水容易渗漏,破坏 环境的整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现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整洁的小区用垃圾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小区用垃圾箱,主要包括箱体和箱盖,所 述箱体底部开有卸料口;箱体底部两侧设有抽屉外板,抽屉外板上设有与其呈滑动配合的污 水抽屉,污水抽屉与卸料口之间设有可抽插式滤网,箱体内腔通过卸料口、可抽插式滤网与 污水抽屉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的箱体底部两侧装有轮轴支座,轮轴支座上连接有轮轴,轮轴两端装有箱轮,箱体 上装有拉手。
在抽屉外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抽插式滤网插装在第一凹槽上,污水抽 屉插装在第二凹槽上。
箱体通过盖轴与箱盖的一端轴接,箱盖上设有盖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专门收集卫生纸和其他有机垃圾,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分类; 二,可有效过滤掉垃圾中的水分,避免了垃圾在运输的过程中的污水外漏,保护了环境的清 洁度。
图l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可抽插式滤网和污水抽屉的结构示意附图标记说明箱体l,箱盖2,可抽插式滤网3,污水抽屉4,轮轴支座5,箱轮6,拉手7, 盖轴8,抽屉外板9,卸料口 10,轮轴ll,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盖孔14。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主要由箱体1和箱盖2组成,箱体1通过盖轴8与箱盖2的一端轴接, 箱盖2上设有盖孔14,方便箱盖2的打开。采用下出口方式,因此箱体l底部开有卸料口 10,箱体1底部两侧设有抽屉外板9,抽屉外板9上设有与其呈滑动配合的污水抽屉4,污 水抽屉4与卸料口 10之间设有可抽插式滤网3,箱体1内腔通过卸料口 10、可抽插式滤网3 与污水抽屉4的内腔相连通。
在抽屉外板9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可抽插式滤网3插装在第一凹槽 12上,污水抽屉4插装在第二凹槽13上,其中可抽插式滤网3可有效过滤垃圾中的水分, 并用污水抽屉4来承接过滤下来的污水,使得垃圾在运到垃圾处理站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 多余的水分。箱体1底部两侧装有轮轴支座5,轮轴支座5上连接有轮轴11,轮轴11两端 装有箱轮6,箱体1上方装有拉手7,方便了垃圾箱在小区内的运输和斜料。
本小区垃圾箱主要以收集各类卫生纸和有机垃圾为主,使用过程中,小区清洁员先把从 各家收集起来的卫生纸投放到垃圾箱中,然后再在上面投放其他的有机垃圾,卫生纸吸收能 力强,投放在底层,有利于上层垃圾水分吸收和最终的过滤。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
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区用垃圾箱,主要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开有卸料口(10);箱体(1)底部两侧设有抽屉外板(9),抽屉外板(9)上设有与其呈滑动配合的污水抽屉(4),污水抽屉(4)与卸料口(10)之间设有可抽插式滤网(3),箱体(1)内腔通过卸料口(10)、可抽插式滤网(3)与污水抽屉(4)的内腔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用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底部两侧装有 轮轴支座(5),轮轴支座(5)上连接有轮轴(11),轮轴(11)两端装有箱轮(6), 箱体(1)上装有拉手(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用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在抽屉外板(9)上分别设有第 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可抽插式滤网(3)插装在第一凹槽(12)上,污 水抽屉(4)插装在第二凹槽(1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用垃圾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通过盖轴(8)与箱 盖(2)的一端轴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小区用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盖(2)上设有盖 孑L (1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区用垃圾箱,主要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底部开有卸料口;箱体底部两侧设有抽屉外板,抽屉外板上设有与其呈滑动配合的污水抽屉,污水抽屉与卸料口之间设有可抽插式滤网,箱体内腔通过卸料口、可抽插式滤网与污水抽屉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箱体底部两侧装有轮轴支座,轮轴支座上连接有轮轴,轮轴两端装有箱轮,箱体上装有拉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专门收集卫生纸和其他有机垃圾,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分类;2.可有效过滤掉垃圾中的水分,避免了垃圾在运输的过程中的污水外漏,保护了环境的清洁度。
文档编号B65F7/00GK101445183SQ20081016413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健 陈 申请人:健 陈